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是明发上谕!
    这上谕是前天下午才发出去的,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送到江宁?
    所以当康熙皇帝得知洪士铭抵达时还很惊讶——这效率也太高了吧?
    可是当康熙见着洪士铭的脑袋时,才发现这脑袋是连着身体一起来的!
    因此康熙刚一见面的时候,才会问出那样的问题。
    “奴才,奴才也不知道江宁城的刁民那么坏,更不知道祖家的家丁都心向伪明。。。。。。奴才罪该万死!还请主子降罪!”
    洪士铭还在那里请罪呢!
    康熙听见他请罪,就知道他还没见着那份要斩他的明发上谕。
    “对了,”康熙这时又想起什么,“你这些日子去了哪里?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原来孙思克没有向康熙报告洪士铭去了吴三桂那里。。。。。。这事儿不好报,显得孙思克暗通吴三桂。
    所以康熙就不知道这事儿了。
    “奴才去了吴三桂那里,”洪士铭如实回答道,“现在也是奉了吴三桂的命令来见皇上的。”
    哦,那还不能杀了!
    康熙心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啊!”
    “吴三桂让你来说什么?”康熙的表情马上和缓下来了,“是不是要和朕联合一起对付伪明了?”
    到现在为止,康熙还没意识到吴三桂和朱和墭差不多危险,所以还在想联合吴三桂一起打朱和墭呢!
    “不,不是。。。。。。”洪士铭战战兢兢地说,“吴三桂识破了咱们的计谋!”
    “识破了?”
    康熙心想:“对了,吴三桂身边有天下第一军师杨起龙啊!周培公的计策骗不了他!真是失算啊!”
    “那他想怎么样?”康熙铁青着脸又问。
    “吴三桂要北伐了!”洪士铭说,“他已经命令吴应麒、吴世琮统领十万大军,马上就要出襄阳北进河南了。。。。。。”
    “什么?”康熙猛地从御座上站起来了,两只拳头攥在了一起,眼珠子里面冒着怒火,“他既然想打,还派你来干什么?”
    洪士铭哭丧着脸说:“他,他派奴才来见皇上,是劝皇上效仿元顺宗的。。。。。。”
    “混帐!”康熙怒不可遏,“朕还有半壁江山,还有数十万大军,他才派出区区十万人,就以为必胜了?”
    “这倒没有,”洪士铭摇摇头,“皇上,吴三桂说,如果他派出的十万兵败了,朱和墭还会再派十万大军北伐的。。。。。。到时候您用刚刚打完吴家军疲惫之师去迎战朱和墭,怕是连元顺宗都没得当。”
    吴三桂这招也挺厉害,把朱和墭拉上一起吓唬康熙。如果康熙胆子小点,没准就给吓跑了。
    不过康熙哪会吃他这一套!
    “他。。。。。。”康熙皇帝跺了跺脚,“他有朱和墭这个盟友,朕也有满蒙联盟!朕的蒙古勇士知道大清有难,纷纷上表请战。察哈尔亲王布尔尼还说已经召集了五千蒙古勇士,只等朕一声令下了!”
    “皇上,”洪士铭道,“奴才还从吴三桂那里得知,五世大喇嘛派遣使臣到了他那里,还送了青海黄羊!”
    康熙这下也有点傻眼了。如果洪士铭说的是真事儿,那勾结吴三桂的可就不是五世大喇嘛了,而是和硕特汗国的达赖汗了——因为出产青海黄羊的青海是和硕特本部蒙古人游牧的地方。
    大喇嘛送青海的特产给吴三桂,这里面就有深意了!
    看到康熙傻愣愣地站在那里,洪士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要官的事儿,现在开口好像不合时宜吧?
    可是不要官。。。。。。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就在这时,康熙皇帝忽然开口说话了,语气坚定,没有丝毫要妥协的意思,“洪士铭,你回去告诉吴三桂,朕是大清皇帝,还是大蒙古的恩赫阿木古朗汗!朕麾下不仅有八旗天兵,还有蒙古勇士,还有长城内外各族兵丁。朕的带甲之士不下百万。。。。。。莫说他的十万叛军,就算他和朱和墭一起来,朕也不怕。
    朕非但不会退往关外,而且还会将他和朱和墭一一扫平,使天下重归我大清一统!你告诉他,让他等着朕的天兵!”
