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埋大清朝-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和墭那么英明的明王,怎么可能相信这种离奇的事件?
写都不敢这么写啊!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听着都离奇的事情居然真的发生了。
。。。。。。
“这,这,这竟然都是真的!布尔尼这跳梁小丑般的人物竟然走了这样的狗屎运。。。。。。”
朱和墭捧着杨起龙写的那本字数快赶上的奏折看了一遍,满脸都是诧异的表情。
“大王,”杨起龙提醒道,“布尔尼乃是草原的英雄,漠南漠北的领袖,乃是一代枭雄,不可等闲视之啊!”
这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啊!
布尔尼干得那些事儿,失败了那就是狂妄无知,就是不识时务,就是小丑跳梁。但是他这回瞎猫碰上死耗子赌赢了,那就是一代枭雄了!
朱和墭一想也对,自己的老爹朱天王,还被捧到了“三和、起龙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这种高度的诸葛三和、杨起龙,在历史上又是什么人物?
现在不都成了名垂青史的人杰?
“你说得对,”朱和墭点点头,“布尔尼的确是一代枭雄。。。。。。起龙,你觉得康熙能很快灭了布尔尼吗?咱们能不能利用他和布尔尼争斗的机会壮大登州军的势力?”
“大王,”杨起龙道,“臣以为布尔尼既然已经做大,那就没有那么容易灭亡了。。。。。。康熙虽然嚷嚷着要涛灭布尔尼,但臣以为那只是他凝聚人心的手段。他也许会出兵塞外把布尔尼赶得远一点,但布尔尼只要别糊涂到在张家口外的草原上和康熙决战就行了。”
“他不可能那么干,”朱和墭道,“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快就离开北京城。”
“大王所言极是,”杨起龙道,“布尔尼虽然没有那么容易灭,但他实力有限,也会力避和康熙的冲突,多半会以河套草原为根本,再慢慢地向漠北草原发展。在吞并漠北喀尔喀三部之前,应该不会和康熙发生大战。”
朱和墭点点头,又对杨起龙道:“南边最近也出了件天大的事情。吴三桂死了。。。。。。说是被孤家害的,实际上多半是给吴应熊做掉的,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啊!起龙,你和吴应熊挺熟的,也认识吴应麒,你觉得他们俩兄弟会怎么处?”
杨起龙闻言笑道:“大王,吴应熊现在应该还活着吧?”
“还活着!”
杨起龙又问:“应该还控制了湖广大部分地盘和四川、云贵、广西等地吧?”
朱和墭点点头。
杨起龙笑着道:“吴三桂怎么死的,您都能猜到,他手下的官员,他的关宁旧部,真的那么糊涂?他们会猜不到?”
朱和墭沉默不语。现在四川、云贵的情况不明,但是湖广和广西的吴家军和吴家官,似乎都承认了吴应熊的统治。
杨起龙又问:“大王,您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装傻充愣吗?”
朱和墭摇摇头,又点点头,然后悠悠道:“忠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杨起龙道:“人之常情。。。。。。吴周那边尤是如此!其实朱仙镇一战惨胜之后,吴三桂的死就符合吴周内部大部分人的利益了。毕竟北伐速胜无望,而吴周又没有打持久战的财力。维持三分天下,才最合乎吴周文臣武将们的利益。而这帮人,就是唯利是图之辈!”
他顿了顿,“吴应熊这边的人如此,吴应麒手下的人也是如此。。。。。。不过他们现在手握重兵,立场和吴应熊手下的人是有所不同的。他们可以把反清当成一桩买卖来做,给多少钱,就反多少清!”
第478章 大明怎么可能那么富?
天下第一军师,还是有点道理的!
