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说的“之忠、之义、之宝、之麻”都姓尚,是他和尚可喜的第一茬长子和次子!
    什么叫第一茬长子、次子?儿子是韭菜吗?还有一茬一茬的?
    还真有!尚可喜、尚可爱、尚可乐他们仨的儿子还有女儿,就是属韭菜的,割了一茬长一茬。
    他们仨的第一茬儿子、女儿都是明朝人,是他们仨投靠后金之前就早早的出生了的——尚可喜在投靠后金之前已经是明朝的副将了,年纪也奔三了。怎么可能没儿子?特别是尚可喜属种马的,投靠后金以后儿女上百,在大明那边怎么可能无儿无女?这不科学啊!
    实际上,尚可喜、尚可爱、尚可乐在明朝的辽南镇当官的时候,都是妻妾成群、儿女满堂的。而这成群的妻妾、满堂的儿女,还有辽南尚家另外的几百口人,都是旅顺之屠中,被后金天兵给杀光了,只剩下二十七人没宰,当了旗奴。后来在尚可喜、尚可爱、尚可乐三人投降后金之后,又给放出来还给了他们仨。。。。。。那可真是皇恩浩荡啊!
    可是这二十七人之中,并没有尚可喜、尚可爱、尚可乐三人的儿女。。。。。。那几个小娃娃都叫后金天兵给杀了!
    所以尚可喜、尚可爱、尚可乐三人就失去了“第一茬子女”,而且他们仨也不敢怀恨满洲主子。而为了让主子安心,他们仨都不敢让死去的儿女入尚家的家谱。。。。。。而是直接让他们消失了。所以尚之信、尚之孝他们就成了尚可喜的第二茬长子、次子了。
    不过尚可喜、尚可爱、尚可乐三人虽然不敢怀恨主子,但是却一直在心里暗搓搓的恨着给满洲主子带路的孔有德、耿仲明——没他们俩带路,后金天兵可没那么容易打破旅顺口,旅顺不破,尚可喜、尚可爱、尚可乐的老主公黄龙和几百口家人自然就不会惨死了。
    所以耿仲明被满洲主子逼死,孔有德被李定国打死的时候,尚可喜、尚可爱、尚可乐三人都偷偷的摆酒庆祝来着。
    可是满洲主子在逼死耿仲明后,又封了耿继茂。而孔有德虽然被李定国打得断子绝孙,却留下个闺女孔四贞是个狠角色。当年她人一到北京就把见死不救的续顺公沈永忠给参倒了!
    后来他又走了太皇太后的后门,先破例当了侍卫处的一等侍卫,然后又下嫁给孔有德的老部下孙龙之子孙延龄,还给孙延龄搞了个广西将军的职位,然后夫妻二人同治广西。
    这份心机,不可不防啊!
    尚可喜沉着脸说:“这孔四贞明面上和平西王府疏远,但她家和吴家并无深仇大恨,而和我们尚家才有血海深仇。。。。。。而且吴三桂一旦入主广东,朝廷必然会更加仰仗广西。只要孔四贞提出请求,就一定会封孙延龄为定南王!
    所以你们俩得给我守好广州,谁的兵不让进。。。。。。不管来人是吴三桂、孔四贞,还是祖泽清,只要带着兵,就不能让他们入城!”
    “明白了!”尚可乐点点头,“四哥放心,小弟豁出命也替您守好广州!”
    尚可爱则对尚可喜道:“四弟,保住广州的关键还在揭阳,如果一直打不下来,皇上等不及了,一道圣旨下来,咱们还敢不交出广州城?而这揭阳县城可不好打啊!”
    尚可喜闻言只是淡淡一笑,然后回头用马鞭指着跟随他一起抵达大校场的三十多门红衣大炮,底气十足地说:“看见没有?这三十二门红衣大炮都是澳门葡人开办的布家老炮厂铸造的,用的是上等的铜料,每一门都是精工细作而成的,打得又远又准,还不会炸膛。。。。。。我可是一门一门的攒了八年才攒出这么些红衣大炮的!
