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埋大清朝-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刚刚成军的山东团练——鲁勇,也得到了康熙的调令; 康熙让他们尽可能的抽调军队,不是用于襄阳决战,而是用于填补北京、大同等地的防务空隙。
他甚至还派人去雪域高原向和硕特蒙古,去西域向噶尔丹借兵。
总之能调的,不能调的,康熙都想尽办法调了出来,总算拼凑了十二三万大军。
除了拼凑军队,康熙还砸锅卖铁的筹钱筹粮。。。。。。为了搞钱,他甚至命令粘杆处去捕了八大皇商的家主,还硬指他们通贼(明)卖国,总算是搞到了两三百万。
第630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南阳城,曾经的大明唐王府镇守之地,在明代是河南省西南部的经济、军事和政治中心。
这座城市和往南二百多里的襄阳城,在地理上都属于南阳盆地,两地一起被群山拱卫,安居中华腹心地带,东为桐柏山,西依秦岭,南部为大巴山余脉,东南部为大别山,东南方通过汉水和随州走廊与江汉盆地相连。
对于历史上缺乏强大骑兵的南方政权而言,先取襄阳,再下南阳,以白河、汉水为运兵运粮之动脉,再以南阳周围的群山为掩护,北进河洛、西入关中,也不失为一条北伐中原的上佳路线。
因此凡有南北相峙,南阳、襄阳就必然会成为南北之兵的必争之地!
而在康熙十八年末,南阳和襄阳两地,又一次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南明北清两方大军汇集的所在。
此时的襄阳城已经被复兴的明朝大军团团包围,而南阳城外也密布军营,康熙皇帝的黄龙旗高高飘扬,昔日的唐王府大殿之上,再一次“众勇云集”。。。。。。除了康熙皇帝本人和小桂子公公,人均一个巴图鲁!
“皇上,图海又派勇士突围送来了捷报,前日他和赖塔派出三千步骑携带威远将军炮在樊城北面打破了一个逆贼的堡垒,再次杀敌三百,缴获甚多。”
索额图低声汇报着,在场的还有明珠、岳乐、佟国纲、莫洛、尚善等满洲心腹,还有来自东道蒙古的图纳黑、温布、温春、格勒尔图等四个蒙古新军都统。
康熙接过图海的捷报; 这是他移驻南阳以来所接到的第九也不知道是第十份捷报了。。。。。。这个图海不知道是不是久败成良将了,反正他这次被围襄阳后就开启了战无不胜的模式。反正是守城赢; 出城也赢; 都快赢麻了。前前后后报上来的杀敌数名加一块儿都有一万多了!
照这么个杀伤下去; 都用不着康熙出兵去给襄阳解围,那个能掐会算的“诸葛村夫”自己就要败了。
当然了; 康熙也知道图海报上来的杀伤明军的数目肯定是夸大了的。。但是图海也不是特别不靠谱的人,要不然他也干不了那么多年的大学士啊!就算他要夸大战果,乘三乘四也就顶天了。也就是说; 围攻襄阳的明军怎么都损失了好几千。。。。。。
康熙皇帝想到这里,脸上终于露出了从容而且自信的微笑,现在集中在南阳的十三万大军已经是他能够抽调出来的全部主力了。。。。。。如果不是辽东、朝鲜两处的明军一定会在明年春季发起攻势,他都想把巴海和王辅臣手下的四万人都抽出来。
但对于现在的大清而言; 这已经是孤注一掷的赌博了,只是打退围攻襄阳的诸葛三和所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等到明年春天、夏天,诸葛三和还会再次北伐,而康熙的十三万大军却不能一直留在南阳,所以他必须击败诸葛三和的主力; 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才行。
岳乐低声道:“皇上,诸葛三和会不会再故意打败仗麻痹咱们?”
康熙听见这话,心脏就是一阵抽搐。。。。。。因为岳乐说的事情是很有可能的!
大清要豪赌,大明也有可能想豪赌一把!
