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八九百万,大明至少能在朝鲜布署十万大军!
    这十万大军的后勤转运,甚至相当一部分的军需,都可以由朝鲜负担。
    而大清在辽东、辽西的人口,目前只有一百多万。。。。。。人口太少,自然无力支撑大军后勤。
    所以一旦朝鲜为大明所夺,辽东、辽西必危!
    也正因为看到了这份《伐清出师表》的抄件,康熙才极为担心,才会给邓光明、于成龙下旨,让他们千万小心。
    可是旨意送出去后,康熙还是心神不宁啊!


第529章 十万打一万,优势在大清!
    康熙皇帝正心绪不宁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赶忙抬头一看,就见十几名骑士正向他这里飞马而来。看他们穿着的衣服,竟是清一色的黄马褂!
    康麻子感觉到有点不对,赶忙拿出千里镜仔细看,一看之下,顿时麻颜大惊。
    陪着他一块儿出盛京城巡视四方的领侍卫内大臣兼南书房大臣索额图、明珠、王辅臣,还有那个在桐城造反有功,又被调回南书房行走的张英,这会儿正一块儿飞马而来。
    他这次只是在盛京周围随便转转,巡视一下周围的皇庄、旗庄,以示对关外屯垦的重视。所以他就带了索额图、明珠、王辅臣等三个南书房大臣和张英、赵申乔等几个行走,同时将随行来盛京的朝廷班子都摆在盛京城内了。
    现在索额图、明珠、王辅臣、张英他们四个一块儿来了。。。。。。不用说,一准是出大事了!
    一想到出大事儿了,康熙那张麻脸上刚刚浮出来的忧色,就被一扫而空,剩下的只有胸有成竹。
    明君嘛。。。。。。再怎么都得保持泰山崩于面而色不变的气度。
    康麻子收好千里镜,立马在官道之上,静静等待了一会儿,四个好奴才已经飞马而来了。没敢飞马到康熙跟前,差着二三十步就勒住了马儿,然后翻身下马,三步并成两步地奔到了康麻子跟前,才下跪行礼。
    “你们怎么来了?”康熙看着他们,气定神闲地问; “是伪明那边动手了?”
    朱和墭早就宣布过三年不打仗,而且还说到做到。。。。。。现在三年期满; 清廷这边自然预料到他要开战了。。
    “皇上圣明!”索额图道; “南书房刚刚接到钦差朝鲜监国邓光明; 钦差朝鲜监督于成龙和钦差北洋水师大臣施琅的联名上奏。朝鲜突发惊变,朝鲜国王李焞叛投伪明。。。。。。”
    “哼!”康熙大怒道; “大胆李焞,朕必杀之!”
    一听康熙要杀李焞,索额图马上就接着他的话说道:“禀皇上; 李焞已经被杀了!”
    啊,那么快?
    康熙一愣,麻脸上还露出了喜色。。。。。。这是好消息啊!
    “这么说来,李焞的谋逆是旋起旋灭了?”康熙笑着问,“那现在朝鲜李家谁在当家?”
    “回禀皇上; 目前朝鲜李朝当权的是权知朝鲜国事李温姬。”
    “李温姬?”康熙一愣; “这名字听着怎么那么奇怪?他是。。。。。。”
    “万岁爷所言极是; ”索额图道; “朝鲜国明安翁主的名字是有点难登大雅之堂。”
    “明安翁主?”康熙一脸的错愕,“怎么立了个女的?邓光明、于成龙他们怎么搞的?李朝没人了吗?”
    “皇上,”索额图道; “这个李温姬不是邓光明、于成龙他们立的。。。。。。”
    “那是怎么回事?”康熙已经发现不对了,“现在汉城在谁手里?”
    “在,在伪明军手里!”索额图道。
    “什么?到底怎么回事?”
