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3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小子想当“平东王”?康熙马上就明白了,这个王辅臣是想当“王三桂”了!
    不过康麻子还是不动声色,只是笑吟吟看着在场的其他几个管军大臣和都统:“图海、巴海、明珠、索额图、佟国纲。。。。。。你们几个觉得如何?你们想不想留镇朝鲜?”
    巴海第一个“跪出来”道:“皇上,奴才替皇上守着盛京就行了。”
    康熙点点头,但马上就觉出哪儿不对了。。。。。。留守盛京?那不就是镇守一方了吗?你就是“巴可喜”啊!
    “皇上,”图海接着巴海的话说道,“等打完朝鲜,奴才愿意替皇上去拿下陕西的吴应麒!”
    康熙心说:“好你的图海,你难道也想当图有德、图继茂吗?”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康熙面子上还得堆着笑,连连点头:“好,好,有你们这些好臣子替朕守着四方,大清江山就可以高枕无忧。。。。。。那么朕就依了王辅臣所言,明日就分兵两路,一起压向汉城,逼一逼逆贼,看他们是战是走?”


第549章 能战否?依靠谁?
    十一月十五,凌晨。
    黎明前的,一条火把组成的河流,正漂满了浮冰的汉江的东岸向南流淌,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直向汉城而来。
    这么大的动静,当然会惊动到汉城西大门敦义门上放哨的朝鲜总督衙门的标兵。所以正在昌德宫大造殿里面搂着大波玲睡得正香甜的朱和墭,就被一阵“咣咣咣”的预警的锣声给吵醒了。
    醒了以后,他很快就得到了行宫参军司的报告。所以他也不敢怠慢,赶紧穿戴整齐,和大波玲一块儿,顶着呼啸的西北风,直往敦义门而去。
    当朱和墭和大波玲在一群冻得有点僵硬的广东亲兵的护卫下,冒着零下不知道多少度的严寒登上敦义门城楼的时候,发现城楼上已经挤满了人了。
    宋时烈、尹鑴、李永熙、金宣等一众原朝鲜王国的高层,以及胡德帝、苏占山、于孝谦、凌宗军、刘炎、马惟兴、赵得胜等明军将领都已经到了。明安公主李温姬竟然也到了,上身穿了一件白狐皮镶边的白色小袄,下身一条白色月华裙,还披着一件白狐皮的披肩,看着就像只很暖和的小狐狸,让人有一种抱在怀里取暖的冲动。
    “大王不好了,清妖的大队人马开过来了,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啊!”
    就在朱和墭想着把“小狐狸公主”揽进怀里取个暖的时候,一个白胡子老头就抢到跟前来了; 一开口就是“大王不好了”。。。。。。
    这老头就是刚刚拜了副丞相的宋时烈。。
    宋老头对于大明左副丞相的官职当然是很满意的,不过他并没有急吼吼的去南京上任; 而是一直跟随在朱和墭身边; 一有空就和他讨论理学。。。。。。不是苹果为毛往地下掉不往天上飞的物理之学; 而是朱熹传下来的那个理学。
    朱和墭点点头,脸上已经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 “好!来得正好。。。。。。孤手里已经有了五个镇,足以出打败康熙的十万清妖了!”
    听见朱和墭怎么一说,宋时烈、尹鑴、李永熙、金宣这几个朝鲜当地的官都吓了一跳。
    宋时烈道:“大王; 您的五个镇当中三个是新建的,而且五镇官兵中朝鲜人的比例太高了!”
    那个早先日子给李焞当官时坚持“北伐论”的尹鑴也连忙附和道:“大王,如果您手里的五个镇都是有大明来的精兵组成,当然不必惧怕十万清妖,但是这五个镇的六万人中朝鲜人占了半数。。。。。。”
    “对; 对; 朝鲜人是打不过清妖的!”李永熙道; “之前的平壤之役就是明证啊!”
    金宣也说:“大王; 您还是赶紧撤到南汉山城去吧!”
    听了这几个朝鲜大官的话,朱和墭也有点奇怪——你们怎么意见一致了?你们不应该党争一下吗?你们不是分成南人党和西人党的吗?这回怎么团结了?
