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7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煽动那些叛国贼独立?他们配吗?”安妮女王的言语中充满了鄙夷。
    很显然,她对法语美利坚的那群白色印第安人是相当不满的!
    “陛下,”外交大臣西德尼。戈多尔芬向女王鞠了一躬,“他们不是英国的忠实臣民,当然就更不可能忠于法兰克的太阳王了,所以他们是有利用价值的。只要有价值,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
    女王皱眉道:“他们反对太阳王?”
    “和英国的统治相比,太阳王可要严厉得多了,而且太阳王毕竟是一位罗马公教的教徒,罗马教会也是法兰克的国教!”
    北美十二州的居民几乎都是新教徒或清教徒,他们是极端敌视天主教的。
    国务大臣罗伯特。哈利又补充道:“陛下,蒙特祖玛王今年也已经61岁了,据说身体也不是很好,应该活不了几年。”
    在18世纪初,哪怕有最好的“新式中医”保着的人,能过到60多也不算短命了。所以61岁的蒙特祖玛应该也活不了太久。。。。。。而蒙特祖玛一死,阿兹特克王国也就失去了雄主。说不定还会陷入内乱!到时候北美十二州的白色印第安人也就度过了他们最大的危机。
    “陛下,”外交大臣西德尼。戈多尔芬又道,“这几年北美十二州的人口增长也很快,这是因为太阳王统治下的帝国内部还有许多遭受迫害的新教徒。。。。。。每年都有几万人迁入十二州。如果太阳王的统治还能再维持几年,十二州的白印第安人恐怕能达到一百万!”
    路易十四大概做梦也没想到,北美十二州非但没有成为欧洲人口流入新法兰西的跳板,反而成了吸收法兰克帝国内部对太阳王不满的新教徒的“海绵”,人口增长的速度甚至快于历史同期!
    大量的新教人口聚集在北美十二州,其中有许多还是从英格兰跑过去能说英语的新教徒,剩下的也大多是不满太阳王统治的德意志新教徒。。。。。。如果太阳王、朱和墭和蒙特祖玛这三座大山都没了,再加上英格兰王国的特务一煽动,那还不得闹起独立?
    “好!”安妮女王一拍巴掌,一脸期待地说,“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布局,等到太阳王和蒙特祖玛王都死了,就可以进行煽动力。一旦北美十二州开始造反,我们就以保护英语人口为民向他们提供援助。。。。。。在必要的时候加入战争,在北美洲打败法兰克帝国!”


第970章 这是正文的尾声——未来的开始
    大明大公三十八年,西历1716年,春天,大明淮北省某地。
    “咣当,咣当,咣当。。。。。。”
    这是外轮缘凸出的铸铁车轮在工字形的铸铁铁轨上滚动时发出的声音!
    大公天子闭着眼睛,坐在一节宽敞明亮的火车车厢内,一边养神,一边倾听着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这是工业化的婴啼,是新时代的号角,是他这一生为国为民所得到的最响亮掌声。不过这婴啼,这号角,这掌声还是有点不完美,因为缺少了机器的轰鸣。
    朱和墭现在乘坐的是一辆马拉的有轨马车,而非蒸汽机驱动的火车。谁让他前世是个“魔法师”,而不是“机关师”呢?他的“魔法”可以大幅加速大明冶金业的发展,但无法大大加速大明“机关术”的发展。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朱和墭在重建大明天朝的过程中,还设法解决了炼焦、去渣、耐火材料等困扰冶铁业不知道多少年的难题,而且还在金陵大学堂、广州海珠大学堂中设立冶金和采矿专业,专门培养冶金、采矿的大匠。
    另外,他还利用在全国各地实行均田的机会,将大量的可以埋藏着铁矿、煤矿的地区划入了“官田区”,而且还在境内各个主要城市、港口、矿区之间预留出了可以修建铁路、公里的“官田区”。
    在以上这些措施的刺激下,当时间进入18世纪20年代的时候,大明的煤炭、生铁、坩埚铁(勉强可以算是钢)的产量不仅全部位列世界第一,而且年产量都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妥妥的时间第一准工业国啊!
