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埋大清朝-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并没有等那些混乱了的巴尔虎骑兵反应过来,那二百余个扛着“铁拳”上来的掷弹兵又发射了第二波“锤头”。。。。。。紧接着,原本站立不动的明军营纵队,突然在一阵急促的鼙鼓声中,开始快步逼近被两轮“铁拳爆炸”而被炸得东倒西歪,乱成一团的巴尔虎骑兵!
步兵居然可以用随身携带的“铁拳”配合长枪、燧发枪组成的阵列,击败呼啸而来的骑兵!
正在一堵矮墙后面观战的朱和墭远远的也看见了这一幕,也被惊得有点呆了。“糖时代”的战争,还真是和原本历史上的战争不大一样了。
游牧民族能歌善舞的日子,不会提前到来吧?
。。。。。。
“皇上,奏凯吧。。。。。。”
“皇上,奴才也觉得这一仗打得很好了,现在是时候见好就收了!”
“就是,赢都赢了,留在汉城这边也没多大意思。。。。。。”
幸州山城,从望楼上下来,然后和衣小憩了片刻的康熙,突然就被人给摇醒,然后就听见有人在劝自己见好就收,奏凯班师。好好的,怎么就要奏凯班师了?班师搬回哪里去?
康熙心里一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感觉。。。。。。好熟悉啊!
第563章 皇上,时代变了!
感觉到了失败的气息,康熙的睡意顿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赶紧揉了揉眼睛,然后定睛再看,发现劝自己见好就收的人当中居然有个佟国纲。
这下可把康熙皇帝吓出一身的冷汗,抬手指着佟国纲就道:“佟,佟国纲,你怎么回来了?难道。。。。。。又要败了?”
佟国纲赶紧撩袍下跪,回答道:“皇上圣明!”
康熙皇帝心就一沉:这也圣明?我就不能昏聩一回吗?
“皇上,”佟国纲又康熙磕了头,道:“现在见好就收还来得及,若是现在不收,再打下去就真的要败了!而且即使战场上不败,实际上却还是败了!”
“你,你说什么?”康熙听得一头雾水。
佟国纲是国舅,是康熙最信任的自己人,自然是敢说话的,要不然图海和费扬古也不会让他回幸州山城劝康熙收兵。
“皇上,被咱们围困住的那七八千明军虽然以朝鲜兵为主,但,但是却很不好打!”
康熙一听这话脸色都青了,“什么?朝鲜兵也不好打?当年。。。。。。”
佟国纲叹了口气道:“皇上,您就别提当年了。。。。。。当年打仗靠得是咱八旗勇士的弓马无敌、武艺超群。可现在打仗就靠一根烧火棍你一发我一发的对轰,躲都躲不了,真正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别说八百,就再打个折,自损五百也不行啊!咱们八旗子弟多少人?他们朝鲜人又有多少?不能这样换啊!”
康熙马上就明白了!他能不明白吗?他要不明白,历史上就给底下的绿营兵发燧发枪了——别以为这玩意儿又多高科技,其实康熙皇帝的养心殿造办处早就能造了。而造办处打造的燧发枪当然都是给康熙打兔子玩的,康熙皇帝还能不知道燧发枪的妙用?这玩意儿专克天兵啊!
“那就用炮轰!”康熙还是不甘心“见好就收”,“再多调一些威远将军炮,用糖药弹轰他们!”
佟国纲还是摇了摇头:“皇上,来不及了。。。。。。逆贼的援兵就快冲破巴大人的阻拦和被困的逆贼汇合了!”
“什么?”康熙又是一惊,“这,这怎么可能?他们的骑兵也那么厉害了?”
佟国纲摇摇头:“不是骑兵,是步兵!逆贼的步兵携带火箭锤结纵阵而行,并且以长枪兵环卫四周,待我骑兵靠近; 便以百数火箭锤猛轰,打头阵的巴尔虎骑兵着了他们的道; 损失惨重!