    “奴才领旨!”洪士铭看见康熙一副要吃人的样子,也不敢开口要官,只好领了康熙的旨意,继续跑腿当信使。


第415章 走,救朱元璋去!
    镇江府,高资镇。
    这座位于镇江、江宁两府边界附近的小镇,现在已经成了“斩人儒”的海洋。上万名红衣红巾或红衣黄巾的“武装儒生”,从八月十八这天,就陆续抵达了这里。
    不过他们并没有马上西进江宁府去拯救被孙思克“绑架”的大明太祖皇帝的坟头,而是在高资镇展开了布防,耐心地等待后续部队的抵达。
    一直到了八月二十八日这天,象征着新大明最高权力的“大明监国”旗,才在上千胸甲掷弹骑兵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高资镇。
    这上千胸甲掷弹骑兵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置办起来的,那可是17世纪的“黑科技”部队啊!
    首先这些骑兵装备的上千副胸甲就不是谁家都能拿出来的——那可是用石墨坩埚钢为原料,再用水力锤和手工反复敲打出来的!
    可以说是费时、费力、费料,但是却拥有极强的防御力,在二三十步开外的距离上,甚至可以抵挡鸟枪的火力。
    在朱和墭率兵离开广州之前,拥有整个东亚最强冶铁业的新大明朝廷,都拿不出一千副这样的胸甲!毕竟当时佛山铁业刚刚开始用白云石砖修建高炉,并且试着炼焦炭和炼石墨坩埚钢。产能还没有形成,少量的坩埚钢还得分一部分用于燧发枪的生产。所以朱和墭出兵的时候,全军只有不到三百副钢铁胸甲。
    不过到了八月下旬的时候,随着钢铁胸甲的不断到货,朱和墭终于能够为两个镇所属的一千骑兵全部装备上坚固的胸甲了!
    除了石墨坩埚钢打造的胸甲之外,这支精锐骑兵还拥有另一种同样大量使用了石墨坩埚钢的兵器——燧发枪!
    其实朱和墭的军队早就开始少量装备燧发枪了,在他夺取佛山镇后,就开始给佛山的炉户们发放燧发枪订单。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炉户们打造出的燧发枪质量糟糕,一次性打火率不到三成,远远比不上用火绳点燃的斑鸠脚火枪。而且由于铁料质量不好,打造出的燧发枪分量也比原装的西洋货更重。以至于新明军的火枪兵都不肯要这些燧发枪,宁愿使用斑鸠脚火枪。
    所以当时朱和墭只能让军官和骑兵装备燧发枪——其中军官装备的是燧发手枪,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个样子货,打不响也没关系。而骑兵们同样也不靠燧发枪打天下,他们都是骑马扔手榴弹的兵。
    不过随着石墨坩埚钢的出现和佛山铁业逐渐掌握燧发枪制造的关键。。。。。。八月份时送到江南前线的一批燧发枪总算是合格了!
    由于新大明自产的燧发枪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手枪型和短管骑兵枪型。
    所以在八月份送到江南的燧发枪依旧是手枪和骑枪。
    新式的铁拳火箭筒也在陆续送到了江南前线。这种新式火箭筒是莱布尼茨帮着朱和墭设计的。他反复计算了黑火药的用量和弹头的重量,最后拿出一款射程可以达到三十五步左右的“远程铁拳”。
    这支护卫着朱和墭抵达高资镇前沿的胸甲掷弹骑兵所配备的“弹”,就是这种最新的式的铁拳火箭筒!
