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表哥-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是李璋怜悯的眼神刺痛了柳乘风,只见他这时忽然红着眼睛盯着李璋再次道:“我知道你不相信,但我可以告诉你,帽妖绝对是真的,而且就是黑暗之王派到人间的使者,如果你们不遵从伟大之父的教诲,日后迟早会自食苦果!”
“哈哈~你说是真的就是真的吗,你有什么证据?”李璋听到这里却是大笑一声反问道,不过这时他心中却有些狐疑,因为他感觉柳乘风虽然癫狂,但却不像是说假话。
“我当然有证据,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柳乘风这时忽然再次冷静下来,眼神中也透着几分狡猾的道。
“什么条件?”李璋考虑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问道,虽然他还不知道这个柳乘风的证据是什么,甚至他怀疑对方根本就是在撒谎,不过出于对帽妖的好奇,他还是想听一听对方到底有何打算?
“放了我儿子,只要你答应放了我儿子,我就带你去见帽妖的证据!”柳乘风再次激动的道,他是个狂信徒,为了传教甚至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但他唯一在乎的却是自己的儿子,可能在他心中,这也是唯一比信仰还要重要的东西。
李璋对柳乘风的这个要求也并不意外,只是他却是冷笑一声道:“你儿子是这个案子的主犯之一,你觉得凭一个不知真假的所谓帽妖证据,就能让本官答应放过这个主犯吗?”
“你们官府不就是想要一个幕后真凶向百姓交待吗,冒充帽妖的事又不止我们一家在做,京城的其它寺院和道观也有人暗中在做,也许你觉得我们的做法太残忍,竟然真的去伤人,可是不用这种办法的话,根本无法激发百姓的恐惧,我们摩尼教又不比佛道两家,所以用普通的手段根本招揽不到信徒。”
说到这里只见柳乘风顿了一下,接着再次道:“这次的罪行我一个人扛下来,这样你们官府也能向天下人交待,另外关于帽妖的证据,我敢保证,你见过之后肯定会感到无比的震撼!”
李璋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伊格勒没有被抓住,他就算是想放人也找不到人,不过倒是可以用这个空头支票诓骗一下柳乘风,先见一见那个所谓的帽妖证据再说。
“好,我可以答应你,不过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我必须先见一见你口中的那个证据,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我才会考虑放人,如果是你夸大其词,甚至是假冒的,那可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李璋最后终于点头道。
看到李璋答应,柳乘风也终于松了口气,其实他也不敢肯定李璋见到证据后,会不会遵守诺言,但他现在却别无选择,只能相信李璋,至少这给他带来一丝希望,而希望对于一个被逼入绝境的人来说也无比的珍贵。
当下李璋又问了一下摩尼教冒充帽妖的事,这次柳乘风再也没有任何隐瞒,十分痛快的就把事情全都交待了出来。
摩尼教经过武宗的打击后,一直到唐朝灭亡都不敢露头,只能在暗中活动,比如居住在洛阳的回纥人也与汉人通婚,也改变了信仰,不过有些人明面上信奉佛教,暗中还是供奉着摩尼教的神像,这也使得中原的摩尼教受到佛教、道教的影响极大,与西域的摩尼教也产生了一些差别。
直到大宋建立后,中原的摩尼教才慢慢的敢冒出头来,但行事依然十分的谨慎,不过在大宋与西州回纥建交后,西域与中原的摩尼教也开始有所接触,相比中原的摩尼教,回纥人那边的摩尼教却处于统治地位,行事更是十分霸道,因此他们也时常派人来中原督促中原的摩尼教徒传教,以扩大信仰。
柳乘风出生于杭州富商人家,与摩尼教并没有什么接触,但是后来他家道中落,不得已冒险去西域经常,据他的说法,当年他带着货物冒险去了西域,但却遇到马贼,最后躲到一个破败的摩尼寺中,结果忽然天降神光,马贼竟然不敢进寺,这也让他逃过一劫,于是后来改信摩尼教,甚至还在回纥居住了数年。
也正是在回纥居住的那段时间,柳乘风不但加入了摩尼教,而且还娶了一个回纥贵族之女,也就是伊格勒的母亲,他们夫妻感情极好,哪怕在妻子去世后,他也没有纳妾的心思。
后来柳乘风被摩尼教的高层相中,派他来中原传教,于是他就来到洛阳的思顺坊定居,表面上是个富商,其实却是摩尼教最大的头目,不过他虽然从回纥回来了,但儿子伊格勒却没有回来,而是留在回纥跟着摩尼教的高层学习,直到几年前他妻子去世时,伊格勒这才赶到洛阳。
相比柳乘风,回纥的摩尼教高层显然更信任伊格勒,于是在儿子回来后,柳乘风就成了儿子的副手,父子二人同心协力的传教,但是因为摩尼教潜伏太久了,而且名声也不太好,使得他们在洛阳的传教一直收效甚微,甚至连一些在洛阳定居的回纥人都不信教。
这种情况下,柳乘风父子二人也颇为苦恼,却没想到前段时间城外发生了帽妖重现的事,这让他们父子二人都是眼睛一亮,立刻就想到了可以利用帽妖来传教,而为了冒充帽妖,他们也搜集了许多关于帽妖的传闻,也正是在这些传闻中,他们找到一个关于帽妖存在过的证据。
后面的事不用柳乘风说李璋也能猜到,他们利用孔明灯冒充帽妖,然后又打造了那些狼人装备,让人装成狼闯进民宅伤人,以此激起百姓更大的恐惧,毕竟他们摩尼教不比佛道两教,在民间的基础太过薄弱,只能用这种极端的手段,日后才能忽悠更多的信徒。
柳乘风交待完后,旁边有书吏将他的证词也全都记录下来,随后让他签名画押,有了这份证词,他的罪名也几乎定下来了,甚至李璋这个全权处理帽妖事件的大臣,可以直接宣判他的死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柳乘风在交待自己的罪行时,再三强调城中不仅仅是他们摩尼教冒充帽妖,另外还有几家寺院和道观冒充帽妖,他们的人在晚上行动时,就曾经遇到过其它势力的人,只是双方都是心照不宣的没有拆穿对方。
李璋对此也早有猜测,所以也并不感到惊讶,不过那些人虽然可恨,但至少没有像摩尼教这样大肆伤人,所以李璋准备在处置完摩尼教的事情后,再对那些人敲打一翻,至少要让他们把之前吃下去的再吐出来。
当下李璋把柳乘风暂时收押,不过他现在也有些好奇,柳乘风口中那个所谓证明帽妖存在的证据是什么?
