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硝。。。。。。”
    朱和盛的脑子转的很快,就刚才这么一点时间,已经把自己这一伙人的处境想清楚了。
    什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根本不可能!
    因为这事儿朱元璋都干过一次了!全天下都知道了,你还想来第二次?
    况且天王朱都扛起朱三太子的招牌了,这就没有“缓称王”的可能性了!
    至于躲在别人背后“高筑墙、广积粮”那就更别想了。。。。。。邱辉能在大清天下的边角上打着明朝的旗号割据,这等角色能是傻瓜吗?他会傻呼呼的给朱琚杉、朱启炮当肉盾?你看看他一直以来都把老巢摆在达濠岛上就知道他的心思了!
    至于郑经,他都叫“郑精”了,还不得精的跟猴似的?
    所以朱和盛知道自己这一伙如果想得到“郑精”和邱辉的支援,那就得傻一点!
    当然了,人傻不等于白白让人当肉盾使!
    该要的好处还得要!
    邱辉听了朱和盛的话,马上就拍着胸脯道:“揭阳县城的粮草供应就包在我这个两广总督身上了。。。。。。我一年给你们两万石白米!”
    邱辉控制的潮州界外地盘不小,平地也很多,人口又比较少,只要能安心生产,一定能出产许多白米。
    现在他眼看着就能拿下出潮阳县城,在韩江方向上也能继续向北扩张一下地盘,所能控制的乡都一定会增加许多。
    所以一年两万石白米不在话下!
    陈永华则笑道:“只要监国可以把福建封给延平王,那延平王府每年可以给监国府一万两银子,还可以一次性给监国府够两千精兵使用的甲胄、刀剑,还可以给监国府一批西洋不列颠国生产的大炮和火枪。不过这火硝。。。。。。”
    朱和盛知道火硝价高而且常常缺货,不过他也没指望邱辉和郑经能提供多少,他提这个要求,不过是为了继续占有隆井都这个产硝的宝地。
    于是他就对陈永华、邱辉道:“军师,丈人,我在隆井都开办了集硝厂,如果能让我继续拿着隆井都,以后不仅可以供应监国府,还可以供给总督衙门、巡抚衙门和延平王府!”
    邱辉笑道:“那三个都是淑真的嫁妆!”他看了眼大波玲,语气已经有点放沉,“姑爷,你打算什么时候把淑真娶过门?”


第六十八章 走,进城开朝廷去!
    听了大佬辉的话,朱和盛总算松了口气——他老丈人并没有因为他上了大波玲当了“渣男”就要悔婚。
    哦,虽然以大明定王世子和少监国的身份地位,纳个妾什么的也不过分。
    但是纳妾这事儿通常得在娶妻之后,而且得经过正妻的批准。如果在正妻没过门之前就把妾给纳了,那可就有点“渣”了。而大波玲的身份还比较高,不仅出身士大夫之家,还是前任碣石镇总兵苏利的夫人。而且论辈份还高朱和盛一辈,这要当了朱和盛的妾,那朱和盛就更显得“渣”了。。。。。。
    不过朱和盛刚刚带着三百人把刘进忠的几千人爆揍了一顿,还轻取有了金汤之固的揭阳县城,这说明朱和盛不是一般的渣男,而是个战斗力爆棚的猛渣男!
    根据历史规律,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哪怕他是渣男!
    所以大佬辉现在也只能咽下这口气儿,还得在心里找借口安慰自己——让这个猛如老虎恶如狼的火炮朱把大波玲纳了也好,这样火炮朱以后喝醉了酒要打老婆的时候,就能让大波玲顶上去先了!
    想到这里,他又恶狠狠的瞪了眼大波玲,大波玲倒是知趣,赶紧对天王朱说:“大王,等您登了监国大位,就把世子的大婚给办了吧。。。。。。可不能让火炮朱和淑真等太久了。”
    朱琚杉打量了眼大波玲的肚皮,心道:“的确得快一些,要不然淑真嫁过来后就直接当妈了!”
    “好!”天王朱点点头,“就这样吧!”