他对吴周内部的情况还是看得很透彻的。吴周基本上来说,就不是一个有理想的集团,而是一个的利益集团。或许吴周集团内部有几个怀着复兴汉家天下这个理想的臣子,但绝大部分都不是这样的人。
而且新大明的出现,也让复兴汉家的天下的理想渐渐远离了吴三桂的集团,使得他们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利益集团。
这一点比满清恐怕都不如,满清在康熙年间还是有不少理想主义者的。。。。。。永远维持八旗贵胄的统治也是一种理想啊!
而缺乏理想,就使得吴周集团太过唯利是图,也经受不了重大挫折。
当吴三桂的暴死符合集团内部多数人的利益时,也就没有人在乎吴三桂是怎么死的了。
毕竟吴三桂活着,吴周和大清就很难联手抗明——吴三桂太反复无常,野心似乎也太大了,似乎还有一点固执和老糊涂。
而吴应熊的妻子建宁公主就是皇太极的女儿,康熙皇帝的姑姑。。。。。。如果吴应熊成为吴周的领袖,那么吴周和大清联手抗明的局面就比较容易出现了。
在这群熟读《三国演义》的吴周高层看来,现在正是促成“吴蜀联合”的最佳时机啊!
所以吴三桂死就死了吧!
不过吴应麒的调门肯定得和吴应熊这伙人不同。。。。。。如果吴应麒也赞成联清抗明,那么他凭什么反对吴应熊?就因为吴三桂的死因可疑?
这事儿吴家两兄弟自己去掰扯没问题,但是要为此搭上整个吴周集团的前途命运可不行!
吴周集团内部有头有脸的人物不知道袁谭、袁尚自相残杀的结果?
所以吴应麒必须高举反清的大旗,才能暂时维持住对麾下大军的掌控。
但是他如果缺乏一个可行的目标和足够的财力,想要维持局面还是很困难的。
因为他的那些手下,也是利字摆中间的主儿!
朱仙镇之战已经打得那么惨了,现在老主公又死了,要让他们继续跟着反清,那就必须加钱了。
“起龙,”朱和墭这时拍着胸脯对杨起龙道,“现在大明有钱了。。。。。。吴应麒能反多少钱,我就能给多少钱!钱有的是,只要他肯听我的话去反清。”
“大王,”杨起龙用有点怀疑的目光看着朱和墭这个“有钱王”,“现在花钱的地方可不止吴应麒一处。。。。。。登州方面也得抓紧时间花钱!
安置那些跟随天王抵达登州漕工的家眷要花钱,在山东招募壮士要花钱,在山东筹集军粮、器械、马匹也需要钱,在登州编练数万新军同样要花钱,去占领旅顺和皮岛,重建辽南镇和东江镇更得大把花钱!
而且这些钱投得越快、花得越猛,效果就越好!”
朱和墭笑了笑,“明白。。。。。。这就是烧钱抢地盘嘛!一开始就把钱烧到位了,山东、辽东的局面打开了,以后就能用山东之兵、辽东之马,经辽西走廊,破山海之关,去定鼎北京了!”
“大王英明!”杨起龙皱着眉头,“大王,您有那么多钱吗?能一边收买吴应麒去抗清,一边再往登州大把大把砸银子?这些银子可都是必须马上花出去的!”
“有!”朱和墭风轻云淡地说,“不就是钱嘛!能花多少?袁崇焕说那个五年平辽的时候一年准备花多少来着?我就照这个数给我父王,我还准他开府登州。这总行了吧?至于吴应麒那边。。。。。。现在苏勇已经打通了去河南的道路,孤家打算让左春秋辛苦一趟!
起龙,你看一次性给吴应麒一百万两白银,让他用来买咱们的兵器、火药、糖药和其它他想要的东西。。。。。。可足够了?”
杨起龙并不知道袁崇焕当年问崇祯要了多少钱?但数量肯定不少,要不然崇祯皇帝也不会让人一刀刀剐了袁崇焕。
现在朱和墭要照这个数给朱天王,又打算给吴应麒一百万。。。。。。这大明怎么可能那么富?
