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隋末扬旌-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趟鬼门关?”
  钟老六笑道:“只是这段水路凶险而已,东岸那边有陆路可以上山,西岸这边则麻烦点,可以从上游或下游先渡河,然后走陆路,像咱们这样子逆流而上的很少。”
  高大河失声道:“敢情咱们都是傻子。”
  高不凡哑然失笑道:“至少咱们领略到大江逆流的壮丽风光,而且还挺刺激的。”
  苗妸和高大河很是无语,钟老六笑道:“齐王殿下乃非常人,自然得干非常之事。”
  高不凡哈哈笑道:“彼此彼此,老六你也是艺高人胆大。”
  苗妸忍不住道:“你们就别互相恭维了,瞧,码头要到了。”
  众人放眼望去,果然见到前面不远就是码头,这码头看样子是新修的,有山径直通上山顶,隐约可见香烟缭绕,应该就是凌云寺的所在了。
  钟老六忙把船驶往码头,一边介绍道:“凌云山是岷水、青衣水和大渡水的交汇之处,每年夏汛时江水更急,直冲山壁而去,上游下来的船只经常会失控撞在山壁上,每年都会发生几起沉船死人的事故,据说是为了减煞水势,消弥灾难,所以才在这里建了一座凌云寺。不过呢,民间还有另一种传说。”
  高不凡心中一动,连忙问道:“什么传说?”
  钟老六讳莫如深地低声道:“上岸再说。”
  高不凡等人闻言顿时被勾起了兴趣,赶紧跳上岸去,而当钟老六在系缆绳时,高大河便忍不住催促道:“老六你也别卖关子吊人胃口了,快讲,到底是什么传说?”
  钟老六轻嘘了一声,打了个手势示意大家离开水边一段距离,这才神神秘密地道:“传说江底下有一条恶龙,凌云寺建在这里就是为了镇压住这条恶龙。”
  高不凡很是无语,而高大河和苗妸却刷的一下变了面色,后者还追问道:“何以见得?”
  钟老六低声道:“刚才咱们通过水势最急的那个位置有一座山崖,你们都看到了吧?”
  高大河点了点头道:“看到了。”
  “那座崖叫龙吟崖,每次发生沉船事故都是在这处崖下,据说每当有月亮的半夜,崖下会有龙吟之声,就是那条恶龙发出来的,而船只在这里发生事故多是这条恶龙使的坏,把船弄翻后它好吃掉船上的人。”
  高大河和阿妸闻言不由都打了个寒颤,异口同声道:“真的假的?”
  钟老六点了点头,惊惧地:“当然是真的,那龙叫声我亲耳听过,可吓人了。”
  高大河和阿妸的脸色不由白了几分,高不凡若有所思地问:“老六,你当真听到过?”
  钟老六认真地道:“听到过,老六骗谁也不可能偏齐王您。”
  高不凡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精光!