    朱和墭弄不明白几个朝鲜官是什么路数,但他还是想听一听李温姬的意见; “明安,你怎么看?”
    “我?”李温姬一愣。
    朱和墭笑着点点头:“明安,这些日子我视察各镇训练战备的时候; 你一直都跟着,你觉得军中的朝鲜人能打吗?”
    李温姬摇摇头; “大王; 妾身分不出谁是朝鲜人。。。。。。明军将士都穿着一样的服饰; 拿着相同的武器,而还组成肩并肩的队列,可以依着金鼓和唢呐之音进退,实在很难分辨谁是朝鲜之人。”
    其实驻扎汉城的五镇明军中的朝鲜人和大明本土六省来的官兵还是挺大区别的。。。。。。前者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从军; 而且入伍的时间都不长; 除了一部分原三手军官兵; 其他人都是入伍两个月左右的新兵,刚刚学会使用燧发枪以及在军官的口令下做出一些简单的战术动作。而后者都至少完成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和三个月的随营训练; 其中相当部分还是入伍一两年的老兵。
    不过当这些老兵、新兵加塞在一起,组成一个个领级(连级)横队; 再一起组成营级大横队时; 因为朝鲜新兵都被军官和本土六省来的老兵押着、带着行动,所以经验不足的李温姬难以分辨也很正常。
    朱和墭点了点头,又看着于孝谦、苏占山、凌宗军、刘炎、马惟兴、赵得胜等六人,除了担任行军师的于孝谦之外,其余几个人都是一镇总兵。
    “你们怎么看?”
    凌宗军人恨话不多,第一个回答道:“大王,可以打!”
    于孝谦也点点头道:“军中朝鲜籍的新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队列和枪刺术,也会填装燧发枪并且开火了。他们每个人都进行了至少三十次实弹射击,已经很不错了!臣听说西洋许多国家的燧发枪兵几年都打不够这个数呢!
    而且他们也能够根据唢呐的声音和军官的指令进行燧发枪齐射。。。。。。这就算是合格的步兵了!”
    那个亲手斩杀了福全的刘炎显然有点轻视清军,笑着回答道:“大王,臣也觉得可以打。朝鲜籍的燧发枪兵和长枪兵是差了一点,但是掷弹兵、狙击兵、炮兵、骑兵可都是实打实老兵,而且大部分的军官都很不错。”
    苏家将的二代领袖人物苏占山也点点头道:“大王,臣也觉得可以打。。。。。。”
    他的话刚说到这里,汉城北面不知什么地方忽然就传来了几声轰鸣。。。。。。这是糖药手榴弹爆炸的声音,然后就是一阵“噼里啪啦”枪响。
    赵得胜最先反应过来,“大王,是北汉山!北汉山如果有失,清妖就可以居高临下窥视汉城了!”
    马惟兴马上开口道:“大王,那是臣的部队在和清妖交火。。。。。。北汉山是臣的防区,臣在北汉山西麓的各个入口都伏了兵。不过北汉山中的道路极多,不可能都封堵上。所以臣只是在北汉山西南角的足斗里峰周围摆了一个营的兵力,因为那里是汉城西面空旷地带北侧的一个至高点,非常重要!”
    朱和墭点点头,道:“知道了!看来康熙这会是兵分两路,一路沿着汉江过来;一路走北汉山过来,可能会抵近北岳山,甚至会绕道汉城的东面。
    不过他们也没那么快穿过北汉山。。。。。。咱们先把队伍动员起来吧!
    传孤的命令,各镇吹起床号,伙伕开始准备早饭和三日份的野战口粮,今天的早饭按照最高标准供应,要有肉汤有米饭。。。。。。还要有酒肉!
    另外,再一次晓谕全军,大明军中没有嫡庶孽之分,只有军法和军功。凡有军功者皆可晋升,便是王公之位,也可以凭借军功赚取。。。。。。有多少荣华富贵,就看他们自己的能耐了!”
    接着他又对身边的人们说道:“苏占山、凌宗军、刘炎、马惟兴、赵得胜,你们回各镇集结队伍,等待行宫参军司发布的军令!
