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廉三世最后笑着说道:“我们尼德兰联省共和国需要将印度南部的半岛地区变成势力范围。。。。。。为此,我们将会出动八千人左右的海陆军队,会同英格兰、法兰西和葡萄牙的军队,一起支援马拉塔人反抗奥朗则布的残暴统治!”


第717章 什么?要抢印度啦?大汗万岁!
    中亚,塔什干。
    这是一座历史相当悠久的古城,自打有丝绸之路的时候,它就是丝路之上的一个交通枢纽,一度相当繁华。但是当大蒙古康熙汉征服此地的时候,这座位于奇尔奇克绿洲上的古城,却只剩下六七万居民,早就没有了昔日的繁盛。这是因为现在早就是大航海时代了!当年交通东西方的枢纽; 现在已经变成了一闭塞的、被人遗忘的地方。
    哪怕是从中原流亡出来的丧家之犬康熙汗,也看不上这座小小的石头城,他的目标在遥远的南方,在大山的那一边。
    不过在西历1682年的6月,大清同治三年的五月中旬前后,塔什干城周遭一带忽然就成了几十万四方来客的汇聚之所!
    以塔什干城为中心,周围方圆上十里的草原上,东一群、西一片的,分布着数以万计的毡帐,还有无数的牛羊一群群的在翠绿的大草原上流动。
    原本宁静安逸的塔什干城内,也一下子变得喧嚣而嘈杂了,各种民族的人交错往来。一队队的骆驼,一队队的车马不断的穿城而过。
    有穿着华丽绣花丝绸长袍,头上抱着白布,还蓄着长胡子的乌兹别克人——布哈拉和希瓦两个汗国都是金帐汗国的乌兹别克汗国的后裔,祖上可以追述到金帐汗国拔都汗的兄弟月即别。有穿着马褂、长袍,头戴清式凉帽; 后脑勺还留着辫子的科尔沁蒙古人和清八旗。有穿得鼓鼓囊囊,青布包头; 衣服的正面还有一个圆圈加一个“勇”字的儒勇。还有穿戴着镶了毛皮的衣帽的哈萨克人。全都汇聚到了这座小小的城市当中,把一座小城挤得满满当当。。这些人都互相打量着对方; 目光当中充满了警惕和疑问。
    还有一些正在执勤的清八旗和儒勇兵丁; 扛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在大街小巷上往来巡逻,一个個都杀气腾腾。
    整个城市,充满了一种紧张到了极点的火药味。
    在塔什干城中心的汗宫之中,康熙大汗还没出现,而刚刚远道而来没几日的大清摄政孔圣公和皇叔祖议政王岳乐两人,都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愣愣地看着大殿里面一群穿着打扮和长相都比较“西域”的蒙古人,在哪里叽里咕噜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语言。。。。。。反正他们说的肯定不是蒙古话。
    宫殿当中也有能听懂他们语言的来自准噶尔汗国的贵族,岳乐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话,所以就发问道:“策凌,这些人都在瞎叨叨什么呢?”
    “回王爷的话,他们大都反对万岁爷当大汗!”
    回话的是一个名叫策凌敦多布的准噶尔少年,长得虎头虎脑的,是噶尔丹的侄子,跟着他爹布木留守伊犁草原。因为康熙需要懂突厥语、蒙古语的翻译,就把他带来了塔什干。
    “什么?”孔圣公也学了点蒙古话; 顿时就叫嚷起来了; “怎么敢不支持大汗?不支持叫他们来干什么?”
    “也不是都不支持; ”策凌敦多布道; “其中一些哈萨克兀鲁斯的首领还是支持大汗的。。。。。。大汗在奇姆肯特一战中可把他们打惨了,不敢不支持了!可是那些乌兹别克人还有一点不买账,他们觉得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而大汗不是。”
    “他们能算成吉思汗的子孙?他们是术赤的子孙。。。。。。”孔圣公就嚷嚷起来了,“术赤那是野种啊!”
