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扬旌-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不凡点头道:“那就最好了,不过相比于巴南,巴郡无疑更加重要,若能将巴郡收入囊中,扼守巴东郡的上游,必能对唐军形成强有力的制肘,对咱们日后夺取巴蜀十分有利。”
杨青若深以然地嗯了一声道:“若能拿下巴郡,自是最好不过了,到时将巴郡和巴南连成一片,李孝恭只怕要寝食难安了。”
高不凡目光一闪道:“若巴郡的太守是其他人,我没有半分把握,但偏偏巴郡的太守却是萧瑀,那本王倒是有了五成的把握了。”
原来这个萧瑀是南兰陵人,表字时文,乃萧皇后的亲弟弟,亦即是杨广的小舅子。此人刚正不阿,经常地杨广面前犯颜直谏,有一次触怒了杨广,最后被贬到巴郡出任太守一职。
高不凡之所以说有五成把握,正是因为萧瑀是萧皇后亲弟的这层关系。如今萧皇后在齐国的高阳宫享福,高不凡在名义上还尊她为皇太后,而萧瑀目前还是以隋臣自居,所以高不凡觉得有五成能说服他投靠。
杨青若摇了摇头道:“高郎不要过于乐观了,萧瑀虽然是巴郡太守,但是也不得不为家人,以及麾下的人安危着想,如果高郎是率大军入蜀的,我想萧瑀肯定会想都不想就向你献降的,可是如今高郎手无寸兵,而唐军却近在咫尺,萧瑀断然会慎重衡量利弊得失,不可能轻易向高郎你献降。”
高不凡点头道:“这点我也明白,所以只有五成把握。”
“只怕五成也高估了,青若以为高郎最多只有四成可能说报萧瑀,甚至更低!”杨青若显然并不看好。
高不凡讶然道:“为何?”
杨青若叹了口气,道出原委道:“萧瑀的原配妻子独孤氏跟李渊的母亲是姑侄关系,也就是说,萧瑀的妻子与李渊是姑表亲。”
高不凡恍然道:“原来如此,可是萧瑀是萧太后的亲弟弟,这关系不比姑表亲紧密多了?更何况只是萧瑀妻子那边的姑表亲,关系又远了一层。”
杨青若神色有点古怪地瞥了高不凡一眼道:“高郎有所不知了,萧瑀十分惧内,至今连妾都不敢纳。”
高不凡不由哑然,敢情这位萧太守还是个妻管严,这下倒是麻烦了,萧瑀的妻子独孤氏是李渊的表妹,那肯定是心向李唐的,偏偏萧瑀又是个不中用的妻管严,如此一来,自己说报萧瑀投靠的可能恐怕真如青若所讲,最多只得四成,甚至是两三成了。
杨青若无奈地道:“当初我年纪还小,皇上(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倒是在晋王府中见过萧瑀几次,不过也不是很熟,只怕现在萧瑀已经不记得我了,所以即便我亲自去也帮不上什么忙。”
高不凡洒然一笑了道:“没关系,此事能成固然很好,若不成也无需强求,高齐和李唐若在中原和关中分出了胜负,巴蜀之地不过是最后的附赠品罢了。”
杨青若明眸异彩一闪,点了点头道:“好吧,高郎尽管尝试一下,成与不成便看天意了,别忘了咱们这次入蜀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佛门秘藏,抢地盘倒是其次。”
高不凡笑道:“忘不了,不过找密藏的同时给李渊找点麻烦也不错,这老狐狸勾结突厥人捣乱齐国的北疆,本王在巴蜀给他整点事,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第二日,雨果然停了,久违的太阳终于露脸了,巫女苗映秀办事也是雷厉风行,当日便带着杨青若,还有随行服侍的数名仆人离开苗寨,乘船从乌江逆流而往巴南。