    “禀皇上; 事情是这样的。”索额图道,“八月初八这天; 伪明的一百余条战船突然出现在朝鲜国忠清道的牙山湾海面上。。。。。。消息传到汉城; 朝鲜国王李焞就要造反; 还给汉城的训练都监军下了命令,让他们攻打钦差监国衙门。邓光明、于成龙他们得到消息,当机立断就召集手下的二百多骑兵,突袭朝鲜昌德宫并用火枪将李焞击毙; 还俘获了李焞的王妃金氏。”
    “干得好啊!”康熙重重点头; 随即他又想到有点不对; “那汉城怎么丢了?”
    是啊,把人大王都打死了; 王妃都活捉了,汉城怎么还丢了?
    这不合理啊!
    擒贼先擒王嘛; 朝鲜大王一死; 下面跟随的喽罗一定慌死了。邓光明、于成龙的兵虽然少,但是大清在汉城也有许多鹰犬走卒,发动起来,怎么都能扛一阵吧?只要扛到海州的援兵到了,怎么都能依托汉城坚守一段时间的。
    毕竟跨海而来的明军数量不会太多,撑死了就万把。
    而且牙山那边没有什么港口,万余大军靠个渔港登陆,没个三五天的也登不完啊!
    “皇上,邓光明、于成龙的题本上说,他们本来是可以稳住局面的。可是没想到李焞年仅十三岁的妹妹明安翁主李温姬是人物。她趁乱带着李焞的印信和伪明监国朱和墭的令旨,突出了昌德宫,冲到训练都监军中。。。。。。然后假传李焞的旨意,煽动训练都监的三手军猛攻昌德宫。邓光明、于成龙寡不敌众,只好突围而走。匆忙之间,连李焞的尸体都没来得及带走,只带走了王妃金氏。”
    不得不说,这个小于成龙还是个编故事的好手,居然把汉城之乱写得那么精彩!
    而且还挺合理的。。。。。。要不然李焞死后朝鲜人的军队怎么没有散伙?李温姬一个小丫头又怎么可能当上权知国事?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小丫头在汉城之乱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什么?竟有此事?”康熙皇帝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不过他最后还是相信了,叹了口气,“没想到那李温姬居然是女中豪杰?可这等女子,怎么就甘心情愿为朱和墭卖命呢?”
    不过康麻子的慨叹也就是那么一会儿,他马上又打起了精神,继续追问道:“现在海州的情况如何?江华岛在谁手里?平壤又在谁手里?”
    索额图道:“回禀皇上,海州、江华岛、平壤都在咱们手里。。。。。。施琅在得知汉城有变后,立即就调了兵船去江华岛,将岛上的李氏族人都给抓到了海州。邓光明和于成龙则带着朝鲜王妃金氏并从海州借了两千步兵直奔平壤而去。他们控制平壤的题本和施琅控制江华岛的题本前后脚都送到了。”
    “好!”康麻子叫了声好,一张麻脸全都是信心,“摆驾回宫。。。。。。朕要召集群臣商议出兵朝鲜之事!”
    说着话,康熙的麻脸上又展露出了笑容,“伪明跨海远征,乃是孤军深入。。。。。。所部最多一万余。而朕手头有十万大军,足以踏平朝鲜!”
    其实清军原本在辽东这边就只有六万大军,而且这还只是纸面上的数目——现在的康熙可养不起三十万常备军,朱和墭都没那么多常备军。
    康熙的三十万大军,其实只有六万分驻各地的绿营兵是常备军,那二十四万新八旗都是授了庄子然后轮流上番的,随时可以动用的只有八万人。
    其中驻扎辽东的六万八旗兵之中,随时可以用上的也就两万。但是因为康熙自己从北京溜达来了盛京,所以就从口外和京津地区抽调了两万人,另外还命令四个蒙古盟部各出五千骑兵随行。
    所以在辽东清军总动员后,康熙手里真的能拉出十万大军!
    十万打一万,优势不小啊!
    。。。。。。
    “大王,大王,大喜啊。。。。。。咱们拿下汉城了!”
