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往低处看看,就能发现依着脑包山东麓山坡布置的一处处驼阵。
    布尔尼的驼阵并不是一大圈,而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圈,不仅有被放倒的骆驼,还有一些蒙古兵在挖土堆草包。
    康熙赞赏地点点头,这个办法挺好的。这种小圈驼阵比大圈驼阵要灵活得多,而且不容易被火箭炮击中,即便被火炮打着了,最多只是其中的一些小阵崩溃,不大会发生全线崩溃。。另外,还可以把子母炮和威远将军炮摆进这些位于前沿的小驼阵之中,形成前沿火力点。。。。。。康学霸觉得自己又学到东西了!
    驼阵后面,则是一群群的蒙古火枪兵和骑兵。布尔尼的火枪兵和骑兵是“夹花”布置的,这样就能互相掩护着行动,甚至有可能有骑兵带着火枪兵行动。。。。。。这也是个挺不错的办法。
    康熙再挪动千里镜往上看,看见的就是大片的树林了,林子里面似乎还伏着兵马,想仔细看看却看不清了。
    于是他又转动千里镜; 对准了脑包山北面的奇尔泊阵地。
    奇尔泊是一片三角形的湖泊,正好塞在一个十字路口上; 向东可以到张家口; 向南可以到大同; 向西可以通库库和屯,向北则是浩瀚的漠南大草原。
    康熙的大营现在就扎在奇尔泊东面的代青山和老爷庙山之间; 堵着一个七八里宽的山口,入了这处山口,就是一条从群山之间通过; 直往张家口去的山路了。
    而在清军大营的西面,紧挨着奇尔泊和脑儿山布阵的就是吴应麒的车堡群了——吴应麒的车堡也不是一整个好似城垣一样的大型车堡,而是一个个的小堡,依托着树林、土丘、河道进行布署。车堡后方,才是吴应麒的大军的主阵地。康熙透过千里镜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 发现那些缩在车堡后面的吴家军官兵也正忙着挖土堆壕; 构筑工事。
    康熙现在也算是久经战阵了; 一番观察之后; 已经明白了布尔尼和吴应麒的心思。这两人大约也知道自己的火力不足,所以才想着用车堡、驼阵、壕沟、壁垒来和自己打呆仗。
    而大清现在是多路受敌; 如果不能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击溃其中的一路两路; 长久拖延下去,那是一定会完蛋的。
    不过康熙这个时候却胸有成竹,因为他已经知道敌人最大的软肋在哪里了!
    想到这里; 他扭头看了眼穿上了一身黄麻马褂; 骑着一匹蒙古骏马; 装成侍卫和自己一块儿来奇尔泊前线的孔四贞。
    吴家的这两兄弟明明拿了袁尚、袁谭的本子还不自知; 一个妄想当周天子,搞五路伐清; 同时又和大清朝暗通款曲想兵不血刃的坑死吴应麒; 还想用吴应麒消耗大清的实力。。。。。。这谋略倒是比他老子吴三桂厉害,可惜这心术比他老子还邪。
    那孔四贞看着也挺机灵的,居然会死心塌地跟着这样的奸人,难道就是为了一个贵妃的名分?还是他俩早就有一腿?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就用汉语喊了一声:“孔贵妃,跟朕来一下。”
    说着话; 康熙就让挥挥手; 让侍卫放下望斗; 然后在小桂子和多隆的搀扶下从望斗里出来; 又上了一匹高头大马; 向着己方大阵后面的大营飞奔而去。
    多隆赶紧带着一队黄马褂跟上,而小桂子公公也上了一匹战马,到了孔四贞跟前,笑吟吟道:“贵妃娘娘,皇上请您过去伺候!”
    伺候?
    孔四贞已经被康熙和小桂子的话给惊呆了,她的确是贵妃娘娘,伺候皇上是应该的。但她的皇上不是康熙,是吴应熊啊!她现在是奉了吴应熊的秘旨到利用自己和布木布泰的特殊关系到康熙军中当“观察员”的,不是来伺候康熙的。
    而且康熙今年才二十多岁,孔四贞已经四十多岁了。。。。。。她俩儿子都已经娶妻生子好多年,她就是当祖母的人了,就算身材保持得很好,但是容颜还是保不住,卸了状她都不敢照镜子了。
    康熙怎么可能看上她?
