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表哥-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老儿毕升拜见县令!”毕升看到这位吴县令亲自前来,当时也吓了一跳,随即就上前行礼道。
  不过毕升这时也满脑子的疑惑,不知道这位吴县令为何来到自己家里?至于刚才凶神恶煞的冯四,这时也立刻带着人缩到一边,毕竟他虽然有关系,但也只是在官面上有几个酒肉朋友,对吴县令这种官员他可高攀不起。
  “你就是毕升?”吴县令这时也上下打量着毕升,随即竟然快步上前将对方扶起来笑道,“不必多礼,本官没想到咱们小小的蕲水县竟然还藏着您这样的人才!”
  看到吴县令对毕升如此客气,甚至还用上了尊称,这让所有人都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至于冯四更是吓的全身一哆嗦,毕升竟然如此受吴县令的重视,那自己这次是不是踢到铁板上了?
  毕升这时也搞不清楚状况,这时也一脸的迷茫,不过吴县令这时从身后的衙役手中取来一份文书,笑着交到毕升手中道:“这是工部发来的征召文书,据说是陛下亲自下旨,请你进京协助建造活字印刷作坊的事宜,如果毕老哥没什么事的话,最好也要早点动身,朝廷对这件事也催的挺急的!”
  本来毕升一个工匠,就算被朝廷征召也不算什么,但毕升却不一样,这可是陛下钦点的人才,所以吴县令才会亲自跑来,言语之中也十分的客气,而且蕲水县出了毕升这么一个人才,那也是他的政绩,刚好现在官场正处于整顿之中,不少官员都因此丢了官,有了毕升这件政绩,只要他不犯错,应该没有人会动他。
  毕升听到这里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只是他也心中疑惑,朝廷是怎么知道怎么发明的活字印刷,毕竟活字现在主要在蕲水县使用,甚至蕲州都很少有人知道,京城离着蕲州那么远,消息怎么可能传的那么快?
  “爹,您还在犹豫什么,快点接下文书啊!”就在毕升发呆之时,旁边的毕嘉终于看不下去了,当即上前推了推毕升的手臂提醒道,这让毕升这才醒悟过来,当即接过文书并且谢过吴县令。
  吴县令这时也十分高兴,于是再次夸奖了毕升几句,并且还提出这次毕升进京的事宜全都由朝廷来安排,费用也由官府出,甚至毕升可以带上家人一起进京,因为毕升进京后肯定会被授予官职,在大宋出色的工匠成为官员也并不稀奇,说不定毕升一家都要因此在京城安家了。
  不过就吴县令交待完毕升,正准备告辞离开时,却无意间看到了缩在一旁的冯四等人,特别是看到这帮人一个个流里流气的,这让他一皱眉头向毕升问道:“这些人是谁?”


