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扬旌-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窦建德提着血淋淋的长刀,踩着满地的血水进了饶阳县城,信步来到了县令宋正本的面前。
宋县令此刻正被两名贼兵强按住跪倒在地上,跪在一旁的还有县尉和主薄,而县丞已经身首异处,血淋淋的尸体就倒在附近。
眼见窦建德提着大刀大步走来,县尉和主薄都吓得瑟瑟发抖,不断地叩头求饶,倒是那县令宋正本,虽然面色苍白,不过却一动不动,既不叩头,也不开口求饶。
窦建德刷刷两刀把县尉和主薄的脑袋给砍了,轻蔑地道:“某家最瞧不起这种没有骨气地怕死鬼。”
窦建德说完便把两颗血淋淋的人头丢到宋正本的面前,狞笑道:“宋大人不怕死?”
宋正本的身体微微发起抖来,摇了摇头道:“本官自然怕死,但是本官不会向贼人求饶乞命。”
窦建德眼中露一丝欣赏,将手中的长刀扔掉,弯腰把宋正本扶起来道:“宋大人受惊了,快快请起。”
宋正本愕然道:“你不杀我?”
窦建德微道:“某家并非好杀之人。”
“那你为何杀了他们?”
“某家攻城死了不少弟兄,不杀他们如何向弟兄们交待?”
“本县才是主官,下令放箭的也本县,你应该杀我才是!”
窦建德摇头道:“如果宋大人毫不抵抗就下令开城投降,某家保准一进城就杀了你,骨头太软的人,某家不需要,而宋大人显然正是某家需要的人才。”
窦建德说完挥手道:“来人,把宋大人送回县衙沐浴休息,再准备酒席压惊,所有人不得骚扰宋大人的家眷,违令者——杀无赦。”
“宋大人,请吧!”窦建德的两名亲兵客气地上前道。
宋正本面色变幻不定,最后暗叹了口气,默默转身往县衙的方向走去。
苏定方皱眉低声道:“此人虽然有点骨气,但是傻里傻气的,将军为何会看重他?”
窦建德微笑道:“此人并非傻,只是有些书生意气而已,此人还是颇有才干的,而且是个好官,饶阳县在他治下还算可以。定方啊,咱们虽然是土匪出身,但不能永远都当土匪,东海公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咱们不能再沿用他的那一套,打下来的地盘需要有人治理,光靠一帮泥腿子是不行的,必须得有会治理地方的人才,如果咱们还是抓到当官的就杀,那怎么可能会有人才投靠咱们呢?”
苏定方点了点头道:“在理,那以后咱们抓到官都不杀,让他们帮忙治理地盘。”
窦建德摇头纠正道:“是好官不杀,贪赃枉法的坏官,名声不好的官还是得杀,记住,咱们的根基始终还是底层百姓,底层百姓不认可的事,咱们不要干。”
苏定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窦建德拍了拍前者的肩膀道:“去吧,也差不多了,把弟兄们都召集起来,不准纵火,不准乱伤人命,尽量做百姓认可的事。”
苏定方肃容道:“属下得令。”
窦建德笑了笑,擦干净刀上的鲜血,便向县衙的方向走去,他要宴请宋正本,还要宋正本出面把本地的士绅都请来。
窦建德早就想这样做了,只是以前不是他说了算,东海公高士达一直不认可他的做法,如今东海公没了,他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来做了。
……
张须陀率着他的八风营要回齐郡休整一段时间,奏本也送上去了,但是却没有等来杨广的批准,反而等来了杨广的调令。
瓦岗军开始攻打虎牢关了,兵逼东都,杨广命张须陀火速领军前往剿灭瓦岗军,扫清道路,好让杨广他能从江都乘船回洛阳。
其实,杨广如果真想回东都,完全可以轻骑简从,秘密绕路回去的,但是杨广显然不想放弃舒适的龙船,而且偃旗息鼓的回去也太没面子了,倒显得他怕了瓦岗贼一般。所以,杨广决定派张须陀扫灭瓦岗贼,然后再乘龙船从运河风风光光地回东都去。
张须陀战无不胜,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过,所以杨广觉得只要张须陀一出马,瓦岗军很快就会片瓦不留,烟消云散了。
而此时此刻,张须陀手里拿着杨广的圣旨,沧桑的眼神中满是苦涩,他本来已经答应了麾下的儿郎回齐郡休整,如今又只能失信于下了!