    就在康麻子急匆匆返回盛京,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出兵朝鲜的时候,朱和墭这边也得到消息了。
    给他带来这个消息的是侍从大臣颜元,颜元人还没走进文华殿中的会议堂,他充满了惊喜的声音,已经从外头传了进来。
    而此时的会议堂之中,正在召开一场借钱会议。。。。。。是朱和墭领导的大明朝廷没钱打仗,必须借债了!


第530章 借贼之钱以讨贼!
    文华殿的会议堂中,一场财政会议正在进行当中。
    在颜元带来收复汉城的好消息之前,大明监国明王朱和墭,还有大明的左丞相诸葛三和、右丞相于忠贤、户部尚书马成龙他们几个,正一块儿向江北总督杨起龙、广东总督邱辉、福建巡抚郑经、浙江巡抚陈永华、江南巡抚万斯大、江西总督左春秋,还有提督东银钱厂的庞永忠,以及朱和墭的天王老子朱慈炯等人哭穷呢!
    这可不是朱和墭、诸葛三和、于忠贤等人在装穷,而是真穷!
    当然不是他们个人穷,而是他们领导下的大明朝廷穷。。。。。。太穷了!
    如果不比收入,但说国库存银和存钱,朱和墭的大明其实才是元明清周四朝之中最穷的,甚至比隔壁的那个小丫头片子权知国事的朝鲜国都穷。
    李温姬的朝鲜国国库里面少说也有一二十万两银子,还有价值上百万银元的铜钱——朝鲜国因为没有银矿,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出口,所以就没有条件用白银作为流通货币,铜钱才是朝鲜国内人人都认可的通货。
    虽然朝鲜国这两年被康熙压榨得挺惨,但是一个人口八九百万,年产粮食怎么都有两千多万石的国家,一百多万的存银、存钱总该是有的。
    可是在朱和墭领导大明。。。。。。压根就没有国库存银这回事儿。
    因为大明的国家银库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户部别说存银了,连银库都不存在。
    而在大明东厂官银号提供给大明户部的对账单上,户部的存贷款余额从两年前开始就是个负值了!
    也就是说,大明国库空空如也不算,而且还倒欠了一大笔。
    这崇祯如果看到东厂官银号给大明户部的对账单,估计也得伤心得落泪。。
    至于内帑的对账单,当然也是负值了!
    朱和墭这是“真穷”啊!
    不过穷归穷,但是朱和墭却穷得有志气。。。。。。他就是借上一屁股的债,也得北伐中原; 收复失地。
    但是志气终究不能当军费; 所以朱和墭这段时间就把下面的六省总督或巡抚,还有东银钱厂的庞公公都找了来; 天天开会商量借钱的事儿。
    朱和墭这次准备发动五十万大军打两场灭国战争,至少要打上五年。。。。。。没准就是十年!
    所以这个军费开支一定是非常吓人的!
    而朱和墭的朝廷又一向是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之前他为了完成均田,不得不让了点步; 给那些没有充当过满清走狗的地主一点经济补偿。
    具体的补充方案; 也是和这些地主本人或他们的长辈在上一回明清战争中的立场和表现有关。
    忠烈之后就多补一点,如果普通地主就少补一点,若是当过走狗。。。。。。那对不起了,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这个补偿办法原本是针对江南、江北、江西、浙江等四个省出来的。
    但是广东、福建两省也有不少地主或是宗族觉得在均田中吃了亏; 也提出要照着这办法补偿。
    朱和墭当然不愿意得罪这些最坚定的支持者; 于是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而这一松口,补偿费用就超了支!
    另外,朱和墭的朝廷当时也拿不出足够的银圆,所以就想到了发行公债的办法。
    发得也不算多; 就是一个多小目标。。。。。。一个多亿!
    这一个多亿的“均田债”才刚刚借完没多久,他又想再借一个亿的战争债。。。。。。怎么看都有点多了!
    这债怕是不好发售啊!
    所以这场借钱会议才会连着开了好几天,都没一个结果。
    但是今天; 好消息从朝鲜传来了; 借钱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