为了安全和有效传递消息,高不凡还安排了高准和许适这两名亲兵跟随杨青若,而他自己只留高大河一人在身边听用。
送走了杨青若和巫女一行后,高不凡也离开了苗寨,乘船赶往巴郡,不过这次阵仗有点大,因为临江县的白苗和黑苗各派了一百名苗兵护送他,合计达两百人之多。
于是乎,高不凡干脆打出了齐王的旗帜,大张旗鼓地前往巴陵,毕竟行踪已经暴露了,没必要再藏着掖着的,而且这样做也有个好处,那就是更加安全,因为李唐和高齐签订了和约,李孝恭如果不想落下背信弃义的口实,断然不敢明目张胆地用兵对付自己。
第744章 女将之风
高不凡在两百苗兵的护送之下离开了苗寨,往上游的巴郡而去,一路上大张旗鼓,不再隐匿行踪。如果人数少,自然是乘船比较便捷,但是如今身边多了两百苗兵,也只能步行走陆路了。
从临江县到上游巴郡的郡治——巴县,陆路的距离约有五百里,以苗兵的脚程来算,四五天左右应该能抵达了,若是日夜急行的话,两天两夜就能赶到了。
苗人自小生活在大山中,练就了一身攀山越岭的好本领,脚力好,脚程快,身手敏捷等,正是苗人的一大优点。苗人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好养活,对食物和居住条件从不挑剔,无论是野果野菜,还是虫蚁鸟兽,但凡能填肚子的,他们都不会拒绝,树叶枯草往地上一铺就能安然入睡。
养活这样一支苗兵,成本自然是极划算的,不过凡事有好有坏,苗兵身上的缺点也有不少,才行军两天,高不凡便一个头两个大,亲兵队长高大河更是要抓狂了,要不是有阿庆兄妹,以及蒙眦这三个头人管束着,估计这些苗兵更要大闹天宫,无法无天了。
时值正午,烈日当空,秋老虎肆意地释放着热力,大家都热得汗流浃背,日前那场绵绵秋雨所带来的凉意已经荡然无存了,后世的重庆有着火炉城之称,没想到一千几百年前的这里也能这么热,估计是跟地形地势有关吧,四川盘地四面都是高山,围得死死的,的确不利于热量的散发。
高不凡手搭凉棚往前方眺望,隐约看到一座城廓的影子,便问身边的蒙眦道:“那里可就是涪陵县城了?”
蒙眦还没开口,阿庆已经抢先答道:“没错,我和阿妹去过很多次,不过那里的药贩子都是奸商,给的价钱很低,后来我们便不去那里卖药材了,攒起来运到下游的江陵,价钱能翻七八倍之多,一些品相好的野参,甚至能翻十几倍!”
提起这些黑了心的药材商贩,阿庆还是禁不住咬牙切齿。
高不凡前世乘船游过三峡,也去过重庆市区,但是却没到过涪陵,之所以知道这个名字,还是因为这里的榨菜很出名。
“天气炎热,大家休息半个时辰,喝点水歇一歇脚,再一口气赶到涪陵城吧。”高不凡吩咐道。
命令一下,众苗兵立即呼啦一声散开了,有的找了有树荫的地方席地而躺,有的跑到路边掏出家伙便哗啦啦地放水,有的在草丛中疯狂地翻找蛇虫鼠蚁,还有的东张西望,渐行渐远,也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高大河眼见蒙眦等人不在,便将一只水囊递给了高不凡,神色怏怏地低声道:“齐王殿下,咱们真不该让这些苗兵来护送的。”
高不凡明知故问道:“为何?”