    只能这样了,天王朱心说:“先当这个要命的监国,然后再给这个衰仔娶妻纳妾。搞完这些之后如果还有命,我就娶个大家闺秀,再生个儿子好好教,可不能像这衰仔一样了。。。。。。”
    看见朱琚杉终于点了头,陈永华、邱辉、刘国轩这些人都高兴坏了——以后总算有人顶在前面当肉盾了!
    朱和盛也露出了笑脸儿,上前几步,到了朱琚杉跟前,先行了一礼,然后笑着道:“父王,儿臣幸不辱命,已经将这铁打的揭阳城给您取下来了。。。。。。咱们这就进城去开个朝廷吧!”
    进城开个朝廷。。。。。。这买卖可真是大的没边儿了!
    朱琚杉也豁出去了,大不了就是给鞑子朝廷抓去千刀万剐呗!不过他早就是反贼了,而且还是不可能投降的朱字号反贼。。。。。。只要落在鞑子朝廷手里,那就是一死,区别无非就是挨几刀而已。
    现在举起大旗和鞑子朝廷硬干也好,万一成功了呢?他现在年纪还不老,身体又特别好,如果干成了,以后还能荒淫无道上好些年呢!
    想到这里,他就把两条粗胳膊往陈永华、刘国轩披在他肩膀上的那件小了不知道多少号的龙袍的袖子里一套,勉勉强强算是穿上了,然后就看见他大手一挥,张开喉咙大呼道:“走,进城开朝廷去!”
    周围的英雄好汉们也跟着一起大喊:“进城。。。。。。开朝廷啦!”
    “开朝廷啦。。。。。。”
    这场面可真是太豪横了,一大群穿着长袍、留着大胡子的男子汉,这就要进城开朝廷了!
    。。。。。。
    十一月下旬,当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忙着着在广东潮州揭阳县自主创业开朝廷的时候,目前还是中国境内唯一皇帝老子的康熙帝,正在紫禁城的南书房内大发雷霆呢!
    “米思翰混蛋!尚之信混蛋!刘进忠也是个大混蛋!统统都是混帐王八蛋!”
    康熙皇帝那可是“仁君”啊,虽然暗地里整死过不少人,但是当着满朝文武这么大发雷霆,却是极少有的。
    反正下面那群躬身站着的或是趴在地上的臣子和奴才,是从没见过小皇帝那么生气。
    不过他们这些当臣子当奴才的,这回也都理解康熙皇帝的怒火。因为米思翰、尚之信、刘进忠他们仨简直就是混蛋加三级!
    而且他们仨各有各的“混法”,变着法儿的当混蛋,真是气死人了。
    其中那尚之信“混”在那份“崇祯遗诏”上!
    那玩意儿你得了后该悄悄的派人送到北京宫里给皇上一个人看。。。。。。怎么能在钦差大臣衙署里面,当着那么多的人念出来呢?这让吴三桂如何自处?
    所以昨天熊赐履、薛章、邓忠他们仨带着“崇祯遗诏”抵达北京后,康熙皇帝就差点在南书房掀桌子,虽然面子上强忍住了,但是心里面已经下了决心,要给米思翰下个密诏,让他找机会逮捕尚之信这个混帐——就算饶吴三桂一个老死云南,也不能饶了这个居心叵测的俺答公啊!
    可是今儿正在南书房里面写密诏的时候,几个内阁大臣、议政大臣就给他送来了更可怕的消息!
    钦差督办广东、福建军务大臣米思翰和潮镇总兵刘进忠的请罪的题本,还有请罪的折子一起到了。
    哦,米思翰、刘进忠打败仗其实没什么。康熙皇帝不是输不起的皇帝,一次打败了算什么?以后赢回来就是了。
    可问题是米思翰和刘进忠这两个大混蛋居然在题本、奏折上报告了“鳌拜未死”的传言和“鳌拜残党”投靠朱三太子并且参加了揭阳之战的消息!
