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光明和小于成龙现在也跟着一起来了前沿; 他们俩在汉城呆了不少日子; 对这里的地形比较熟悉。特别是邓光明,他是久经战阵的宿将,当然知道哪里比较要紧。
    这时他主动策马往上靠了靠; 然后抬起马鞭指着北汉山道:“皇上,这座山就叫北汉山,并不高; 其中的山路很多; 往东、往南都能穿过去。不过北汉山的南面是北岳山。。。。。。汉城的北段城墙就修在北岳山上; 非常坚固。而往东传过北岳山则可以绕到汉城的东面,甚至是南面。
    另外,您看见那座百丈左右的山峰了吗?那是足斗里峰,是这一带战场上制高点,现在被逆贼控制了。”
    康熙问:“山势陡峭吗?可否仰攻?”
    邓光明和小于成龙一起道:“稍有些陡峭,但可以攻打。”
    康熙沉默着点点头; 足斗里峰太关键了!不仅可以掩护部队向对方的侧后攻击,还能居高临下,窥探全局!
    现在那里在明军控制当中,这意味着清军的布署全都摆明在对方眼皮底下,而左翼始终被明军控制。。。。。。有点不利啊!
    “皇上。。。。。。”邓光明低声道,“足斗里峰的先机被逆贼拿着了,不过汉江的先机却在我大清这边,奴才估摸着汉江再有十日就能跑马了!”
    汉江一旦冻成“冰江”,康熙的大军就踏冰过江,这样就能把汉城团团包围了。
    图海这时凑上来道:“皇上,现在王辅臣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北汉山,随时可以绕到汉城东面。如果再能有一队精兵踏兵过江,把汉城的南面要围了。逆贼可就要变成了瓮中之鳖了!”
    他说的“围”,并不是围个水泄不通,而是用骑兵控制住进出汉城的通道,切断汉城同外界的联络。
    康熙点点头:“逆贼不会坐以待毙的。。。。。。朕猜他们会出城求战!打还是不打?”
    康熙的骑兵挺多的,所以他觉得自己有打还是不打的主动权。
    而不打也不等于回开城去,而是退到昌陵川北面等上几日,等汉江冻严实了再打。
    康熙身边的那些巴图鲁们一个个都皱起眉头,心里面扒拉起了小算盘。。。。。。打,肯定会死人!死的是他们的部下!
    而不打。。。。。。汉城会不会被明军一守到底?汉城南面的南汉山城、水原城、牙山城等等的,会不会都听难打的?
    和那些个小城相比,汉城这个大城其实还是比较容易打破的,而且油水还多。
    正反复权衡的时候,汉城那边突然传来了呼喊的声音,似乎是用朝鲜话在呼喊,一开始是大概是几千人在喊,然后不知道怎么就越来越响,到了最后,仿佛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呼喊。
    康熙听不懂朝鲜话,于是回头看了小于成龙一眼,小于成龙道:“皇上,他们在喊‘大王万岁!明王万岁。。。。。。’”
    “大王?明王?”康熙皱眉,“是朱和墭?他真的来了汉城?那登陆旅顺的又是谁?”
    原来康熙皇帝已经得到了曹寅带出来的登州方面的可靠消息了——曹寅离开登州后就去了黄县,粘杆处在那里设了个秘密的衙门,这个衙门又马上把消息传到了黄岛,那里有清军的水师,马上放了条快船将消息送到了朝鲜海州。
    。。。。。。
    康熙正为正假朱和墭的事情烦恼的时候,真朱和墭已经成了汉城城内的“大胡子偶像”了,他骑着马走到哪儿,哪儿就跟炸了锅似的,一片山呼万岁。。。。。。那些朝鲜人激动得都快不行了,一个个热泪盈眶,扯着嗓子大呼。
    其中最激动的当然还是那些“中人、平民、贱民”出生的朝鲜省籍的明军了。
    “不问出身、只论军功”之类的话,他们真是百听不厌呢!