第六百九十七章 抵达京城
  冯四等人一直老老实实的缩在一边,怕的就是吴县令注意到他们,可是怕什么来什么,最后吴县令还是注意到这帮鬼鬼祟祟的家伙,当下也皱着眉头向毕升问道,这让冯四等人也全都紧张的看向毕升,眼睛中也流露出哀求之色。
  毕升这时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笑着向吴县令道:“没什么,他们是想来印刷佛经的,只是没想到县令您忽然来了。”
  看到毕升没有把自己供出来,冯四也松了口气,不过吴县令却是个人精,这时哪能看不出其中的关节,不过他也没有点破,而是笑着再次勉励了毕升几句,随后这才告辞离开。
  等到吴县令刚一走,冯四这帮人也立刻灰溜溜的跑路了,毕竟他们可没胆子再来敲诈毕升了,人家可是皇帝陛下钦点的人,连县令都要亲自跑来祝贺,更别说他们这帮泼皮无赖了。
  “爹,刚才您怎么不在吴县令面前把冯四这帮泼皮的恶事全都抖出来,到时肯定有他们好看的!”这时毕升的小儿子毕荣有些不服气的道,其实不光是毕荣,其它人也都是差不多的感觉,毕竟那个冯四欺人太甚,毕升不应该放过对方的。
  “你们啊,还是太年轻了,冯四这种泼皮无赖最是记仇,就算咱们这次把他告到吴县令那里,但他又没有杀人放火,顶多关上几年就放出来了,到时一旦被这种人记恨上,咱们还在蕲水县住不住了?”毕升这时语重心长的教训道。
  “父亲,刚才吴县令不是说了吗,皇帝要召您进京,连我们都可以一起去,咱们去了京城难道还怕一个区区冯四吗?”毕荣这时再次不服气的道。
  “四弟不要胡闹,皇帝召父亲进京情况不明,虽然说是去协助建造印刷作坊,但谁也不知道在京城会发生什么事,说不定以后还会要回来蕲水县,所以现在就和冯四这种人彻底闹翻也有些冒险。”这时毕嘉也开口道,相比年轻的毕荣,他看问题也更透彻一些。
  听到大哥的话,毕荣等人也不敢再开口,随即只见毕嘉走到父亲面前低声问道:“父亲,您觉得朝廷忽然征召您是好事还是坏事,京城不比蕲水这种小地方,咱们万一出了什么差错,说不定一家子都要倒霉啊?”
  毕升这时也同样是喜忧参半,只见他这时犹豫了片刻终于开口道:“我也有些担心,不过朝廷的征召也不能不去,这样吧,家里还需要你看着,我带着老二和老四去京城探探情况再说!”
  “好,那父亲您这一路上也要小心身体!”毕嘉听到父亲的话犹豫了一下也点头道,他是长子,父亲离开了也只有他才能做主,毕竟这边的家业也不能丢了,如果京城那边不错的话,他们一家再搬过去也不迟。
  得知父亲要带自己去,毕荣也高兴的差点跳起来,相比之下,他的二哥毕文就要冷静多了,当下他与毕升商议了一下后,也立刻让家里人帮忙收拾行李,准备出行的事宜。
  三天之后,毕升带着两个儿子如约来到县衙,而吴县令也为他们准备好了马车,甚至还有两个衙役随行,他们这一路的花费也将由官府来出,事实上花费也不多,因为毕升有朝廷的调令,只要走官道,驿站就会免费接待,这也是官员的特权之一。
  说起来毕升大半辈子都呆在蕲水县了,最远也不过是年轻时去过蕲州城,所以在他的印象中,蕲州城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城了,不过他也听人说过,蕲州相比京城,简直比蕲水县比蕲州城的差距还要大,所以毕升也无法想像京城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
  相比喜忧参半的毕升,年轻的毕荣却只剩下的兴奋,他是毕升老来得子,今年还不到二十岁,本来毕升已经给他说了门亲事,只是女方的母亲忽然病逝,需要丁忧三年,所以暂时还不能成亲。
  毕荣作为幼子,平时也极受父亲的喜爱,再加上三个哥哥也都十分照顾他,所以毕荣的性子也比较单纯,不像他大哥二哥那样想的那么远,而对于京城的繁华,他早就听人说过,平时也只能在梦里想像一下京城的景象,现在总算有机会可以亲眼去京城看一看了,这让毕荣这一路上都沉浸在兴奋之中。
  蕲州距离京城也相当的遥远,毕升父子二人先是乘车,然后又换船,最后经由大运河北上,一直等到几个月后,这才遥遥的看到远处的东京城墙,这让他们父子三人也都是精神一振,哪怕是不例外,哪怕现在前途未卜,但作为一个宋人,能够亲眼见识一下京城的繁华也足够让他们忘掉之前的忧虑了。
