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君,孤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诸葛丞相的大军已经拿下了安庆南城,目前正在猛攻安庆北城。。。。。。现在,长江以南,已经没有一座还属于清妖的称霸了!东南五省之地,已经尽为我新大明所有!”
    “万岁!万岁!我大明天下无敌。。。。。。。”
    朱和墭又一挥手,底下的人再次安静。
    “但是打天下易,治天下难!”朱和墭接着道,“江南这个富庶繁华之乡要治好了就更不易了。。。。。。所以孤家将这场取江南的胜利,看成是一场大考,是江南百姓士绅给了孤家和新大明一次考试的机会。孤家希望你们能帮着孤家一起考好,如果考好了,我新大明就能有三百年国祚!诸君的子孙后代,也能和我新大明共荣共休!
    所以孤家要求诸君继续保持纪律,以王者之师的面貌进入南京城!一定要让大明故都的百姓们都知道,我新大明既然来了,就再不会离开了!”
    入南京当然是一场大考!
    不过这场考试及格的难度其实很低,和历史上那场入北京的赶考完全不能相比。
    因为现在的大明东南五省还是世界第一嘛!考个及格有啥难的?
    但是朱和墭要考高分,他是学霸啊!从小到大就没有以“及格”为目标的时候,这次当然也不能只考个及格了,怎么都得考个第一名。。。。。。世界第一!
    这其实也没多难,无非就是加快提升大明自己的产业,同时和欧洲人抢海外零元购的市场。。。。。。如果欧洲人抢不到那么多了,考剪羊毛要剪出个工业化可挺费劲的。
    想到这里,朱和墭挥动手臂,指着远处的阳光下面透着雄浑巍峨之气的南京城,大声道:“今晚,孤家和诸君一醉方休。。。。。。孤家还还要亲自给你们放赏,每人最少十斤银子!
    走,入城去!跟着孤家一起唱《爱拼才会赢》!”


第427章 新的开始!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爱拼才会赢》的歌声在南京紫禁城内的武英殿外一遍一遍地响起,这是正在参加庆功宴的大明陆军第二镇的官兵们在高歌。
    这首几乎要变成大明国歌的《爱拼才会赢》大概就是他们现在最真实的心情写照了!
    因为他们拼了,也赢了,还得到了胜利果实——一人十斤银!
    一人十斤白银的大赏还只是人人有份的普赏,那些立有大功的官兵,还能得到土地、房产、教育机会和官职。这可是管教大小都欢悦了!
    另外,跟随朱和墭参加了收复江南之战的第七镇和参战的海军官兵,也都能得到一笔重赏!
    其中第七镇官兵因为没有参加最激烈的歼灭江南大营之役,所以普赏的金额是一人五斤银。
    而海军官兵的普赏金额是一人三斤银。。。。。。当然了,那些驾驶“突骑艇”放火箭的水兵的奖金额度也是一人十斤银!
    至于诸葛丞相率领的四个镇,因为在安庆战场上进展较慢,战果也不算大,所以普赏的额度也是一人五斤银——打仗这事儿不仅有“武运”,也有“财运”,武运不济、财运不佳,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不过朱和墭还是很舍得给下面的有功之臣们放赏的!
    光是这几笔普赏,差不多就要放出去几百万两之巨!
    而人三太孙还怕他的士兵们带着十斤银行军打仗不方便,还很贴心地给他们把不方便携带还容易丢失的银锭,换成了东银钱厂官银号的记名存银证。
    这种记名存银证都是一式两份的,一份发给存银人,一份由随军而来的东银钱厂的伙计们小心保管。而且存银人还可以把这一百六十两银子的“巨款”直接汇回家里。。。。。。东银钱厂官银号还会提供低费率的汇款服务,真是太贴心了。
    另外,如果存银人暂时不需要花钱的话,还可以把银子存在东银钱厂吃利息——年息有百分之五,一百六十两可以有八两银子的利息。
    这也不是一笔小钱了,在广东乡下,这笔银子足够一家三四口人省吃俭用过一年的了。
    顺便提一下,这个由东银钱厂官银号的“存银证”在如今的广东已经非常普及了。
    这个东银钱厂官银号是在朱和墭入广州的时候开业的,第一任的银号总管就是朱和墭现在的侍从大臣庞思明和贝佳馨的父亲葡萄牙人贝洛,还招揽了一批原本替澳门的教会管钱的葡人和混血葡人当银号的总办、协办、襄办,算是勉强支撑起了一间近代化的官办银行。
    后来这家官银行又合并了庞太监创立的东银钱厂的存贷款业务,同时又吸纳了一批私人投资,从百分百的官办变成了官私合股——包括朱和墭、贝洛、大波玲、庞太监、朱天王、诸葛军师、苏勇、赵忠义、郑经、邱辉、陈永华、陈上川等人,还有银号的管理层和普通职员都入了股,私股的占比也达到了大约百分之三十。
    而东银钱厂则变成了一家纯粹的“中央银行”,只管铸币和监管下面的银号、钱庄了。
    朱和墭在澳门缴获的那些原属于各家教会、传教会的金银,就被当成了这所近代化银行的资本金。
    这所官银号支楞起来以后,广州朝廷的银子,还有东南西北内厂这些官办工厂的银子,就都打它那儿过了。广州朝廷的户部现在都没有银库,银子都存在官银号里面。而官员们的俸禄,包括朱和墭自己的俸禄,也都通过官银号发放。也不需要把银子扛回家,直接转到他和邱淑真开设在官银号的联名户头里就行。
    吸收了大量存款的官银号当然要往外放债了,不过官银号并不会直接给中小商人放债,它的主要放债对象是大工商业者和广东、福建两省的钱庄和当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间官银号也承担着一些中央银行的职责,是所谓的“银行的银行”。
    经过了将近三年的发展,现在的东厂官银号已经拥有了三百万两的本金,一千三百多万两的存银,各类贷款余额也超过了一千万两。。。。。。看着似乎也不多,但是这家官银号对于新大明资本主义道路的作用,那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因为这种近代化的银号,是可以通过反复存款贷款和各种票据,将基础货币放大的。。。。。。也就是说,它可以凭空创造出货币!