    而且朱和墭显然是真的要实行的。。。。。。明军本来就不讲一套!朱和墭的老祖爷人家可是要饭出身,要饭的不可能是两班吧?两班里面没有要饭班啊!
    所以那些出身不好的朝鲜壮士,现在都觉得遇着亲人了。。。。。。朱和墭就是他们的亲人啊!
    一个个都等不及要出城去杀清妖了。
    所以他们呼喊的内容,也从“万岁”变成了“杀清妖!立功劳!”了!
    整个汉城,渐渐的从沸腾变成了狂热!
    看着这些被煽动起来的朝鲜兵,朱和墭知道出兵交战的时候到了!


第551章 排队枪毙要怎么打?
    “杀清妖!立功劳!大王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刚成为“民民平等”的大明臣民的金成凯大概是最狂热的朝鲜籍明军之一了。
    他并不是平民,而是中人,也就是所谓的小老婆生的庶孽。如果他不是小妾所生,那他将是安东金氏的子弟。这可是两班贵人中的顶级豪门,安东金氏的子弟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过上顿顿肉汤米饭的幸福生活。
    可是身妾生庶子的金成凯想要参加科举都非常困难,虽然有灾荒之年“纳粟许通”,以得到参加科举考试的许可。但是身为中人的金成凯没有办法获得官职,又没有资格得到父亲的部分遗产,平时在家里的地位和奴仆差不多,遇上灾年自己没饿死就不错了,哪儿还有粮食去“纳粟许通”。
    况且,生来就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的金成凯自然不会得到良好的教育,就算让他参加了科举,也只能是落榜。所以金成凯打小就只能用羡慕和仰视的目光看着一族当中的嫡出子弟们按部就班的读书、科举、高中、入仕。。。。。。直到不问出身,只论才能和功劳的儒学宗派儒门传入朝鲜!
    因为是来自复兴的大明上国,而且又拥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所以儒门进入朝鲜后发展极快,吸引了大量如金成凯这种不上不下的中人入伙。。
    而金成凯则是儒门在朝鲜的第一批子弟,儒门刚来的时候,他就被那帮“斩人儒”的道理给吸引了——刀剑和子弹可不管你是嫡出庶出的,它们是最是公平了!
    对它们来说,嫡子的命是命,庶孽的命也是命!
    因此金成凯也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通过“斩人立功”当上年入一百石糙米以上的高官。。。。。。可别嫌这一百石糙米少,在朝鲜王国这个穷得掉渣的国度中,想要吃上口饱饭都不容易,对普通人而言,年入百石简直就是做梦。
    而这个梦想,金成凯已经实现了一半了!
    他的官虽然不高,仅仅是一介副领(相当于排长),但是他的年入已经达到了一百石糙米以上!
    而且更让他感到狂喜的是,他现在不是什么“中人”了,而是大明天朝的臣民; 上升通道完全打开了。。。。。。只要立功,就能一步步的上升; 哪怕是左丞相; 也有那么一丝的可能!
    而给他带来希望、财富、地位的那位“圣人”,现在就骑着一匹灰马; 冒着风雪,站在他所在队伍的正前方,发表着鼓舞人心的演说。
    不过刚刚饱餐了一顿肉汤米饭和大肉,还喝了一点酒的朝鲜籍明军全都陷入了狂热; 没有人真的在乎朱和墭说什么,他们只顾着含着热泪山呼万岁了。
    这种狂热的程度; 连朱和墭的潮州老兄弟都要自叹不如了。
    就在狂热的气氛接近顶点的时候; 朱和墭已经停止了演说; 并且拔出了自己的佩剑; 然后指向了敦义门。
    紧接着; 整队集结唢呐声就在各个步兵纵队当中响起来了。
    金成凯知道; 出兵的时候。。。。。。到了!
    在这时候,他已经完全忘记了恐惧; 心里面只剩下了对功劳和飞黄腾达的渴望——这是他从小到大都看得到、摸得着,却怎么努力也得不到的东西。
    所以他做梦和不做梦的时候都在想; 都快想疯了!
