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埋大清朝-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无力阻止您挥军入陕。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吴应麒回头和刘玄初对视了一眼,刘玄初问:“等二公子率军入陕后,明王殿下是不是就要西征湖广了?”
“不会的,”祖泽溥接过这个问题道,“明王殿下已经正式以儒门圣人的名义发布教令,宣布三年不战、五年平辽!”
他顿了顿,又道:“这次我回到江陵后,会当面和大总统留后说明此事。。。。。。儒门圣人教令和大学士会议教令,在大明那边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殿下既然说了,三年之内就不会主动挑起和大周、大清之间的战争,所以二公子就更不能留在河南了,要不然等康熙收拾完布尔尼,就要南下收拾你了!”
祖泽溥用了“回到江陵”的说法,这是因为他并不是朱明的臣子,而是大周的臣子——他当日在紫金山被俘后,就坚称自己已经反清投周。所以朱和墭就没把他斩杀。。。。。。而是把他扣押着当成一个筹码。这回则是放他回吴应熊那边,好让他当个传声筒,把朱和墭“三年不战”的立场告知吴应熊。
第487章 为明讨元、为清复仇!
“军师,世琮。。。。。。你们说我该投靠谁啊?”
在朱仙镇中的一座军营里,吴应麒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份价值一百万两的清单,一边有口无心地发问。
屋子里面听着他发问的两人,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刘玄初和吴世琮都知道吴应麒除了政治上总犯糊涂之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贪财!
当袁谭是很不好的,但如果东南那位“曹操”肯保证吴应麒的安全,而且出价特别高,那吴应麒也很愿意当袁谭的。
可问题是。。。。。。第一,朱和墭没有给出安全保证;第二,朱和墭好像也没有要求吴应麒投靠。
室内一片沉默,半晌之后才是吴世琮打破了寂静:“爹爹,您得替三叔想想,没有他的兵马,咱们可就又少了万余精兵了!”
他说的“三叔”是吴国贵,吴国贵是吴三桂的养子,吴三桂的儿子不多,而且他家里又被李自成屠过一遍,没有什么人了。所以吴国贵这个养子也就值钱了,被当成了“真吴老三”对待。
在吴三桂的三个“真假儿子”中,这个吴国贵其实是反清态度最坚定的,但他同时也坚决反明。
如果吴应麒真的要投靠大明,吴国贵肯定会带着队伍回到吴应熊手下。
“你三叔。。。。。。”吴应麒愣了愣,“对了,永历是他勒死的!这事儿。。。。。。不好办啊!”
虽然朱和墭是隆武和绍武一系的,但是末代唐王朱聿锷后来承认了永历的正统地位,台湾的延平王府也用永历纪年。所以现在的新大明也把永历的牌位请进了太庙。
这么一来,新大明和吴周之间的关系就很难调和了,而吴国贵这个亲手勒死永历的凶手就更不可能去投大明了。
刘玄初摇着纸扇子道:“这大概就是明王不叫咱们归顺的原因吧?”
“那投大清肯定也不行!”吴应麒眉头拧成个了球,“康麻子被咱夺了半壁江山,一定比朱和墭还恨咱。。。。。。朱和墭还未必是真恨,康麻子则一定是真恨!”
刘玄初苦苦一笑:“二公子,在大义面前,哪有什么真假可言?”
吴世琮道:“那咱们就拿了朱和墭的东西,然后挥军南下如何?”
刘玄初摇摇头,“迟了。。。。。。等这些东西都到手了,差不多都六月份了。吴应熊早就整顿好了内部,而且康熙差不多也该从草原上回军了。如果咱们再和吴应熊打,只怕要腹背受敌了。”
“那该怎么办?”吴世琮问。
“还能怎么办?”吴应麒道,“西进陕西呗。。。。。。不管怎么说,总得有个靠得住的立足之地。陕西虽然穷,但好歹比中州强啊!陕西东边的门户陕州和南阳府的西坪镇、西峡口、荆子关都在咱们手里。咱们的几万大军开进去,总是可以安定下来的。
中州这边四战之地,四面受敌,一旦吴应熊这逆子和康熙联手,咱们要怎么支撑下去?”