    有了它们,还怕轰不塌揭阳县的城墙?只要这三十二门红衣大炮运到揭阳城外,再筑起炮垒,昼夜轰击不停,城破还不是时间问题?城破只要有望,皇上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临阵换将的,更不会让吴三桂来广东。哪怕打上一年,皇上也是等得了!”
    。。。。。。
    校场当中的尚家军的兵将早就瞧见他们的王爷带着三十几门红衣大炮来了!
    这些跟着尚可喜混的军将可都知道他们是要去攻打揭阳县城的,攻城战如果打得不好,那可就是尸山血海啊!
    而红衣大炮,就是他们这些将要去进攻揭阳县城的平南王府的藩下奴才和走狗兵们保命的手段。
    所以看见那么多的红衣大炮,这些奴才和走狗的士气一下就起来了。
    正在校场里面带兵的尚之孝是个会来事儿的,看见大家伙的士气上来了,马上就振臂高呼:“大清万胜!我大清天下无敌!”
    跟他站在一块儿的世子尚之信一听这兄弟已经开始来事儿,也赶紧跟进,大呼道:“我大清天下无敌!王爷战无不胜。。。。。。”
    校场里面的一万八九千人跟着就沸腾起来了,人人都张开喉咙,一起跟着大呼。
    “大清万胜!我大清天下无敌!王爷战无不胜。。。。。。”
    小两万人欢呼声一起来,自然是山呼海啸一样的,尚可喜、尚可爱、尚可乐仨老头一瞅,精神头也跟着上来了,也不聊天了,全都策马向前,昂首挺胸的入了校场。
    刘玄初和杨起龙二人这个时候也在校场当中,他们俩都跟祖泽清在一块儿。这祖泽清是高雷总兵,防区在广东西部,手下有四千很能打的绿营兵。不过尚可喜父子本就不信任这个吴三桂的表弟,之前又出了个“看房事件”,现在当然就更不信他了。所以这次东征没他的份,而且尚可喜还给祖泽清下了道令旨,让他出兵钦州湾去剿灭伪明余孽盘踞的龙门岛。
    不过祖泽清得了命令之后却不忙着出兵,而是以采买军备粮草为由赖在广州。今儿更是带着刘玄初、杨起龙他们俩一起来看尚可喜出兵。
    看见那三十二门在阳光下泛着青色光芒的青铜红衣大炮,祖泽清低声骂了一句:“他娘的,这老东西居然私藏了那么多铜炮。。。。。。”他回头问刘玄初、杨起龙,“刘先生,杨师爷,看来揭阳那边得有一场苦战了!”
    杨起龙倒是一派胸有成竹的模样儿,笑着道:“揭阳县城四面有水,红衣大炮想运上去怕也不容易吧?”
    刘玄初的眉头也轻轻皱着,似乎也在为揭阳的朱家小朝廷担心。
    杨起龙瞧见他的表情,就知道还有什么坏消息传来了,于是就低声问:“军师,您在担心什么?”
    刘玄初低声道:“福建啊!施琅、范承谟都去了。。。。。。北京的那位还是有两下子的!”他扭头看着杨起龙,“他一边逼着尚可喜倾巢而出,一边又在福建使劲儿。而且还存着持久的心思,要不然也不会派施琅来重建福建水师。所以那边的局面很凶险啊!”
    “军师,”杨起龙问,“看来我得出一趟远门了。。。。。。不知您老有什么要交代的?”
    刘玄初道:“交代就不必了,把广州府这边的情况详细和他们说了就行。。。。。。回头我把知道的都告诉你!另外,刘进忠、赵得胜和耿精忠那边你也得走走。”


第104章 坏,并快乐着!
    大明永历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吃汤圆,宜嫁娶,宜动迁。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动,揭阳县城内的世子府左近,人头涌涌。大家都挤在大门口朝里面喜气洋洋的瞅着嫁新媳妇儿。今儿要娶媳妇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如今揭阳县城内的“一字并肩王”,虽然名义上是大明定王世子,但实际上的权力甚至还要压过他老子监国定王的朱和墭!
