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在两国边境线上穿梭往来的,将是可以让我们两国都可以受益,都可以因此变得更加富裕、文明、进步的知识和商品!
    另外,我们两个国家还将因为这次联姻结成极为牢固的同盟!今后不管有谁敢与发动对我们两国中任何一国的战争,就将承受罗刹和蒙古这两個伟大国家的全部怒火!”
    当沙皇滔滔不绝的演说被翻译成蒙古话的时候,索额图和小桂子都大松了口气儿。
    康熙大汗想要的不就是这个吗?
    他们俩从哈萨克草原往莫斯科而去的一路上,已经仔细观察过这个国家了。这个国家虽然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大而不富”、“大而不强”的典型。但是在索额图和小桂子看来,罗刹国还是很有实力的。。
    首先,罗刹真的很大!国土辽阔,无边无垠,比大清鼎盛时期的面积还要大!虽然大部分的罗刹土地都处于难以开垦的极寒之地。但还是有许多肥沃的土地是适合开垦的。。。。。。因为土地又多又肥沃,所以只要随便种种就能产出足够多的粮食,以至于有了“在罗刹国没有人会饿死”这样的谚语。
    其次,罗刹人多!虽然不能和大明比人多,但绝对比大清的国族要多太多了。。。。。。据戈利岑说,他们的国家至少有一千四百万到一千六百万人口!按照一百人出一个兵的标准,足以维持十几万人的常备军了。
    而且罗刹国不是外族在统治,是自己人在统治,所以不会和大清一样,国族太少,打不起消耗战——他们在那个乌什么兰的和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汗国这两个强国对阵,一打就是五个年头,虽然打硬仗不大行,但是他们能持久。
    第三,罗刹国还是挺善于学习的。这个国家大而不老,才开张没多少年,如果从伊凡雷帝称沙皇算起,不过一百多年。因为年头短,所以条条框框和陈规陋习都少。
    他们之前学西欧学得很积极,各方面进步都很快。现在看起来又能学大明了——索额图和小桂子都知道大明已经向罗刹派出使团了。
    所以罗刹军队应该会很快实现“低糖化”。。。。。。而“低糖”军队打“无糖”军队就是碾压啊!
    因此早早的把罗刹变成盟友,还是很有必要的!
    沙皇的话说完了,戈利岑又开口了。
    “两位特使先生,大汗和公主的联姻不仅是两个皇室、两个国家共同的盛事,而且还是蒙古文明和欧洲文明共同的盛事。。。。。。因此需要举行一场梦幻般的大型婚礼,应该邀请东西方各国使节一起来观摩婚礼。顺便也让他们知道大蒙古国已经复兴,而且还和罗刹国联姻结盟了!”
    索额图和小桂子马上就明白了,这个戈利岑想把康熙大汗的婚礼搞成一次国际外交盛会啊!
    一方面把大清蒙古这个大蒙古的继承国推向世界,让方方面面都知道大蒙古回来了,而且和罗刹国已经联姻结盟。。。。。。以后谁还敢打罗刹国的主意,就想一想上帝之鞭的滋味吧!
    另一方面,把康熙汗和索非亚公主的大婚搞成国际围观,也可以避免康熙汗反悔。。。。。。国际上都在看呢!要反悔了不就是国际笑话了?
    索额图接下去还有出使欧洲的使命,回塔什干报信和操办大婚的事儿,都得小桂子去干。所以他也就不担这个责任了,而是看了一眼小桂子,用满洲话问:“桂公公,您是大汗的心腹,您看这事儿。。。。。。”
    小桂子瞄了一眼索非亚,又想了想康熙汗的怒火。。。。。。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道:“大汗总是以家国天下为重的,这个索非亚公主虽然丑了一点,但却是个掌实权的公主。而且他们罗曼诺夫王朝人丁不旺,而西洋这边又有女主临朝的传统。也许。。。。。。”
    索额图听到这里,就把大拇哥竖起来了,心腹就是心腹!那是主子肚子里面的蛔虫,要坑起主子来,外人可怎么能比?
