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扬旌-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40章 黎阳仓
从蓨县到洛阳将近一千三百多里,使用马车的话,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赶到。且说高不凡一行人晓行夜宿,终于在七月下旬赶到了黎阳仓附近。
话说大隋的粮仓丰禀,大部份都建在运河附近,其中要以东都洛阳一带的粮仓最是密集,分别有河阳仓、兴洛仓、洛口仓、回洛仓和含嘉仓,都是储粮百万石以上的大粮仓,另外,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运河边上还有太仓、广通仓和常平仓,据说这些粮仓的储量甚至直到唐朝贞观年间也没耗尽,相当惊人。
光从粮食储量上来看,大隋的国力之强可见一斑,隋文帝杨坚将一个无比富强的国家交给了杨广,结果杨广不仅没守住,还在短短十几年间就败光了,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黎明阳仓位于黎阳县,即如今的河南浚县,建立于隋文帝年间,一直沿用至北宋,素有“黎阳收,固九州”的说法,是中原地区极为重要的官仓,不过距离滑县的瓦岗最近,所以日后也是最先被瓦岗军攻破的官仓,瓦岗军也因此而实力暴涨,声势如日中天,大有气吞中原的架势。
当然,瓦岗的翟让目前还没有攻占黎阳仓的实力,这个时候徐世绩和单雄信等人才刚刚加盟翟让不久,还未发力呢,待到李密加盟,瓦岗的实力也达到了鼎盛,可惜李密出了昏招,杀死翟让鸠占鹊巢,导致人心离散,最终一败涂地。
且说高不凡一行人到了黎阳仓附近,见到运河上漕船往来频繁,官兵们正在加紧将黎阳仓的粮食运往涿郡,为皇帝杨广的第二次东征作好准备。
估计是出于安全考虑,黎明仓附近的所有路口都有官军设卡盘问,以防盗贼奸细潜入。高不凡等人同样被拦下了,官兵们查验完身份,正准备放行,一名军官却走了过来,冷冷地道:“马车检查了没?”
负责检查的小兵赔笑道:“丁旅帅,这位高公子是新任涿郡牧监,准备到吏部报到的,并非歹人。”
这名丁旅帅板着脸斥道:“如今瓦岗寨反贼猖獗,狗头军师徐世绩更是狡猾如狐,让人防不胜防,楚国公有令,无论是谁都得严加查验,你算什么东西,敢违抗楚国公的命令不成,出了事你负责得起吗?”
那名小兵吓得脸都绿了,连忙赔不是,又对着高不凡陪笑道:“高公子见谅,小的例行公事,马车也得检查一下。”
高不凡自然不会跟一名小兵为难,点头微笑道:“理解,只是马车中有女眷,容我先打声招呼。”
小兵连忙拱手称是,心中暗道这位公子倒是好脾气。
高不凡走到马车旁给里面的俏婢打了声招呼,鸣翠便自己掀起了车帘下了马车,小兵往马车上扫了几眼,没发现有其他人,便挥手道:“没问题,通过!”
岂料那名丁旅帅似乎跟高不凡卯上了,喝道:“且慢,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打开来检查。”
高不凡皱了皱剑眉道:“只是些衣服和金银细软。”
“那也得检查。”丁旅帅黑着脸,估计是瞧高不凡这种富家公子,小白脸不顺眼,有意刁难一下。
高不凡心里咯噔一下,箱子里面的金银是窦建抢来的,来历不明,倒不是好解释,若有特征明显的被认出来,岂不是糟糕?
高世雄和高世衡兄弟脾气火爆,早就不爽了,闻言冷笑道:“你小子算那根葱?不就是个手下管两百人的族帅,装什么大尾巴狼,莫非以为我渤海高氏好欺负耶?俺们老大在辽东征战沙场立下大功,连皇上都亲自召见,封他为涿郡牧监,你一个小小的旅帅凭什么刻意刁难?”