    揭阳城就是被这位据说是崇祯皇帝孙子的人,带着三百个装成八旗天兵的天降猛男,从领着三四千大兵的刘进忠、凤鸣山手里硬生生的强取下来的。
    揭阳县城内的百姓,大多都亲历了这场以一敌十几的夺城之战。其中有些人还亲眼目睹了朱和墭带着“八旗兵”浩浩荡荡开进县城去县衙捉拿几个狗官的大场面!
    所以他们现在都有点相信这个朱和墭真的有那么一丝可能把反清复明的事业给搞成了。
    同时,他们也替大明朝惋惜。当年的崇祯皇帝若是有他孙子那么猛,兴许大明朝就能混到如今了。。。。。。这样潮州这里的百姓,也就不用吃那么多的苦,死那么多的了。
    而在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统治揭阳县城的这一两个月间,揭阳县城内及其周边的百姓,也感到了那么一点儿积极向上的“新朝气象”。
    首先是当官的当吏的看上去都很复古,也很艰苦朴素。也不穿华丽的官服,一律都是布衣角巾麻带长剑。。。。。。看着就跟读书人要拜的孔夫子差不多。
    其次是这些艰苦朴素的官吏,每天早上都聚集在大校场上齐声背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背诵完毕之后,还得带着一颗为民为公的心去执法办差。。。。。。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密探可时时刻刻盯着这些人!
    谁要贪污受贿,铁定会被当场捉拿,然后拉去大校场当中挨揍,贪多了还要杀头呢!
    第三个让揭阳县城百姓感受颇深的变化,则是揭阳县城内的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县城内的秦楼楚馆和赌档,在永历二十五年腊月三十日之前就全部消失了。
    当然了,现在揭阳县城内也没有黑道上的兄弟包赌包娼收保护费了,也没有强盗团伙敢到揭阳县城外拦路打劫了。连揭阳县城外南北溪上的水寇都没了踪影。
    可以说,现在的揭阳县城至少是整个广东社会风气最好,治安也最好的县城了。
    而第四个让揭阳人民深刻体会到“天下为公”之法优越性的,就是即将从永历二十五年腊月开始逐步推行的“童男教育法”——凡是监国府直辖地盘上的童男,都必须接受至少四年的蒙学教育!而且是还是免费公办或是公助族办的。
    通过以上这些手段,朱和墭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就把“揭阳岛”上的三万人口都牢牢掌握住了,而且还拥有了一千多人的常备军。
    而且朱家父子还在大佬辉的支持下,完成了揭阳县城的改造和布防。
    这么一位在小小的揭阳县城愣是搞出了新朝气象,而且看着一时半会儿还完不了的英雄娶媳妇,当然吸引了不少还在“放年假”的揭阳县民。这小小的县城当中也没有什么乐子,现在又是大过年的,大部分的买卖都不开张。
    所以不少人就带着家小来了大校场看热闹了。
    小孩子们在噼里啪啦的鞭炮雨中钻来钻去,大声笑闹。留在县城过年的锦衣卫兵丁们,全都换上了鲜红的袍服,喜气洋洋的在那里维持着秩序。
    虽然这次朱和墭大婚有点仓促,但是这场面丝毫也不差了。彩画牌楼从新娘子们暂居的原清军揭阳协台的私宅一路竖到了世子府的大门外。世子府门外更是铺张,大门两边摆了许多满是糖供红枣花生的箩筐,地上也铺了簇新的条状红毡毯子。从达濠请来的乐手们呜哩哇啦地吹着弹着,礼宾司仪也穿戴整齐,也都一个个卖力无比。
    戏台子也搭了起来,从达濠请来的潮剧戏班已经在世子府和监国府的大门外登台唱戏了!也甭管他们唱得好不好,这热乎劲儿总是有的。
    宴席已经在世子府里面摆开了,从大门内一直铺开到了二堂。照例还是流水席,凡是“揭阳岛”上的官绅吏民,来的都是客!
    朱和墭本人,现在也换上了大红的新郎官衣裳,带着苏占山、赵鸿逵、姑爷白、小公公、老虎邱等人,在大堂到二堂之间来回走动,一桌一桌的进酒——能在大堂、二堂内上桌的,都是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