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扬旌-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密亦笑道:“高公子小小年纪便写出如此发人深醒的诗句,不能不说是天赋异禀,李密亦敬服万分呀。”
高不凡道:“杨大人和蒲山公谬赞了,愧不敢当。”
杨玄哈哈一笑:“高小友谦虚了,来来来,快快请坐,本官这几日实在公务繁忙,若有待慢之处,还请高小友多多包涵。”
堂堂一个国公爷,大隋的礼部尚书,竟然如此礼贤下士,如果不是刻意装的,高不凡真的不得不佩服此人,不过,杨广在未登位之前同样也十分谦虚,枭雄之所以是枭雄,伪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本领。
“岂敢岂敢。杨大人言重了。”高不凡一边客套,一边淡定地坐下,不卑不亢,从容自若。
李密目光一闪,竟然亲自斟了杯茶送到高不凡的面前,笑道:“这番接待不周,密亦有过,还请高公子见谅。”
“岂敢,岂敢!”高不凡下意识地站起来,接过李密手中的茶杯,岂料茶杯竟然像生了根一般,根本拿不动。
高不凡不动声色地暗暗运力,硬是从李密手中把杯茶夺了过来,李密面色微变,左手急伸,竟然握住了高不凡端茶杯的手,一边笑道:“高公子小心,茶水有点烫,要不我给你换一杯。”
高不凡立即感到李密手上传来一股巨力,只得急忙运力相抗,否则茶杯必然碎在他手里,茶水溅一身是肯定了,说不定手心还会被瓷片割伤。
第242章 试探试探
高不凡一边暗暗运力相抗,一边不动声色地道:“蒲山公太客气了,不过不必了,本人习惯了喝热茶。”
李密本意只是想试探高不凡的武功深浅,并无意让高不凡当众出丑,闻言便松了手,微笑道:“原来高公子与密一般喜喝热茶。”
李密虽然表面慢不经心,实则却是暗暗惊讶,刚才他尽管未用全力,但也使了七分劲,而高不凡竟然神色自若地抗住了,十几岁的少年竟有如此修为,实在令人吃惊,难怪能在辽东闯下偌大的名声。
李密和高不凡之间的这番较量只在短短的片言只语间,若不是有心人,断然不可能注意到,而杨玄感无疑是那个有心人,见状不由眼中异彩一闪,他和李密是挚交好友,自然深知李密的武功强横,结果竟然没有在高不凡手中讨到便宜,看来此子的确不凡。
如此一来,杨玄感更是起了爱才之心,呵呵笑道:“本官也喜欢喝热茶,看来咱们三个倒是志同道合,高小友,玄邃,都坐下吧,可别见外了。”
高不凡暗汗,心道:“对不起,咱们志不同,道更加不合,还是你们走你们的奈何桥,我走我的阳关道吧。”
高不凡重新坐下,轻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果然很烫,被李密握过的五指还在隐隐作痛,不由暗暗心惊,李密此人表面看上去并不壮实,没想到力量竟如此强横,绝对是个顶尖高手,刚才他如果再久握一会儿,只怕自己就顶不住了,杯子必然碎在手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高不凡就一定比李密弱,因为这种情况下李密无疑占了大便宜,李密是进攻方,手指向内收紧发力,而高不凡是防守方,手指反向发力防守,只要懂点物理的都明白谁占便宜。
李密在高不凡对面盘腿坐落,杨玄感居正中主位盘膝而坐,面带微笑地审视着高不凡,那慈和中夹杂着赞许的眼神让高不凡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真怕这位突然来一句:“此乃吾家之千里驹也!”
