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隋末扬旌-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两拨人争了半天都没有说服对方,杨玄感显然也意属攻打东都的,毕竟幽州太远了,大军行个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到达,若是没能攻下来,到时杨广又从辽东回师夹击,腹背受敌之下,义军必然不是对手,风险太大了,而东都洛阳这块大肥肉近在咫尺,实在太诱人,傻子才不吃!
  于是乎,杨玄感对李密道:“玄邃之计虽妙,但幽州太远了,先前谋取蓟县城作为据点的计划也失败了,如今大军若贸然远征幽州,胜负难料,是故就近攻打东都方为上策!”
  就这样,杨玄感一锤定音,决定发兵攻打墙高城厚的东都,同时,也断送了这次造反成功的可能。
  李密暗叹一声,忧心忡忡地走出门去,杨楚公短视了,东都虽然近在咫尺,看似是一块唾手可得的肥肉,实则是颗毒丸,不仅墙高城厚,还有重兵把守,不缺水不缺粮的,短时间内根本没可能攻破,时间一长,待四方勤王的兵马赶到一合围,义军必败,吾等死无葬身之地也!
  其实李密一共向杨玄感提了三个方案,上策是北据幽州,扼守临榆关,杨广的几十万大军断了粮食供应,又被困在关外,时间一长必然自动崩溃,根本不用打,大隋江山唾手可得;中策是绕过洛阳取关中,打下大兴(长安)自立为王,据守关中险要与回师的杨广对峙;下策是就近攻打东都洛阳。
  可惜,杨玄感目光短视,没有选上策,也没选中策,偏偏就选了下策,就近攻打坚城洛阳,为之奈何!


第351章 领粮
  高不凡和杨青若等人连夜赶往临清关,话说这个临清关并不是现在的山东临清,而是位于河南新乡境内,汲郡与河内郡的交界处,这里地理位置险要,扼守黄河北岸,杨玄感从黎阳发兵攻打洛阳,临清关虽然不是必经之路,但却是渡过黄河的最佳路径。正所谓兵贵神速,杨玄感要以最快速度杀至洛阳城下,必然会选择通过临清关。
  且说高不凡等人连夜赶路,清晨时份已经进入汲郡境内,正是人困马乏,而前面不远就是郡治汲县城了,众人便打算到城中歇脚喂马,顺带弄些补给再上路,结果还没来到城下,便见大量的百姓正往汲县城兴冲冲的赶去,有人拿着布袋,有人挑着箩筐,个个神色亢奋。
  高不凡拦住一名挑箩筐的老汉问道:“老伯,大家如此高兴地往城里赶,可是有什么好事?”
  这名老汉估计是老眼昏花了,其他人见到高不凡等人骑着高头大马,还携带兵器,均远远地绕开去,只有他挑着箩筐嘿咻嘿咻地从旁经过,被高不凡拦住问话也不惊慌,咧开豁了几只牙的嘴笑道:“好事,大好事啊,咱们郡丞开仓放粮了,大家都赶着去领粮呢!”
  杨青若不由蹙了蹙远山一般的黛眉,问道:“放粮赈灾不应该是郡守的职责吗?为何是郡丞放粮?”
  老汉砸了砸嘴道:“郡守?你是说周作仁吗?嘿,听说已经被赵郡丞杀掉了,杨楚公在黎阳仓放粮起义,赵郡丞响应号召,杀掉周郡守投靠杨楚公去了,如今被杨楚公封为卫州刺史……哎哟,不能再再跟你们闲扯了,老汉还得赶去领粮,去迟只怕没啦。”
  老汉说完又甩着老胳膊老腿嘿咻嘿休地往前跑!
  执事孙尚茗举起板斧怒道:“汲郡郡丞赵怀义反了,属下这便杀入城中宰了这个反贼。”
  杨青若连忙制住道:“不要节外生枝,赵怀义反了,临清关更不容有失,咱们得加快赶到那儿!”
  高不凡回头看了一眼已经人困马乏的众人,摇头道:“青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大家昨日厮杀了一场,又赶了一晚的路,正是又困又饿,若继续强行赶路,只怕人和马都吃不消,还是先休息吧!”
