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薄德浅,实难胜任。。。。。。”
    正匍匐在朱和墭脚下,如泣如诉的娓娓而道的正是李温姬,小丫头说到伤心之处,已经是泪如泉涌,泪水滴滴答答地流下来,把她身子下的木头地板都打湿了一片。
    跟着李温姬的朝鲜大臣们也都个个流泪,人人痛哭,看着就跟马上要亡国似的。。。。。这个“撤国”可不是亡国,有必要哭成这样吗?
    朱和墭同情地看着李温姬,等着她说出最关键的那句话。。。。。。说出了那句话; 他才能去安慰人家小姑娘啊!
    “妾,妾李温姬; 恳请大明监国明王殿下撤去朝鲜藩国; 设立郡县; 从此将海东三千里江山尽数并入大明直辖版图,让朝鲜千万士民成为天子之民; 永沐天恩。
    大王若能准妾之请,妾情愿出家为尼,青灯古佛; 为大王祈福,为大明江山祈福。。。。。。”
    说完这话,已经泣不成声的李温姬便颤抖着取出了以权知朝鲜国事名义书写的上表,高高举过头顶。
    严元赶紧取过李温姬的上表; 然后转交给了朱和墭,朱和墭也有点激动。。。。。。这是开疆辟土啊!
    朱和墭现在虽然有了三分天下,手里握着六个省的地盘; 但是这些地盘早就是华夏基本盘,算不得开疆辟土。
    而撤朝鲜藩国,设立行省郡县,那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开疆辟土了!
    从今往后,大明朝鲜; 永为一体,再不分离了。
    这个功劳,是会被世世代代牢牢记住的。。
    “温姬; 你是我大明的功臣; 也是我朱和墭的功臣。。。。。。你的功劳大明不会忘记; 我朱和墭更不会忘记!”朱和墭的语气也有点激动,他顿了顿,平复了一下心情,又道:“温姬; 出家为尼什么的; 你不要再说,你以后就是我大明的公主了!你的封号是明安翁主吧?”
    “是。”李温姬回答。
    朱和墭点点头:“明安。。。。。。大明国泰民安!
    这个封号不错,可以继续保留下去。不过一个翁主不足以筹功; 只有明安公主才能稍抵一些你为大明所立的功劳,寡人姑且封你为大明明安公主吧!
    你的公主和别的公主还不同,地位和俸禄都比照亲王; 还可以世袭罔替。。。。。。若由儿子嗣位; 可改称韩王; 镇守汉城。”
    “妾身谢主隆恩。”李温姬赶紧叩谢。
    朱和墭又道:“明安,你先别忙着谢恩,朕还有重赏要给你。。。。。。不过你现在年纪还小,不适合领受。你今年多大了?”
    “妾身今年已经十四岁了。”李温姬回答道。
    朱和墭点点头,“十四岁太小了,等你年满十八岁,朕再赏你如何?”
    李温姬似乎猜到了朱和墭的重赏是什么?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抬起头,红着张脸打量了朱和墭一番。
    朱和墭的长相要搁在二十一世纪,那是很不“韩流”,很不“鲜肉”的,就是个满脸胡子的凶恶大叔,看着像要咬人似的。
    但是在十七世纪,这副尊荣还是挺能讨女子欢心的,大波玲就喜欢的不行,邱淑真也觉得朱和墭长得威风!
    而李温姬长在朝鲜宫廷里面,倒是天天看见“韩流”、“鲜肉”模样的人,但那都是太监。
    所以朱和墭在她眼里,看着也“凶纠纠、气昂昂”的好男儿。
    “怎样?”朱和墭笑着问,“愿意答应吗?”
    “嗯。。。。。。”李温姬抿着嘴,轻轻地嗯了一声,又拜伏下去了。
    “好,好!”朱和墭笑着点头,显得非常高兴,“明安,寡人再和你说说这个大明亲王的俸禄。。。。。。现在的新大明虽然继承了前明的正统,但是也革除了许多弊政,其中就有诸王俸禄太厚这一弊政。
    而如今的大明除了寡人和太上天王之外,只有一位唐王,乃是寡人的六弟,也是世袭罔替的亲王。他年俸是一万银圆!明安,以后你的俸禄就和他一样,也是一万银圆!”