现在大明已经实际控制了湖南、湖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意味着大明又多了几百万人口; 而且还是搞过均田制和府兵制的人口!大明可以很容易的将这几百万人口接入他们的自己的体系。
所以大明随时可以在湖南、湖北征兵一二十万来和大清交战。
而大清受限于八旗体系和乡贤制,根本无法进行充分的动员。。。。。。在排队枪毙的时代,数量上的绝对劣势简直要命啊!
因此诸葛三和绝对赌得起,而且也输得起。
不过他应该不会随随便便拿自己人的人头往襄阳送。。。。。。那些被图海打死打伤的明军,多半是被迫降敌的那三个新八旗固山的人!
想到这些,康熙心疼的都要吐血了!
不过心跳得再快,康熙的面子上还得绷住; 他坚定地说:“不就是诈败诱敌之计嘛!诸葛老儿以为只有他会用计; 朕就不会用计吗?朕也熟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朕这次要用以彼之计、还施彼身之策!”
旁边的明珠吊着眉毛; 看起来愁眉不展的样子; 站在那里目光定定地看着地上的砖头,康熙看了他一眼道:“明珠; 你知道朕的以彼之计、还施彼身是什么意思吗?”
明珠愣了愣,连忙跪下回答道:“皇上是想用诈败之计引诸葛三和的大军到南阳城附近; 利用这边的开阔地形以及咱们的骑兵优势; 将之一举重创?”
康熙笑道:“明珠,你觉得这个计策能骗到诸葛三和吗?”
“似乎是不能的。。。。。。”
诸葛三和在大清这头已经是诸葛亮的化身了!一个诈败诱敌之计能骗住诸葛亮吗?肯定是不能的!
康熙点点头道:“没错,光一个诈败计是骗不了诸葛三和的,所以朕想用的是诈降之计!”
明珠又是一愣,“皇上,谁要去诈降?”
他问这话的时候,心里面直发毛啊!皇上为什么和自己说这个话?难道是想让自己去诈降?也不知道这个诈降要不要配合苦肉计?
康熙则笑吟吟看着明珠道:“朕听人说,金台吉在临死之前曾诅咒说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可有此事?”
明珠吓得直接趴地上了,连连叩头道:“皇上,那是奴才的祖父临死时候的胡言乱语。。。。。。奴才对皇上,对大清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啊!”
这个纳兰明珠原来是女真叶赫部贝勒叶赫那拉。金台吉的孙子,他的“纳兰”姓氏其实就简化了的叶赫纳拉。
康熙笑着道:“明珠,朕怎么会不相信你?你不要怕,朕只是让你去诈降,然后把诸葛三和骗到南阳。。。。。。朕要再南阳布一个他们诸葛家秘制的空城计!这才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啊!
明珠,你要真的是我大清忠臣,就好好的去骗,替朕骗死那个诸葛!”
康熙话说到这个份上,明珠也不能再拒绝。。。。。。他要不答应,康熙没准就真的要怀疑他明珠是不是想要为祖父金台吉报仇,以颠覆大清天下了!
“皇上让奴才去骗,奴才一定好好的骗。。。。。。”明珠叩了个头道,“只是奴才向来诚实,不会撒谎,恐怕会坏了皇上的大事啊!”
康熙一想也对,于是就问索额图道:“索额图,你脑子好使; 你替朕想想,应该怎么骗诸葛三和?”
索额图连忙趴地上,也是一脑门子白毛汗。。。。。。康熙的话什么意思?他索额图很会骗人吗?还好吧,他不怎么骗的。
不过皇上让他想办法; 他就得想办法!
“皇上,”索额图脑筋一转,办法就来了,“奴才觉得可以用‘周瑜打黄盖之法’,来个苦肉计!”
索额图!明珠心想:“你不是好人!我早就知道。。。。。。你们索家没一个好东西!”
康熙看着明珠,似乎有些不忍:“明珠,你怕不怕疼?”
“皇上。。。。。。”明珠咬牙道,“奴才为了大清,为了皇上您,死都不怕,还怕什么疼?”