    这可把康熙皇帝给气炸了,当场就撕了自己写给米思翰的密诏——米思翰这回比尚之信还混蛋,当然不能让他去抓尚之信了。
    而米思翰和刘进忠混蛋的地方,就是根本不该提什么鳌拜和鳌拜残党。不就是打败仗吗?找什么借口啊?请罪就是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现在一提鳌拜。。。。。。那康熙怎么办?要不要派人去查鳌拜死没死和怎么死的?
    这一查万一查出鳌拜是七窍流血病死的可怎么办?如果再查出鳌拜重要党羽一个个都给整得家破人亡又怎么说?
    这仁君的招牌还要不要了?
    其实康熙当不当仁君,他自己无所谓。但是现在的大清朝还没能完成高度集权,朝廷下面还有三藩,还有续顺公府、海澄公府这样的小藩,还有孙延龄、王辅臣、刘进忠、祖泽清等等一大群有藩镇之实,无藩镇之名的军头。
    如果让他们知道康熙这个仁君的表皮之下藏着一颗狠毒到家的黑心。。。。。。这帮人为了苟活,会不会联合起来造反?即使他们不反,一个个拥兵自重加养寇自重,这大清天下成什么了?
    另外,满人内部同情鳌拜的人也不少。在原本的历史上,康熙皇帝在康熙五十二年时,就念及鳌拜旧劳,就追赐了他一个阿思哈尼哈番,到雍正当皇帝的时候,干脆复了鳌拜一等公的爵位。。。。。。等于给鳌拜平反了。
    康熙、雍正两父子之所以要如此,其实也是为了安抚满洲贵族中的鳌拜同情者。。。。。。其中有些人还是鳌拜的旧部或是旧部的后代,给鳌拜一点追赐,才能让他们安心替朝廷卖命啊!
    如果让大家伙知道鳌拜是在狱中得了“七窍流血”之症病死的,那些鳌拜的大党羽一个个也都被整得家破人亡,那大家会怎么想?到时候不用造反,只要消极怠工,就够康熙皇帝喝一壶的。


第六十九章 康熙毕竟是英明的!
    狂怒中的康熙皇帝突然停住了脚步,站在那里,背对众臣,一言不发的沉默着。
    南书房内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包括内阁学士、议政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还有奉诏前来的薛章、邓忠等人,都有一种天威难测的感觉,大家伙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康熙皇帝突然就毫无征兆的开口了:“鳌拜和穆里玛他们还是有大功的!”
    什么意思?
    在场的大臣们都是一愣,然后各自的心思就动起来了。
    鳌拜和穆里玛本来就有大功啊!没大功能当那么大的官吗?不当那么大的官能被你扣个擅权乱政的罪名然后弄死?可你现在为什么提这个?
    后悔了?
    发现潮州那个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很扎手,所以想起鳌拜、穆里玛的好了?
    要是他俩还在,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即使不马上授首,也不可能打出一个威名大振。也不用鳌拜出马,让穆里玛去广东,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就长久不了——本来以为“将门虎子”的米思翰比穆里玛也差不太多,可看他在揭阳之战中的布署,实在是瞎指挥啊!而且最能打的尚家军还不听指挥。。。。。。如果换穆里玛去,尚之信哪儿敢那样打酱油?
    可人死不能复生啊!
    现在鳌拜和穆里玛都死了,内阁学士和议政大臣里面好像也没谁比米思翰更能打。。。。。。总不能让图海这样的“纯文官”去打仗吧?
    这还仅仅是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在闹腾,若是吴三桂也反了,真不知道该派谁去了?
    大家伙正国难思鳌拜的时候,康熙皇帝又开口了,“他们后来虽有过失,但也不该因此完全抹杀他们的功劳。。。。。。这样吧,追赐鳌拜一个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再追赐穆里玛一个拖沙喇哈番,让他们的儿子世袭吧。
    另外,所有还在世的鳌拜党羽及其党羽的家眷,包括鳌拜和穆里玛的家眷,一律赦免其罪,在外流放的,都让他们回家。有功劳有本事的,都要给他们为国效劳的机会。”
    “皇上圣名!”
    南书房内顿时响起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