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表哥-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阅奏折,也的确对身体不好!”李璋这时也再次开口劝道。
身为皇后,刘娥自然能分辨出李璋最后一段话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这让她也不由得心中一热,能被两个后辈如此关心,这也让她颇为高兴,再加上她这段时间也的确太累了,所以只见她考虑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道:“也好,那明天我就带祯儿去你的府上,到时你可不要让我们失望!”
“大娘娘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们准备一个大大的惊喜!”李璋看到刘娥答应,当下也大喜过望的道。
其实李璋请刘娥真正的目的正是为了土豆,他昨天已经挖出了一颗,结果发现土豆的产量十分惊喜,一颗土豆下面挂着七八个土豆,加在一起足有五六斤,而且昨天他就尝了一个,发现味道相当不错,所以才决定请刘娥和赵祯亲自去挖土豆,只有他们亲眼见到土豆的产量,才会真正的重视土豆。
第二天一早,李璋本想趁着旬日睡个懒觉,却没想到刘娥和赵祯竟然这么早就来了,他也不得不早早起床,结果当他来到前院时,却发现刘娥和赵祯正在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他这座府邸,秀秀她们都认得刘娥,这时也不敢不上前。
“参见大娘娘!”李璋当即快步上前行礼道。
“不必多礼,这座宅子虽然是陛下赏赐给你的,但我们却还是第一次来,你就带我们四处转转,另外让人准备点早饭!”刘娥当下笑吩咐道,她其实也不想来这么早,但是赵祯却是天没亮就跑去她的寝宫外等候,无奈之下她也只能早早的出宫,现在连早饭也没来得及吃。
李璋听到这里也答应一声,刚好他也没吃饭,于是就让秀秀去准备,自己则带着刘娥母子参观了一下自己的家,顺便也见一见自己的家人,只是李用和看以刘娥母子时,也是吓了一跳,因为昨天李璋根本没和他商量,他也不知道刘娥母子要来。
不过刘娥对李用和并不太喜欢,见了对方一面后就让他离开了,倒是在见到狸儿时露出几分笑容,甚至还赏赐了几样宫中带来的礼物,赵祯也同样给狸儿带了礼物,这倒是让狸儿十分高兴,不过可能是刘娥身上的气场太强,狸儿在谢过刘娥母子后,也远远的跑开了。
大概的转了一圈后,李璋又陪着刘娥母子一起吃了早饭,然后本想带他们去挖土豆的,却没想到刘娥这时忽然开口道:“大郎,那个燕娘不是在你这里吗,带我去看看!”
听到刘娥要去见燕娘,李璋也有些意外,不过还没等他开口,旁边的赵祯就十分好奇地问道:“燕娘是谁?”
李璋并没有告诉赵祯辽国公主就在自己家里,他自然也不知道燕娘是谁,这时李璋看了看刘娥,但对方却是一副事不关已的模样,无奈之下他只能含糊的解释道:“燕娘是我的一个亲戚。”
“走吧!”对于李璋的解释,刘娥也没什么表示,而是再次吩咐道,看样子她是铁了心要见燕娘,这让李璋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好亲自带他们来到燕娘住的院子。
自从辽国使团离开后,燕娘倒是多了一些自由,一般只要她不离开家,李璋也不会管她,而自从李璋收走了她的璎珞后,燕娘也开始心安理得的在李璋家里白吃白喝,而且平时也是奇懒无比,比李璋还要懒,一般这个时候她应该还没有起床。
果然,当李璋带着刘娥母子来到燕娘的院子时,房间里的燕娘还没有起床,直到李璋敲了半天院门,这才只见燕娘蓬头垢面的打开院门,看了一眼李璋道:“什么事?”
“没什么,我有个长辈过来,听说家里多了个人,就来看看!”李璋指了指身后的刘娥道,不过他并没有介绍刘娥的身份,因为没有必要。
燕娘这时才发现刘娥母子,当下揉着眼睛看了看,随后一脸欠捧的道:“看够了吗,看够了我就关门了!”
燕娘说着“呯”的一声就把门关上了,任凭李璋再怎么敲门她也不开,这让李璋也有些无奈,事实上自从燕娘住进李璋家里后,她又不允许出门,于是一天天就变得越来越堕落,据秀秀说,燕娘身为女孩子的闺房也是乱成一团,甚至连衣服都不愿意洗了。
“呵呵,真是有趣!”刘娥对燕娘的无礼却丝毫不生气,反而淡定的一笑,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表哥,这个女子到底是谁啊,长的倒是挺漂亮的,为什么这么邋遢?”赵祯似乎对燕娘十分感兴趣,当下偷偷的落在后面拉住李璋问道,估计他也是第一次见到燕娘这么邋遢的女子,毕竟宫里的规矩大,哪怕小小的宫女也会有仪容上的要求,丝毫马虎不得。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一个亲戚,不过她爹娘不要她了,所以只能住在我这里了!”李璋再次含糊的解释道。
“什么样的父母竟然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要了,真是太过分了,不过这么说来这个女子还真是可怜,表哥你也多劝说一下她,不要再这么邋遢下去了!”赵祯倒是十分好心,这时竟然劝起李璋来。
“知道了,咱们去我院子里看看吧,我说的那种新作物就在那里!”李璋不想再讨论燕娘的事,当下随意的答应了几句,然后就把话题转到了土豆身上。
“走吧,去看看你说的那个新作物到底有什么新奇的?”这时前面的刘娥也听到李璋的话,当下扭头开口道,李璋当即也答应一声,然后带着他们母子就来到自己住的院子,而在院子右侧,几行土豆也耷拉着叶子种在那里。
第一百六十一章 土豆(下)
“这个就是你所说的新作物?”刘娥在李璋的带领下来到土豆面前,脸上却露出几分恼火的神色,因为眼前这些土豆只有少少的几行,而且一个个耷拉着叶子,看起来半死不活的,更糟糕的是,刘娥根本看不出来这东西哪个地方能吃?