    于孝谦,你先回行宫参军司,召集参谋,拟定决战方略。
    宋相、尹抚台,你们马上去发动汉城百姓登城布防,再把仓库里面的旧式武器都发给他们。凡是参加守城的百姓,一天给五十,不,给一百文铜钱,如果不幸战死,就给一万文铜钱的安家费。。。。。。另外,把南大门外汉江水面上的浮桥给我烧了!告诉大家,孤王是不会抛弃大明百姓的。孤王要和他们共存亡!
    胡总督、明安,你们跟着孤,我们一起去巡视诸营,鼓舞士气!”


第550章 沸腾了!狂热了!
    十一月十五日一早,雪花纷纷而下,随着北风在天地间飞舞飘落,将汉城周围的山川平原都变成了一幅白色的画卷。汉城西北大约二十里外的昌陵川两岸,现在已经变成了清军营帐的海洋。
    而大清皇帝的龙旗,则高高竖立在汉江西岸、昌陵川北岸的幸州山城上空。
    从昌陵川向东一直到汉城的西大门敦义门之间,则是一片旷野之地。这片空旷地区的东西长度约二十里上下,南北宽约十五里——这片空旷区域的北面(东北)就是北汉山,南面(西南)则是汉江。
    这一带其实都是稻田,还散布着许多朝鲜人的村子。不过现在是冬季,稻田里面没有作物生长,泥地附上一层冰雪后,很快就被冻得硬邦邦了。
    那些朝鲜人居住的村子,在清军杀过来之前都已经被清空了。居民不是被迁到牙山地区暂时安置,就是躲进了汉城城中,那些个村子也都过了火。房屋的茅草顶部都被烧毁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焦黑色的土墙还在。。
    汉城的城防说实在的,还是挺糟糕的。城墙低矮就不说了,城门楼也没多高。而且城外没有城壕,特别是城西就是一大片的平地,什么遮挡都没有,敌人可以直冲到敦义门外。
    不过即便汉城足够坚固,在眼下这个气温骤降,汉江很快就要冻住的时候,朱和墭也不敢死守城池。因为一旦让康熙的大军从汉江冰面上通过,他摆在牙山、礼山、唐津的老巢就得让康麻子端了!
    所以朱和墭在抵达汉城后,就开始在汉城的敦义门外构筑防线了。他让人在距离敦义门三四百步开外的旷野上挖出了两重浅壕,还在第二重浅壕后面垒起了一道胸墙。胸墙后面还修建了七八个土堆的堡垒。
    这两重浅壕和一道胸墙的两头; 就搭在了北汉山足斗里峰下和汉江西岸边上,正好挡住了清军的去路。
    当康熙皇帝的大军开到昌陵川一带时; 已经有一些明军从汉城城内开出来; 进驻了浅壕和土墙后方的堡垒; 还在堡垒中布署了掷锤炮。
    一些试图靠近浅壕的清军骑兵挨了几下掷锤炮的轰击,就很知趣的退到了昌陵川附近; 掩护自家的大军下寨。
    康熙此时已经悄悄离开了幸州山城,换上了普通骑兵的蓝马褂,带着底下的大臣、都统; 一起过了昌陵川,在自家位于昌陵川南面的大营外策马缓行,观察战场的地形。
    这位大清麻颜圣主这几年明显变老了; 虽然他才二十多岁的年纪,但是脸上的皮肤因为常年风吹日晒; 变得又黑又糙,还蓄起了山羊胡子,乍一看有点像“康大爷”了。
    但是他的意志却依然坚定,看着眼前开阔的地形; 眼神不断闪烁。汉城西边这块平地的确是个决战的好地方。。。。。。足够平坦,但是并不算太宽阔; 两翼都有可以遮掩的地形。双方的背后都有依托; 清军这边是昌陵川和幸州山城; 明军则是汉城。
    康熙勒住战马,目光灼灼地看着远处的北汉山。
    邓光明和小于成龙现在也跟着一起来了前沿; 他们俩在汉城呆了不少日子; 对这里的地形比较熟悉。特别是邓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