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埋大清朝-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和墭接着行骗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能够致大同,而使天下为公的朝廷,才是我等所要开办的朝廷!”
“三太孙,”陈永华看着一脸神圣庄严,嘴里却说着极不靠谱的荒唐话的朱和墭问:“你说的这些都是大道理,知易而行难啊!”
朱和墭道:“陈军师,孤家自认为已经找到了行天下为公之大道的办法!”
“哦?你要怎么行?”
朱和墭摇摇头道:“不是我怎么行,而是由谁来行?这天下为公的大道,当然不能由天下为私的帝王来行。”
什么意思?
陈永华、邱辉这帮人越听越糊涂了,都愣愣地看着朱和墭。
朱和墭一本正经道:“天下为公之道,天下大同之说,都是原儒的道,自然应该由秉承了原儒道统的大学士来实行。”
原儒道统的大学士?
陈永华有点明白了,合着你们这身装穷的打扮是为了装成原儒大学士啊!
“什么是原儒?”读书人刀疤荣问。
朱和墭看了他一眼,心说:“你这个心中有大道,脸上有刀疤的男子汉就比较接近原儒了!”
“所谓原儒,乃是儒之初心。”朱和墭一脸正色道,“乃是儒家并非显学,而和百家共争齐鸣之时,为了寻求大道以救苍生的先贤之士。。。。。。先贤们心中有道,手中有剑,腹藏韬略,文可立学说以传道统,武可提三尺剑以卫华夏苍生。这才是真儒、原儒,才是能担待天下兴亡,才是能遂行天下为公的儒!
而如今那些剃发易服,甘为鞑虏走狗的儒,皆是伪儒,皆不配为儒!
如果我等所办的朝廷,想要恢复华夏天下,想要实行天下为公,想要开创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人人皆为君子的华夏大同之世,就必须由原儒学士来掌权。而监国者,君王者,都可以是虚的。”
“哦,监国是虚的?”
陈永华瞄了一眼一身“原儒”打扮的朱三太子,心说:“你这是虚虚实实啊!先当了监国,然后说监国是虚的,原儒大学士才是实的,最后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原儒。。。。。。你到底虚不虚啊?”
“姑爷,”邱辉已经快给绕晕了,“你到底想怎样?能不能说人话?”
“丈人,”朱和墭笑道,“小婿的意思就是,要让下面的人知道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天下,为了捍卫华夏道统,为了保全华夏先祖的血脉衣冠。。。。。。而且咱们还要和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所以他们是为了自己打天下!
而为了取信于人,这监国就只能是虚的,是个象征。而实际上掌权的,应该是一个由执剑传道的原儒组成的大学士会议!”
第七十九章 大学士?大骗子?
明白了!
朱和墭说了人话,陈永华、邱辉、邱荣、陈上川他们这些人就都明白了——你丫就是把“反清复明”的骗局给升级了!
什么原儒大学士?根本就是忽悠人造反的大骗子!
什么天下大同,什么天下为公,什么华夏道统,什么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人人皆为君子的,这种事情要怎么才能做到?
还不是先得推翻大清朝吗?
不推翻大清朝,什么都是空的。
而推翻了大清朝,把天下的大权夺到手后,还不是你们几个大学士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虽然你们是大骗子,但是你们手里有“甜火药”啊!
天下为公是假的,但是一斤炸翻一营人的甜火药却是真的!
这些日子陈永华和邱辉都研究过了,而且还找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洋夷和假洋夷打听了,知道这玩意乃是西洋所无,搞不好真是天下独一份的“讲理利器”啊!
这年头不怕骗子骗术高,就怕骗子有炸弹。。。。。。一手炸弹一手骗,没准就真把大清朝给炸翻了呢?
不行。。。。。。不能让你们几个卑鄙无耻的骗子把天下人都骗了,我们得一起骗!
想到这里,陈永华就一脸正色的开口了:“三太孙,不知这个原儒大学士要怎么产生?是通过考试,还是通过举荐?这名额一共有几个?又该如何分配?”
好,直入主题了!
朱和墭笑着回答道:“陈军师,这个大学士自然要考一考的。。。。。。”说着,他就看了眼刀疤荣,心说:“这学问不能比刀疤荣还差吧?要不然都是不及格大学士也不像啊!”
他顿了顿,又道:“但也不能光靠考试,举荐也是必须的!至于大学士的名额,也不能太少,当然也不能太多,先安排个十一个大学士吧。”
“十一个?可以啊,”陈永华问,“那要怎么分配?”
朱和墭斟酌着道:“可以由定王府,延平王府,潮州总兵府,高、廉、雷三州总兵府和碣石镇总兵府等五府共推十一人,其中定王府推举三人,其余四个府各推两人。”
“碣石镇总兵府?”陈永华一愣,“我们这边有碣石镇总兵吗?”
朱和墭道:“陈军师,潮州府界外的百姓谁不感念大肚苏的恩德?当年若不是他举兵抗迁,清廷怎么可能在碣石镇之战后稍许放松了迁界禁海之策?而且大肚苏虽然没了,但他的门徒党羽众多,我们现在给大肚苏余党设立一府,让他们有推选大学士之权也不为过吧?”
“对!”大波玲马上接过话题,对邱辉道,“大佬辉,当年大肚佬在世的时候,你可是一口一个大佬的叫,现在忘记了吗?”
“大肚嫂说的是。。。。。。大肚哥的恩义,辉没齿难忘!”
大佬辉虽然对大波玲和自己的闺女抢男人的行为非常恼火,但义气还是要讲的!