第545章 博陵崔氏
裴行俨护着长孙无垢一行渡过黄河之后,继续一路北上,先是由河内郡进入长平郡,再途经上党郡,进入了太原郡境内,然后通过“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翻越巍峨的太行山脉,进入恒山郡境内,即现在的河北石家庄一带。
至此,长孙无忌总算暗松了口气,他一直担心会在太原郡遇上李世民,幸好,此事并未曾发生,而且有裴行俨护送,一路上通过各地的军事要塞或者关卡都十分顺利。
眼下已经是五月初了,暑热逼人,一行人又赶了两天路,从恒山郡进入了博陵郡境内,再往北便是上谷郡了,过了上谷郡即可抵达涿郡,也就是七八天的路程。
目的地已经在望,大家的心情都轻松了不少,裴行俨手搭凉棚望去,眼见太阳已经西斜,便派出几名弟兄骑快马到前面探路,寻找可以住宿的村镇市集。
约莫半小时左右,前面探路的弟兄回来了,高兴地禀报道:“大郎,前面五里地的山脚附近有一座寺庙唤作大佛寺,看上去香火挺旺的,不如今晚就在寺中借宿吧。”
马车内的高氏、陈氏和鲜于氏三名妇人一听,顿时不约而同地念了一声阿弥托佛,心中十分欢喜。
高开山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后者笑道:“行俨兄,那今晚就在大佛寺中借宿吧,回头多捐些香油钱便是。”
高氏、陈氏和鲜于氏闻言又念了一声阿弥托佛,裴行俨不由暗暗好笑,看来这三位老太太是巴不得在寺里过夜了,于是点头笑道:“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今日便借宿大佛寺了。”说着手执马槊驱马在前开路。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了五里路左右,果然见到山脚下有一座规模不小的佛寺,苍茫的暮色之下,但见佛寺上方香烟袅袅,梵唱阵阵传出,还有敲木鱼的声音响个不停,估计是寺中的和尚正好在念经做晚课。
长孙无忌担心裴行俨手下的大头兵太过粗鲁得罪人,所以亲自上前与寺僧打交道,请求借宿一晚。寺僧见朝长孙无忌温文弥雅,谈吐不俗,而且随行的车马成群,显然是个大金主,当即爽快地答应下来,并且给大家安排了房间,而老爹高开也投桃报李,慷慨解囊,捐了两万钱香油钱。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裴行俨本打算继续赶路的,结果几位妇人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哪有入庙不烧香的道理,于是只能等她们拜完佛再赶路。
妇人们求神拜佛,男人们只能在寺外面无聊地等候了,正当裴行俨和长孙无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的时候,后者突然面色有异,并且迅速转过身去,背对着过道那边。
裴行俨疑惑地地转首看了一眼,发现正有一行人骑马来到了大佛寺前,为首的是一对年轻男女,该男子约莫十八九岁,英气勃勃,神彩飞扬,看着有些眼熟。
“这是……?”裴行俨心里咯噔一下,终于认出来了,此人不是唐国公家的二公子李世民吗?
裴行俨原来在洛阳当千牛备身,而李世民的姐夫柴绍也是千牛备身,所以裴行俨虽然跟李世民并不熟,但也见过几次面。
“怪哉,李二咋跑博陵郡来了?”裴行俨暗暗奇怪,不动声色地把脸转回来,免得被李世民认出,尽管这里并不是李家的地盘,但是李世民这小子和长卿有“夺妻之恨”,若是撞见了难免节外生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糟糕!”裴行俨猛然醒起长孙无垢她们还在寺中拜佛,被李世民撞见的机率很大。
长孙无忌此刻也十分焦急,没想到在太原没遇见世民,却在博陵郡遇上了,不过世民他不在晋阳,跑来博陵郡作甚?他身边这名女子又是谁?
