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表哥-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赵祯手忙脚乱的样子,李璋也急忙指点了他几句,这才让赵祯正确的把孩子抱在怀里,而赵昉这时也摇晃着拨浪鼓,听着小鼓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当即也咧开小嘴笑的十分开心,一张白胖的小脸也全都皱在一起,连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赵祯看着儿子可爱天真的笑容,整个也似乎也大受触动,脸上本来有些僵硬的表情也开始融化,其实就算是父子亲情,也是需要培养的,如果一对父子平时不交流,甚至多年不见面,感情也会慢慢变淡,这也同样适用于其它感情。
  看到赵祯抱着儿子的样子,李璋这时却向青织使了个眼色,对方也立刻会意,然后她抱着安然悄悄离开,李璋也低声向李太后告辞,李太后也立刻领会了李璋的意思,毕竟李璋一家三口都在这里,等下赵祯见到说不定会再次伤感,所以也点头送李璋离开。
  “夫君,我看陛下还是挺喜欢孩子的,他的心结应该解开了吧?”回去的路上,青织也向李璋询问道,虽然之前她没有听到李璋和李太后的谈话,但大概也能猜到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现在还只是初步解开了陛下的心结,想要彻底的解开,还需要让他们父子多多相处,加深他们的感情才行。”李璋当下再次开口道,父母也需要参与到孩子生长中的各个阶段,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深厚的亲情,如果父母缺失孩子的成长,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后世的留守儿童就是典型。
  第二天一早,王曾回京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相比李迪,王曾的名望可就大多了,所以他回来的消息也引起了更大的波澜,而在这天的早朝上,赵祯正式下旨,任命王曾为枢密使、吏部尚书,至于三司使则暂时由陈尧佐担任。
  枢密使的职权虽然比不上宰相,但也是朝堂上的三巨头之一,直接进入到朝廷的权力核心,可以参与核心政务的处理,而且除了吕夷简外,众多相公之中也只有王曾的威望最高,再加上当初王曾为相多年,朝堂上也有许多的亲朋故旧,所以隐然间王曾已经成为与吕夷简相抗衡的人物。
  要知道在王曾回来之前,吕夷简历经两朝不倒,而且还在关键时刻力挺赵祯,可谓是两朝元老,朝堂上虽然还有一些老臣,但都无法与吕夷简相比,说句不好听的,整个朝堂几乎都快成为吕夷简的一言堂了,这也让人想到了当初的丁谓,所以赵祯才会想办法给吕夷简立一个对手。
  吕夷简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据李璋得知的消息,就在王曾去政事堂的第一天,就差点与吕夷简发生冲突,虽然吕夷简没有直接将矛头指向王曾,但他却对逼宰相宋绶大加斥责,骂他推荐的官员不合格,可是王曾这次回京也是宋绶推荐的,所以吕夷简也几乎是指着王曾骂,结果王曾也顶了回去,两人的第一次接触也是不欢而散。
  除了宫廷的秘闻外,朝堂上的争斗就是东京人最喜欢八卦的事情了,所以王曾与吕夷简不和的消息也立刻传遍了整个京城,成为继张皇后葬礼、以及赵昉这个皇子出生这两件事之后最大的八卦,一时间所有人都在津津有味的讨论着王曾与吕夷简之间的恩怨。
  不过王曾的威望虽高,但他的职位毕竟不如吕夷简,所以在最初的交锋中,王曾也处于下风,而吕夷简则利用自己宰相的身份,处处打压王曾,这让王曾也是怒不可遏,不过王曾不是李迪,而且他也知道赵祯让自己回京的用意,所以王曾对此的策略就是一个字,那就是“忍”,只要吕夷简不与他彻底的撕破脸,他也懒得搭理对方。