    这个索非亚只要有即位当女沙皇的可能,康熙汗就会当她是个宝了,长得像鳌拜也就不是缺点了。。。。。。凶一点才镇得住罗刹国的场子啊!
    “好,戈利岑大人的提议很好。”索额图笑道,“就怎么办!本使回头还要出使荷兰、英格兰、西班牙、葡萄牙和罗马,整好可以顺路发个喜帖。多弄些人来莫斯科,一块儿参加婚礼,顺便也能让西欧人看看咱们大蒙古的强盛!”
    实际上索额图和小桂子的这趟差还真没办砸了——康熙当然喜欢美女,但他现在虚弱得很,虽然打赢了奇姆肯特会战,拿下了哈萨克草原和塔什干城,但是这点胜利还不足以扭转大清的颓势,也不足以让他坐稳蒙古大汗的宝座。
    所以他急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或者说,他现在就想要当个狐假虎威的“狐狸”,而且。。。。。。他这个狐狸背后还不能只有一只老虎,得有许多只老虎给他站台,这样他才能让老虎们之间互相威慑,同时再吓倒布哈拉、希瓦这两个小汗国和哈萨克草原上的一百余万哈萨克人。
    而吓住了布哈拉、希瓦和哈萨克之后,康熙汗才能拿下一大块可以落脚并且还通往天竺国的根据地。
    有了这片根据地,他才能反过来牢牢控制住清八旗、儒宗汉人和黄教蒙古这三块儿。。。。。。


第704章 同治,你有西太后了!
    大清同治三年正月十六。
    兴庆府。
    新落成的南书房值房里面,几个顶戴花翎整齐的大臣,正拿着太上皇康熙派人不远万里从塔什干送来的敕旨的抄件,眉头大皱。大家的脸都白着,你看看我,我瞅瞅你,一副大难又要临头的模样。
    他们的这副表情并不是没道理的,因为自打太上康熙率领清八旗的精锐和科尔沁蒙古、土默特蒙古一块儿去西狩之后。兴庆府这边可就过上安稳日子了!
    原以为朱和墭一定会趁虚来打甘肃,可实际上人家朱大皇帝压根就没拿正眼瞧过甘肃,而是在忙活东征日本的事儿,看来是不想要甘肃这块穷地方了——其实这种先朝鲜后辽东,先日本后西北的顺序,对于拥有强大海运能力,但同时又缺乏足够的民伕用于中原和西北运输的朱和墭而言,其实是理所当然的。
    他想要对甘肃下手,就必须消化好陕西,同时在襄阳囤积粮草,然后再慢慢往陕西运输。粮草备齐了,大军才能出发!
    而朱和墭如果想要远征日本,他只要有可以跨越东海和朝鲜海峡的大型船队,就没什么后勤上的问题——海上运输粮草的“送达率”和陆上运输粮草的“送达率”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差别。毕竟大海船一船就能装几千石,而且也不需要多少水手驾船,只要船不翻,路上的消耗都可以忽略。若是遇上顺风顺水,那可真是日行千里啊!
    所以朱和墭铁定要先收拾了日本国。何况他还得踩着1683年维也纳之围的点憋大招呢!
    在如今那位朱大皇帝的算计之中; 大明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天选之国美利坚!
    虽然这个天选之国还有九十多年才会诞生。。。。。。但现在也是美利坚最虚弱的时候啊!
    它都没有呢,能不虚吗?所以朱和墭就得趁着美利坚还没有的时候先下死手; 断绝了北美大陆上出现洲际级强国的可能。
    和这事儿相比; 甘肃小朝廷; 还有躲去云南躺平的吴应熊,还有在广西当“自由忠臣”的祖泽清; 还有那個居心叵测的噶尔丹,统统都不足为虑。
    所以甘肃这边的残清小朝廷就过了快两年安安稳稳的舒服日子。。。。。。那可真是岁月静好,太平无事啊!
    以至于兴庆朝廷的几个摄政、议政都以为大清有西夏的命; 可以安安稳稳的在甘肃混上百八十年了。。
    要真是那样,可就是祖宗保佑了!