再说李世民和那名女子下了马,将缰绳丢给了下人,便有说有笑地往大佛寺的大门行去,此女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生得明眸皓齿,十分漂亮,而且身材也发育得很好,看得出个性十分开朗,其身后还跟着两名劲装打扮的婢女,而且都携带了兵器,看样子并非是来上香的,更像是游玩,因为那名女子正指指点点地向李世民介绍大佛寺的建筑。
而陪同李世民一道前来的,还有侯君集和长孙顺德二人,因此,长孙无忌更加不敢乱动了,悄然把身体藏到马车后面,以免被认出。
裴行俨眼珠一转,招手把一名办事伶俐的亲兵叫过来,凑到耳边吩咐了几句,后者立即机灵地转身进了大佛寺。
且说李世民和那名女子有说有笑地从旁边经过,似乎并未认出长孙无忌,而孙长顺德和候君集并未跟着进寺,而是留在坐骑旁边等候。
长孙无忌远远地瞥了一眼长孙顺德,眼中闪过一丝讶然,自从上次无垢过大礼之后,他就没再见过自己这位族叔了,即便是无垢出阁的那天,这位族叔也没有出现,敢情是跑去太原跟着世民做事了。
长孙无忌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醒起了那块洛河石碑,不会就是世民指使长孙顺德干的吧?记得过大礼那天,长孙顺德的确借着洛阳石碑的事劝自己把无垢和长卿的婚事搁置。
长孙无忌越想便越觉得有可能,而且长孙顺德那天还把长孙安业也带来了,目的也许就是要借长孙安业这蠢货的嘴把洛河石碑的事宣扬开来,然后他好借机劝自己取消婚事。
尽管此事还不能肯定,但七八成可能还有的,所以长孙无忌心里很有点不是滋味,这也难怪,被昔日的发小好友,还有叔族算计,心情那能好得了去。
此时,侯君集和长孙顺德显然也留意到裴行俨这一行人了,不过打量了两眼便没再多看了,显然没有认出长孙无忌和裴行俨两人。
长孙顺德酒瘾又犯了,解下腰间的酒葫芦灌了一口,然后举了举问道:“君集要不要来一口?”
候君集皱眉道:“不用了,你也少喝点。”
“放心,我这个人越喝越清醒,误不了事。”长孙顺德说完又灌了一口。
候君集摇了摇头,没再理会这个酒鬼,长孙顺德也摇了摇头,不再理会这个无趣的家伙。
“那家伙好像有点眼熟!”候君集不动声色地往裴行俨的方向瞥了一眼,低声道。
长孙顺德自言自语地道:“不要多管闲事,咱们这次来博陵郡是为了撮合二郎的好事的,其他的都先放一边……唉,也许今天咱们不该来大佛寺的,那多好地方不去,偏要来看一帮光头秃驴,真是晦气。”
候君集翻了一记白眼,席地坐下闭目养神,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左右,长孙无垢她们终于拜完佛,从寺门里面走了出来,此时都戴上了幂篱,遮住了脸面。
长孙顺德瞥了一眼,又若无其事地转过头去继续喝酒,倒是候君集盯着长孙无垢那窈窕的身影若有所思,目光疑惑不定。
长孙顺德轻咳一声道:“非礼勿视。”
侯君集脸上一热,收回目光瞪了长孙顺德一眼,此时长孙无垢等人已经走到马车旁了,正准备上车,忽然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原来李世民和那名女子也恰好从寺门走了出来,前者也不知说了个什么笑话,逗得那名女子咯咯直笑。
然而,当看到长孙无垢的背影时,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却瞬间凝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