巴海巴大将军没有办法; 只得以小队轻骑袭扰的办法勉强迟滞之。但是逆贼步军中多有神射之士,小队轻骑的袭扰根本占不了便宜。。”
康熙听完佟国纲的话; 眼前就是一阵金星直冒啊!
他本以为汉城之战是胜券在握的,即便不能实现大量歼敌,也能迫使明军放弃汉城,撤往牙山。根据之前掌握的情报; 明军自登陆后就一直在经营牙山、礼山、唐津等处,摆明了就是要将那里当成控制朝鲜的本据之地的。如果明军在汉城战之不利; 应该会很快撤往牙山。
可没想到; 他苦心经营了三年才拉扯起来的“低糖清兵”还是打不动“高糖明军”。。。。。。哪怕这支“高糖明军”当中有半数的士兵都是入伍不久的朝鲜兵!
而且康熙还发现了另外一道比“含糖量”更难超越的鸿沟; 就是人口数量!
他的大清国本就人少; 又采取了八旗为本的体制; 真正的核心力量就是八九十万新八旗人口。而伪明的人口总量接近三千万; 合并了朝鲜南五道之后,人口数量恐怕都有三千五六百万了。如果更进一步合并了整个朝鲜; 人口离四千万都不远了!
更糟糕的是,大明那边不搞旗人老爷兵; 而是用均田征兵的办法把全体壮丁都当成了兵源。
四千万人口的丁数差不多就是一千万; 而八九十万旗人的丁数也就二十多万。
二十多万打一千万; 还没有“天兵”了,这大清岂不是要完?
想到要完。。。。。。康熙的麻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 再开口说话的语气也恢复了平静。
“现在天色已晚,不是交战的时候了; 传朕旨意,各军退兵回营。。。。。。步军先退; 骑兵殿后。再给北汉山中的王辅臣传旨,让他在北汉山中多数旗号、广置疑兵,所部主力也退回昌陵川大营。”
“皇上圣明!”
康熙真是明主啊!
几个一块儿来劝康熙“见好就收”的大清重臣这个时候都由衷地说了句马屁话。
康熙用兵的手艺的确越来越高了!虽然还是打不过明军。。。。。。但那不是手艺的问题; 而是时代变了。
现在打仗要拼人口、拼含糖量。大明在这两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
所以康熙在汉城之战中的表现虽然可圈可点,但还是难以取胜。
不过现在退兵也不能算输,明军大概率也不会追击。。。。。。他们的骑兵到底太弱,想追也追不上。
而且现在凛冬已至,明军的骨干到底都是怕冷的南方人,不可能在朝鲜的寒冬之中发起持续猛攻的。
因此康熙还有的是时间转移朝鲜北三道的人口和物资,为持久抗明做好准备。
想到这里; 康熙帝这几个重臣就想叩头告退,去安排“见好收”。可这位明主却忽然笑了起来; 把重臣们都吓了一跳,大家伙都抬起头,愣愣地看着他。
康熙笑着道:“朕差一点忘了; 朕在登州那边还一个决胜之局呢!登州乃是深入辽东的逆贼的后路,一旦登州为我所有,登陆辽东的数万明军都将变成孤军; 早晚必为天兵所灭!只要灭了登、辽之贼,一个南北朝之世还是可以维持下去的!”
几个重臣听到这番话,也都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登州。。。。。。总应该是个空门了吧?
。。。。。。
康熙说这话的时候,大雪正在山东半岛上的黄水河上纷纷落下。
黄水河位于登州府的黄县境内,发源于莱芜群山之中,河面没有多宽,水流也没多急,却还未曾因为这寒冷的天气而冻上。
一道浮桥,已经到了收工的时候。忙乱的清军士兵正猬集在桥头又捆又扎又敲又打的,好不热闹。
这里正是岳乐和常宁两人所率领的突袭登州的精锐清军的渡口。
自从朱天王占据了半个登州府之后,黄水河就成了明清两方面在登州西部的一条界河,河东岸就是大明登州府的辖区了!