  钟老六看了一眼江水,低声道:“不说了,咱们赶快上山吧,免得被那条恶龙听到,若被它盯上了可不妙。”
  此言一出,高大河和苗妸不由一阵发毛,再看那滔滔江水时,仿佛有一双恐怖的眼睛正在盯着自己。


第759章 讲经
  咚嗡,咚嗡……
  高不凡一行人顺着山径往山上走去,山顶上忽然响起了钟声,庄严而浩荡,岷江两岸都能清晰可闻,紧接着便是梵唱阵阵,木鱼声声,估计是寺里的和尚在做早课。
  凌云山并不算高,不过树木却十分茂盛,飞鸟猿猴皆可见,这个时候的生态环境真没得说,落后的生产力也抑制了人类的破坏力。
  约莫半个小时左右,高不凡一行人终于登上了山顶,只见树木掩映下,一座红墙绿瓦的寺庙隐约可见,寺门前人影绰绰,车马往来,竟然十分之热闹。
  “原来此处有路可以直通上山,车马皆可走,要不咱们回去时也走陆路好了。”高大河提议道,这小子显然也被所谓的恶龙传说弄得有点发毛了,而且顺流而下通过龙吟崖时的确有相当危险,那里水流太过湍急了,作为亲兵队长,他得为齐王的安全着想。
  高不凡一路上似乎都在沉思着什么,闻言只是随口道:“回去时再说吧。”
  说话间,四人已经来到寺门前,而这时寺中的木鱼声和诵经声正好停止了,估计是寺里的和尚已经做完了早课。
  “咦,看来参加开寺仪式的客人不少啊。”苗妸讶然地道。
  寺门前有一块平整出来的小广场,此刻已经停满了马车,看来不仅来客不少,而且都是非富即贵,要知道在古代,穷人是坐不起马车的,更何况在场的马车大多十分华丽,价值不菲,要是摆在后世,都是百万级别的豪车。
  高不凡一行人的打扮都十分低调,再加上步行而来,所以一直走到寺门前,竟然也没有一个和尚上前来招呼,高大河有点愤愤不平地道:“这些和尚都是瞎的?堂堂齐王在此,竟没一个有眼力劲的上前迎接一下。”
  高不凡也没在意,径自往寺里走去,这时一个胖和尚却拦住了他道:“阿弥托佛,凌云寺还得三日后才开寺,现在暂不接待香客,施主若要上香礼佛,请三日后再来。”
  敢情这位胖和尚见高不凡一行徒步而来,还以为他们是普通的香客。
  苗妸正想发作,高不凡打了个手势制止住,疑惑地问道:“既然还没开寺,为何贵寺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胖和尚皮笑肉不笑地道:“他们都是受邀前来参加开寺仪式的地方官绅,自然能够提前进入,普通乡客本寺暂不接待。”
  “奇了,不是说众生平等吗?为何官绅能进,普通香客却不能进?”高不凡故作讶然道。
  胖和尚暗翻了白眼,心想,说一下而已,你就当真,你是傻子吗?淡道:“阿弥托佛,佛门乃清静之地,还请施不要在此捣乱,三日之后开寺,届时众生皆可进来礼佛。”
  高不凡哂然一笑道:“看来佛祖也是以三六九等看世人的,幸好,本人有请贴。”说完从怀中取出了那份请贴。
  胖和尚吃了一惊,连忙接过请帖一看,顿时面色大变,脱口道:“原来是齐王殿下,请恕贫僧无礼,里面请。”
  高不凡哈哈一笑,吟道:“我佛慈悲渡众生,先敬罗衣后敬人,贫僧不贫,贫僧不贫!”
  苗妸捂住嘴失笑出声,胖和尚不由面红耳赤,讪讪地道:“阿弥托佛,恕贫僧眼拙,让齐王殿下见笑了。”
  话音刚下,只听得一声冷哼,听着竟然有点耳熟,高不凡连忙眼望去,瞪时皱起了剑眉。只见一名老尼姑板着老脸站在数丈之外,颧骨高耸,双眉如刀,唇薄下巴尖,仿佛全世界都欠她钱似的,脖子戴着一串手指头粗细黑色的佛珠,赫然正是“灭绝师太”慧嗔老尼。
  慧嗔老尼当年在齐国公府悍然出手抢夺高不凡的几枚木鱼,还把高不凡给打伤了,凶横野蛮无比,所以高不凡对她半点好感都欠奉。
  慧嗔老尼此刻看着高不凡的目光却是相当复杂,厌恶中夹杂着痛恨,痛恨中又混杂着一丝恐惧。
  当初高不凡突然间走火入魔失控,武力值爆表,差点就把慧嗔老尼给干掉了,还当场撕下了她一条手臂,后来慧嗔老尼被道信和尚救走,虽然最终捡回一命,但断手却没办法再续上了,如今她的一只衣袖还是空空荡荡的。
  看着眼前的高不凡,慧嗔老尼便禁不住想起当时他发狂的恐怖模样,至今还有点心有余悸,既恨又怕!