潮州府的老苏家是海贼世家,影响力极大!可不止一个大肚苏,即使在碣石卫之战后,苏家的余党残部依旧遍布潮惠沿海。
而邱辉手下也有不少苏家的余党残部。所以只要大波玲没有正式被朱和墭纳为侍妾,邱辉还得捏着鼻子管大波玲叫“大肚嫂”!
邱辉想了想,回头对陈永华道:“军师,我和胜才(陈上川)都是延平王的臣子。。。。。。”
他的意思明摆着,即便让朱和墭借着碣石镇总兵府的名义拿下两个大学士名额,那么在十一个大学士中,延平王府的人还是占了六个。
六比五,优势在我啊!
朱和墭这时又道:“陈军师,三个总兵府的名义只是暂时的,等十一个大学士选出来,把咱们的朝廷办起来,三总兵就该封大国公了。
到时候两王三国公推十一原儒大学士,再由原儒大学士行议政辅国之权,由大学士会议任免六部九卿,最后由六部九卿根据大学士会议的意思治国。。。。。。这不就是天下为公了?”
这算天下为公?
陈永华心想:“这不就是延平王府和定王府的共和吗?只是挂了个天下为公的大义名分。不过对延平王府而言,好像也不吃亏。毕竟延平王府这边有六个大学士,定王府这边只有五个。”
想到这里,陈永华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刘国轩和陈上川。
刘国轩上回基本没赶上揭阳县之战——在他抵达战场时,刘进忠和凤鸣山都跑了。所以力气没处使,于是就跟陈永华一起翻过大南山去打了惠来县城。因为朱和墭培训的“小老虎”邱虎带着几个已经学会“熬甜品火药”的学徒随行,所以惠来之战算是让刘国轩扬眉吐气了。
他的一千几百人围攻守备惠来的广东抚标的一千人,不仅一举破城,而且还接连击败了碣石镇总兵苗之秀和广东提督严自明派出的援兵近三千人。
是役,刘国轩所部不仅攻占了惠来县城,还击毙、俘虏了清军上千,真可谓声威大振,所以现在正是得意的时候。
在他看来,如果延平王府要推举两个原儒大学士,那肯定有他一份。即便不占延平王府的名额,邱辉也会推荐他当大学士的。
所以,他对延平王府拿下六个大学士已经够了。于是便点点头道:“陈军师,我看可以啊!”他又回头对陈上川道,“胜才,你觉得怎么样?”
陈上川名为高、廉、雷三州总兵,也有权推举两个原儒大学士。但他实际控制的地盘就只有钦州湾内的龙门岛——他的军队也有水战强而陆战弱的毛病,在过去几年虽然很努力的攻打钦州、琼州、高州,可惜屡战屡败,全都送了人头。
所以在听说潮州府出了个很能打的三太孙,三百精兵就大破刘进忠的数千清兵,还一举夺取了揭阳县城!因此在得到陈永华“来潮面谈”的命令后,就欣然领命,乘着一艘老闸船到了达濠,然后又和陈永华、邱辉他们一起来了揭阳。
在揭阳这边,又大开眼界,见到了一条让他也眼前一亮的反清路线!
而且他在达濠的时候,还在邱辉的一所宅院当中眼见了甜火药的巨大威力。
所以这会儿陈上川对于反清事业的信心那是无比高涨,对于朱和墭提出的建议,自然是高举双手赞成的。
“陈军师,”陈上川对陈永华道,“我看可以啊。。。。。。三太孙提出的法子不错。不过反清复明的牌子咱们也别丢了,可以两块牌子一起举。”
“这是当然的!”陈永华点了点头,“我等都是大明的臣子,自然要恢复大明的江山!”
天王朱也重重点头,捋着五绺长髯道:“孤家乃是先皇之子,当然要恢复祖宗的基业。。。。。。不过恢复之后,也得吸取教训,不能再和以前一样,搞得民不聊生。得天下大同,大家都有饭吃才行啊!”
陈上川点点头,接着又问:“那这个天下大同到底要怎么搞?”
这家伙还真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意思啊!
第八十章 这天下大同要怎么搞?
十一月十五日,在后来的历史书上被大书特书的揭阳会议,还在进行之中!
实行天下为公,成立大学士会议,搞定王——延平王共治这几件大事,已经在前两日的会议中敲定了。就等台湾的延平王郑经点头同意,那么这个“股份制山寨朝廷”就可以正式挂牌成立了。
当然了,是不是正式挂牌其实也无所谓。因为朝廷的直辖地盘就是半个县,军队就是两三千,钱粮就是那么一点点。。。。。。虽然手里有威力惊人的手榴锤和甜火药,但是因为兵力太少,好像也只能躺平等着尚可喜打过来。
不过朱和墭他们也不是完全没事儿可干,他们还可以商量一下这个天下大同到底要怎么搞?
今天的会议就是要商量这事儿的!
“唉,那些年真是苦了百姓,苦了俺大明的子民了。。。。。。真的是民不聊生啊!中州本是富饶之地,原先百姓的温饱总还是有的。可是从神庙老爷那一朝开始,渐渐的就不行了。土地都被士绅、权贵、宗室们占光了。占了土地又不肯交税,都把地进寄到了这个王府那个王府的名下。这税啊,就都压在了小老百姓身上了!
后来福王封过来时,整个河南连二百万亩的官田都拨不出来,甚至要去邻省拿田补给福王府了。到了先皇当政的那些年,河南又一年更比一年荒,陕西的流寇又打过来,小老百姓不仅被流寇祸害,还得背上各种苛捐杂税和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