  赵祯最近除了处理政务外,就是关注着张皇后的葬礼,以及皇陵的修建事宜,其它时间也都被李太后带着赵昉占据了,所以根本没时间理会王曾和吕夷简间的争斗,而且对于他来说,只要两人斗的不太出格就行,毕竟这本来就是他一手安排的。
  李璋也一直关注着吕夷简与王曾的事,对于这件事他本来是不想介入的,因为两边都是他的熟人,虽然算不上朋友,但毕竟有过一些交往,特别是吕夷简,无论对方出于什么目的,都曾经指点过他,所以这个人情他一定要还,而现在吕夷简虽然占据着上风,但他却从中看出一些不太好的苗头。


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楼
  朱雀楼,京城最大的酒楼之一,因为位于朱雀门附近而得名,这家酒楼有不少的拿手菜,特别是以东京当地菜做的最为地道。今天是旬日,李璋却在中午时来到酒楼,他早就让人在这里订下二楼的包厢,因为今天他要宴请一个贵客。
  就在李璋来到包厢后不久,很快他请的客人就来了,就见进来的人五十岁左右,身着青色长衫,身材颀长五官端正,颌下三缕长须,正是大宋第一相的吕夷简。
  “吕相来了,快快请坐!”李璋看到吕夷简进来当即也站起来笑道,随后就吩咐人上菜,不一会的功夫,两人面前就摆满了朱雀楼的拿手菜,随后李璋让所有人都退了下去。
  “李都尉怎么忽然想到请老夫吃饭了,而且还特意请我来朱雀楼,怕不是有什么用意吧?”只见吕夷简这时坐下来直接开口问道。
  “哈哈~就知道瞒不过吕相!”李璋这时也大笑一声,随后亲自给对方倒了杯酒这才接着道,“朱雀门前朱雀楼,楼前送别使人愁,这两句俗语几乎整个东京城都知道。”
  朱雀门是东京城的南正门,很多人离开京城时,亲友前来送别都会在朱雀楼设下送行宴,当然因为朱雀楼消费不低,能来这里送别的人也是非富即贵,而朱雀楼也以做本地菜闻名,久而久之,朱雀楼设宴也就多了一层送别的意味。
  “怎么,李都尉你最近要离开京城?”吕夷简当下再次问道,东京城的酒楼那么多,李璋偏偏选在朱雀楼设宴,但自己并没有离京的打算,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李璋最近要离京了,说不定是有什么事情要拜托自己照顾?
  “吕相误会了,我并没有离京的打算,只不过我最近夜观天象,发现吕相最近可能要离京,而我到时可能有事抽不出时间,所以这才提前在朱雀楼设宴为吕相送行!”李璋当下再次笑呵呵的道,现在他的脸皮也厚多了,睁眼说瞎话也是张嘴就来。
  吕夷简自然不信李璋懂得观什么天象,但他却了解李璋的为人,知道对方绝不会无的放矢,所以这时也不由得一皱眉道:“李都尉有什么话不妨直说,不必绕这么大的弯子!”
  李璋其实也不喜欢这种拐弯抹角的说话,但他和吕夷简的关系微妙,说话也不能太直接,否则可能对方还接受不了,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只见李璋这时吃了口菜,然后这才放下筷子叹了口气道:“听说最近王相被吕相打压的很厉害,现在人人都说吕相虽然是王相的后辈,但却是青出于蓝,把王相压的死死的,不知这些可是事实?”
  “这些都是别人的风言风语,我为宰相一心为公,从来不会以权势压人!”吕夷简也没想到李璋竟然会当着自己面问这些,随后就开口否认道,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打压王曾的事。
  “吕相不承认也正常,只不过我有时候也在想,吕相聪明一世,为何会在王相的事上犯糊涂呢?”李璋对吕夷简的否认并不意外,只见他这时似乎是有些自言自语的道。
  “李都尉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知道了些什么?”吕夷简当下再次皱起眉头道,如果别人说这些话,他可能会恼羞成怒,甚至拂袖而去,但李璋却不一样,他是赵祯的表兄,又是赵祯最信任的人,整个大宋如果说要找一个对赵祯最了解的人,恐怕除了李璋就没有第二个人选了,所以吕夷简这时也怀疑李璋是不是从赵祯那里知道了些什么?