  杨青若虽然心中焦急万分,但也知皇帝不差饿兵之理,只得无奈地点了点头,传令下去原地休息。
  高不凡温声安慰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青若你也歇会吧,我去弄些吃的来。”
  杨青若心中一暖,又有点好奇地问:“你上哪弄吃的去?”
  高不凡笑道:“城中不是正在放粮吗,自然是进城领粮去了,不要白不要。”说完便叫上尉迟敬德和十几名鹰杨府的弟兄步行往汲县城门走去。
  “小心点,不要逞强,若是有不妥,赶紧跑出城来!”虽然知道以高不凡的武功要逃命绰绰有余,但杨青若还是有些担心,连忙快走几步追上前低声叮嘱道。
  杨青若以寒月的身份出现时总是清冷如霜,说话还是带刺的,典型的口硬心软,而以公孙盈袖的面目出现时则风华绝倾,婉若三月春风一般嫣笑宴宴,但像现在这般温声软语还是第一次,感觉是那么的真实。
  高不凡的目光与杨青若满是关心的美眸一触,内心不由暖洋洋的,点头笑道:“放心,很快就回来。”
  且说高不凡和尉迟敬德等人混在百姓当中来到汲县城外,发现城门处戒备森严,根本不让一般人进城,只是在进城直道上设了放粮的摊位,百姓们排着队领粮,只要是身材“强壮”的男子,领完粮后便会被安排入城,据说还有钱领,而妇女和老人就没这种待遇了,领到一些粮食后便只能滚蛋。
  高不凡和尉迟敬德一见便知道怎么回事了,这很明显是在借放粮的名义抓壮丁,这种招数其实很低级,相信很多百姓也心知肚明,但估计是饿坏了,明知是火坑也只能往前跳,或者说大部份人都是自愿的,毕竟被抓壮丁总好过饿死,只要有人管饭,管他抓壮丁还是抓苦力,先顾眼前再说。
  “高大人,现在咋办?”尉迟敬德低声问。
  高不凡笑道:“自是排队领粮了,咱们是文明人,哎,兄弟,借个光!”
  “你谁啊,干嘛插队!”被文明人高大少插队的那名庄稼汉子愤怒地嚷起来。
  高不凡指了指身材高大,满脸胡子的尉迟敬德道:“这位是俺们的大当家的,兄弟要是有意见便跟他说道说道?”
  尉迟敬德不由啼笑皆非,不过也十分配合地一瞪眼,把两只拳头捏得噼里叭啦响,凶神恶煞地道:“咋的?聊聊?”
  面对钟馗一样的尉迟敬德,那名汉子登时怂了,低头不敢作声。尉迟敬德往高不凡身后一站,粗声道:“弟兄们都站这里,谁敢放一个屁,老子捏碎他卵黄!”
  十几名府兵强忍住笑一脑门加塞到尉迟敬德身后,排在后面的百姓敢怒不敢言。
  等了约莫半炷香时间,终于轮到高不凡了,负责放粮那名小吏一见高不凡等十几名精壮男子,顿时眼前一亮,这一茬的质素都不错呀,连忙招手道:“快过来,小子,轮到你了!”
  高不凡走上前笑道:“官爷,俺来叫陈二狗,家里六口人,能不能多给点粮食?”
  跟在后面的尉迟敬德差点便一头栽倒,这位高牧监在战场上生猛得让人咋舌,当起说客来又大义凛然,口若悬河,行事却诙谐洒脱,不拘小节,令人喷饭。
  那名小吏怪眼一翻道:“一人只能领一份粮,你们家里既然有六口人,就让他们自己来领,咦……你小子没拿东西装粮食吗?”
  高不凡摇了摇头道:“忘带了,你们不是有麻袋吗,直接给俺一袋就行了。”说完指了指那堆摞得高高的粮食。
  小吏气乐了:“你小子是作梦没睡醒吧,这一袋麦子有一石重呢,全给你?”
  高不凡“憨笑”道:“没关系的,俺扛得动!”
