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隋末扬旌-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征皱眉道:“李渊据有关中,日后必是我齐国之大敌也,不得不防。”
  袁天罡和李淳风对视一眼,刚开始他们也是看好李渊和李世民这对父子组合的,但是近年紫微帝星附近出现了两颗明星,其中一颗锋芒外露,与帝星争辉,而另一颗却锋芒内敛,不知是客星还是将星。
  也正是为了弄清楚这一点,袁天罡和李淳风才先后跑来幽州的,岂料阴差阳错,竟然被高不凡投其所好,反过来网罗进麾下效力了。
  目前紫微帝星附近的两个明星都光华大放,真正呈现出双星夺宫之势,现在看来,这两个命星的确分别应在高齐和李唐身上了,也就是说,最后一统江山的势力,不是李唐,就是高齐!
  长孙无忌若有所思,也不知在想什么,忽然道:“齐国公,下官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高不凡微笑道:“无忌直言无妨。”
  长孙无忌道:“如今李唐正在攻取关中,晋阳必须防守空虚,咱们不应放过如此大好机会,可令右卫大将军李靖,右骁卫大将裴行俨出兵,分取晋阳和雁门二郡。”
  高不凡眼中闪过一丝讶然,他本以为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发小好友,多少会顾念一下旧情,没想到反而是无忌率先提出攻打太原。
  长孙无忌估计读懂了高不凡的眼神,郑重道:“为人谋者,岂能不忠人之事,无忌既为齐国公臣子,自当一切为齐国公利益着想,不能掺杂其他感情纠葛。”
  众人闻言不由肃然起敬,高不凡也是大为感动,环视了一遍四周道:“无忌的建议,诸位以为如何?”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俺同意长孙大人的意见。”程咬金摩拳擦掌地道。
  裴行俨这战争狂闲了几个月,早就饥渴难耐的,所以差点没举双手双脚赞成。
  杜如晦却皱眉道:“属下以为,此举不妥!”
  长孙无忌微愕,拱手道:“还请杜长史赐教。”
  杜如晦分析道:“唐军兵强马壮,攻陷大兴只在朝夕间了,而咱们要攻打晋阳却有巍巍太行山阻隔,道路难走,雄关挡道,要拿下太原郡实在太难了,甚至可能会损失惨重。
  晋阳是李唐的根本,咱们攻打晋阳,李唐肯定不顾一切回兵救援,到时咱们与李唐打起来,若势均力敌,相持不下,最终得利的只会是李密和窦建德,不过是白给别人作嫁衣裳罢了。”
  众人一听,不由恍然大悟,长孙无忌更是汗出如浆,拱手道:“是无忌考虑不周了,听杜先生一言,茅塞顿开,此举的确十分不妥。”
  高不凡亦点了点头,李唐是最后的大BOSS,现大跟李唐火拼,显然是极为不智的行为,最明智的做法是先将周边的小鱼小虾都搞定了,尽量壮大自身的力量,到最后才有底气跟其他大鳄板手腕。
  杜如晦微笑道:“其实辅机的建议也不无可取之处,譬如攻占雁门郡,本官觉得可行。”
  雁门郡即山西大同一带,与涿郡和上谷郡都是接壤的,虽然有太行山阻隔,但道路好走了许多,而且雁门郡的实力相比于李唐差太远了,凭齐国目前的实力,要拿下并不难。
  话说雁门郡的太守叫陈孝意,负责镇守雁门郡的还一位虎贲郎将,名叫王智辩,今年年初,陈孝意和王智辩二人合兵一处讨伐刘武周,差点就把刘武周消灭了,不过刘武周从突厥请来了援兵,最后反败为胜,虎贲郎将王智辩被杀,而陈孝意则率着残兵逃回了雁门郡。
  所以说,如今雁门郡的兵力十分空虚,正是攻取它的大好时机。
  众人讨论了一番,觉得可以拿下雁门郡,既避免了跟李唐正面冲突,又能借助雁门郡牵制李唐,因雁门郡就在太原郡的北边。
  不过拿下雁门郡后也有一个风险,那就是极可会跟刘武周起冲突,因为雁门郡的西边就是马邑,而且还得提防突厥人来攻。
  要知道刘武周和李渊都和突厥有私下交易,获得了始毕可汗的支持,而高不凡却没有抱突厥人的大腿,自必然会成为突厥人打击的对象。
  高不凡衡量了利弊后,最后还是决定出兵夺取雁门,而这个任务自然落到李靖头上了,毕竟上谷郡与雁门郡接壤,而李靖担任上谷郡丞多年,那里的山川地形走势,他了如指掌。