丁旅帅面色微变,显然没想到眼前这个小白脸竟然就是近日风头很盛的蓨县才子高长卿,当下便有点后悔了,但这个时候又不能认怂缩头,冷冷地道:“老子管你是谁,任何人过关都得接受审查,这是楚国公的命令。”
高不凡心中一动,楚国公不就是杨玄感吗?莫非他现在就在黎阳仓督运粮草?得,有这位大反骨仔在,杨广这次二征高句丽还未出兵已经算是失败了一半了。
高世雄和高世衡哥俩目前是以高不凡的头号保镖自居,见到对方查了马车,还非要查箱子里的私人物品,分明就是欺负到头上来了,当下勃然大怒,立即拔出了佩刀,凶神恶煞地道:“来来来,有种就上来打开箱子检查,看看咱哥俩的刀利不也利。”
丁旅帅面色大变,急退数步厉喝道:“你们想造反,来人,抓住这两个目无法纪的狂徒。”
四周的官兵立即应声围了上来,高不凡剑眉一挑,正要发作,一名小吏打扮的男子匆匆走了过来,厉声喝道:“统统住手。”
丁旅帅见到此人,急忙命令众官兵退后,然后客气地道:“樊管事,这些人武力拒绝接受检查,本将正要将他们拿下。”
高不凡淡淡地道:“丁旅帅果真是颠倒黑白,睁着眼睛说瞎话,人你检查了,马车你也检查了,现在还要翻箱倒柜检查本官的私人物品,不嫌欺人太甚了?本官好歹是皇上亲封的朝廷命官,又岂能让你随便欺侮,今日你要检查箱子可以,但若检查不出一个不是来,本官定拿你到杨尚书面前讨还公道。”
高不凡说话不紧不慢,有理有节,自有一股凛然不容侵犯的气势,丁旅帅为之所慑,顿时不敢妄动了,只狡辩道:“阁下的箱子那么大,天知道里面有没有藏人,本将查验一下也只是例行公事罢了,若是人人都像阁下这般不配合,本将的工作还如何进行。”
谁都听得出丁旅帅底气有点不足了。
高不凡冷笑道:“本官乃皇上亲封的朝廷命官,难道还会在箱子里窝藏罪犯不成,你有你的例行公事,本官也本官的尊严,你有权检查,本官也有权讨要公道。”
樊管事眼珠一转,笑道:“这位公子莫非姓高?”
高不凡拱手道:“本官渤海蓨县高长卿,正准备到洛阳吏部报到。”
樊管事立即热情地笑道:“原来是蓨县才子高长卿,咱们国公对高公子所写的诗可是赞不绝口,恨不能相逢久矣,这会可巧,国公正好在此间督运粮草,鄙人便斗胆代国公邀高公子到府里一见。”
高不凡虽然很不情愿和杨玄感有交集,但这时显然不能拒绝了,只好道:“在下对杨大人也是仰慕已久,即便樊管事不相邀,在下也正准备厚颜求一见。”
樊管事暗忖这小子果然上道,哈哈笑道:“既在如此,高公子请跟鄙人来吧。”
丁旅帅已经一额冷汗,倒是不敢再刁难了,连忙点头哈腰地赔不是放行,先前被训斥的那名小兵则一脸的鄙夷,暗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第241章 造反组合
黎阳仓作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官仓之一,其防御措施自然是相当给力的,除了高大的城墙外,常驻的守军更是多达两万,周边县镇部署的兵力也不少,一旦有事,短时间内就能召集起数万援兵,也正因为如此,瓦岗军才不敢轻易攻打这里。
黎阳仓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外面建有坚固的城墙,还挖了宽达十数米,深及五六米的护城河,而且城门口还设计了瓮城,防御力那是杠杠的,除非是内部出了问题,否则想攻破黎阳仓,绝对得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且说高不凡一行人过了吊桥,从东城门进了黎阳仓库,最后来到督运署,这里就是杨玄感目前的办工地点了。
高不凡等人在外面等了近炷香时间,樊管事才终于出来了,不过明显更加热情了几份,笑道:“咱们国公听闻蓨县才子高长卿来了,十分高兴,只是现在公务繁忙,暂时不能分身相见,故命鄙人先安排高公子住下。待咱们国公闲暇了,自会第一时间接见高公子,呵呵,高公子你看如何?”