    看见孔四贞在发愣,小桂子公公就笑道:“贵妃娘娘。。。。。。皇上这回不是没带后宫女子吗?您就伺候一回吧,这也是您的福分啊!加上咱这位康熙爷,您都已经伺候过三位天子了吧?”
    孔四贞没好气儿地瞪了小桂子公公一眼,但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打马调头,也往后方大营当中康熙居住的大帐而去。没一会儿就已经到了一顶金顶大帐外面,孔四贞从马背上下来,似乎犹豫了一下,小桂子公公已经拍马赶到了。
    看见孔四贞站在大帐外面犹豫,小桂子公公就催促了一声:“贵妃娘娘,您还犹豫什么?快进去吧!”
    孔四贞深吸口气,就把自己佩戴的腰刀解下递给了一个守门的侍卫,然后就撩开帘子走了进去。
    大帐里面只有康熙一人,孔四贞只感觉到脸颊发烫,心跳加速,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迈开步子走到康熙跟前下跪行礼道:“妾身孔四贞恭请皇上圣安。”
    康熙回头看了看她,笑道:“平身。”
    “嗻。”
    孔四贞乖乖站了起来。
    “把黄马褂脱了。”
    “嗻。”
    让脱就脱吧。
    孔四贞倒也不做作,三两下就把黄马褂脱了,露出了里面穿着的一身白衣。
    现在是夏天,草原上也能暖和的,所以孔四贞没穿太厚的衣服,这件白衣下面就是肚兜了。
    康熙打量了一番孔四贞,轻轻点头:“身段不错,难怪吴应熊喜欢。。。。。。”
    说着话,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摸出一卷麻绳,又对孔四贞道:“知道该怎么做吗?”
    “皇上,您。。。。。。”孔四贞怎么都没想到康熙居然“好”这一口。
    不过她也挺配合的,双臂反剪到背后,然后双膝跪地。
    康熙点点头,“真是听话。。。。。。小桂子!”
    “嗻!”
    帐篷外面的小桂子应声而入。
    康熙把麻绳丢给了小桂子,“把孔贵妃捆上。。。。。。捆紧点!”
    “嗻!”小桂子接过麻绳,就到了孔四贞身边,单膝一跪,低声道,“得罪了!”
    然后就开始动手,非常麻利的把孔四贞给捆上了,捆得有点紧,但孔四贞也只是低声叫唤了几下。
    这边刚捆完,出乎孔四贞预料的事情就发生了,她忽然听见康熙大声道:“师兄,多隆,你们都进来!”
    什么?
    孔四贞还没反应过来,多隆、桑吉嘉措二人已经撩开帘子进来了。
    孔四贞赶忙吃力地回过头望着康熙,只看见康熙笑吟吟说:“孔贵妃,你不要急。。。。。。朕待会儿就让多隆和桑吉嘉措送你去吴应麒军中!”
    孔四贞一听这话就急了,“皇上,妾身可是太皇太后的养女!”
    康熙笑道:“你还是吴应麒的嫂子呢。。。。。。你就去和吴应麒好好说说,你是怎么跑到朕的军中的吧!
    对了,你再替朕捎个话给吴应麒,朕今天不会打他的车堡。。。。。。如果今晚上他不撤,明天就轮到他全军覆没了!”


第583章 吴应麒,快拉大汗一把!
