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表哥-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你有什么办法?”王亨听到这里也露出激动的表情问道,这段时间他们只顾着逃亡,哪怕主要的大臣都带出来了,但这些人却都是束手无策,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以高丽现在的局面,哪怕王亨自己也没有任何办法。
“陛下,辽军势大,光靠我们高丽根本不可能抵挡,唯一的办法就是引进外部的援军,而唯一能帮我们的,恐怕也只有……”
王桐说到最后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小心翼翼的看了看王亨的脸色,而王亨这时也猜到他要说的援军是谁,不过他却是脸色涨红地怒道:“之前大宋劝阻我们不要出兵,可是你们根本不听,反而觉得大宋有私心,担心我们恢复当年高句丽的荣光威胁到大宋,现在你们败了,却又想请大宋发兵来救,我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
王亨说到最后也是气的一拍桌子,就像他说的那样,他现在实在没有脸皮去求大宋了,特别是他感觉没脸去见李植,所以才会如此的恼火。
“王上三思啊,我高丽已经陷入亡国之危,相比整个国家,个人的荣辱实在不值一提!”王桐看到王亨愤怒的样子,当即也立刻开口劝道。
王亨听到这里也是气的不轻,个人的荣辱在国家面前的确不值一提,可现在却是要用王亨的荣辱,而不是王桐这帮大臣的荣辱。
不过生气归生气,王亨也知道现在能救他们的也只有大宋了,所以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终于还是决定向大宋求救,至于脸面这东西他也只能舍弃到身后了。
第七百五十一章 袭扰之策
流亡的高丽王终于还是被大宋的海军救出来了,就在他们准备向大宋求救之时,海军也刚好赶到,于是这帮人就被暂时接到了登州,那里是海军的大本营,而且距离高丽也只隔着一道渤海海峡,如果海冲良好的话,只需要一天就能走个来回,所以也十分方便王亨他们隔空指挥高丽那边的反抗活动。
对于高丽现在的下场,李璋也不感到任何的同情,毕竟这本来就是他们自己作死,根本怨不得别人,而且高丽王虽然逃出来了,但国都开京被破,国土也被辽军占据,虽然还有一些高丽人在反抗,但其实已经算是亡国了,而且就算日后打败了辽国,大宋也不可能再帮对方复国。
当然现在肯定不能把上面的实情告诉王亨这些人,因为大宋还需要他们鼓动高丽人反抗辽军,最好是能把辽军拖在高丽的土地,这样也能尽量的削弱辽国的实力,至于这种反抗会让高丽人付出更大的伤亡,那就不在大宋的考虑之内了。
“朕本以为辽军还是会像以前那样,只是给高丽一个狠狠的教训,打完之后就会退兵,却没想到这次辽军竟然不打算离开了。”垂拱殿中,赵祯抚着胡须看着高丽那边的情报道。
“辽国四面皆敌,他们肯定也感受到了危机,所以他们必须打破这种被包围的状态,如此一来,也只有高丽这边最为薄弱,所以他们这次肯定会彻底的解决掉东面的威胁,甚至有可能的话,他们也许会对北方的女真人下手!”李璋倒是毫不意外的道。
“表哥,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辽国解决周边的威胁吧,你觉得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对辽国下手?”赵祯忽然兴致勃勃的向李璋问道,现在辽国已经成为他心中最大的目标,只要灭掉了辽国,那他的功绩将会超过他的两位爷爷,功绩更是直追当年的汉武帝。
“对付辽国这种强敌,哪怕对方衰弱了,但也绝不是一两场战役就能灭掉了,如果要我说的话,我建议对辽国还是实施蚕食之计,毕竟时间在咱们这一边,只要慢慢的磨下去,辽国迟早有一天会被消灭掉!”李璋考虑了片刻这才开口道。
“可是这是不是太慢了?”赵祯听后却露出纠结的神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他已经感觉大宋从各个方面都能碾压辽国,而且趁着他正处壮年,如果能通过一场大战直接灭掉辽国的话,也就彻底的解决了这个威胁,而不是把辽国留给后世的子孙。
“其实自从咱们打下燕云,并且开始进入草原之后,辽国的控制的区域也一直在收缩,现在咱们两国的情势,倒是与当年的大唐、高句丽有些像,只不过辽国比当年的高句丽还要强大一些,而唐太宗攻打高句丽也未能一战尽功,后来也是用了多年不断的侵扰高句丽,这才将高句丽拖的疲惫不堪,从而让后来的唐高宗一举灭掉了高句丽!”