不过朱天王对登州府城西面这一带的开发和布防都不感兴趣,干脆就把这一带搞成了个“基本无人区”,之所以是基本无人,是因为通往黄县的官道还是一条重要的商道。平日当中客商不绝于道,而且也有现成的桥梁可以通行。
但是随着明军从登州出兵跨海征辽,登州府城通往黄县的官道上就没人了,连那座桥都让明军悄悄放火给烧了。
不过登州方面的戒备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并没有进一步布防,黄水河对岸还是静悄悄的,登州府外城内的生活似乎一切照旧。战争似乎距离这座“自由之城”还非常遥远。
可就在这时,一支两万人的清军精锐,却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潜行到登州府境内,而且还搭建起了这座横跨黄水河两岸的浮桥!
第564章 自由之城?自私之城?
“安王爷,恭王爷,您二位放宽了心就是了!虽然登州的外墙、内城、水城、丹崖山等处都坚固的跟铜墙铁壁似的,但是登州再坚固,那也挡不住咱大清的天兵。原因就在于人!能守登州的人,现在都给调去辽东那边了,留在登州的不是混日子的就是混身份的,银子都存在蓬莱银号里面,随时都准备滑脚跑路。这号人怎么可能和登州共存亡?一旦天兵大至,他们跑路都来不及,怎么肯和登州共存亡?只要咱们的大军一到城下,登州城内的那些人逃都来不及!”
正在跟岳乐、常宁说登州坏话的,就是康熙皇帝奶妈的儿子曹寅。他当日目睹了大队明军登船离开登州后,就直奔济南而去——安亲王岳乐和恭亲王常宁早就到那儿了,而且还带来了两万精兵。
虽然根据康熙的指示,他们应该调集更多的军队扑击登州的。但是一来点集大军需要时间;二来十几万大军的调度动静太大,会失了突然性。
所以久经战阵的岳乐就让常宁先带一万人来济南汇合,同时再大张旗鼓的调兵,以造成清军大军还在途中的假象。
当然了,明军那边的细作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搞不清济南那边的状况也就罢了,都在登州府境内的黄县必然在他们的严密监控之下。
虽然岳乐、常宁一早就安排了从漠南、东道蒙古招募来的蒙古骑兵先期抵达黄县,然后沿着黄水河设防,许进不许出。但是黄县临着大海,明军的细作总还是有办法把清军抵达黄县的消息送去登州的,最多只是耽误些时间罢了。
知道自己时间有限的岳乐、常宁都显得非常焦急,当黄水河上的浮桥工程开始时,他们就到了河边工地不肯离开了,还走来走去地督工——他们俩当然知道登州不好打,而且他们更知道新大明军队的厉害!
倒是给他们俩带路的曹寅显得胸有成竹,他跟着父亲曹玺在登州潜伏了可有些日子了,太了解登州城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什么东西了?
登州当然有能打的人,要不然也不足以在清军的虎视眈眈之下在山东半岛的海边上立足。
但是那些能打的,不是从通州跟来的漕工就是在山东当地招募的农家子弟。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 一定都跟着去辽东了。现在还留在登州的,恐怕都是些混日子、混身份的主儿; 或者是那些想在登州留条后路的贵人们的奴仆。
他们怎么肯和登州共存亡呢?他们的银子大多已经存进了蓬莱银号; 有些人还买了辽东土地债。。。。。。虽然在登州还有房产; 但也不至于为了所房子把命搭上。
看见曹寅那么有信心,岳乐和常宁似乎也没之前那么焦虑了; 两人很有默契地看着曹寅,然后一先一后的开了金口。
“曹寅,你说的有些道理。。。。。。登州城廓虽坚; 如果没有肯与城同亡的死士也是无用的。”
“曹寅,那本王和恭王就给你个机会,回头你和硕岱一起率领一个参领的蒙古勇士先行,乔装打扮成逃难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