    “万岁!万岁!大明万岁!大王万岁。。。。。。”
    金成凯和其他的朝鲜籍明军是喊着万岁; 揣着最激动的心情; 扛着他们的燧发枪列队前行,从各自的营地当中开出来; 雄赳赳、气昂昂地沿着通往敦义门的街道前行的。
    此时此刻,街道两边; 都是和他们一样兴奋的汉城百姓和大明朝鲜行省的官员。
    之前因为清妖大军的到来,大家伙多少都是害怕的。。。。。。清妖很凶的; 杀人不眨眼!而且个个都武艺高强,杀起朝鲜兵来就跟玩似的,可怕极了。
    可是现在他们看见了喊着万岁; 士气都快飙上天际的大明天兵,心里面的那点恐惧,一下子就一扫而空了。
    不少早先因为太怂没有报名参军的朝鲜壮丁,这会儿都有点后悔了,仿佛错过了什么大奖似的。
    所以正在大街小巷中挨家挨户拉壮丁的朝鲜官员,一下子就被踊跃报名的百姓们给围住了。。。。。。
    朱和墭这个时候已经回到了设在庆德宫内的行宫参军司中了。庆德宫就在汉城西大门内,距离西大门敦义门很近。这里原是李成桂篡位前的故居; 后来被改建成了离宫。
    说是宫,其实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大院子; 里头都是一层的平房,院墙是石头垒起来的——汉城北面的那个北汉山就是个花岗岩山,所以汉城这里什么都缺; 独不缺花岗岩石。因此汉城的城墙虽然低矮,但却是用坚硬的花岗岩石垒成的。
    “大王,雪小了; 风也弱了,方才在城外试了,风雪不影响燧发枪射击。”
    朱和墭刚走进庆德宫的大殿,于孝谦就来向他报告了:“臣还让人在敦义门附近的城墙上垒了个防炮掩体。。。。。。您可以在那上面指挥,也可以坐镇庆德宫。”
    朱和墭一边听于孝谦报告,一边快步走到一张地图台前,“阿谦,现在部队的士气很高,看来可以一鼓作气!”
    “参军司也是这个意思!”于孝谦说,“趁着咱们士气正高,而清军远来疲惫的机会就开打!”
    “准备出动多少部队?”朱和墭问,“阵要怎么列?”
    “第十五镇负责北汉山、北岳山以及城东和城南的防御。第二镇、第十一镇、第十二镇的二十四个步兵营将会背靠堑壕线列出两排大阵。前后两排分别是十二个营和十一个营,前排的十二个营列出三列横队,分别由第十一镇总兵赵得胜和第十二镇总兵刘炎指挥。
    后排的十一个营列出纵队,由第二镇总兵凌宗军指挥。
    前后两排间相隔三百步,还有一个营则抢占位于前沿的几村子,建立支撑点。
    第一镇则作为全军的总后备队,在敦义门外的堑壕线后待命。
    所有的骑兵在交战开始前,也布署在堑壕线后方。
    炮兵则分成两部分,火箭炮由行宫参军司直接掌握,先布署在堑壕线后。长炮和掷锤炮分别由镇台和营部掌握。
    另外,第十五镇的一个营布署在足斗里山上,也归行宫参军司直接指挥。”
    朱和墭点了点头,“就这样布置!如果现在开始行动,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展开?”
    于孝谦说:“需要一个半时辰展开部队,并且构筑前沿防炮工事。。。。。。进攻前的炮击,应该在午饭后开始。”
    于孝谦说的布阵之法,其实都是标准化的东西,朱和墭也没什么好补充的,于是就点点头道:“好,就怎么办。。。。。。孤将坐镇城墙之上,指挥全军!孤的王旗则摆在敦义门城楼上!”
    。。。。。。
    距离汉城城墙二十里开外的清军营垒外,康熙皇帝也意识到明军将会利用士气正旺的当口出兵了。
    康熙收好了自己的千里镜,转身对身边的图海、索额图、明珠道:“逆贼要出兵了。。。。。。他们放着坚城不守,冒险出击,已经失策了,不过这也是不得已为之。可是逆贼军中用了那么多朝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