康熙点点头,“好奴才!那。。。。。。就委屈你和性德了!”
第631章 斩首康熙的机会!
“性德?万岁爷,性德他身子骨弱,禁不住打。。。。。。”
性德就是赫赫有名的大词人纳兰性德,纳兰明珠的宝贝儿子,大清第一情种,康熙十五年的进士,还是个“大内高手”——御前一等侍卫!不过这个“大内高手”的身体从小弱,虽然是一等侍卫,但是却经常生病。在康熙十二年时,他还曾经因为生病错过了殿试。一个十九岁的棒小伙子,在考中了进士之后,居然因为生病没办法参加殿试,不得不在三年后“补考”,这身子骨想来也是个豆腐架子。也不晓得就这种身体,怎么保护康熙皇帝?
不过康熙皇帝还是很欣赏纳兰性德的,纳兰性德和康熙一样都是学霸,而且不仅是文科好,人家理科也不差。这几年和康熙皇帝,桑吉喇嘛,还有那个张天师家的启灵真人一块儿组成了“御前法术兴趣小组”,没事儿就一块儿钻研从明朝那边搞来的“自然法术”和数学知识。
最近他们几个还一块儿设计了个大型孔明灯,还进行了孔明灯的载人飞行试验,成功的摔死了一个名叫李德全的太监——这可不是他们几个“法术家”的错儿,而是那个李德全李公公没有掌握好火候,一不留神点着了孔明等的纸壳; 结果就悲剧了。而这位李公公自然也就成了人类航空航天事业的先烈。。。。。。
康熙当然不希望怎么一个自己非常欣赏的才子变成一块“苦肉”; 于是便笑着对纳兰明珠道:“明珠,朕怎么会不知道性德身体不好,朕也不舍得让人打他的,这个苦肉计就你一个人来吧。”
“谢皇上。。。。。。”
这都要挨揍了还得言谢; 这真也没谁了。
康熙笑着点点头; 又道:“朕想让纳兰性德走一趟敌营,他脑子好使; 能说会道的; 一定能骗过诸葛三和的。”
“皇上。。。。。。。”
明珠心说这还不如打一顿呢!
诸葛三和是什么人呢?那是能掐会算的妖人!纳兰性德再能忽悠,人家掐指一算; 就都知道了!
不过康熙才不信诸葛妖人能掐会算呢!那是必须不会算啊!要真会算; 那他康熙还怎么混?不得早早卷铺盖走人去当清顺帝。
所以康熙目光在大堂上一扫,没发现有谁是靠不住的,就自顾自地说起他的天才计划了。
“这回朕要给诸葛妖人一个斩杀朕的机会!”
他的话一出口,大堂内的大臣们就全都趴下了; 一起对康熙道:“皇上; 不可啊!”
康熙已经有过一次掉脑袋的记录了; 这次可别弄假成真; 真的让诸葛妖人把脑袋拿走了; 这可就连清顺帝都当不上了。
“有什么不可的?”康熙一瞪眼珠子; “朕又不会真的弄险!
朕只是给那诸葛妖人设个圈套。。。。。。现在那个诸葛妖人屯大军于襄阳周围; 已经有两三个月了; 不仅寸功未立; 还屡战屡败,损兵折将。。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让他直捣朕的中军; 将朕一举斩杀的机会。你们说,他能不动心吗?”
。。。。。。
“邓州魏家集那边截住一个清妖运粮队; 还抓到了纳兰明珠的儿子?”
襄阳城南的明军鹿门山大营之中,大明湖广总督; 兴武郡王诸葛三和接过了一份急报。这封急报是从樊城以北的两河口大营发出的,两河口大营是明军第三军提督司的驻地; 布署在樊城以北的明军; 现在都归这个第三军节制。而第三军的提督则是苏家将中的猛人苏占海。
苏猛人这段时间过得比较郁闷,他负责诈败。手里明明有三个镇的精兵却不能用,就得派出临时配属给第三军提督司直辖的“新附军”,也就是投降的八旗新军官兵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