    譬如朱和墭现在发给官兵们的“存银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被创造出来的货币。
    每个拿到一百六十两存银证的官兵,他们都实实在在的有了一百六十两。但他们只要不把银子从银号中取出藏在家里,那么这一百六十两现银就还在官银号中,官银号就可以把这笔银子放出去。
    不过这个“放”出去也不等于要把银子搬出官银号的库房,通常只要直接划转或是给各种票据即可。。。。。。这么一来,这银子只是在帐上滚来滚去,就“多”出好多了。
    而且有了官银号提供的金融支持,朱和墭才有能力发起这场耗资上千万两的大征伐。。。。。。当然了,这上千万两的花费并不都是从官银号借贷的,朱和墭的小朝廷这两年也存了不少钱,而北伐途中,还有不少“忠义之民”向朱和墭的小朝廷捐献军费。
    朱和墭的那些军纪如山的大兵可不是白白睡大街的!
    他们“表演”完了,银子就自己送来了。。。。。。能在乱世当中混到大商人的,可没一个是傻子,也没一个是“无罪”的。如果不肯爽快的拿钱出来,回头锦衣卫的缇骑上门来了,那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所以他们看到天兵军纪如铁,清妖望风而逃,自然知道江东属谁了?既然知道江东是谁家天下了,当然要踊跃报效了。
    这次为了“赎朱元璋”,江南六府的商人们就捐了小两百万。而朱和墭打浙江的时候,浙江的商人们也捐了不下两百万。
    而朱和墭的军队在进军途中的缴获也不少。。。。。。光是一个范承谟就贡献了两万多两黄金啊!
    这一路上抓到的贪官污吏可不止一个范承谟。
    另外,宁波的招宝山大营和紫金山大营中还存着大量的军粮——按照原本的计划,这两座大营都要坚守上一到三年的。所以两处的存粮加一块儿也就几十万石之多!
    有了这些缴获,真正需要广州朝廷承担的费用,其实也不是太多。所以官银号给的其实是一个融资额度,真正花掉的并不多。
    但是官银号通过这场战争的收获,却不仅仅是一点利息,还有全世界最大的区域市场——江东市场!
    在武英殿的大殿内,这个时候已经摆上了几十桌酒席,而有资格坐在这里吃酒的,除了跟随朱和墭北伐的高级官员之外,就是那些为了拯救朱元璋而捐献颇多的江东豪商了。
    他们现在一边听着完全听不懂的“大明国歌”,喝着口味浓郁的“酱香白酒”,每个人面前还摆着一张官银号的存银证。。。。。。这当然不是朱和墭要他们往里面存钱,朱和墭又不是替银行拉存款的业务员,他只是在向这些江东商人们介绍资本主义的金融工具!


第428章 这可是一场货币战争!
    “这官银号可是个好买卖啊!现在广东、福建那边要接朝廷发下来的买卖,要租或是要买入官有的产业,要在广州、潮州、泉州、漳州、佛山、澳门那样的大城之中开个像样的买卖,要长途贩运点什么,或者要做入口出口的买卖,甚至要当兵当官当吏。。。。。。都得先在官银号开立户头。官家的银子会通过官银号发下来,而商人要缴纳的税费、租金或是买入什么产业的付银,也得走官银号往上交!
    另外,官银号还有吸储、放债、汇银、兑换、发行银票、销售债票、同业拆借等营生。
    总之,你们以后要继续做买卖,或是出仕为官,或是购买官田去收租,也都得在官银号开户。。。。。。如果你们自己家里是开钱庄开当铺的,那就更得在官银号开户了。这样同业之间,才能互通有无,调度头寸啊!”
    正在侃侃而谈的,当然就是黄衣黄巾的朱圣人了。。。。。。不过此刻他说的这些话,听着不大像圣人,倒像是邪恶的金融资本家!
    当然了,成为一个邪恶金融资本家并不是朱和墭的本意,只是他不得不去做。。。。。。虽然他只是干高仿的学霸,并不是专业的金融人士,但他也还是一点懂金融。毕竟潮汕一带的民间金融可是非常发达的!
    而且他还经历了一个金融行业高度发达,金融资本可以合法洗劫他这样的诚信商人,以及各种网络货币被创造出来的时代。
    对于金融的威力,他那是再知道不过了!
    而且他也知道帝国主义之所以能起来,除了拥有零元购这个抢钱的业务之外,也得益于和零元购一起发展起来的金融业务。
    一个是抢钱,一个是变钱。。。。。。两者加在一起,资本主义当然就起来了。
    而反观中国,抢钱的零元购不许干,也干不太好。而变钱的金融业又因为宋元之交和明清之替这两场天倾之祸覆灭了两次,不得不两度从零开始。
    所以到了鸦片战争时代,中国的金融业发展远远比不了两宋时期,甚至比不了隔壁的小日本。
    没有发达的金融业,资本主义自然发展不起来,洋务运动也搞成了洋债运动。。。。。。
    现在朱和墭的新大明并不缺少实业资本家,世界上大部分的瓷器、白糖、丝绸、茶叶都是他的地盘上生产的,而且广东那边还有发达的冶铁业,香水和制药这两大产业也在朱和墭的亲自推动下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