“不错,您别看它现在的样子不好看,其实主要是这两天太冷了,所以叶子才耷拉下来,但其实前几天长得可精神了!”李璋当下也急忙解释道,他也知道现在土豆的卖相不佳,但真正的好东西却在地底下。
“表哥,你这种的也太少了,人家种庄稼最少也是论亩的,可是你倒好,这些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几十颗吧?”这时赵祯也有些失望的道,他对种庄稼这种事也十分好奇,本以为会见到许多的庄稼,却没想到只有几十颗,这与他想像的实在差太多了。
“这也没办法,土豆的种子本来就没多少,今年只有这些,不过这些土豆我打算大部分都留种,等到明年就能买上块田地种下去了!”李璋这时也有些无奈的再次解释道。
“土豆?这哪里有半粒豆子?”刘娥这时再次追问道。
“土豆当然是长在土里面,而且这东西的产量极大,等下大娘娘您就知道了!”李璋这时也不想再多费口舌了,于是从旁边拿起一把锄头,然后照着一颗土豆就锄了下去,结果几锄头下去,很快就带出一连串的土豆,拳头大的土豆足有七八个,另外还有不少更小一些的,李璋把上面的土抖掉,掂量了一下得四五斤重。
“好大的个头!这东西能吃吗?”刘娥看到被李璋提起来的土豆也是惊叹一声,随后又有些怀疑的道,土里长的东西她见过,比如芋头之类的,但有些芋头是有毒的,所以她对这个土豆也带着几分怀疑。
“当然能吃,大娘娘您稍等片刻!”李璋说着将早就准备好的柴火抱过来,然后直接在院子里生火,随后就把几个土豆扔进去,其实土豆在炉灰里焖出来的最香,但这时没有时间,李璋也只能扔进火里烤了,反正都能吃。
不一会的功夫,李璋将土豆从火堆里扒出来,也顾不得烫手,几下将外面焦黑的皮扒掉,露出里面白嫩的肉,李璋自己先尝了一口,发现味道不错,里面也烤熟了,于是这才请刘娥和赵祯品尝。
刘娥是穷苦人出身,对这种原始的吃法倒不是很排斥,反而还让她想起当年的苦日子,于是只见她也捡起一个尝了尝,虽然是第一次吃土豆有点不适应,但至少还可以下口,至于赵祯就有些受不了了,只见他尝了一口后,立刻龇牙咧嘴的道:“味道有点怪,而且也不怎么好吃啊?”
“那是因为做法太简单,等下我用土豆做几样菜,你肯定会喜欢,不过这种土豆是否好吃倒还在其次,关键是它量大管饱,如果能让大宋的一部分土地种上土豆,日后就不愁缺食的问题了!”李璋这时总算开始步入正题道。
“哦?你的意思是说这种土豆的产量很大,而且还能推广到各地?”刘娥这时也听出了李璋话中的意思,当下也不由得扭头盯着他问道。
“大娘娘说的不错,这种土豆对土地不是很挑,咱们大宋南北两地都能种植,特别是北方更适合土豆的种植,而且这东西产量极大,一亩最少也得有千斤以上的产量,这可比小麦和稻米强多了!”李璋当即兴奋的解释道。
“此话当真!”刘娥听到李璋的话也是“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神色,她刚才只是把土豆当成一种新奇的吃食,并没有往这方面想,可是现在听到李璋的话,却让她一下子醒悟过来,特别是当听到土豆的产量在千斤以上时,更让她激动的差点失态。
“当然是真的,刚才大娘娘您也看到了,一棵土豆就有四五斤的产量,一亩地种上几千颗肯定没问题,当然种植太多不能像我这样照顾的这么仔细,单颗的产量肯定会减少,但就算一颗只有一斤的产量,那也有几千斤,所以说我亩产千斤已经相当保守了!”李璋再次开口解释道,这个数量他也大概算过,而且据他所知,后世已经有土豆能达到亩产万斤,当然这个是最高产量,一般土豆能几千斤是很正常的。
听到李璋的这些计算,刘娥也激动的双手都在颤抖,农为立国之本,而一个国家是否稳固,就要看粮食是否能养活自己家国的百姓,可以说历朝历代所以动乱,几乎都能与粮食扯上关系,而如果能解决粮食问题,那么这个国家几乎就不会有太大的动乱,朝廷的统治也将十分的稳定。
“不对,这个土豆这么大,怎么把它晒干,如果不能晒干,又怎么保存?”刘娥毕竟不是五谷不分的女子,忽然又想到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土豆不能保存的话,产量再大也没用。
“大娘娘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关键,这个土豆其实不用晒干,只要把它放到阴凉、避光的地方就可以了,一般存放三五个月不成问题,而土豆一般都是秋天收获,这样刚好吃一个冬天,等到明年春天时,就可以将发芽的土豆种下去,半年或一年就可以收获!”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璋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如果想要保存的更长一些,那就需要麻烦一点了,比如可以将土豆煮熟后切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只要做好防潮,保存几年也没问题,吃的时候也简单,拿开水一泡就能吃,而且土豆即能当菜又能当饭,做军中的主食也没问题!”
“嘶~”刘娥听完李璋的介绍也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这个土豆对于大宋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如果能推广开来的话,恐怕大宋将再无缺粮之忧,国力也将大增,别的不说,到时扩军肯定没有任何压力,而军队多了,哪怕战力不强,那也是种威慑。
“可是土豆很难吃啊?”赵祯还不明白土豆对大宋的意义,这时反而还在纠结土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