第五百五十一章 龙门石窟
涉案的回纥人已经全部抓了起来,唯独少了伊格勒这个主谋,为了抓住对方,洛阳城一连三天都没有开城门,城中所有官兵衙役一遍又一遍的搜,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城门也不能一直关着,最后只能暂时放弃对伊格勒的搜捕,但还是发布出海捕公文四处张贴,并且开出重额赏金,希望有人能提供有用的消息。
伊格勒的事暂时放到一边,李璋现在最感兴趣的还是柳乘风口中那个关于帽妖的证据,不过他却故意晾了柳乘风几天,赶到这天才来到牢中。
柳乘风身为重犯,自然被关押到大牢最深处,而且李璋为了防止有人把伊格勒在逃的消息泄露给他,所以给他安排了单独的牢房,平时也严禁任何人探视,连狱卒都不准和他说半句话,而当李璋来到大牢见到柳乘风时,只见对方比前几天更加的憔悴,整个人更是瘦了几圈,看到李璋进来时也立刻跳了起来。
“我儿子在哪里?”柳乘风第一句就是问伊格勒的事,看来他儿子在他心中的确是最重要的人,这让李璋都有些不忍心利用他了。
当然上面的想法只是在李璋心中一闪即逝,随后就淡定的开口道:“告诉我你那个所谓的证据在哪里,只要你的证据能让我满意,你们父子自然有见面的一天!”
听到李璋的话,柳乘风这时却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开口道:“那个证据的位置极其隐秘,就算我告诉你,恐怕你也不容易找到,除非有我亲自带路!”
“你想出去?”李璋听到这里却露出警觉的表情,柳乘风可是重犯,而且这个人颇为狡猾,所以他现在也怀疑对方是不是用假消息骗自己,从而想借机逃出去?
“怎么?李御史难道还担心我能逃跑吗?”柳乘风这时却晃了晃手中的镣铐道,铁链在撞击下发出清脆的声响,身为重犯,他的手上脚上都戴着特制的镣铐,没有钥匙根本别想打开。
李璋这时却是忽然心中一动,他想到伊格勒还没有抓到,自己带着柳乘风外出,说不定还可以吸引对方前来营救,如果能把对方一网打尽的话,那可再好不过了。
“好,我可以让你带路,不过你先告诉我证据的大概位置在哪里?”李璋想到上面这些立刻点头道。
“就在城南东山!”柳乘风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东山?龙门石窟!”李璋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表情,东山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龙门石窟肯定无人不知。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的伊水河畔,河两岸分别为东山和西山,其中西山又名龙门山,东山则称香山,龙门石窟就位于这两座山的山壁上,从北魏孝文帝时开始开凿,历经隋、唐、五代,直到大宋年间依然有不少人在开凿石窟,李璋也没想到所谓帽妖的证据竟然在龙门石窟。
当下李璋让人准备一辆封闭的马车,然后将柳乘风关到车内,并且由野狗亲自看管,因为车厢是封闭的,柳乘风也不会看到街道和城门处悬赏伊格勒的公文。
而李璋率领着大批的护卫,将关押柳乘风的马车团团围住,甚至在上街时还有人清路,严禁任何人靠近马车,就差把“重犯”这两个字直接写到马车上了。
然而很可惜的是,直到李璋他们出了洛阳城,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物,不过到了城外李璋也吩咐人更加小心,毕竟如果有人想要动手的话,肯定会选在城外。
伊水本来就离洛阳城不远,等到下午的时候,李璋他们一行人也终于来到伊水河畔,只见河两岸山川起伏,伊水蜿蜒曲折的从山川中流过宛如一副优美的山水画一般。
沿着伊水又向前走了不远,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龙门石窟,李璋在后世曾经来过这里,那时的龙门石窟规模更大,毕竟宋朝和后世的朝代也开凿了不少石窟,但因为后世的战乱,导致龙门石窟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珍贵的石窟也是毁于一旦。
相比之下,宋朝时的龙门石窟虽然规模小一些,但却十分的完整,哪怕经过许多的战乱,但一般很少有人破坏石窟,一来古人对神佛比较敬畏,二来石窟里的雕刻与书籍也不像后世那么值钱,就算是偷袭走也卖不出去。
这一世李璋也是第一次来洛阳,同样也是第一次来龙门石窟,作为洛阳一大景点,龙门这里也十分热闹,经常有文人雅士前来龙门游玩,当然也吸引了不少商摊在这里摆摊,甚至在龙门山脚下也形成一个不小的村镇,伊水上也架起桥梁连通两岸。
可惜证据不是在最热闹的龙门山,而是在河东岸的东山,相比龙门山,东山上的雕刻要少一些,而且这个时期的很多石窟在开凿完成后,会把洞口封上,使得能看到的洞窟更少。
马车停在东山的山脚下,因为山道狭窄,车马根本上不去,只能步行上山,野狗押着柳乘风走在前面,李璋与护卫紧随其后,山道上偶尔能见到一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