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扬旌-第5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哄的一下便作鸟兽散了。
且说李渊今日本打算召见太子和齐王质询的,但久等二人不来,便带着裴寂和陈叔达等大臣游览海池打发时间,突闻喊杀声隐隐传来,不由大惊,喝问道:“发生何事?”
这时长孙顺德正好带着大队披坚执锐的士兵赶到,迅速控制了四周,然后来到李渊面前毕恭毕敬地道:“启禀皇上,太子和齐王由于秽乱后宫的事情败露,刚才带兵冲击玄武门,试图谋反,幸好秦王警觉,及时带人镇压,诛杀了太子和齐王,秦王担心皇上有失,所以派了臣下前来警卫。”
李渊的面色刷的一下惨白,身体摇摇欲坠,旁边的裴寂急忙把他扶住。
“世民……已经杀了建成和元吉?”李渊颤声问道。
长孙顺德恭敬地道:“太子和齐王不知悔改,负隅顽抗,还试图射杀秦王,秦王不得已反击,把他们都射中了。”
李渊神色悲怆,良久才说出五个字:“朕的好儿子!”
第838章 齐唐开战
李渊被长孙顺德带人“护送”回太极殿中,尚书左仆射裴寂、陈叔达和封德彝等近臣陪同,而李世民则忙着指挥人手控制皇城,清理东宫和齐王府的残余,激烈的战斗还在继续,太子李建成毕竟经营多年,忠于他的力量还是不弱的,要不是李世民抢占先机,成功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令到太子党一方群龙无首,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时间一分一秒了过去了,李渊在太极殿中一言不发,足足沉默了近两个时辰,这才如梦初醒般叹了口气,对着裴寂等人道:“不料今日竟发生这种事,诸位卿家以为该如何处置?”
裴寂和陈叔达均暗叹了口气,两个时辰都过去了,外面的杀声越来越小,显然大局已定,太子党已无力回天了,而太子和齐王均已死,即便太子党打赢了又能怎样?顶多把秦王杀死,不过如此一来,大唐就更要伤筋动骨了,还是得大局为重啊!
所以裴寂恭身小心翼翼地道:“当年皇上在晋阳首举义旗起兵时,建成和元吉并没参与谋划大事,而皇上入主关中后,建成和元吉也没有多少功劳,他们妒忌秦王的功劳大,威望高,散播谣言污蔑秦王,又勾结秽乱后宫,试图置秦王于死地,如今秦王被逼反击杀死他们也是无奈之举。”
陈叔达接口道:“秦王功盖天地,天下归心,皇上若下定决心立秦王为太子,将国家大事托付给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面色变幻不定,用毫无情感的语气连说了三个“好”字,点头道:“二位卿爱所言,这正是朕一直以来的想法。”
裴寂和陈叔达都是李渊身边的近臣,此刻自然都听出了李渊的无奈、悲痛和愤懑,但是如今这形势,还能有更好的办法吗?秦王此举虽然狠辣,但大唐江山落到他手里终究还是姓李的,而且秦王雄才大略,大唐在他手里必然能够发扬光大,这无疑是不幸中的万幸。
长孙顺德眼底闪过一丝喜色,恭身道:“皇上英明,不过如今建成和元吉的余孽还在负隅元抗,为免不必要的死伤,还望皇上马上下一道圣旨,命各军一律听从秦王的处置,否则自伤残杀之下,我大唐必然元气大伤,最终只会让外人得利。”
李渊瞥了长孙顺德一眼,淡淡地道:“好!”
很快,李渊便颁布了一封圣旨,命令长安城所有军队皆留守驻地不得妄动,听从秦王的处置,谁若私自调动兵马,一律按谋反论处。
李渊的圣旨一下,长安城内的动乱很快就平息了,再加上李世民发布安民告示,只诛东宫和齐王府首恶,其余人等一概不咎,所以忠于太子和齐王的势力都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而东宫和齐王府的嫡系要么逃出长安城,要么跪地投降请罪。
很快,天策府的骄兵悍将便攻入了东宫和齐王府,也不用李世民吩咐,麾下的人就十分自觉地把太子李建成的五个儿子,还有齐王李元吉的五个儿子都全部杀死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而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
李世民以雷厉风行的手段诛灭了太子和齐王一系的顽抗势力,牢牢地控制住了整座长安城,第二日,这才来到太极殿见李渊。
扑通!
李世民身上的血腥味还没散尽,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李渊跟前,红着眼抱头大哭。李渊嘴唇一阵哆嗦,缓缓地蹲下来扶着儿子李世民,最后父子二人一起抱头痛哭,李渊的双手青筋条条贲起,就像铁钳一样抓在李世民的腰间,后者觉得很痛,痛哭得更厉害了。
良久,李渊才拍了拍李世民的肩头安慰道:“世民,父皇知道你的心里难受,但是这不能怪你,都是建成和元吉咎由自取,他们死有余辜,死不足惜啊!”