    因为生铁和坩埚钢的产量上来了,价格相对的也便宜了,所以修建“马车铁路”也就有了可行性。
    这种马车铁路首先出现在南京、广州、苏州、扬州、松江、汉口、南昌等一二城市的市区和各个矿区、港区,以及大型的工场区,都是用于短途的人货运输的。而第一条跑长途的马车铁路,则是京淮线,就是北京永定门到淮安北码头之间的铁路。之所以要修这么一条铁路,是因为大公初年修建了黄河入海人工河道后,淮河以北的漕运就中断了——因为黄河在宋金时代改道入淮,造成淮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提升,渐渐变成了悬河,再加上淮河的水量很大,一旦溃坝泛滥,就会对两岸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黄淮分流入海,就成了挽救淮南、淮北的最佳选择。
    但是黄淮一旦分流,黄河中上游下来的泥沙就没办法走宽阔而且水量很大的淮河入海,只能走比较狭窄,水量也少的新河道入海。这不仅会造成新河道的河床上升速度过快,还会将大量的泥沙冲入与之交汇的运河,使得运河河道也被很快淤积起来。
    由于大明再开以后的朝廷常驻南京,北京只是一个陪都,所以不需要大运河这条绝对可靠的生命线。因此朱和墭在大公初年的时候就选择了保淮河、断运河的办法,暂时放弃了淮河以北的运河,南北运输改走海路——这个问题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21世纪,凭借基建狂魔的工程能力也是没辙的。不过后世因为黄河改从山东入海,所以运河一直可以延伸到山东境内。而在大公初年,大明只是挖了一条和淮河平行,长约二百里的河道,距离淮河也很近,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把运河延伸到淮北了。
    而这种弃运河保淮河的政策,对淮河两岸地区当然是有利的。淮河两岸的土地免了连年水患之祸,也保住了淮河的入海航道——古淮河是拥有非常良好的入海航道的,哪怕到了明末,淮安都还是一个海港,明末的沈廷扬就在崇祯年间搞过淮安入海至天津、山海关、登州一带的海上漕运。但是对淮北、山东、北直隶的运河沿岸地区来说,失去运河的损失可就大了。别说发展工商业,连农产品的外运都成问题。也幸亏大公年间的大明还是民以稀为贵的时代,人少地多饿不着,而且北方历经战乱,人口密度更低,工商业更加不发达,有没有运河影响都不大。不过没什么影响那是短期的,看长期还是得有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才行。
    恢复运河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朱皇帝就只能寄希望于铁路了。。。。。。没有蒸汽机车,用马拉也行,总比没有的好!
    况且可以实用的蒸汽机也已经被金陵大学的机关系的机关师们给开发出来了,而且已经在徐州的利国县的煤矿、铁矿上投入运行了。
    现在朱和墭就乘坐着京淮线铁路马车,走在前往徐州利国县的途中——他这次是要去利国县的煤矿、铁矿观看江南机关器械厂出品的金陵牌蒸汽机的实用情况的。看完之后,他才能决定是不是要给设在上海县的江南机关器械厂追投一笔巨资!
    他这些年为了推动机关术的进步,不仅制定了保护发明创造的《专利法》,而且还投入巨资设立了一个机关法术基金会——看名字好像是修仙的,但实际上就是一个专门投资主营化工、机械技术开发的初创公司的风险投资基金。不仅大明的商人、法术师、机关师可以得到这个基金会的投资,海外的工程师们只要愿意在大明境内从事开发,并且拿出足够好的设计方案,一样可以得到朱皇帝的大手笔投资。
    这次在利国铁矿和利国煤矿投入使用的蒸汽抽水机,就是由一个来自英国的工程师,名叫托马斯。纽科门的人设计的第三代产品。这两台蒸汽机的缸径都达到了三尺,每分钟可以做24次往复运动,功率超过了15马力!
