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扬旌-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不凡不由心中狂震,杨广不会是疯了吧,这次参与叛乱的人数多达二十万,而杨玄感一路开仓放粮,接受过粮食的百姓只会更多,四五十万总有吧,难道真的全部杀了?
“此乃自毁长城之举,青若你得劝谏皇上收回成命,否则后果极严重!”高不凡严肃地道。
杨青若自然知道这条命令若执行的后果,但她心里正恼着呢,怄气道:“我劝不了,你要是有本事,自己劝去!”说完站起来闪身飘出了窗外,消失在夜色之中。
高不凡只有苦笑,忽见床上多了一只崭新的包袱,应该是杨青若留下的,自己刚才竟没留意,便上前打开来一看,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两套新的衣服,正是加厚了的秋装,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清香,显然是用香料细心薰过的。
高不凡不由心中一暖,这败家娘们依旧还是嘴硬心软的性子,虽然有点爱吃醋,其实内心却是一枚温柔体贴的女子,眼见天气转凉,不声不响替自己准备了新衣。
第381章 喜怒无常
长孙无忌一家三口客居在舅舅高士廉家中,如今高士廉被斛斯政牵连入狱,只怕这一家子的天都要塌下来了,如果青若所言不假,杨广竟疯狂到连领过杨玄感粮食的百姓都要处死,那么高士廉只怕凶多吉少了。
高不凡身为渤海高氏的一份子,不管是为了长孙无垢一家,还是为了高士廉本人,均不可能袖手旁观,只是他明天就得动身赶往清河郡迎接杨广,暂时也抽不出身来找长孙无忌了解具体情况,好在,在杨广回到洛阳之前,刑部应该不会处决犯人吧?
而杨广如今正在盛怒之下,恐怕走越王的路子也不太好使,最好的办法还是打消杨广大开杀戒的念头,这次自己前往迎接圣驾倒是正好有机会见到杨广,只是杨广会听自己的劝谏吗?弄不好引火烧身,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高不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琢磨良久,也没想到妥善的法子,只好到时再临机应变了。
第二日一早,高不凡换上杨青若为他准备的“温暖牌”新衣赶到了尚书省,樊子盖已经把一切准备好了,近三百人的迎驾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洛阳,赶赴清河郡临清码头迎接杨广。
杨青若的醋劲儿估计还没过去,一路上都不愿意搭理高某人,直到迎驾队伍抵达清河郡的临清运河码头,嘴硬心软的青姑娘才主动找上了高不凡,绷着俏脸提醒道:“皇上的龙船三天后便会抵达这儿,见到皇上不要多言,更不要提高士廉的事,那样只会害了他,范阳卢氏已经有人因为出面替犯官求情被斩首弃市了!”
高不凡吃了一惊,脱口问道:“谁?”
杨青若谈道:“高阳郡主薄卢炳真。”
高不凡摇了摇头道:“不认识,卢主薄替谁求情了?”
“前民部尚书李子雄参与了谋反,而李子雄的次子之妻正是范阳卢氏族长之女,卢氏本打算通过萧皇后替李子雄求情,但皇上没理会,范阳卢氏竟还不知进退,趁着皇上巡幸高阳郡之机,让高阳郡主薄卢炳真当面向皇上求情,皇上一怒之下便把卢炳真斩首弃市,同时向东都下了圣旨,立即将李子雄一家男丁全部腰斩,现在李子雄只怕已经成了刀下新鬼了。”
高不凡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杨广真特么的杀疯了,如此一来,只怕再没人敢在杨广面前替犯官说情了吧!
杨青若妙目瞥了高不凡一眼,警告的意味甚至浓,估计也猜出了高不凡打算借接驾之机替高士廉说情,所以便提前给他打预防计,以免这家伙白送了性命。
高不凡心中微暖,低声道:“谢谢青若提醒!”