  当然,最关键一点是李靖很稳,派他出马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高不凡是十万个放心。
  于是乎,齐国公爷一纸令下,右卫大将军李靖便来活了,而这个时候,营州的战事也接近了尾声,徐世绩和尉迟敬德二人终于把罗艺赶到辽河附近的怀远城,只要拿下这座怀远城,整个营州便纳入齐国的版图了。
  营州一共包括四郡,分别是柳城郡、燕郡、辽西郡和辽东郡。


第594章 病急乱投医
  刘武周和李渊举旗造反之后,很快便引发了连锁反应,朔方梁师都、金城薛举、武威李轨、荆襄萧铣等也纷纷举旗反隋,或称公或称王,争相割据,激烈地抢夺地盘。
  之前都是农民起义,如今就连既得利益的权贵官僚们都争相出手了,现在的大隋已然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名存实亡了。
  杨广对此是束手无策,甚至已经心灰意冷,每日变本加厉地醉生梦死,以醇酒美人来麻醉自己,不过当东都洛阳的求救文书雪片一样飞来时,杨广还是不得不振奋精神,将大臣们召来商议对策。
  话说今年六月的时候,亦即是李渊太原起兵后,负责镇守荥阳虎牢关的光禄大夫裴仁基投靠了瓦岗李密,而虎牢关正是洛阳东边的最后一座关隘,虎牢关一失,东都洛阳便暴露在瓦岗军的兵锋之下了。
  李密挥师通过虎牢关,先是攻陷了河阳仓,接着又攻陷了回洛仓,七月兵围洛阳。
  负责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只能不断向江都求救,萧皇后每日以泪洗面,央求杨广派兵救援东都,救救她的乖孙孙。杨广没办法,只能召来群臣商议,最后决定派出目前最能打的王世充为援洛大军行军总管,率领两万江淮精兵前往解围东都。
  但是“最能打”的王世充,这次却让杨广大失所望。王世充对阵李密,连战连败,两万江淮精兵几乎全部死在黄河里,最后仅率数十残兵逃入了东都,再也不敢出城迎战李密。
  王世充战败的消息传来时,已经是大业十三年的十一月了,而这个时候,李渊也攻破了长安,抓住了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不过李渊并未杀死杨侑,而是把他推上了皇位,当了一个傀儡皇帝,并且改年号为义宁,遥尊杨广为太上皇,然后李渊又让杨侑把自己封为大丞相,一切国事都交由大丞相府来打理,换而言之,他李渊才是掌握一切权力的“立皇帝”。
  杨广惊闻李渊攻占了长安,拥立自己的孙子杨侑为帝,不由勃然大怒,但也只是无能狂怒而已,接着便颓丧地跌坐在龙椅上,他一直以酒精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但现在他不得不面对,大隋已经完蛋的现实!
  屋外北风呼啸,天色阴沉沉的,雪花纷扬飘落,杨广突然间觉得很冷,双手抱着自己的肩头瑟瑟发抖,像条流浪狗一般蜷缩在龙椅上,堂下的大臣们神色各异,面面相觑。
  萧皇后的心中不由生一股悲凉来,禁不住想放声大哭,代王杨侑和越王杨侗都是她的亲孙子,如今李渊攻破了长安,把杨侑拥立为傀儡皇帝,读过历史的都知,傀儡皇帝最后都没好下场,等拥立者站稳地脚根后,第一个就会把傀儡皇帝弄死,所以杨侑自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悲惨的下场便已经注定了。
  而越王侗如今又被瓦岗百万大军围困在东都,眼看着自己的两个孙子有性命之危,萧皇后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丈夫杨广身上,而现在看到丈夫这副虚弱无力的样子,萧皇后绝望了,悲从中来,只想放声大哭。
  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之所以造成今日这种局面,其实她萧皇后也有不可推卸责任,作为皇后,她对杨广还是颇有影响力的,但她只知贪图舒适享受,一味的奉迎讨好杨广,由着杨广的性子去为所欲为,假如当初她能出面支持苏威,劝阻杨广巡幸江都,肯定不会有今日这番困局。
  这时,蜷缩在龙椅是发抖的杨广突然坐直了,目光凌厉地扫过殿内一众大臣,喝问道:“苏纳言何在?为何那么多天不上朝,不把朕放眼内了?”