    如果这两台机器可以正常发挥,那么被大水淹没多次的利国铁矿和利国煤矿就能排干积水,投入满负荷生产了——由于这两座铁矿、煤矿距离很近,徐州利国县的交通又方便,不仅有铁路马车从矿区通过,还有通往海州的运河,可以走海路将产品运往全国各地。所以这利国铁厂一旦建设起来,就能够以很低的成本产出大量的钢铁。。。。。。有了大量廉价的钢铁,马车铁路,甚至将来的蒸汽铁路就能大发展了!
    工业化的时代,终于要来临了。
    一想到那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大时代,朱和墭就没有心思继续他的写作了——这两年随着太子朱怡鑫的成熟,上了年纪的朱和墭就在三年前朱天王崩逝前,借着“床前尽孝”的理由,将繁琐的朝政全都丢给朱怡鑫,他自己则将主要的精力投在了风险投资和创作一本名叫《诸葛武王问答》的奇书上面。
    这本《诸葛武王问答》顾名思义,就是借着朱和墭和早就已经去世的诸葛三和两人一问一答的名义写出来的。全书分成了三个部分,一是探讨和预言法术的发展;二是探讨和预言机关术的发展;三是“虚构”了一个没有朱和墭的时间线。。。。。。他准备把这本奇书传给大明的“护道人”朱怡银和吕四娘的!
    这也是他能为自己所创立的天朝最后能做的事情了。
    现在《诸葛武王问答》的“法术”和“机关”部分都已经完成,只剩下了“虚构”部分还在慢慢撰写。他刚刚放下毛笔,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然后随着一声嘶鸣,蹄声才消失不见。又过了一会儿,朱和墭的侍从大臣郭谦就拿着一份奏章走了进来。
    “圣上,太阳王驾崩了!”
    “太阳王。。。。。。”朱和墭摸着自己花白的胡子,叹了口气,“还是轮到他了!”
    他的语气听着有点伤感,这当然也是难免的。
    随着路易十四的离世,当年的“世界三雄”,如今就只剩下朱和墭一人了!
    而且这几年离开世界的大人物还不仅是路易十四,还有朱和墭的老豆朱天王,还有阿兹特克人的雄主蒙特祖玛,还有复兴印度佛教的佛爷第一世噶尔丹,还有康熙汗的老婆索非亚太后,还有那个处心积虑要让“小英帝国”伟大起来的安妮女王。。。。。。至于那些陪伴朱和墭一起重开大明天的功臣宿将,也凋零了一大批!
    诸葛三和早就不在了,于老爷子、杨起龙、苏勇、赵忠义、陈近南、邱辉、邱荣、苏占山、苏占海、赵鸿逵、郭有德等人,都在这几年相继离世!
    当然了,这些人都是善终的,朱和墭履行了自己不杀功臣的承诺,哪怕有些人掌权之后手脚不怎么干净,也只是被他投闲置散。。。。。。
    “谦儿,拿过来吧!”朱和墭向郭有德的儿子郭谦一招手,让他把奏章拿给自己,“谁继承了太阳王的皇位?”
    “当然是路易十五了,”郭谦笑道,“路易十四往下排,当然是路易十五了。”
    路易十四一开始当选法兰克皇帝的时候照着神罗皇帝的称号往下排,是路易五世,后来他又将法兰克帝国和法兰西王国彻底合并,称号又改回了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的继承人,当然是路易十五了!
    朱和墭被郭谦半开玩笑的话逗得有点发笑,这位大臣才接着报告道:“圣上,波旁王朝这几年可是流年不利,死了不少人。。。。。。路易十四的太子路易,皇太孙路易,皇太曾孙路易都走在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