  小船沿着汴河前行,最后在京城外的一个小码头停靠,随后毕升父子几人下了船,打听了一下城门的方向这才进到城中,只见当他们进到京城时,看到城中车水马龙往来不息,街道两侧全都是高大的店铺,道路更是宽阔的可以跑马,几个人都感觉自己的眼睛不够看了。
  护送毕升父子的衙役也是第一次进京,路上虽然辛苦,但这时看到京城的盛况,他们也感觉不虚此行,而且现在天色还早,所以也不急着去工部,当下他们与毕升父子三人商议了一下,于是决定先在京城里转一转,毕竟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着也得买点东西回去。
  等到下午的时候,毕升父子这才在两个衙役的带领下来到工部,毕竟他的调集就是工部签发的,而工部的官员批复了调令后,也立刻有人带着他们一行人去了驿馆暂时安置下来,至于对毕升父子的安排,则需要等上头的回复。
  毕升父子到来的消息也很快送到了李璋这里,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李璋也几乎想要立刻见一见对方,不过考虑到对方一路太过辛苦,需要休息一下,所以他只能耐着性子等到第二天就立刻登门拜访,因为他想让毕升看一看自己已经打造出来的活字印刷作坊。


第六百九十八章 活字印刷作坊
  “参见侯爷!”毕升父子三人战战兢兢的向李璋行礼道,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才刚到京城,就遇到李璋这种大人物,而且对方还是亲自来到驿馆见他们,这让毕升父子都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毕老先生不必多礼,不知你们现在是否有时间,我可以带你们去新建好的活字印刷作坊转一转,有些问题还需要你们来解决。”李璋这时笑着开口道。
  “活字作坊已经建好了?”毕升听到这里也惊讶的抬起头看着李璋道。
  “差不多吧,其实当初给你下调令时,朝廷这边就已经开始筹办活字印刷作坊了,现在不但建好了,活字也造好了,只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李璋笑着回答道。
  “真的!那……那朝廷是用什么材料造的活字?”毕升听到这里即惊喜又有些担心的问道,他真的怕朝廷也用泥活字,到时肯定会出现一样的问题。
  “铜,现在朝廷造的是铜活字,只是造价太高了些。”李璋这时也无奈的道,其实活字并不一定要用铜,只要用一些质地比较软的金属就行,比如铅、锡之类,只不过铅有毒,锡在低温下又容易粉化,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铅锡合金,但这个时代铅的产量更小,毕竟这东西的用处不大,李璋暂时也找不到那么多铅,索性就用铜了。
  听到活字竟然用贵重的铜制成,毕升的眼睛也不由得一亮,不过想想也正常,朝廷肯定不会像自己一样为了省钱只能用泥活字,想到自己梦想中的金属活字已经实现了,这让毕升也兴奋起来,甚至有些急切的想要亲眼去看一看。
  李璋这时也看出了毕升的想法,当下也再次邀请他们父子,这次毕升也毫不犹豫的答应,随即李璋亲自带着他们乘着马车出了驿馆,一行人来了皇城东侧,大名鼎鼎的国子监也就在这里,当然这里更出名的还是有许多勾栏院,听说还是当初赵匡胤亲自下令设立的,也不知道他当初是怎么想的?
  就在国子监东北角的方向,活字印刷作坊就设立在这里,当李璋带着毕升来到这里时,负责管理作坊的官员也立刻跑出来迎接,这座作坊虽然是李璋建议的,但却由工部牵头,平时也由工部的官员管理,当然了,整个作坊李璋也出力甚多。
  “赵主事,这位就是发明活字印刷的毕老先生,以后你们也要一同共事,今天就由你带他们一起参观一下吧!”李璋这时将毕升父子介绍给这位管理这里的工部官员道,对方虽然姓赵,但和皇族并没有什么关系,反而也是湖北人,算起来与毕升也是半个老乡。
  “侯爷客气了!”只见赵主事也十分客气的向李璋道,随后又对毕升笑道,“毕主事有礼了,在下赵孟,是这座印刷作坊的主事,另外工部对你的任命也下来了,与在下一样都是官拜九品主事,共同主持活字印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