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表哥-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李兄,太好了,果然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没想到竟然会在京城遇到李兄!”李植看到李璋时也不由得兴奋的大叫一声,随即就快步抢上前,而这时李璋也发现李植是孤身一人,身边除了两个仆人外并没有其它的同伴。
听到“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句话时,李璋也不由得感觉一阵牙痛,虽然对方说的是事实,但总感觉这句话用在这里挺别扭的。不过李植很快又想到一件事,当再次问道:“李兄你不是回南方了吗,怎么又出现在京城?”
当初李璋化名李玮,说自己要去杭州祭祖,而且现在看李植的样子,应该还不知道李璋的真实身份,所以李璋也没有说破,当下开口道:“今年初我就回来了,而且家里的生意扩展到京城这边,所以大半年我一直呆在京城,不知李兄你又为何出现在这里?”
李璋现在也十分好奇,要知道李植可是曹皇后的前夫,哪怕赵祯没有追究,但李植也不宜出现在京城,免得被有心人报上去,到时万一赵祯随便找个由头拿他问罪,恐怕谁也救不了他。
“别提了,我也是被人赶鸭子上架,无奈之下只能来到京城,而且今日一别后,还不知道日后有没有机会与李兄再见了……”只见李植这时苦笑一声,随后这才把他来京城的原因讲了一遍,而李璋听后也大为惊讶,因为他没想到李植来请京城竟然还和他有关?
原来李植的父亲李士衡曾经出使辽高丽,那也是大宋最后一次派使节出使高丽,后来两国就断绝了往来,当然只是官面上的往来,民间还是有不少商业上的交流。
之前李璋提议可以暗中联络高丽,以高丽和辽国之间向微妙的局势,只要大宋稍加鼓动,很可能让高丽出兵拔除辽国在鸭绿江以南的钉子,而想要说动高丽,这个使节的人选就十分的重要,只是李璋万万没想到朝廷最后选中的使节竟然是眼前这个李植。
“本来朝廷是想让我爹再去一趟的,只是我爹年纪大了,去年又得了一场重病,根本不能远行,结果最后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朝廷竟然真正下令任命我为使节,这一去千山万水,高丽那边的局势也不明朗,也不知道能不能安全的回来?”最后李植长叹一声再次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动,李植虽然是个官宦子弟,但李士衡的官职不高,远达不到蒙荫子弟的程度,李植也不是进士出身,别说出使的经验了,连为官的经验都没有,一般来说绝不可能派他担任这个使节,除非是……
想到其中一个可能,李璋也不由得暗自苦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倒也说得通了。
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算计了
李植这么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能一举成为出使高丽的使节,哪怕是宰相也难有这样的权力,但有一个人却除外,那就是大宋的皇帝。
虽然宋朝的皇权受限制,但皇帝毕竟是皇帝,特别是赵祯通过对外的扩张战争,更是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可以说在大宋的历代皇帝中,就数他的权力最大,所以赵祯完全可以直接任命一个毫无经验的使节。
当然上面只是李璋的猜测,但以他对赵祯的了解,这个猜测几乎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是事实,很可能是挑选使节时,赵祯看到了李士衡的名字,然后就想到了李植这个曹皇后的前夫,虽然他十分厌恶曹皇后,但并不意味着他会容忍自己的妻子有个前夫,所以才会把李植一脚踢到高丽去。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竟然对面前这个李植产生了几分同情,因为大宋如果要与高丽恢复关系的话,到时说不定会派驻官员常驻在高丽,而眼前这个李植就是很少的人选,换句话说,他可能这辈子都要呆在高丽了。
“李兄,你怀里的是你的女儿吗?”正在这时,李植忽然看到李璋怀里的安然,当下也好奇的问道,他知道李璋成亲了,而且还有一个女儿,这些消息李璋曾经告诉过他的朋友郑关,估计李植是从郑关那里打听到的。
“不错,我家娘子前段时间为我产下一子,现在只能呆在家中休养,所以只能由我带女儿出来转一转。”李璋笑着回答道,不过这时他才发现,本来昏昏欲睡的安然这时竟然醒了,而且还睁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李植。
“李兄真有福气!”李植这时也向安然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随后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当下从袖子里掏出一样东西笑呵呵的递给这安然道,“小娘子,初次见面,这个给你做见面礼了!”
李植拿出来的是一串珍珠,每个都有指头大小,看样子应该是十分珍贵的南珠,而且形状十分的圆润,这么一串南珠的价格也相当昂贵,所以李璋也立刻推辞道:“汝培兄,这也太珍贵了,我们不能收!”