  众臣子不由面面相觑,虞世基小心翼翼地答道:“皇上,苏威对皇上不敬,竟让皇上颁布罪己诏,皇上一怒之下,已经将他削职为民了,皇上……您忘了?”
  杨广愕了一下,似乎这才想起了前事,喃喃地道:“是了,苏威这老东西竟敢让朕下罪己诏,该死,朕居然只是削职,没有砍他脑袋,朕真是个宽宏大量的君主。”
  “是啊,皇上乃千古仁君!”虞世基面不改色地奉承道。
  杨广皱了皱眉,突然又不悦地问:“宇文爱卿何在,他的病还没好吗?”
  虞世基心里咯噔一下,正不知怎么回答,萧皇后满脸担心地道:“皇上,宇文述去年底就病死了!”
  杨广又愕了一下,颓然靠回龙椅的背上,合上眼睛道:“宇文爱卿原来已经死了那么久啦,来护儿死了,张须陀也死了,鱼俱罗被朕斩了,王仁恭被反贼杀了,薛世雄也阵亡了,朕身边的老人走的走,死的死,朕也快了吧!”
  萧皇后面色煞白,惶恐地道:“皇上不可胡说,此言大不吉也,你看虞大人、裴侍郎,裴大夫他们不是还在吗?”
  虞世基咧嘴谄笑道:“是啊,臣等一直都在陪着皇上,还望皇上不要如此悲观,保重龙体!”
  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等人也纷纷跪倒高声道:“请皇上保重龙体。”
  杨广睁开看,看着跪倒一地的大臣,心情倒是稍微好转了些,抬手道:“诸位爱卿平身,朕只不过一时有感而发而已,朕这副身子骨尚好,还能活很多年呢。”
  萧皇后见杨广似乎神志恢复清醒了,不由暗松了口气,惊魂稍定。
  “瓦岗贼兵围东都,王世充战败,未能解东都之围,朕很失望,诸位爱卿以为,还有谁能领兵解东都之困?”杨广环扫了一遍一众文武大臣,只是这些大臣都把脑袋压得低低的,没人敢抬头看杨广的双眼。
  杨广虽然早就料到是这种结果,不过还是相当失望,脸色越来越阴沉,这时,一名侍卫走进了大殿,跪倒禀报道:“皇上,青总管回来了,在外面等候召见!”
  杨广大喜,急忙道:“快召她进来!”
  片刻,一名青衣蒙面的女子迈了进来,身形窕高挑,肩如刀削,眸似辰星,虽然只见半张脸,依旧风华绝代,赫然正是杨青若。
  杨青若行至御座前跪倒行礼道:“青若叩见皇上和皇后娘娘。”
  杨广连忙道:“青总管平身,杨爱卿何在?”
  杨广口中的杨爱卿指的是杨义臣,前段时间,杨广特意派了杨青若前往杨义臣的老家,试图召这位老臣回朝效力。
  杨青若并没有站起来,而是垂首遗憾地道:“青若找到杨大人时,杨大人已经背病入膏肓,处于弥留之际了。”
  杨广登时像被兜头淋了一桶冷水,失声道:“杨爱卿他……也死了?”
  杨青若默然地点了点头!
  杨广呆了片刻,忽然仰天大笑,状若疯颠地大声道:“天意,天意啊,天要亡朕,天要亡大隋矣!”
  殿内一众大臣的内心都升起一股寒意,把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