    “一万银圆?”李温姬似乎对银圆没什么概念,就好奇地问了一句,“很多吗?”
    “殿下,”宋时烈接过了这个问题,他说话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一万银圆相当于一千万枚铜钱,大约可以买到一万石白米。”
    “一万石白米。。。。。。”
    李温姬简直有一种被幸福砸中的感觉了。
    朝鲜的俸禄标准是很低的,他们官爵最大的大君拿得当然是全朝鲜最高的俸禄,年入是米一百石,布三十二匹。如果全部折成白米,就是一百一十三石。不过朝鲜的一石比大明的一石更多一些,一百一十三朝鲜石相当于大明的二百石左右。不过这二百石不是白米,而中米、糙米搭配着给的。
    另外,朝鲜官员们还能得到职田,大君大约可以得到二百二十结(六七千亩)的职田。不过这些职田并不是完全归大君所有或支配,而是仅仅可以按照一结四斗的标准收取田租,也就是相当于八十八明石的米,加上之前的二百明石,一年的收入还不到三百明石。。。。。。
    这可是“大君”的标准,不是明安公主(她在朝鲜是公主)能拿到的。
    而朱和墭一出手就给了明安公主相当于朝鲜大君三十倍的俸禄。。。。。。这薪水加得真是飞起来了。以后明安公主想买大明的奢侈品,就再不用担心没有钱了!
    “妾身谢主隆恩!”明安公主反应过来后,又欢快地谢恩。
    而随着朱和墭报出“一万银圆”这数目,大殿当中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欢快了。
    这帮朝鲜官员当然知道大明的官员都是“高薪”。。。。。。而他们这里,大君才只有一年约莫三百明石的收入,折合成银圆估计还没有三百,一个月也就二十几块。
    这个收入搁在如今的大明,差不多就是八品官的标准收入而已。
    朱和墭也察觉到大家的心思了,当下就笑道:“凡是跟随明安公主内附的朝鲜官员,一律都转为大明的官员。。。。。。不过要重新确定品级和职位,至于俸禄,当然和同级的大明官员一样。如今新大明所定的官员俸禄还是比较优厚的,所以各位转为大明官员之后,收入应该可以增加几倍乃至十倍!”
    底下的两班高官一听可以加那么多薪水,马上就品出大明的好了。。。。。。这内附,附得实在有点晚啊!
    想到这里,马上就有人欢呼起来:“大明万岁!明王万岁。。。。。。”
    接着就是一片欢腾。
    看见这一幕朱和墭也哈哈大笑起来,但心里却想:“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十倍的薪水肯定有十倍的付出。。。。。。在寡人的英明领导下,朝鲜的年入,将来也得十倍二十倍的往上涨才行啊!”


第539章 加完钱,就该加班加点排队枪毙了!
    “好消息,好消息。。。。。。大明监国大王已经同意了我们朝鲜权知国事明安翁主所请,正式颁下令旨,撤朝鲜藩国,设朝鲜行省了!”
    十月二十六日清晨,朝鲜忠清道的牙山、礼山、唐津三城外的各处朝鲜壮丁聚居的营地当中,突然同时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大消息。
    朝鲜国没了!
    在每一处营地当中,都有一群着着布衣帕巾,佩长剑空锤的儒门弟子,向聚集而来的朝鲜壮丁和指挥这些壮丁的基层小官小吏们大声宣布这个特大喜讯!
    也许是这个消息太好了,底下的朝鲜百姓和官员都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全都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只是愣愣地看着和他们说话的儒门弟子。
    而这个时候,当然会有更好的好消息宣布!
    “从现在开始,你们所有人就都是大明上国的百姓了!”
    朱和墭可没有把朝鲜当成殖民地看待——这个时代的朝鲜就是个小大明,“明化程度”极高,中上层都已大明臣子自居,下层百姓也都知道朝鲜是大明天下的一部分。而且儒学在朝鲜是绝对的显学!