    四月二十三日,午时已过。
    当康熙皇帝在自己的帐篷里面饱餐一顿,返回前线的时候,他的大军已经完成了展开和野战工事的修筑。
    一门门可以发射五斤实心弹的长管被推上了前线,炮口全部对准了前方的蒙军驼阵。炮手们分列在大炮左右,紧张的等候着开火的命令。
    五个固山的八旗新军被分成了左右后三阵,其中左阵由两个固山组成,整整二十个参领的步兵都组成了横阵。
    在左阵后方二百步是后阵,一共由二十个步兵参领纵阵组成。
    而右阵则由一个固山下属的十个参领组成,一水的横阵。
    五个固山下属的五十个参领横阵、纵阵,在战场上排列的整整齐齐,其中的大部分步兵都扛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
    且不论那些刺刀和燧发枪的质量怎么样?单说这队形,这气势。鸦片战争时候的英吉利兵看了,估计也得道声:“拜拜了您的。。。。。。”
    除开这些,康熙皇帝手里还有两张大牌。。
    其中一张是四个蒙古骑兵固山——这是由终于康熙的四个蒙古盟部中选出的两万蒙古轻骑兵组成的。虽然都是轻骑兵,没有配备铁甲(包括布面铁甲)和火枪,但是他们手里的马枪、马刀和弓箭可不是吃素的!
    这些蒙古骑兵本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汉,又被康熙花了大力气调教了两三年。不仅能把轻骑兵的杂活干得很麻利,而是还能客串一下冲击骑兵。
    而另一张王牌则是从五十个新八旗参领中抽出的一万骑兵中的五千冲击骑兵(另外五千也是轻骑)。
    历史上的八旗马甲兵一开始其实不怎么分轻重,什么脏活累活杂活都得干,时不时还得下马干重步兵的活儿。
    但是到了后来他们有各种蒙古骑兵可以驱使,就变得越来越娇贵,最后就干点冲击的活。等到冲阵的活都不行了,那就只剩下提笼架鸟抽烟了。
    不过现在康麻子拼命在卷,新八旗步兵都玩上排队枪毙了,新八旗的马甲自然也得进步了。
    而康熙给他们安排的发展路线则是效仿西洋重骑兵的路线,让他们挑选高头大马,身批两层重甲。还请了西洋教官教他们组成密集的冲击阵形,专干冲锋的活儿。
    而且为了让底下那些马甲兵可以专注于冲击,康熙干脆取消了他们的弓箭。
    这帮老八旗骑兵虽然还会骑在马背上射箭,但是箭法糟糕的很; 基本上射不着,不如老老实实的冲锋。
    上回汉城之战时他们之所以没出场发起进攻; 主要是因为刘炎的空心方阵没有崩解的迹象; 而且凌宗军带队去援救刘炎的时候; 天已经黑了,根本看不清路。
    这个西式的冲击骑兵非常讲究密度; 最好能和步兵燧发枪阵一样密集!
    这样在冲阵的时候就能由后队押着前队,而前队的骑士想要调转马头跑路都没有空间,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而这么密集的队形黑灯瞎火的可玩不了。
    所以这回被康熙拉到奇尔泊战场的七万八旗新军才是真正的最强状态!
    康麻子麻利的爬上了一座刚刚搭建起来的望台; 这座望台位于清军左翼后阵的后方五百步开外,距离蒙古人盘踞的脑包山高地有六七里的直线距离,中间毫无遮挡,不用千里镜也能将整个战场全部收于眼底。
    望台下面有不少侍卫在等候,用来发号施令的军旗、军鼓、军号; 都准备停当; 就等着康熙皇帝一声令下了。
    不过康熙却不急着下令; 而是举着千里镜对着远处吴应麒的阵地前方使劲踅摸; 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流逝; 而康熙则站在望台之上; 一动都不动; 只是聚精会神地看着吴应麒所部的阵地。
    虽然吴军和布尔尼所部都采取了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法; 但是吴应麒的硬寨是真的硬,而布尔尼的硬寨只是蒙古标准的硬。。。。。。
    所以康熙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布尔尼扛不住后跑进吴应麒的硬寨中继续坚持。虽然吴应麒的硬寨依旧顶不住“低糖”的八旗新军的进攻,最多几天就会陷落。。。。。。但是八旗新军的损失也会因此极具增加。
    而且布尔尼和罗卜藏兄弟也有可能会利用吴应麒的车垒进行抵抗的机会溜走!
    现在布尔尼已经在草原上建立起相当高的威信了,如果让他跑了; 康熙皇帝想要依靠五世大喇嘛的支持取得蒙古汗位,从而在蒙古草原上大量“收狗”的设想,就只能是一场梦。
    所以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