    可惜祖宗保佑的事儿还是没来。。。。。。倒不是朱和墭来灭国了,而是西狩的康熙太上来了赦旨,要大家伙收拾一下,准备一起背井离乡去西域!
    才安稳了两年; 又要跑。。。。。。而且这一跑; 那可就再回不了中原了。
    摄政孔圣公坐在炕桌边上; 头也不抬的拿着一份康熙写给他个人的寄信敕旨在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底下几个议政王大臣的议论声音也渐渐响了起来。
    “。。。。。。钦察草原、河中之地、石头城; 这地名听着都远呐!咱们该怎么过去?过不去啊!”
    “过得去也回不来。。。。。。这是要客死异乡; 不; 是异国了!”
    “太上皇是不让人过安生日子啊!这才安生了多少日子?他又上赶着来折腾咱。。。。。。依我看呢,咱们就按安安稳稳在兴庆府呆着算了!”
    听到这些议论的话语,孔圣公重重的将手中的寄信敕旨拍在炕桌上,慢慢抬起头来:“都说什么呢?你们以为这安生日子能年复一年的过下去?明国不发动西征你们以为是人家不要甘肃了?人家那是在憋大招,要一举把咱们荡平!甘肃是苦瘠之地,又被太上搜刮过一番,早就没有余粮了。明国这两年一边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大刀阔斧地推行均田; 一边在延安府、凤翔府修建军营、囤积粮草。。。。。。还有消息说,从今年开始; 陕西、山西两省就要开挑兵了,据说要挑十万新兵。
    等这些兵练好了,咱们还能在兴庆府呆下去?
    对了,还有那个噶尔丹; 现在当了顺义王,做了大明的忠臣孝子,上回出兵日本不仅让侄子策妄台吉去了,连老婆阿努可敦都出马了。。。。。。那可真是一片孝心啊!”
    朱和墭这两年没动兴庆府还有个原因; 就是上一轮打湖广、复中原、收辽东用的那几十万大军中的大部分人; 在大战结束后就退伍回家过小日子去了。
    所以朱和墭出征日本的时候; 就用了愿意为了“抗倭”而长期服役的朝鲜兵和类似早期卫所兵的明八旗。不过他也不会过度使用这些外族兵或半外族兵(朝鲜兵现在名义上是汉兵,但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免得他们尾大不掉。所以在平定西北之战还得让陕西人、山西人上阵!
    听他这么一说,底下几个议政大臣都不吭声了。
    现在日本之战已经结束了,过年前兴庆府方面就得到军报,得知朱和墭已经奏凯还朝,随征的十万大军除了一镇明八旗要在名古屋和虾夷屯田,其他部队都已经陆续撤回。朱和墭本人也在年节到来前返回了北京城。。。。。。大明的第一首都可是南京啊!
    朱大皇帝不回南京,而是回了北京。。。。。。什么意思,大家还不明白?这就是要从北京出兵从北线攻打兴庆府啊!
    而那个被康熙太上皇请来当“肉盾”控制河套草原的准噶尔汗王噶尔丹也是个怂货,到了归化城后好像就给朱和墭吓着了,非但不敢出兵入长城抢劫,还受封当了顺义王,还让自己的老婆阿努可敦和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一起率兵五千参加了日本之役。。。。。。让侄子带兵去助拳也就罢了,让老婆也去,这是什么路数?怕朱大皇帝路上寂寞?
    噶尔丹都这样了,还能指望他帮着大清朝抵挡大明天兵?
    几个议政听孔圣公这么一分析,也都把头低下来,谁也不言语了。这两年孔圣公的威望也算立起来了!
    因为康熙把清八旗和科尔沁、土默特等部的蒙古人都拉走了。所以孔圣公的鲁勇。。。。。。哦,现在叫儒勇了,儒中勇者!就成了兴庆府朝廷的武力支柱,因此孔圣公也就成了兴庆府朝中实权在手的人物了,妥妥的二皇上。
    就在大家伙都低着头,准备继续听孔二皇上训话的时候,就听见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