  高不凡自然感受到慧嗔老尼的气息极不稳定,禁不住手按刀把凝神戒备,这老秃尼凶横无比,而且修为极高,得提防她暴起伤人。
  高大河和苗妸见状,都下意识地摸向兵器,而钟老六则一脸的懵然。
  “见过慧嗔师叔。”胖和尚连忙向着慧嗔老尼行礼。
  慧嗔才呢冷哼一声道:“觉通,入寺前要交出兵器,你是怎么接等客人的?”
  胖和尚这才醒起,连忙道:“齐王殿下,贫僧疏忽了,所有人不得携带兵器入寺,诸位所携带的兵器请交给贫僧保管,离寺前会原璧归还。”
  慧嗔老尼冷冷地盯着高不凡,后者皱了皱眉,最终还是笑了知道:“自无不可。”说完便把腰刀递了过去。
  阿妸和高大河见状也只好交出了兵器,慧嗔老尼这才神色稍滞,淡淡地道:“高施主请跟贫尼来。”
  高不凡眼底闪过一丝古怪,老秃尼果然记打不记吃,现在学会有礼貌了,竟然带了个“请”字,难得!难得!
  当下,高不凡等人便跟着慧嗔老尼往寺里行去,后者一言不发,只是一直往前行,高不凡也懒得搭理她,反正相看两厌,各不相干更好。
  此时高不凡也不担心慧嗔老尼会出手报复,因这老秃尼虽然脾气臭,但第一时间没有出手,接下肯定也不会出手了,除非自己不小心激怒她吧。
  且说慧嗔老尼领着高不凡等人来到一个院子中,但见院中人头涌涌,坐满了人,但却十分安静,原来都在听人讲经。
  高不凡扫了一眼,发现院子中大约有三四十人吧,有和尚尼姑,但更多的却是穿着华贵的中老年男人,而且一看便知身份都不简单,因为巴郡太守萧瑀也在其中,李孝恭也赫然在列。
  此刻这些大人物都盘坐在蒲团上,安静倾听菩提树下的人讲经。
  只见菩提树下那人白衣胜雪,脸如明月,明眸皓齿,绝世姿容只有青若可比,不过此女的美是那么的神圣出尘,目含慈悲,如同拈花微笑的观音菩萨,坐在高高的云端之上怜悯世人,就连她的声音都带上一种圣洁,在场的人都在专心聆听,即便高不凡到来也没人回头看上一眼。
  慧嗔老尼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后面一只空蒲团便径自行了开去。
  高不凡看了一眼菩提树下宝相庄严的白云裳,然后在蒲团上坐下,他虽然对讲经没有丝毫兴趣,但白妞儿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不捧场也不能拆场。
  白云裳一直微微低垂的眼帘似乎抬了一下,脸上的微笑却更加神圣了,继续讲经,台下的人也听得更认真了,高某人也听得很认真,不过只是表面的,实际却是神游物外,作为一名穿越众,他不信佛,也不信道,当然,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假装信。


第760章 语惊四座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白云裳此时讲解的正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由于翻译自梵文,一些词语甚至是直接音译的,所以晦涩难懂,即便是饱学之士有时也难理解,就更别说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平民百姓了,所以开坛讲经便成了和尚们的日常,他们借着讲经向弟子和信众宣传经书的宗旨要义,同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主张。
  正所谓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和尚对同一本经书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便衍生出各种版本的解释,通常只要能讲得通,能让信众接受,那你就是大师了,倘若大师再进一步,按照自己的思想编一部经书出来,那就能从大师晋级为人人敬仰的大德高僧。
  白云裳号称佛门百年一遇的奇才,悟性自是极高的,对各种经书烂熟于胸,也理解透彻了,近年来四处云游讲经传教,积累了大批信众,逐崭露头角,已然颇具名气,当然,就目前而言,只能算是大师级别吧,距离著书立言的大德高僧还有一段距离。
  白云裳容貌倾绝,宝相庄严,气质出尘,吐字清晰,那声音似乎有着一种魔力,即便是晦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