“据说高小友和驾部员外郎李靖是结拜兄弟?”李密率先打开了话匣子。
高不凡点头道:“承蒙李二哥看得起。”
杨玄感哈哈笑道:“李药师倒是好眼光,早早跟高小友拜了把子,正好本官年纪跟李药师相仿,要不也与高小友结拜一番。”
杨玄感这番话显然是在开玩笑,顺便还取笑了李靖,几十岁的人还跟十来岁的少年结拜兄弟,真不要脸皮。
高不凡不知道杨玄感是否和李靖有过节,不动声色地道:“杨大人说笑了,下官安敢高攀。”
杨玄感的确是在说笑,他堂堂国公爷,怎么可能不顾身份与高不凡结拜,就算高不凡再出类拔萃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哈哈一笑,转移话题道:“公孙大家将高小友的《把酒问月》编成了曲子,本官有幸得闻,简直是余音绕梁,三月不绝,可惜公孙大家并不在此间,要不然将她请来助庆,你们诗曲双绝,倒是绝配!”
高不凡闻言只是笑了笑,并不接话,心中却是暗暗嘀咕了,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搞懂公孙盈袖的真正身份,到底是杨玄感豢养来拉拢人才的歌姬,亦或是镜花水月楼的杀手寒月?
杨玄感见到高不凡竟然无动于衷,不由暗皱了皱眉,李密眼中亦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异色,公孙盈袖这种闻声天下的绝世美人,连他见了都有点心动,而高不凡竟然好像不感兴趣似的,十几岁的少年不应该是这样啊。
不知不觉间,李密对高不凡的评价又拔高了几分,杨玄感估计是见高不凡对美女不感兴趣,便转移话题道:“高小友此番前往洛阳,可是到吏部报到?”
高不凡点头道:“正是,下官毕日将前往涿郡任职!”
“哦,不知高小友将出任何职?”杨玄感明知故问道。
高不凡答道:“皇上恩典,封了下官为涿郡牧监,还恩准下官在涿郡开设牧场。”
李密摇头叹息道:“以高公子之才更应该在军中任职,当个牧监真是屈才了,杨大人身为礼部尚书,有为国选才举贤之责,所以属下以为,杨大人应该向皇上奏,请求将高公子调任军中,好让高公子这种大才有用武之地。”
杨玄感捋须微笑道:“玄邃言之有理,不知高小友意下如何?”
高不凡心里咯噔一下,奶奶的,这是靠害啊,你们哥俩是马上就要造反的人,关键还是当年造反,当年就失败的二人组,最后一个死了全家,一个当了逃犯,现在想拉我入伙,不是靠害是什么?
“杨大人好意心领了,其实下官并无意从军,而且下官家中本来就是养马的,所以养马对下官来说是驾轻路熟的老本行,皇上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封下官为涿郡牧监,皇恩浩荡,下官只有欢喜!”高不凡连忙婉拒了,还装出一副沾沾自喜的模样,以表明自己对这个职位十分满意。
开玩笑,杨玄感和李密造反注定是要失败,谁沾上都必然会惹一身骚,这时杨玄感若上奏替自己求官,日后造反失败,自己肯定会受牵连,说不定会被杨广当成是同党,一并抓起来卡嚓掉呢。
杨玄感闻言不由面色微沉,显然没料到高不凡竟然毫不犹豫就拒绝了,既意外,又有点不悦,不过他倒是极有涵养,淡笑道:“既然高小友志不在此,那就算了。”
李密则若有深意地道:“其实养马也挺好的,如今大隋最缺的就是战马,官军需要,各地的盗匪反贼也需要,十分抢手。”
杨玄感眼中精光一闪,高不凡心中一凛,皱起剑眉冷道:“蒲山公何出此言?下官清清白白为朝廷养马,一片忠心日月可鉴,绝不容他人污蔑抵毁。”
李密连忙笑道:“高公子误会了,密只是想提醒高公子开马场养马要小心提防盗匪反贼,没想到引起了误会,李密在此向高公子赔个不是。”
杨玄感哈哈一笑,打圆场道:“高小友在辽东立下大功,舍生忘死保护可敦周全,对朝廷一片忠心,大家有目共睹。玄邃也是一时失言,高小友不要放在心上。”
高不凡佯怒只是想反客为主而已,既然目的达到了,所以见好就收,免得跟李密撕破脸,淡道:“敢情是下官多心了,也在此向蒲山公赔个不是。”