高大河皱着浓眉说:“齐王您也看到了,苗兵纪律散慢,行军扎营总是乱哄哄的,毫无章法,而且……还不讲卫生,到处拉撒,居然还有跑到人家屋檐下拉屎的。这就算了,那些家伙还小偷小摸,特爱占小便宜,昨天咱们不是路过一处集镇吗?好这伙,看到什么都顺,包子档的包子、咸鱼铺的咸鱼、布庄里的布匹,甚至连人家门口用来喂狗的破陶碗都给摸走了,再这样下去,齐王您的名声只怕得被这帮家伙败光了,到时如何说服巴郡太守萧瑀投靠咱们?要不还是打发他们回去吧。”
高不凡略沉吟了片刻才道:“苗人自小生活在大山里,少了法律和规矩的约束,并不是骨子里就是这样的人,你看阿庆、阿妸和蒙眦就不会这样,因为他们经常在汉人生活的地方行走,懂规矩守规矩,所以给这些苗兵一点时间去适应吧,本王已经跟阿庆他们聊过了,相信他们会约束好族人的。”
高大河闻言只好点了点头道:“好吧。”
半个时辰过去了,高不凡下令重新出发,结果这些苗兵拖拖拉拉的,花了近半炷香才集结好,一点人数还少了俩,都是白苗的人。
这下阿庆和阿妸脸上都有点挂不住了,前者神色狰狞,扯开喉咙大呼这两名苗兵的名字。
片刻之后,只见这两名苗兵慌里慌张地从远处跑回来,其中一人还倒拎着一只老母鸡,跑得汗流浃背的,高不凡见状不禁大皱其眉。
“你们两个死哪去了?”阿庆不由分说,上前就是各踹一脚,将两名苗兵踹翻在地。
这两名苗兵从地上爬起来,耷拉着脑袋不敢吭声,阿妸冷冷地质问道:“鸡哪来的?”
其中一名苗兵往来的方向指了指道:“是我们在那边草丛里抓到的野鸡。”说完便把那只母鸡递给阿妸,一脸的讨好。
“还……捡到一个蛋。”另一名苗兵犹豫着从兜里摸出一只鸡蛋。
高大河嘀咕道:“这只母鸡可不像是野鸡,说不定是人家养的。”
话音刚下,便见一老农扛着粪叉从远处跑来,一边气愤地大骂:“天杀的偷鸡贼,快把老子的鸡还来。”
老农估计是上了年纪,眼神不太好,骂咧咧地追到跟前才发现高不凡等一大票人,黑压压乌央央的,吓得他一个激凌,扛着粪叉掉转头便溜,连母鸡都不敢讨要了。
“老人家请留步。”高不凡连忙高声道。
然而那老农非但不停下脚步,反而走得更快了,高不凡只好大喝一声:“站住!”
嘿,那老农浑身一抖,反而停下了脚步,战战兢兢地转过身来,粪叉一扔,跪倒在地叩头道:“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啊,小的家里除了这只老母鸡就没其他东西了。”
高不凡不禁哭笑不得,上前把老农扶起来,和颜色悦色地道:“老人家不必惊慌,我们不是山贼土匪,不打劫,更不会要你的性命。”
那老农愕了一下,抬头仔细打量了高不凡一遍,发现眼前这名青年生得唇红齿白,十分之英俊,而且还是一身读书人打扮,不由略略松了口气,将信将疑地道:“你……们真不是山贼?”
高不凡微笑着摇了摇头道:“自然不是了!”说完对着阿妸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即往两名苗兵身上各抽了一鞭,训斥道:“愣着作甚?快还人家!”
两名苗兵垂头丧气地把母鸡和鸡蛋递到了老农的面前,但是后者却犹豫着不敢接。高不凡拿过母鸡和鸡蛋放到老农的手里,歉然道:“老人家,本人管教不严,实在对不住了,大河,给老人家五十文钱作为补偿。”
高大河连忙取出五十文钱递给老农,后者一脸的吃惊,不过这时他也终于相信高不凡不是山贼土匪了,接过母鸡和鸡蛋道:“赔偿就不必了,不过公子以后要约束好自己的手下,我家的母鸡好好的在篱笆下面的草丛下蛋,这两个家伙鬼鬼祟祟便抱走了,还偷摘了篱笆上的两只葫芦瓜,才长了两根指头粗,这不是糟塌粮食吗?”
阿妸闻言不由脸色通红,又发狠抽了两名苗兵几鞭,顿时抽得二人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喝问道:“瓜呢?”
这两名苗人倒是皮实,被抽成那样也不吭一声,只是讪讪地指了指肚子,看样子已经把葫芦瓜仔生吃掉了,才二指大的瓜仔,还不够他们卡嚓两口。
阿妸面色冷厉,拔出腰间锋利的柴刀扔到二人的面前,狠声道:“各断一指!”
此言一出,在场的苗兵终于都变了面色,而当事的两名苗兵更是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