吴世琮还不心死,扭头看着军师刘玄初。
刘玄初道:“先机已失。。。。。。如今西进已经是唯一的出路了。不过咱们西进后要干什么,又要以什么样的名义西进,一定得好好考虑明白了。”
吴世琮道:“西进当然是抢康熙是地盘了!西进以后当然是整军备战,然后再出兵讨伐吴应熊这个逆贼了!”
刘玄初摇摇头,“这样做可以,但这样说是不行的。”
吴应麒问:“军师,您和我说话就别绕弯子了,我就是个实在人。”
刘玄初道:“那臣就直说了。。。。。。咱们以往做事,只问利益,只看实力,却忘记了拿住大义名分!这次西进,万万不能忘记‘大义’二字。”
“大义?”吴应麒问,“什么大义?”
刘玄初笑了笑,吐出两个字儿:“讨元!”
“讨元?”吴应麒愣了愣,“军师,你说讨元朝吗?”
“对!”刘玄初道:“大明因为讨元而得了天下大义,所以才得享三百年国祚,之前几乎灭亡,现在又得以复兴,都是因为大义在手。
可是现在元朝又恢复了,还出了个天佑皇帝!身为朱元璋的子孙,朱和墭能不管吗?但是他够不着元朝,所以就出一百万请咱们出兵。。。。。。大将军要帮了朱家这个忙,那就有大义在手,日后就可以相见了。
所以咱们得请朱和墭下明王令旨,下儒门教令。。。。。。授予大将军讨元灭胡之任。”
吴应麒拍了拍巴掌,笑道:“好好,好办法!我们不白拿他的一百万,我们帮他打元朝!”
“另外,”刘玄初又道,“咱们在正式出兵陕西后,还得向康熙上奏。。。。。。宣称要西进讨元,为清复仇,请求用河南之地交换甘陕!”
“这样也行?”吴世琮瞪大着眼珠子,“康麻子能答应?”
刘玄初摇了摇扇子,笑道:“之前我问了那个阿喇尼,得知康熙在张家口外击败了布尔尼的蒙古骑兵后,并没有寻着布尔尼的部落,所以就向东去扑击元上都故地了。这是因为之前布尔尼曾经宣称要去金莲川草原上再建元上都。。。。。。不过我总觉得康熙这次多半会扑个空!”
吴应麒眯着眼睛道:“不是多半扑空,而是肯定扑空!布尔尼如果敢在金莲川草原上和康麻子打,那他干脆别离开北京城了。。。。。。他既然离开了,就一定会跑得远远的,不是跑去喀尔喀,就是往西逃到河套草原上。”
金莲川草原距离北京只要五百多里,翻过燕山就是了。而且大清朝对燕山的控制力度很强,燕山里面可以住人的山谷,几乎都各种旗庄、王庄、皇庄给占了,在燕山西面的草原上还有许多清廷控制的官牧。
布尔尼仓促而起,根本来不及扫荡这些旗庄、王庄、皇庄和官牧牧场。所以去元上都故地建都摆明了是找死!
吴世琮有些不明白了,“既然布尔尼不可能去元上都故地,那康熙为什么要去那里?”
“当然是为了将锡林郭勒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和哲里木盟的蒙古人,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蒙古人都牢牢控制在手!”吴应麒道,“他应该还会大幅增加新八旗中蒙古人的比例。。。。。。那帮蒙古人苦哈哈的,没见过钱,只要很少几个子儿就能忽悠他们当兵了,过去明朝的九边十三镇里面就雇了许多蒙古人。这些蒙古人替大明杀口外的蒙古人时,可一点都不手软!”
刘玄初冷笑道:“康熙拜五世大喇嘛为师,目的应该也是为了方便收拢蒙古各部。。。。。。有了这些便宜的蒙古兵,他才能和朱和墭斗下去,不过布尔尼却会因此逃过一劫!