高不凡淡然一笑道:“杨大人重任在身,公务繁忙也很正常,下官能理解,但凭樊管事安排便是,反正下官也不赶时间。”
樊管事不由暗暗点头,少年得志的人往往多少都有点傲气,难得这个高长卿如此好说话,言谈举止得体,待人接物也从容有度,年纪轻轻的,实属难得,要是能为主公所用,倒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于是乎,高不凡一行人便在樊管事的安排下在黎阳仓城中住下了。由于黎阳仓城不是普通的城池,其用途就是用来储存粮食的,所以这里没有普通老百姓,只有镇守仓库的驻军和驻军家属,自然也没有客栈之类,大家都住在营房里,城内最多的建筑就是一座座堆放粮食的谷仓,上百万石的储粮啊,想想都觉得惊人。
杨玄感也不知是真的那么忙,抑或是想考验高不凡的心性,竟然晾了高不凡三天,这才在督运署的大堂接见了他。高世雄兄弟虽然一肚子的不爽,却也不敢在大名鼎鼎的楚国公杨玄感面前撒野,所以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在督运置外等候。
且说高不凡进了督运署的大堂,立即便迎上了一双锐利的目光,不由心中打了个突,暗自打量了一眼,发现此人生得额锐角方,一双锐目黑白分明,仿佛能直透人心,其身材欣长,手脚也特别长,头戴进贤冠,身穿黑色长衫,气度既沉稳又从容。
高不凡一度以为此人就是礼部尚书杨玄感,但观此人的穿着又不太像,关键此人也是站着的,主位还空着,正主此刻显然不在。
负责领高不凡进来的樊管事笑着介绍道:“高公子,这位乃蒲山公李密,表字玄邃,如今在国公座下办差。”
高不凡心中一震,难怪此人一看就不简单,敢情是杨玄感的谋主李密,世袭蒲山郡公,助杨玄感造反失败后逃到了瓦岗投靠翟让,最终鸠占鹊巢,成为争霸天下的一代枭雄,这位真是个极厉害的狠角色。
“原来是蒲山公,久仰久仰!”高不凡连忙拱手行礼,这句话他是发自内心,对于李密这个人,他的确是久仰,这位可是后世隋唐演义小说里面的常客,智计百出,手段果断狠辣,就连张须陀这种牛人都是死在他手上的。
李密眼底闪过一丝闪不可察的疑色,笑道:“不敢当,这位小友定是近来声名远播的蓨县才子高长卿了,小小年纪便允文允武,不仅诗才了得,武功也是奇高,今日一见,果然有龙凤之姿。”
高不凡不动声色道:“蒲山公谬赞了,以在下观之,蒲山公骨格清奇,日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未可知。”
此言一出,樊管事顿时面色微变,李密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冷芒,淡道:“高公子真会说笑。”
“哈哈哈,蒲山公和高小友都很会说笑,不过有一点本官可以肯定,两位均是难得的俊杰。”随着一把爽郎的声音响起,一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
李密连忙行礼道:“李密见过尚书大人。”
高不凡定目一看,心中禁不住暗暗喝彩,只见从屏风后面转出来的这个中年男子约莫四十岁出头,体貌雄伟,颌下留着一撮美髯,生得端的是仪表堂堂,而且目光清明,笑容随和,让人见之而心生好感,就是不知脑后是否跟曹操一样有反骨。
“蓨县高长卿见过杨大人!”高不凡连忙见礼。
杨玄感眼中精光一闪,赞道:“果然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好一个丰神俊朗的小郎君,自从得闻高小友那首《把酒问月》,本官是惊为天人啊。”
李密亦笑道:“高公子小小年纪便写出如此发人深醒的诗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