  李璋这时却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再次吃了口菜这才再次道:“其实吕相是个聪明人,应该也能明白陛下的用意,之前李少傅被逼走也就算了,可若是王相再被逼走的话,吕相你觉得到时陛下会怎么想?”
  “这个……”吕夷简听到这里也是一惊,当即坐直了身子,他的性格的确有些霸道,之前李迪是主动向他动手,所以他才设计逼走了对方,而王曾虽然没有向他动手,但却让他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吕夷简也想像之前逼走李迪那样,把王曾也逼出朝堂,可是他却忘了赵祯对这件事的态度。
  其实以吕夷简的智慧,本来不应该忽略这么明显的事,但正所谓权势迷人眼,他一心只想着保住手中的权力,自然也就忽略了其它的事,赵祯能容忍他逼走李迪,但却绝不会容忍他再逼走王曾,如果他真的硬要对王曾下手,最后无论对错,恐怕他这个宰相就要做到头了,到时很可能像李璋说的那样被贬出京城。
  看到吕夷简沉思的模样,李璋则是再次一笑道:“据我刚得到的消息,陛下最近想要加封王相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而其中的用意也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吕夷简听到李璋的话再次一惊,他身为宰相,而宰相还有另外一个正式的称谓,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也是以前王曾担任过的官职,而现在赵祯打算将王曾加封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职位已经与他相当的接近,再加上自己这段时间对王曾的打压,显然赵祯是在支持王曾,同时也是对他的警告。
  “多谢李都尉的提醒!”想到上面这些,吕夷简当即醒悟过来,随即向李璋郑重的行了一礼道,虽然他怀疑李璋对自己说这些可能是出于赵祯的意思,但无论如何,这个人情他都记下了。
  “哈哈~其实这些事情就算我不说,以吕相的智慧肯定也能想到,当初人人都说丁谓智计过人,但在我看来他却只有小谋而无大局,最后这才惹火烧身,吕相当初也扳倒丁谓的功臣之一,所以有些话我也就不多说了!”李璋说到这里再次给吕夷简倒了杯酒。
  听到李璋拿丁谓做比,吕夷简也是苦笑一声,虽然他不至于落到丁谓的下场,但也的确给他提了个醒,自己之前的确犯了一些帝王的忌讳,可笑自己竟然被权势迷了眼,根本没看清眼下了局面。


第五百二十八章 草原的秋日
  秋高气爽,正是一年收获的时节,也是北方草原最为宜人的时节,以往这个时候,牧人都忙着给牲畜们上膘,以便让牲畜们能够熬过酷寒的冬天,同时人们也在为过冬准备食物,除了草原上的产出外,他们也经常通过交易,从汉人那里换来粮食存储起来,这些都是过冬的必备。
  然而今年的北方草原却没有秋日的惬意,反而变得杀气凛然,一队大宋骑兵从草原上策马狂奔,而在他们前方,则是一只党项人的部落正在拼命逃窜,甚至为了逃命,他们不得不扔下部落里的牛羊、车马等等,希望宋军骑兵能停下来捡拾这些战利品,从而为他们争取逃命的机会。
  这段时间宋军一直在草原上扫荡,一般来说,如果遇到军纪一般的宋军,他们肯定会停下来捡拾战利品,毕竟现在党项人也不好杀,如果真的逼到绝境,党项人反击起来也能给宋军带来一定的伤亡,但如果遇到的是宋军精锐的话,他们眼中却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杀人。
  很显然这只党项部落的运气不好,遇到的是宋军的精锐骑兵,这队五百人左右的骑兵对周围的战利品连看都不看,甚至遇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