    大殿里面有些乌兹别克人也懂蒙古话,立即就回头怒视着摄政孔圣公,一副要揍他的样子。
    不过孔圣公是不会怕他们的,孔圣公身后站着几个很吓人的索伦武士,个个都挎着腰刀,虽然面无表情,但是杀气还是足以震慑布哈拉和希瓦的战五渣——这帮人在准噶尔崛起前被哈萨克人欺负,在准噶尔崛起后被准噶尔和哈萨克轮流欺负,现在康熙大汗的人一来把哈萨克人打成了小弟,而准噶尔的汗王葛二蛋又是他的师兄。。。。。。
    孔圣公知道这些乌兹别克人中有懂蒙古话的,于是就开始教化他们了,“和你们说了,康熙汗虽然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但是他的武德却足以出任蒙古大汗。。。。。。而且他现在就是全蒙古唯一的大汗!你们谁不服气,也不用大汗的精兵,我孔毓圻带来的一万火枪儒就把你們灭了!我就问你们服不服?”
    一万火枪儒啊!
    都是周培公、施琅、傅弘烈照着清八千新军的兵法和操典精心调教出来的,一样能打排队枪毙!
    几个乌兹别克人都知道这个孔圣公是康熙汗这边的“大教长”,是个很不好惹的主儿。
    而且他还有一万火枪兵。。。。。。好像很厉害啊!
    就在几个乌兹别克人要怂不怂的时候,忽然有人大声发喊:“大汗驾到!”
    康熙来了!
    大殿里面的人一听,连忙停止了吵吵,全都依着地位高低站好,然后恭恭敬敬的等着康熙。
    康熙不是一个人出来的,而是一边一个,拉着两个穿着华丽长袍,头上包着白布的乌兹别克人。
    其中一个胖乎乎的,长了张面团脸,留着一部乌黑发亮的大胡子,是布哈拉的可汗,叫苏布汗。库里。
    另一个高高瘦瘦的,一部花白胡子,双目凹陷,还有个鹰钩鼻,看着挺凶的,名叫阿努沙汗。他是希瓦汗国的可汗。希瓦汗国的可汗是出自布哈拉汗国汗族的,主体民族也是乌兹别克人。。。。。。这个汗国实际上就是布哈拉汗国的兄弟国家。不过他们的战斗力鼻布哈拉汗国强一点,因为他们盘踞的花喇子模绿洲更穷,同时隔着里海和奥斯曼帝国的地盘相望,所以可以通过向奥斯曼称臣获得一些先进的火器。
    如果没有哈萨克汗国、准噶尔汗国这些外部强权插手河中的话,希瓦汗国还是可以压着布哈拉汗国打的。
    对了,这个布哈拉汗国其实也不是一直失败的。。。。。。他们也曾经取得过辉煌的胜利。那是好多年以前,当时还没有当上蒙兀儿帝国埃米尔的奥朗则布奉命率领他的阿三大军北伐河中,想要收复“故土”,结果被布哈拉人打败。
    这两位可汗本来都有点不服康熙汗这个外来户的,本来还想联手在即将召开的库里台大会上给康熙汗找点麻烦。但不知怎么回事儿,现在都跟个大清忠臣一样,垂手落肩的跟在康熙汗背后。
    看着意思。。。。。。已经被康熙汗的武德所折服了?
    就在底下人感到一头雾水的时候,康熙汗已经在他的御座上坐好了,笑眯眯看着下面的人也不言语。两个乌兹别克人的可汗则在康熙左右站立,一副忠心护主的模样。
    来自希瓦的阿努沙汗嗯咳一声开口了:“伟大的蒙古大汗康熙汗说了,只要他得到布哈拉、希瓦、哈萨克各部的拥戴,成为全蒙古的大汗,他就将带领我们一起翻越阿富汗的群山,去征服全世界最富庶的国度印度!你们,愿意成为印度的征服者吗?”
    什么?要抢印度了?
    大殿内的乌兹别克人、哈萨克人先是一愣,然后同时露出狂喜的表情,接着就一起放声高呼了起来:“大汗万岁!大汗万岁!大汗万万岁。。。。。。”


第718章 剃发、易服、回八旗!
