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表哥-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李璋品尝着美味的羊肉时,却只见赵祯这时忽然犹豫了一下,然后这才吞吞吐吐的道:“表哥,有件事我……我想和你聊一下!”
  “有什么事你就说,和我还客气什么?”李璋这时再次吞了口羊肉道,其实他这时也发现了,赵祯从刚才开始就没什么胃口,吃了口羊肉就停了下来,要知道以前他可是最喜欢吃火锅的。
  听到李璋的话,赵祯似乎也终于鼓起几分勇气,当下再次开口道:“表哥你可听说了大娘娘为我定年号的事?”
  “听说了,不是叫天圣吗,天降圣人,说的不就是你吗?”李璋这时笑着开口道,似乎对这个年号并没有多想。
  “如果大娘娘也像表哥这样想就好了。”赵祯听到这里却露出一脸幽怨的表情低声道。
  听到赵祯话中带着几分埋怨,李璋当下也是叹了口气,然后放下筷子道:“是不是有人在你面前说了什么?”
  只见赵祯这时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点了点头道:“嗯,有人说大娘娘给我选了这个年号,其实是想效仿前朝武后,甚至外界有传言说,大娘娘已经有了称帝之心?”
  虽然李璋也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当听到赵祯将他的心里话讲了出来时,却还是禁不住叹了口气,他最担心的情况终于还是发生了,随着赵祯的登基,刘娥的掌权,他们母子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裂痕,虽然现在这个裂痕还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母子间的分歧只会越来越大。
  “那你是怎么看这件事的?”李璋沉默了片刻后,忽然抬头向赵祯询问道,他想搞清楚赵祯真实看法,而不是他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看法。
  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是涨红了脸,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吞吞吐吐的道:“我……我也不知道,只不过年号这件事大娘娘做的太明显了,而且也根本没有和我商量,我现在也搞不清楚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赵祯虽然嘴上说不知道,但是当说到最后时,话中的那股子埋怨之气却怎么也遮挡不住,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这段时间有不少大臣私下里见过他,当然这些大臣不敢明着说刘娥有野心,但话中也隐晦的提到一些,赵祯又不傻,自然也听明白了,再加上外界的一些流言,更让他感到十分的不安。
  听完赵祯的这些话,李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随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今天只有咱们兄弟二人,所以我也不叫你陛下了,不过表弟你要记住,现在你年纪还小,唯一能依靠的人也只有大娘娘,所以无论大娘娘做什么,哪怕你心中再怎么不满,也不要表现出来,更不要让大娘娘知道!”
  “表哥你的意思是说,我只能强忍着了?”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却是眉头一皱道,其实这些话他在心里憋了很久了,只是一直找不到人倾诉,唯一可以倾诉的也只有李璋了,却没想到李璋听后也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
  “不是让你忍,而是你必须要想明白一件事,就算是大娘娘将权力交给你,以你现在的年纪也根本抓不住,最后只会落到朝堂上的那些大臣手中,那些大臣就算再怎么忠心,可是他们还能比得上大娘娘吗?”
  李璋说到这里时,长吸了口气继续用真诚的目光盯着赵祯道:“而且相比之下,女人想要称帝比男人困难无数倍,毕竟古往今来,历史上也只出了一个武则天,绝对不会再出第二个,所以皇权落在大娘娘手中,总好过落在其它人手中,毕竟你们才是母子!”


第二百零二章 鱼头宰相
  李璋的话可谓是字字诛心,如果让外人听到的话,说不定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但是赵祯听后却十分的感动,因为他知道也只有李璋才会和他说这些话,无论是外面的大臣还是他身边的人,恐怕都没有这个胆子。
  只见赵祯听完后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冷静的向李璋再次请教道:“表哥,你是我最信任的人,现在我想请你告诉我,我到底该怎么做?”
  “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做的,不做,平平安安的让自己长大,你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你的年龄,大娘娘一天天的老去,而你却是一天天的长大,只要时间到了,是你的还是你的,谁也夺不走!”李璋这时拍了拍赵祯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对于现在的赵祯来说,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好!我听表哥的!”赵祯这时重重的点了点头道,虽然在别人看来,李璋是刘娥的亲戚,但是在赵祯看来,李璋和自己却更亲近,有时候人的感觉是十分准的,这也是赵祯对李璋如此信任的原因。