    甚至朝鲜王国内实行的法律,也是《大明律》。。。。。。虽然也有一些朝鲜本地特色的法律,譬如《庶孽禁锢法》,但主体还是《大明律》。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漠南蒙古、雪域高原、还有西域叶儿羌汗国这些地方的“明化程度”,比朝鲜国差了简直十万八千里,那些地方将来都要并入大明本土的,朝鲜为何不能?
    而且朝鲜这个时代有将近一千万人口,处于朝鲜中枢控制下的南方五道土地上至少有七百万人。
    对于人口不足三千万的新大明而言,一下多出七百万人的意义,那可就是国力大大上了一个台阶。
    而且。。。。。。惟欲进军北美,必先征服日本; 惟欲征服日本,必先同化朝鲜的道理; 朱和墭还是知道的。
    历史上的日本; 不也是在消化了朝鲜; 推进了日韩合邦之后,才得以进一步入侵中国东北的吗?
    现在朱和墭只是把这个进程颠倒了一下而已。
    而日韩合邦相比新大明在朝鲜撤藩国、设行省; 那真是困难太多了。
    因为朝鲜人在过去三四百年中,已经自行“入夏”了,他们不仅自认为大明子民; 而且还自认为是仁圣箕子之国,从根本上就自认为中华之民。。
    大明和朝鲜,根本就是一个天下!
    原本朱和墭还打算让李温姬先当个傀儡过渡一下,可没想到她那么乖巧,自己就扑到明爹怀里了。这还有啥好犹豫的?不趁热打铁; 更待何时?
    谁能忍心把李温姬怎么乖巧的女孩子往外推?
    当然了; 光靠朝鲜的“自入华夏”和李温姬的乖巧; 还是不足以快速“消化朝鲜”的; 该给的好处; “明爹”还是会给的——凡是愿意给“明爹”卖命的人; 那是“铜钱大大的有”、“棉布、丝绸大大的有”!
    在宣布了“大家伙都是大明百姓后”,当大明百姓的“福利”就跟着来了。
    “抬上来!”
    各个营地当中的儒门子弟们大手一挥,一筐筐的铜钱; 一筐筐的白布就给抬上来摆在大家伙的面前了。
    看到这些好东西; 朝鲜的民伕,甚至官员们的眼睛都直了。
    “从今天开始; 你们作为大明的百姓,就开始按照大明雇役的标准拿钱了。。。。。。发给你们的; 都是成色和分量十足的明王通宝; 而且没有什么当二、当三、当十的; 一文钱就是一文钱!
    从今天开始,你们一天干满五个时辰的活,就能拿到五十文的底薪。多干一个时辰就多给十文,干得好干得快还有额外的奖赏!
    如果你们不愿意拿钱; 还可以给你们布!看看; 这是大明的松江白布啊。。。。。。一匹折钱三百文。”
    这下营地当中的朝鲜役夫们也知道还是当大明百姓好了!
    之前普通的役夫给朝鲜国王扛活是没有钱的,给口饭吃就不错了。现在一天至少能赚五十个大钱,而且还是分量十足的大明钱; 不是那种偷工减料的朝鲜铜钱。
    要知道朝鲜向来“钱少”; 所以朝鲜铜钱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那些偷工减料的朝鲜铜钱如果不考虑“当二、当三、当十”,一枚当成一文用,购买力也要比大明本土的铜钱高出一倍还多。
    朱和墭发给这些朝鲜民伕一天五十文的工钱,大约可以买到一斗半糙米。如果干满三十天,他们拿到的铜钱就能买下四十五斗糙米,按照朝鲜的“石”数,就是整整三石。
    另外,他们个人在工地上的吃喝用度,统统都是“明爹”免费供应的。
    而朝鲜王国发给从九品官员的俸禄,如果不七折八扣的话,算成糙米也就区区五石,而且还不管饭。
    “大明万岁!明王万岁。。。。。。”
    营地当中的朝鲜民伕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