“李兄不必推辞,区区一串珍珠而已,另外我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也许今日就是永别了!”李植说到最后神情也有些低落,他的话倒不是夸张,出使高丽也要冒着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要出海,而在这个时代,出海几乎是把脑袋绑在腰带上,谁也不能保证出海后能安全靠岸。
李璋虽然对李植的性取向敬而远之,但毕竟算是相识一场,而且当初在永城时,自己也受到了对方热情的款待,所以这时也有些伤感,当下开口安慰了对方几句,而李植也很快恢复过来,竟然提出想和李璋结伴同游,这下李璋再次被吓到了,当即借口女儿要休息,然后就匆匆忙忙的告辞离开了。
三天之后,李璋也打听到李植的确被选为使节,而且就在上元节刚过,使团就离开了京城赶往山东,他们会从山东半岛乘船出海,如果顺利的话,很快就能到达高丽,至于能否说动高丽出兵辽国,那就要看李植这些人的本事了。
不过就在李植离开京城的第四天,却忽然有人登门送来一封信,而这封信竟然是李植送给他的,这让李璋也是吓了一跳,因为李植应该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才对,怎么可能把信送到自己府上。
带着心中的怀疑,李璋也把书信打开,本来他还担心信上又是写的《越人歌》之类的东西,不过当他看到信上的内容时,却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信的开头直接称呼李璋为定北侯,显然李植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
李植的信很长,里面的内容也让李璋摇头苦笑,因为李植在信中向他坦白,当初李璋刚到永城时,他就认出了李璋,也猜到了李璋去永城的用意,为了自保,他只能与一帮朋友演了场戏,包括当时还没有入宫的曹皇后,其实也都在帮他演戏,让李璋误以为李植是个喜男风的同性恋。
按照李植在信中所说,他的性取向很正常,当初之所以不愿意娶曹皇后,主要是他这个人天性喜欢自由,不想被家庭束缚,再加上又喜欢道学,所以才十分抗拒结婚,甚至在最后洞房时逃跑,而且他还一再保证,他和曹皇后之间的确是干干净净,并没有赵祯担心的事发生。
而在信的最后,李植也表明了他写这封信的原因,只见最后一段写到“李兄,你我相识一场,我知道你是个仁义的君子,甚至还暗中帮过曹皇后这个素不相识的女子,同时也帮了我,如果放在平时,我真的想与李兄结为好友,可惜却没有时间了,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李兄能尽量帮一下曹皇后,毕竟当初是我对不起她,如果不是我坏了她的名字,她也不会自找苦吃的投身入宫……”
李璋也没想到在这封信的最后,李植竟然希望自己帮曹皇后,估计他也知道了赵祯冷落曹皇后的事,毕竟曹皇后入宫这么久了,她的处境根本瞒不过一些有心人,甚至现在连东京街头都有类似的传闻出现,所以李植知道也很正常。
看完书信之后,李璋也不由得再次苦笑起来,他没想到自己在永城竟然被李植这些人算计了,偏偏自己竟然没有看出丝毫的破绽,而这一切也都出自李植之手,由此可看出来,李植这个人的心思之缜密。
虽然被算计了,但李璋也并没有生气,因为李植做这些都只是为了自保,另外他也相信李植没有说谎,他和曹皇后之间应该真的没什么,否则他不会这么坦荡的写出来,而且他也笃定李璋不会把信上的内容告诉赵祯,因为这样做会让赵祯觉得李璋失职,二来曹皇后都已经进宫了,再提这种事对谁都没有好处。
事实上李璋在看完信后,直接就把信拿到蜡烛上烧了,其实信上的东西的确没什么用了,赵祯和曹皇后之间的关系早已经恶劣成那个样子了,就算再多一件也没什么影响,而且他早在很久之间就已经不打算再管赵祯后宫中的私事了。
不过李植的信倒是让李璋放下心来,他本来还担心李植只会吟诗作对,又没有为官的经验,万一这次出使高丽被搞砸了,那么之前他提出的联合高丽搞乱辽国的计划就行不通了,但是现在他却不担心了,以李植表现出的缜密心思,只要他不发疯,说服高丽出兵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李植离开京城后的不久,之前参加燕云和古北口之战的有功将士也回到京城,而为首的正是刘平,当天他率领着这群得胜归来的虎狼之师,押送着俘虏的契丹将领,雄赳赳的沿着御街大道一直进到后宫,整个京城的百姓也纷纷跑来围观。
大宋的武将地位低下,除了文官们的打压外,也与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佳有关,特别是大宋主要是防御战,哪怕打胜了,也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这也使得武将的脸上无光,而现在他们却替大宋开疆拓土,并且收回了丢失百年的燕云,这让所有武将都有种扬眉吐气之感,腰杆自然也挺直了。
随着这群有功将士的回归,再加上燕云地方的治理,大宋也慢慢的从战争状态中脱离出来,开始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辽国也在暗暗的舔舐伤口,不过就在这时,河东一带却忽然传来一个噩耗:地龙翻身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 河东地震(上)
河东地震,这是一个特有的名称,在中国的地震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中国史料中第一次正式记载的八级地震,只不过这个河东地震发生在十四世纪的元朝,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几百年前的北宋时期,河东曾经发生过一场更大的地震。
李璋乘着马车穿过黄河的浮桥,而在他的马车后面,则是一支长长的车队,车队里装的全都是赈灾的物资,比如粮食、药物、衣服等等。
就在几天之前,河东发生地震的消息传到京城,古人对天文地理的认识有限,地震在他们的认知中无法理解,所以就认为地下有龙,而地震就是地下的龙翻身了,所以地震又叫地龙翻身。
只不过次的地震规模实在太大了,虽然无法判断地震的等级,但李璋觉得这次的河东地震绝对不比几百年后那场第一次载入史册的八级地震小,因为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主要震区在河东的忻州和代州两地,也就是后世山西的忻县与代县等地。
其中忻州是地震的中心,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忻州的死伤极为惨重,据朝廷得到的消息,整个忻州城几乎全都毁于地震,城中百姓死伤无数,初步估计绝对越过万人,要知道整个忻州城也不过才三四万人。
相比之下,代州仅仅只是受到了涉及,但就算是这样,死伤的百姓也数以百计,伤者不计其数,死伤的牲畜更无法统计,报信的人说忻、代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