杨青若用那双会说话般的明眸剜了高某人一眼,这才转身地行了开去。
天公不作美,第三天傍晚竟然下起了绵绵的秋雨来,飘飘洒洒,断断续续地下了两日竟也没有停歇的意思,而杨广的所乘坐的龙船第五天才出现在临清码头上,比预计的时间要晚了两天。
当然,杨广就算迟到十天半个月也没人敢质问他为何不守时,此刻以樊子盖为首的迎驾队伍便正在蒙蒙的秋雨中恭谨地列队迎候圣驾的到来。
御驾的船队十分庞大,除了杨广本人乘坐的龙船,还有数千艏大小船只随行,在运河上排开了几十里长的队伍,两岸也有一路随行护送的军队,十分之壮观!
而杨广乘坐的这艏龙船最为夸张,即便搁在现代也算得上是一艏巨舰,长两百多尺,也就是五六十米,宽五十尺,高也有四十五尺,共有四层,上层分为正殿和东西朝堂,光是中间两层就有一百二十间房,装修得极尽奢华,里面住的都是随行的妃嫔和宫女,而最下层则是内侍宦官居住的地方,这么一艏巨舟,光是负责轮流拉纤的民夫就多达上万人,着实令人咋舌。
终于,龙船靠岸了,不过杨广并未下船,而是派了一个宦官下船通知高不凡等人上船见驾。
于是乎,高不凡十分荣幸地踏上了杨广这艏顶级“邮轮”,遗憾的是不允许自由走动参观,只能按照宦官的指引直接登上龙船的最上层。
龙船的上层分为正殿和东西朝堂,随驾的大臣每天都得登船参拜杨广,至于在东朝堂参拜,还是在西朝堂参拜,全看杨广的心情,有时候杨广也会在正殿接见大臣。
且说樊子盖和高不凡等人来到龙船的最上层,在太监的引导下到了东朝堂,前脚刚迈进去,高不凡便感到气氛十分压抑了,不由心中微凛,打醒了十二分精神。
此刻,蒙蒙的秋雨还在下着,天空阴沉沉的,坐在龙椅上的杨广,脸色比外面的天空还要阴沉,眼袋微微泛青,眼角两边多了两条斜斜的皱纹,让他本来就阴沉的双眼多了几分凶戾的味道,要不是坐在他旁边烟视媚行的萧皇后略略冲谈了紧张的气氛,估计在场的人都会如坐针毡一般的难受。
此时在殿内的大臣共计有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柱国李敏,郕国公李浑、内史侍郎虞世基、唐国公李渊。这些朝堂大佬此刻都屏息静气,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没办法,近段时间杨广的脾气是越来越坏了,也越来越多疑,看谁都像反贼,动不动就杀人,砍手砍脚割耳都算是轻了,就在昨天,一名宦官由于嘴馋偷喝了半壶皇上和妃子作乐时剩下的残酒,结果就被开膛破肚悬竿示众,杨广当时还说了一句:“连这种阉货也想坐龙椅喝御酒,那其他人呢?”
杨广此言一出,一众大臣可吓得够呛的,赶紧老老实实地夹住腚做人,每日陪在杨广身边都是一种煎熬,就连向来以正直敢言著称的苏威也识趣地闭上了嘴,选择明哲保身,免得触了杨广的霉头!
李渊更甚,现在还心有余悸,因为前些天他着凉得了重感冒,需要卧床休息,所以没有登船参拜,杨广十分不高兴,于是问自己的妃子王氏:“你舅舅为何不来朝拜?”
这名王姓的妃子正是李渊的外甥女,嘿,李渊和杨广本是表兄弟,而李渊的外甥女却成了杨广的妃子,关系不是一般的乱哈!
话说王氏连忙告诉杨广,说自己的舅舅李渊得了伤寒,正卧床休息,所以没来朝拜,结果杨广冷冷地道:“那你舅舅病得要死了吗?”
李渊得知后当场吓出一身冷汗,不过出了汗后反而病好了一半,第二天赶紧登船朝拜请罪!
第382章 杨广的褒奖
察觉到大殿内的气氛不对劲,像樊子盖这种官场老鸟自然更加谨慎了,只见官袍被朦朦秋雨打了半湿的老樊颤颤悠悠地走到御座前跪倒,老泪纵横,并且声情并茂地泣声道:“老臣樊子盖奉越王殿下之命,在此恭候圣驾,皇——上,臣本以来再也见不到您了……啊啊!”