“大王,咱们的朝廷真有那么多钱?”杨起龙还是有点难以置信。
他打小耳闻目睹的,就是万岁爷(崇祯)没钱、朝廷(大明)没钱,李自成打来的时候,根本拿不出银子“买兵保命”,所以就活活穷死了。。。。。。现在的新大明地盘也才崇祯朝三分之一大,怎么看那么多银子了?
“有钱!”朱和墭很肯定地说,“起龙,我和威庙老爷不一样,我可会搞钱了!”
打仗和造反其实是朱和墭的“副业”,搞钱才是他的本行。
“怎么搞?”杨起龙还在追问。
朱和墭哈哈一笑,大声道:“陈一刀,快来收税吧!”
收税?
杨起龙一愣,收谁的税?
正想着,陈一刀已经带着税吏们进来了。。。。。。来收税了!
朱和墭笑着问杨起龙:“起龙,你刚才说布尔尼给了你二十万两黄金,你给了我阿爸十万两,剩下的十万两是不是随船而来了?”
“大,大王,您听我解释。。。。。。”杨起龙急了,他知道贪钱是不对的,只是朱和墭一向很纵容他,所以他就有点忘乎所以了。
朱和墭却笑着摆摆手,“不用解释。。。。。。孤王给了你二十万两金子让你北上搞事,你怎么花,孤王根本不问,孤王只看结果!
而这结果,孤王非常满意!所以那十万两金子,就是你该赚的。。。。。。这是凭本事赚的,孤王不眼红。不过你赚了那么多金子,孤王就不能给你记功了,要不然就有不少人该害红眼病了。”
杨起龙难以置信,十万两金子啊!这位大王真的不要?
“大王,”杨起龙愣了半天,才挤出句话,“这十万两黄金真的归臣了?”
朱和墭笑着点点头,“不过。。。。。。这税还是要交的!你这十万两黄金是实物金?”
“是。。。。。。都是金元宝。”
朱和墭点点头:“根据新税法,携带实物金出超过一千两的部分就得交通关税!因为这些金子之前没有交过税,所以你得按照二十税一的标准缴纳大约五千两黄金的税。”
“交五千两就行?”
“差不多是五千两,还有一个免税额度要扣除。”
“臣马上交!”杨起龙笑道,“臣马上让人去搬金子!”
“等等。”朱和墭摆摆手,阻止道,“这些金子到底值多少,你该交多少税。。。。。。不是由你,或是陈一刀他们说了算的。”
“那该由谁说了算?”杨起龙一头雾水。
朱和墭笑道:“由东厂官银号说了算!起龙,龙江口码头外就有东厂官银号的南京总号,龙江关的所有税银都是由官银号过手的。龙江关是看不到一两银子的,所以也就没什么火耗银子了。
另外,凡是金、银、银元、铜钱等物品,如果以实物形式过关,只要超过一定额度,一律要依据《新税法》缴纳通关税。但只要存入官银号或其它钱庄、银号,以票据的形式过关,就不必再纳通关税了。不过收取利息的时候,要缴纳一些利息税,但这比通关税少太多了。
所以你以后有钱,尽管存进官私银号就行了。。。。。。携带方便,过关不用交税。”
杨起龙马上点头道:“大王,臣听您的,臣马上让人去请官银号的人过来把臣的金子都运回去,这些金子以后就存在官银号里面了。”
第479章 银圆帝国之崛起!
大明东厂官银号南京总号就位于龙江口码头外的仪凤门大街上,占用了一座新落成的四方形围楼。
围楼这种在广东、福建民间比较流行的建筑形式,看来是颇得朱和墭等新大明高层的喜爱,不仅大量出现在了大明海京广州承天府,现在还被带到了南京应天府。
不过出现在广州承天府和南京应天府城区中的围楼,大部分都不是私人住宅,而是用作了官衙、营房、商号或手工工场。
因为用途不一样,所以这些围楼的设计也和原来的住宅式围楼不一样了。
一般而言,这些新型围楼都会采用四方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