说到这里时,李璋也顿了一下接着又道:“相比当年的唐太宗,陛下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陛下比当年攻打高句丽时的唐太宗更加的年轻,所以陛下完全有时间消耗辽国的实力,等到咱们将辽国的拖的疲惫不堪之时,到时再出兵攻打,可以省下不小的力气。”
听到李璋将自己比做威名赫赫的唐太宗,赵祯也不由得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不过他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很快清醒,就算他日后真的灭掉了辽国,恐怕也无法与李世民这位帝王相比,毕竟人家可是跟着父亲白手起家,短短数年就打败各路诸侯,并且一手将唐帝国推到一个强盛之极的地步,而他自问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李世民的那种程度。
“表哥你的话也有道理,不过现在两国表面上至少还保持着一份盟约,咱们就算想要出兵侵扰,恐怕会有些不太好吧?”赵祯犹豫了一下再次开口道,虽然他知道那份盟约迟早都要撕毁,但在撕毁之前还是要遵守的,毕竟他这个皇帝的名声还是十分重要的。
“这个你不用担心,当年咱们与辽国签下澶渊之盟时,虽然两国大体上保持着和平,但小股的辽军不还是每年南下打草谷吗,既然他们能做,咱们当然也可以做,镇州那边是草原,本来就十分混乱,咱们可能先从那边出兵,不断的骚扰威胁那些投靠辽国的部落,这样即能练兵,又能削弱辽国的力量!”李璋毫无压力的建议道。
“对啊,就这么办,另外燕云那边也可以派出少量的军队试探一下辽军,最好能让他们疲于应付,反正我大宋国力强大,最不怕的就是这种消耗!”赵祯听到这里也是一拍巴掌大声应道。
有道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当年辽国怎么对大宋的,大宋现在完全可以一点点的还过去,毕竟这个世界本就是弱肉强食,当年大宋势弱,面对辽国的欺凌只能忍着,现在风水轮流转,也该是让辽国尝一尝屈辱的滋味了。
看到赵祯对自己的建议毫无压力的接受了,李璋也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其实他与古人的想法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如盟约这种事,契丹人不守盟约,宋人只会认为他们野蛮,但如果大宋不守盟约,恐怕会有不少老夫子跳出来,指责朝廷不该与蛮人一样。
不过万幸的是赵祯在他的影响下,思想上也越来越不受束缚,对于国家来说一切以利益为先,至于那些虚名倒是不怎么看重,当然有了最好,如果没有话,那也无所谓,只要能换来实际的利益就行。
赵祯与李璋闲谈之间就决定了一项大宋对外的重要策略,而这个决定也很快被赵祯通知了各位大臣,等到大臣们商议出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后,这个对辽国的袭扰之策也终于开始实施,不过就在这时,朝堂上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吕夷简忽然病倒了!
第七百五十二章 探望吕夷简
吕夷简病倒了,事实上这两年吕夷简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为此许多朝政也落到韩琦这些比较年轻的大臣身上,只是今年吕夷简的身体格外不好,甚至有时几天都无法上朝,为此赵祯特许他在家中处理公务,不必每天都去政事堂应卯。
但是对于年近七十的吕夷简来说,他的生命也终于走到了尽头,自从入冬之后,吕夷简的精神一天比一天萎靡,无论是宫中的御医还是医学院,他们经过讨论后都一致认为,以吕夷简的身体情况,恐怕很难撑得过这个冬天。
如果算上刘娥的话,吕夷简可以称得上是三朝元老、两朝为相,而他执政时虽然有许多的争议,但谁也无法否认他的功绩,特别是赵祯在他的辅佐下,不但将大宋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收复了燕云,打败了党项,这种功绩足以让他成为大宋最有名的宰相之一。
对于吕夷简的病情,赵祯也十分的关切,不但数次亲自去吕府探望,而且让御医常驻吕夷简的府邸,时刻将吕夷简身体的情况报进宫中,甚至赵祯还向民间征集名医为吕夷简治病,但对于一个寿命走到尽头的人来说,再多的药石也没什么用。
这天上午,李璋也怀着沉重的心情前来探望吕夷简,其实他之前已经数次前来探望,有几次还是陪着赵祯一起来的,现在吕夷简已经不能处理政务,但他还是愿意听一听朝堂上发生的事,有时他的意见也会被送到赵祯面前供他参考。
当李璋来到吕府时,吕夷简的三儿子吕公著也亲自出迎,这位吕公著日后也是一位宰相,不过现在他才二十多岁,前些年因吕夷简的恩荫补任奉礼郎,不过他很快又考中了进士,本来朝廷征召他去昭文馆任职,但因为吕夷简的身体不好,所以他就没有上任,而是在家中专心的照顾父亲。
“吕公的身体如何?”李璋与吕公著也十分的熟识,见到对方也没有客气,而是直接问起吕夷简的身体情况。
“今天家父的精神不错,早上还多喝了半碗粥,现在正在暖阁中休息!”吕公著这时也颇为高兴的道,这段时间吕夷简病重,使得吕府上下的气氛也颇为沉重,而这两天吕夷简的病情似乎有所好转,这让他们这些晚辈们也十分高兴。
李璋当即随同吕公著进府,等他见到吕夷简时,结果发现对方正躺着暖阁之中,这座暖阁也是特意打造的,顶上铺着透明的玻璃,可以让阳光射下来,而吕夷简这时躺在一张铺着毛毯的躺椅上晒着太阳,虽然整个人瘦的厉害,但气色看起来还不错。
“父亲,定北侯来探望您了!”只见吕公著进到暖阁后,快步来到吕夷简身边低声道。
吕夷简听到儿子的话也立刻睁开眼睛,当看到进来的李璋时也立刻露出微笑,甚至还想坐起身来,但李璋却抢步上前扶住他道:“吕公您躺着就是,我这次来也只是想陪你聊聊天。”
听到李璋这么说,吕夷简也放弃了坐起来的想法,当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道:“李璋你坐吧,听说辽军已经灭了高丽,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吕夷简虽然在病中,但依然牵挂着朝堂上的事,这让李璋也无奈的一笑道:“吕公不必担心,高丽虽然灭了,但高丽王还在咱们手上,这段时间我们也一直利用高昌王的威胁鼓动高丽人反抗,尽量的消耗辽军的实力。”
“如此甚好,只是高丽灭了,辽国就少了一个牵制,日后可能会给咱们带来一些麻烦!”只见吕夷简这时轻咳两声再次道,似乎有些气力不继,而旁边的吕公著也急忙给父亲递来温水,服侍他喝了几口。
看着吕夷简花白的头发和胡须,以及脸上深深的皱纹,李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当下再次将大宋对辽国的袭扰之策讲了一遍,这才让吕夷简放下心来,他最怕的就是赵祯对辽国太过轻视,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不过现在看来赵祯还是选择了一个更加稳妥的办法。
看到吕夷简不再追问朝堂的事,李璋当下也放松下来,然后与吕夷简闲聊了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