樊子盖说着竟然放声大哭,涕泪泗流,声震屋梁,这份中气也是没谁了!
在场一众官场大佬都禁不住在心里暗骂了一句:“我呸,老狐狸,不要脸!”
高不凡也是目瞪口呆,脑海中情不自禁地幻化出两个大字——牛比。此时他也总算明白樊子盖在码头等候时为何坚决不肯披蓑衣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高不凡可没有樊子盖这种说哭就哭的本事,更加没有那样一副刀枪不入的脸皮,好在他足够机灵,立即一声不哼跪倒在樊子盖的身后,低着头揉了揉鼻子,那动作倒是有点像在抹眼泪。
杨青若就跪在高不凡的旁边,自然把这家伙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既好气时又好笑。
御座上的杨广见到樊子盖这副样子,本来阴沉的脸果然微微动容了,问道:“樊大人何出此言?”
樊子盖擦着眼泪道:“杨玄感此獠在黎阳骤然起兵造反,聚众二十万,声势浩大,兵困东都,还伙同内贼斛斯政和韩世谔,差点攻破了徽安门,要不是越王殿下指挥若定,高郎将英勇作战,粉碎了反贼的阴谋,只怕洛阳已经被攻破了。老臣身负皇上重托,辅助越王殿下留守东都,若东都失守,老臣还有何颜面再见皇上,唯有横剑一死以谢罪了,自然就再也见不到皇上您了。”
萧皇后闻言不由眼圈泛红道:“皇上,樊大人一片赤胆忠心,实在让臣妾感动啊,要是朝中大臣都像樊大人这般,何愁我大隋江山不长治久安。”
杨广冷然环扫了一遍在场的诸位大臣,这才点头沉声道:“皇后所言甚是,樊爱卿赤胆忠心,是大大的忠臣,劳苦功高,快快平身!”
“谢——皇上!”樊子盖叩首谢恩,这才颤颤悠悠地站起来,眼泪也收了,简直跟水龙头似的,想开就开,想关就关。
萧皇后怜惜地道:“樊大人年纪大了,湿着身子只怕容易着凉,皇上不如允准樊大人下去更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再来见驾吧。”
“嗯,来人,带樊大人下去更衣。”杨广倒也从善如流,立即命宦官领樊子盖下去更衣。
樊子盖连忙谢恩,婉拒道:“老臣谢过皇上和皇后的体恤,不过臣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还挺得住,倒是不必更衣了。”
其实外面的秋雨只是朦朦雨丝,樊子盖也就官袍湿了一点点而已,里面穿得暖和着呢,这老狐狸倒是算计到恰到好处。
“樊爱卿老当益壮,是国朝之福,也是朕之福也,来人,给樊爱卿赐座。”杨广擅文,也好武,所以不喜欢臣子太过潺弱,可见樊子盖这头老狐狸的确号准了杨广的脉门。
樊子盖推辞一下便喜滋滋地御座的左下首落座了,满朝诸公都站着,就只有他老樊有幸被赐座,此殊荣独此一份,让在场几位朝堂大佬十分吃味。
不过杨广要的显然正是这种效果,他要让下面的臣子都知道,只有忠心耿耿做事才能获得自己的宠信,谁有异心就跟杨玄感那般的下场。
杨广跟落座了的樊子盖嘘寒问暖了几句,目光这才落到了高不凡和杨青若身上,脸上竟然难得露出一丝笑容道:“青姑娘起来吧。”
“谢皇上!”杨青若亭亭站了起来,本来天籁一般动听的声音变成了略粗的女低音,显然又故意改变了声线。
萧皇后笑吟吟地招了招手道:“青姑娘,到哀家身边来吧。”
杨青若盈盈福了一礼,莲步轻移走到萧皇后身边站着,于是全场便只剩下高不凡和临清县令还跪在那了。
这位临清县令叫崔武,出自清河崔氏,正是崔护的族兄,如今在临清县担任县令,作为地方官员,自然得来朝见皇上的,不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