    另外,这支骑兵还装备了一种“低科技”但是非常有效的武器——空心木矛。
    这种在东欧战场上比较流行的骑矛也是莱布尼茨给朱和墭“带”来的。这种波兰翼骑兵的招牌武器因为是空心的,所以分量较轻,可以造得更长一些。而且这种木矛在刺中敌人时会自己断裂,从而达到卸力的目的,所以不必撒手也不会造成手腕受伤。缺点当然是造价比较贵,而且不大耐用。
    不过朱和墭的骑兵数量有限,典型的“特战精锐”,当然可以不计成本砸装备了。
    而这回的“营救朱元璋”之役,就得靠这些一身“土豪装”的胸甲骑兵去打了!
    “盼大明,迎大明,开了城门投大明,大明来了不为奴。。。。。。”
    当大明“土豪骑兵”开到高资镇的时候,传统的“歌唱欢迎”仪式又上演了。
    虽然朱和墭还没进入昔日南京应天府的地界,但是这回在高资镇这边唱“迎大明”的士绅百姓却都打着“南京父老”的旗号!
    看看,这就是人心所向啊!
    南京人民都等不及了,都跑到镇江府的地界上来迎接朱大监国了!
    “臣右军师左春秋,恭迎监国太孙殿下!”
    “臣大明辽东镇骑兵千总祖大,恭迎监国太孙殿下。。。。。。”
    领着这伙南京士绅百姓来镇江迎大明的,却是一个天津人和一个辽东人。
    那个天津人就是在杨起龙北上发动武装起义后代替他出任右军师的左春秋——浙江和江南这边的“迎大明”活动搞得那么好,除了江南人民真心思念大明之外,就是这位左军师领导下的军师府右司特务们的功劳了。
    当江宁城内发生“造反造错了”的乌龙事件时,左大军师正带着手下潜伏在江宁城内。。。。。。银子已经撒出去十余万了!
    江宁城内的百姓有多爱大明不好说,但是那些在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大侠”,都已经切身感受到大明监国太孙沉甸甸的关爱了!
    而那位自称是辽东镇骑兵千总的祖大,也不见得有多爱大明,但是他真恨大清!大清杀人的手段一向狠辣,而辽东祖家将门长期处于抗清一线,自然死了不少人,其中一些是在战场上打死的,还有一些则是被清军屠了的家眷。。。。。。这个恨,有些人能忘记,但祖老头忘不了!
    所以当日乱子一起,他就马上抓住机会煽动祖家的家丁倒戈,裹挟祖永烈、祖承烈两兄弟一起反清复明。
    随后左春秋和祖大当然就联络上了。。。。。。民族大义加上封官许愿,再加上白花花的银子,不仅祖大对大明的忠心蹭蹭地涨,连祖永烈、祖承烈两个被裹挟的祖家人也觉得大明好了。今儿他们俩也跟着祖大和左春秋一块儿来高资镇迎大明了。
    在左春秋和祖大行礼恭迎之后,这两个红袍红巾的祖家人也大步上前,向朱和墭行了揖拜之礼。
    朱和墭大笑着将两人扶起,然后笑着对他们道:“二位举义旗于南京城内,一举收复大明之故都,乃是国家之功臣,待江南大定之后,朝廷必有厚报!”
    这两人的老爹祖可法当年跟着祖大寿一起降清,大清入关后封了个总兵,不过当没几天就死了。而他俩就袭了世职混日子,也谈不上大奸大恶,不过是乱世之中随波逐流之人而已。这回在南京举事,其实也是被人裹挟的。
    但朱和墭还是要把他们当成榜样竖起来,不为别的,就为给北京城内那些或被迫,或因为投胎而成为八旗汉军的人看看。
    “臣谢监国太孙大恩!”祖永烈先行了一礼,然后又道:“太孙,现在逆贼孙思克还盘踞紫金山,挟持着太祖皇帝的陵寝,臣等夙夜忧虑,又无力拯救,实在惭愧。”
    祖承烈也道:“是啊,那孙思克难乃是孙得功之子,顽固死硬,怎么都不肯归顺我大明!”
    朱和墭问:“已经派人劝降过了?”
    左春秋道:“已经劝过了。。。。。。可那孙思克连谈都不愿意谈!”
    祖大咬咬牙道:“这小子就是茅坑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
    “他的手下呢?难道都愿意同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