  众人不由绝倒,小吏更是哑然无语,高不凡立即高兴地大声道:“官爷同意了,一人一麻袋!”说完扛起一袋调头就走。
  小吏不由傻了眼,急忙跳起来怪叫:“俺什么时候同意了,兀那小子……”
  还没等小吏说完,尉迟敬德已经一脚把桌子和小吏都踹翻在地,扛了两麻袋粮食调头就走,众府兵也依样画葫芦,冲上前各扛一抱粮食便开溜,一边还高声叫道:“大人说了,一人一麻袋粮食,先到先得,发完即止!”
  这可不得了,排在后面的百姓不知就理,见到高不凡等人真的各扛着一大包粮食离开,立即一窝蜂的扑上去抢粮,现场登时秩序大乱,那些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兵试图阻止,结果被无数饥饿的百姓冲得七零八落,只能抱头鼠蹿,跑慢一点都可能被踩死。
  高不凡和尉迟敬德等人扛着粮食一溜烟跑远了,再回头看时,发现城门口处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连城门洞都被堵塞住了,竟连一个追兵都出不来,这下安逸了!
  众府兵不禁哈哈大笑,望向高不凡的目光除了敬佩还是敬佩,奶奶的,跟着高大人干活就是痛快!
  当杨青若看到高不凡等人竟然真的扛回来十几大包的粮食,不由微吃了一惊,问道:“这些粮食……都是你们领到的?”
  高不凡点头笑道:“当然是领的,要不然你以为是抢的?”
  众府兵顿时笑了起来!
  杨青若自然不信,可是高不凡等人的身后并没有追兵,的确也不像是抢的!


第352章 路遇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高不凡等人抢了近两千斤粮食回来,足够两百多人吃好几天了,即便赶到洛阳也没问题。
  当下众人便就近收集柴草开锅做饭,高不凡从怀中取出一张檄文递给了杨青若,这是他顺手在城门口的墙上撕下来的。
  杨青若接过檄文一看,登时俏目含怒,这是一篇杨玄感起兵反隋的檄文,其中历数杨广的种种罪状,骂得那叫一个醋畅淋漓。
  对于杨青若来说,萧皇后亲若生母,而杨广对她也是疼爱有加,恩同再造,所以她是坚定的保皇派,以维护杨广的统治为己任,此刻看到杨玄感的这篇起义檄文,自是十分愤怒,冷冷地斥道:“纵然皇上有千般错,万般不是,待他杨素父子却是不薄,杨玄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位极人臣,偏还不知足,这天下最没资格造反的就是他杨玄感,真是个恬不知耻的老狗贼,该死!”
  高不凡沉默站在一旁,对杨广没有好感,也谈不上痛恨,他能理解杨青若的情感,却做不到与之共鸣,更不可能死心塌地效忠于杨广,在这个隋末乱世之中,他只会忠于自己,干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保护好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下属等,这就足够了!
  杨青若愤怒过后慢慢冷静下来,又仔细读了一遍这篇檄文,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忧色,因为这封檄文当中还提到了一连串极为重要的人名,都是响应杨玄感的地方官员,其中就有汲郡郡丞赵怀义,另外,武贲郎将王伯仲、东光县尉元务本、河内郡主薄唐祎等都投靠了杨玄感。
  很明显,杨玄感之所以把这些人名罗列公布出来,一来是为了长义军的声势,二来则是作为投名状,好让这些地方官员没有退路,死心塌地跟着他造反。
  汲郡的郡丞赵怀义杀死郡守造反,使得杨玄感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汲郡,现在河内郡主薄唐祎也反了,形势自然是相当不妙的,因为临清关正好就在河内郡和汲郡的交界处,一旦落入叛兵之手,那么杨玄感的大军就能长驱直进打到东都洛阳下。
  高不凡显然也瞧出了杨青若的担心,安慰道:“唐祎只是河内郡的主薄而已,上面还有郡守和郡丞,应该还不至于生乱。”
  杨青若眉尖若蹙,忧心忡忡地道:“既然汲郡郡丞赵怀义可以杀郡守造反,河内郡主薄唐祎也可能杀掉郡守和郡丞造反,一旦汲郡和河内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