而咱们正好打着为清复仇的旗号西进,康熙一来腾不出手对付咱,二来也怕布尔尼会入侵陕甘,多半会捏着鼻子认了咱。这样咱们一边为清复仇,一边为明讨元,就能安抚住明清两家了。”
“好!”吴应麒又一拍巴掌,“这样咱们就能集中力量和吴应熊这个逆贼斗到底了!”
刘玄初低声道:“大将军,先机以失,您还是得等待机会。。。。。。不如先和吴应熊讲个和,等咱们在陕西站稳脚跟后,再徐图进取。”
吴应麒一拍桌子:“也罢!叫他把孔四贞那娘们送来开封,我就放了他的儿子!”
元明清周,四国时代
第488章 人渣赢家吴应熊的幸福生活
“万岁爷。。。。。。”孔四贞的声音娇媚,还嗲嗲的。她正骑在吴应熊这个小胖子的背上,用力的替他按着肩膀。她可是弓马娴熟的女子,手劲儿足足的,又捏又锤的,让吴应熊简直不要太舒坦。
建宁公主坐在床边,气得牙根直痒痒。孔四贞真是太不要脸了!孙延龄把她休了以后,她就不肯在江陵府衙安心坐牢了。每天下午都越狱出来找吴应熊这头“大色熊”玩耍,玩累了还一块儿睡觉,到第二天早上才自己回江陵府衙大牢去“自首”,弄得更按时上工似的。
可是建宁公主气归气,也不能拦着孔四贞。人家这回不仅是吴应熊的大功臣,还是大清朝的大功臣,同时又是大周国的大功臣。。。。。。她这是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吴应熊、大清朝,和一帮子眼睛里只有利益,没有一点理想的大周臣子。
建宁公主还是识得大体的,当然得把自己的老公让一半出来和孔四贞分享了。
可是现在让出的已经不止一半了!
除了气孔四贞“贪得无厌”,建宁公主也有点生自己的气。她的年纪明明比孔四贞小得多,长相其实也不比孔四贞差太多,可就是这一胖。。。。。。都毁了!
再看看人家孔四贞的身材,也就是“胸怀不及建宁宽广”,但是浑身上下哪儿哪儿都很有型,没有什么赘肉,而且也不松,根本看不出来生了俩儿子。
而且她现在都有这身材,这长相,当年青春美貌的时候,还不知道美成什么样呢?吴应熊这个“大色熊”迷恋她这个“四妹”,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吴应熊现在也不管建宁公主的火有多大,只管趴在床上享受。他现在可是人生赢家了,大权在握,小三在背。而且他那个之前看着有点像“吴世民”、“吴棣”的兄弟,原来是个比袁谭都不如的主儿。他啊,完全不会搞内斗,以为自己手里有兵有将就稳赢了,就可以通过挖墙角耍诡计不战而胜,从而避免吴周实力的内耗了。
可他却忘记了这挖墙角的事儿是双向的,你可以挖我的,我也可以挖你的。而且吴家兄弟的内斗对于吴周的那帮军头而言,其实谁赢谁输没那么要紧。。。。。。关键是他们自己的利益怎么保证?
而掌握着吴周财政和大部分地方政权的吴应熊手里可以用来拉拢军头的资源,远比吴应麒来得多!
没有资源可以发放的吴应麒唯一的机会,其实就是利用吴三桂刚死那会儿发兵夺位。那时候他有朱仙镇战胜的余威,而且手底下的人也习惯服从他的命令。
当时要干,吴应熊多半得玩完!
可问题是吴应麒本就是个犹豫的性子——这一点随吴三桂,造反造得都犹豫!
而且他多年以来都是在吴三桂的呵护下长大的,而吴应熊又一直在北京当人质,吴国贵也不是吴三桂的亲儿子,所以吴应麒就是事实上的独子。所有人都哄着他,也没人和他斗争,而吴三桂的集团内部也没什么权力斗争,就是吴三桂一人独大。
所以吴应麒不仅本性犹豫,而且也没见过什么权力斗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