第243章 李密的建议
高不凡和李密两人互相赔了不是,“误会”也就化解了,大家继续相谈甚欢,只是聊的都是无关痛痒的话题,很明显,杨玄感试图拉拢高不凡,但几经试探,结果并不顺利,于是便打住了,不过也不知是彻底放弃,还是暂时打住。
且说三人很没营养地聊了半个时辰左右,杨玄感便吩咐开宴款待高不凡,后者也不拒绝,饱餐一顿便起身告辞了。
席间,杨玄感和李密虽然都分别有过一次试探,但都被高不凡巧妙地带过去了,之后,两人都不再提及,估计是彻底放弃了。
且说高不凡走出了督运署大门,不由长出了一口气,这餐饭无疑是他穿越到大隋后,吃得最不自在的一餐饭,现在他只现立即离开黎阳仓城,离那两个倒霉蛋越远越好。
高不凡一走,杨玄感的面色便阴沉下来,目光望向李密,问道:“玄邃,你觉得此子如何?”
李密皱眉道:“此子沉稳老到,实不能当成寻常少年来看待。”
“前人早慧者并不在少数,高长卿即便年少老成,也并不出奇。”杨玄感不以为然,有点遗憾地道:“可惜如此人才却不能为我所用。”
杨玄感自问气度风仪俱佳,今日也表现得足够礼贤下士的,可是高不凡这小子虽然表面客客气气的,实则却拒人千里之外,莫非凭自己的名声地位和个人魅力,仍不足以吸引他吗?
话说高不凡若不是个穿越者,提前知道杨玄感的下场,只怕真的就被他所“吸引”了,可惜高不凡却是个开了挂的,所以恨不得离杨玄感越远越好。
李密锐目闪闪,若有所思地道:“此子武功极高,既不好色,又不求官,一心养马,只怕是另有所图。”
杨玄感眼中精光暴闪,又摇头不屑地道:“渤海高氏早就没落了,如今能有多少实力?高长卿即便武功再高,养再多的马也成不了事,终究不过是黄梁一梦罢了。”
李密却郑重地道:“杨大人千万别小看了此子,只第一眼,属下便觉得此子不简单,再观其言行举止,小小年纪,在大人面前竟游刃有余,说话应对滴水不漏,李密敢断言,此子绝非池中之物,日后遇风化龙也未可知。”
杨玄感面色微变,显然没料到李密对高不凡的评价竟然如此高,沉声道:“那玄邃的意思是?”
李密抬手作了个砍击的动作:“此子既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及早除掉以绝后患。”
其实李密还隐隐有一种直觉,高不凡对自己和杨玄感似乎有很重的戒备之心,莫非此子察觉了杨公和自己正在谋划的大事?可是李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当然,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李密是个极为缜密之人,既然发现疑似的威胁,自然要劝杨玄感把高不凡及早除掉。
杨玄感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面上露出了思索的表情,心中其实有点不以为然,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和根基,想造反还得小心翼翼的,一个毫无根基的少年凭什么遇风化龙?简直痴心妄想。
李密见状便知杨玄感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了,不由暗叹了口气,道:“高长卿和李靖是结拜兄弟,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靖此人重情义,想必高长卿也是个重情义之人,他既然不好色,不求官,杨大人不妨在情义上做文章,如果这个方法还不行,属下还是建议将此子除掉。”
杨玄感眼前一亮,问:“计将安出?”
李密道:“这得着落在李靖身上了,李靖本是个人才,可惜为人太过方正,不会变通,得罪了兵部尚书段文振,始终得不到机会施展才华,去年负责押运兵甲到涿郡,在路上剿灭了盘踞在高鸡泊的强人张金称,立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