    印度还真是拥有能让所有人都团结起来的神起魔力啊!能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鸦片战争后的大清朝了吧?那可是能让“法德”、“英俄”这样当时世界上的死对头都能成为盟友的神奇存在。。。。。。毕竟让别人割地赔款的事儿谁不喜欢?
    康熙汗看着忽然沸腾起来的一群战无渣,就知道这次南下天竺的战争是赢定了。
    这些日子,他为了准备南下天竺之战,一直在研究天竺国的历史,一研究才知道,原来这个天竺从古至今就一直被各种各样的外来户征服。。。。。。似乎只要有外敌杀入一个位于印度西北,名叫开伯尔山口的地方; 就一定能大获全胜了。
    可是。。。。。。怎么就没人想过堵上这个山口呢?
    康熙在感到奇怪的同时,已经下定决心,等他当了天竺皇帝,一定要在开伯尔山口这里修一个世界第一雄关!
    另外,那个什么阿富汗高原也是万万不能丢失的。。。。。。这就是天竺的燕云十六州啊!
    任何人想要坐稳天竺的皇位,就得牢牢控制住阿富汗,最好在阿富汗建都,至少也要在阿富汗建立一個陪都。
    控制阿富汗,守住开伯尔山口,差不多就是守住天竺国江山的两个关键。而那个奥朗则布忙活一辈子,当了几十年的天竺皇上,一直在东征西讨想要一统天竺,却忘记这两个关键。一没有关上天竺的西北的大门;二没有拿下天竺的燕云十六州。显然是个昏君!
    看来布哈拉、希瓦、哈萨克各部的首领,也都知道奥朗则布是个昏庸无能之君,对于入主天竺信心十足啊!
    想到这里,康熙汗就决定趁热打铁,再多提一些要求!
    “诸位可汗、小汗、比、部落之长和伯克!”康熙汗开口了,“你们都愿意跟随朕一起进入天竺。。。。。。是吗?”
    他的话很快就给翻译成了突厥语。
    “是!”
    “大汗,我们愿意追随您!”
    “大汗; 我们是您的鹰犬,我们是您的弯刀!”
    康熙汗笑着点点头:“那。。。。。。你们都是蒙古人吗?”
    “是,我们都是蒙古人!我們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
    这些人的确都能找到一个蒙古祖宗; 不过这个“含蒙量”还是有高有低的。
    看他们的长相就知道,有些人还是挺蒙古的,但有些就不行了。
    “是吗?可我看着不像啊!一点都不像!”康熙汗大声道,“科尔沁亲王!”
    “臣在!”科尔沁亲王班第应了一身,大步出列。
    康熙汗一指班第,“这才是大汗的子孙!班第,告诉他们你姓什么?”
    “孛尔只斤!”
    其实班第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他们科尔沁蒙古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合撒儿的子孙。不过长得挺“蒙古”的,而且哈萨克、布哈拉、希瓦三部的术赤系子孙都已经“很不蒙古”了,估计也搞不清东道蒙古的家系了。
    康熙又道:“你们觉得自己和他哪里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
    一群术赤的子孙都看着班第,都觉得这个成吉思汗的子孙和他们长得挺像的。。。。。。都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怎么可能不像?
    康熙却道:“你们和他的穿着打扮不一样,他穿着我大蒙古的官服……袍服俱全,顶戴花翎。。脖子上还挂着朝珠,这才是我大清蒙古的王爷,成吉思汗的子孙该有的样子。
    般地把帽子摘了给他们看看你的辫子!”
    班第也是剃发结辫的,帽子一摘,光秃秃的脑袋和金钱鼠尾的发辫就露出来了。
    康熙道:“看见没有; 这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你们呢?”
    成吉思汗的子孙都这样?那衣袍也就算了; 这头发剃成这样有点丑啊。
    “大汗; ”布哈拉汗国的可汗道,“河中这边的蒙古人一直是现在这样,已经很多年了……”
    他的话被策凌敦多布翻译成了蒙古话。康熙听了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岳乐和孔圣公已经咋呼起来了。
    “大胆!我大清,不,是大蒙古祖制就是剃发结辫……留发不留头,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