  李璋也感觉到赵祯对自己的信任,这让他也颇为感动的点了点头,随后笑着开口道:“不光是你需要时间,我也需要时间来成长,等到咱们兄弟二人长大成人之后,肯定会为整个大宋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到时你也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李璋的一番话也让赵祯有种热血沸腾之感,年轻人就这点好,十分容易被别人画出的美好未来所煽动,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李璋不仅可以为赵祯画出一副美好的未来前景,而且还有能力帮他实现,只是在此之前,他们还需要耐心的等待。
  因为“天圣”这个年号的事,朝堂上也是争吵不休,不过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并不是王曾,而是时任左谕德、直龙图阁的鲁宗道,同时也是宰相班子之一,王曾一样都算是副宰相。
  说起这个鲁宗道,他的经历也颇为传奇,因为别人升官可能是靠关系,也可能是靠能力,但鲁宗道升官却是靠着一顿酒,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小故事。
  后世许多人都称大宋官员的俸禄最为优厚,这种说法对也不对,因为上层官员的俸禄的确十分优厚,特别是宰相,光靠俸禄就足以过上十分奢靡的生活,比如当初寇准为相时,就天天在家里宴请宾客,生活也是相当的奢侈,直到后来有人劝诫,这才让他一改奢靡的生活,将自己的俸禄捐出了大半,但就算如此,留下的俸禄依然让他的生活十分富足。
  不过相比上层的官员,大宋下层官员的俸禄依然不高,比如鲁宗道当时在秘书监任职,俸禄就不是很高,而他又喜欢喝酒,于是就经常去一个小酒馆喝上几杯。
  这天鲁宗道在喝酒时,忽然有宫中的内侍跑来,因为当时还在世的赵恒召他去起草一份诏书,结果鲁宗道就满身酒气的去了,赵恒问他在哪里喝酒,他也如实禀报,结果这让赵恒十分生气,因为大宋规定,官员不得在公共场合饮酒,而鲁宗道显然违反了这个规定。
  不过鲁宗道却十分冷静的为自己辩解,他说自己的俸禄不高,根本置办不起昂贵的酒器,所以只能去酒馆饮酒,而且他去酒馆时,也会脱掉官服,再加上那个小酒馆十分偏僻,根本没有人认识他,所以他也根本没有因为饮酒而影响官员的形象。
  对于鲁宗道的辩解,赵恒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对他还颇为欣赏,于是就提拔他为谏官,这也让鲁宗道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赵恒在位时,他几乎天天向赵恒提意见,甚至连天书的事也明目张胆的反对。
  但奇怪的是赵恒对鲁宗道一直十分欣赏,哪怕不采纳他的意见,也从来没有因此而责罚他,而在赵恒去世时,鲁宗道也同样作为托孤大臣。
  鲁宗道性格耿直,凡是他看不顺眼的事情,肯定会上书进谏,而且从来不怕得罪人,也正是因为他这种脾气,所以又被人称为“鱼头宰相”,所谓鱼头有两重含义,第一就是鲁字拆开就是鱼头,而第二重则是指鲁宗道的脾气就像是鱼头一样,煮不熟、嚼不烂。
  以鲁宗道的脾气,自然不同意刘娥提出的“天圣”年号,而且还在朝堂上与支持刘娥的王钦若、曹利用等人大吵起来,他性格耿直,又能言善辩,结果王钦若和曹利用都被他骂的不敢开口,据说这两人在外面遇到鲁宗道时,甚至都会故意绕开他,免得招惹了这位鱼头宰相。
  不过就算鲁宗道吵的再凶,也无法改变刘娥的决心,最后“天圣”这个年号还是被强制的定了下来,等到过了年后,刘娥正式宣布今年为天圣元年。
  对于朝堂上的争斗,赵祯一直听从李璋的叮嘱,不听不看也不做,什么事情都任凭刘娥处置,甚至有一些鲁宗道亲自跑去求见赵祯,但却被赵祯给拒绝了,这让朝堂上下也都有些失望,毕竟连皇帝都不站在他们这边,他们再怎么闹也没什么用处。
  李璋在过年后就回到皇冠,一边安心的种自己的土豆,另一边则督促火枪营的训练,现在火枪已经可以成批量的生产,而且为了保证质量,他将制造火枪的工匠分成数个小组,每把火枪生产出来后,都会刻上相应的印记,如果这把火枪出现问题,制造火枪的小组就要受到严重的责罚,当然如果火枪的质量优秀,相应的小组也会受到丰厚的奖励。
  二月,马上就要到赵恒的祭日了,按照规矩,赵祯身为儿子自然要去皇陵祭拜一番,而他在路过皇庄的时候,还特意叫上李璋陪着自己,因为刘娥政务繁忙脱不开身,妙元又是女子,一般女儿是不准参加这种祭奠的仪式的,所以这次也只有赵祯一人前来,而李璋也早就等着这个机会,因为他有件事必须要进皇陵一趟。


第二百零三章 姑母
  皇陵,帝王的长眠之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陵的守卫比皇宫还要森严,比如呼延守信率领的军队负责巡视皇陵东侧,但除了巡视的范围外,严禁再向前一步,更不可能进入皇陵,所以李璋在皇庄呆了那么久,也只有外面远远的看过几眼皇陵,想要进去除非得到刘娥的同意。
  也多亏了这次赵恒去世一周年,赵祯要亲自前去祭奠,于是李璋也趁着这个机会,终于可以进到皇陵,当马车从皇陵的正门进入之时,李璋也颇为激动。
  皇陵的占地规模颇大,而且也分为地下建筑和地上建筑,地下就不必说了,主要就是存放赵恒遗体的地宫,而地上的部分则是一重又一重的宫殿,事实上这里的建筑并不比皇宫差多少,而且也有不少人生活在这里,除了外围的护卫和负责皇陵维护的工匠外,还有不少赵恒生产的妃嫔也生活在这里,另外还有不少伺候她们的宫女内侍等,加在一起足有数千人。
  马车进到皇陵,赵祯和李璋也不再乘车,而是下了车步行,这次随同赵祯前来的人还有很多,除了供奉给赵恒的祭品外,还有许多神器要送给生活在这里的妃嫔,毕竟这些妃嫔也都算是赵祯的长辈。
  今天时间已经不早了,而且后天才是赵恒的祭日,所以赵祯和李璋还需要在皇陵住上几天,刚好趁着这两天,可以把带来的礼物分发给住在这里的妃嫔。
  “表哥,有必要让我亲自去送吗?”第二天上午,赵祯一手提着礼物,一边却向李璋报怨道,本来分发礼物这种事,直接让带来的内侍去做就行了,根本不用赵祯亲自出面,毕竟住在这里有封号的妃嫔就有好几十人,一个个去送也需要花上不少的时间。
  “毕竟都是你的长辈,而且我听说这些妃嫔都是因为没有子女,所以才被送到这里,可是你就只有一个妹妹,换句话说,除了妙元的母亲杜贵妃外,其它妃嫔几乎都在这里了,她们平日里只能吃斋念佛为先皇祈福,你作为晚辈,自然也要尽一些孝道,这样传出去能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