李世民抬起头,泪流满面地道:“儿臣……”
李渊打断道:“你不必说了,起来吧,国事为重!”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羞愧,点了点头站起来。
第二日,李渊颁布诏书,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宣布从今天起,所有国家事务,无论大小都交给太子打理,而他自己正式退居二线。
半个月后,李渊又宣布撤消天策府,为李世民登基作准备。
大唐武德五年五月初六,李渊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太子李世民,后者推辞,李渊不允,自封太上皇,继续居住在太极殿。
李世民正式宣布登基即位,改明年的年号为贞观元年,立秦王妃何敏为皇后。
……
齐王妃杨氏是李元吉的结发妻子,约二十出头,生得端庄秀美,一双弯弯的明眸,嘴唇微微上翘,看着竟有点像长孙无垢,特别笑起来的时候更像。
李世民有点沉迷其中,站在那怔怔地看着,杨氏战战兢兢地跪伏于地,低眉垂目,不敢稍动,那娇娇怯怯的样子更是我见犹怜。
李世民的呼吸变得有点急促,他走上前,颤抖着伸手勾起杨氏圆润滑嫩的下巴,居高临下地凝视那容颜,只觉更加的相似的,不知不觉,这张脸竟与记忆中的那张俏脸重合了。
李世民看着近在咫尺的红唇,呼吸更急促了,腹中似有一团火焰在燃烧,喃喃地道:“无垢,是你吗?你终于回到朕身边了!”
杨氏微微一抖,闭上眼睛瑟瑟发抖,长长的睫毛,姣美的容貌更加动人了。李世民禁不住弯下腰去吻住那红唇,在疯狂中迷失了自我,他抱起这个本是他弟媳的女人,大步往床边走去……
一条枯瘦得像骷髅一般的身形在窗外静静地站立良久,黑夜中,他的双眼就像燃烧着的两根蜡烛,又像夏夜坟地里的幽幽鬼火,让人不寒而栗。
直到房间中传出最后一声激喘,骷髅身影才闪身消失在黑暗中当中。
……
五月中旬正是盛夏,骄阳似火,热力逼人,洛水上船来船往,各处城门也是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盛景。
由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后封锁了长安城和各处关卡,所以直到他正式登基后,消息才传到了洛阳,大齐满朝文武都震动了。
一时间似乎全城都在谈论李唐变天的事,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有讲古佬甚至特意连夜编了一部关于玄武门兵变的话本,每日前来捧场的听众络绎不绝,啧啧,这位讲古佬的商业触角和手速着实令人叹服,让后世的某些手残网文写手都为之汗颜。
高不凡对李世民夺权的事并不意外,因为真正历史上,李二就是靠玄武门兵变杀死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父亲李渊退位的,过程残酷又血腥,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眷还有不少被李世民收入了自己的后宫,譬如齐王妃杨氏就是其中之一,后来还给李世民生了个儿子呢,乱伦程度令人乍舌,这也是李二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些“旁枝末节”也不妨碍他成为一代明君,毕竟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更何况李世民一生的成就确实很牛,瑕不掩瑜嘛。
高不凡对李世民没有什么崇拜情结,得知他夺权后,立即召来众臣商议,最后一致决定趁机出兵攻打李唐。
理由是现成的,而且很高大上,也不用担心背上毁约的骂名。高不凡颁布了一份征讨李世民的檄文,檄文是由祖君彦执笔的,虞世南、魏征、杜如晦参与润色,洋洋洒洒近千言,历数李世民弑兄杀弟,逼迫父亲退位的各种恶行,还有霸占兄嫂弟媳等,反正就是怎么臭怎么骂,把李世民渲染成一个没有人伦道德,穷凶极恶的坏蛋就是了。
檄文一发出,李靖就在河东动手了,一月之内便攻占了太原周边的三郡之地,而高不凡也御驾亲征,亲率十万齐军从洛阳西进,攻打涵谷关。
尉迟恭则率水师从长江逆流而上,攻打巴东郡,就这样,高齐和李唐之间的统一江山之战便拉开了序幕。
关中随即大震!!!
第839章 便桥之盟
长安武德殿,李世民手里拿着高不凡诏告天下的那份檄文,面色冷沉,目光萧煞,在场的朝臣均凛然肃立。
片刻之后,李世民的面色恢复了正常,信手把这份檄文撕了个粉碎,其实在发动玄武门兵变之前他和房玄龄等谋士便考虑过高齐会从中渔利,如今果不其然,高齐以此为借口,以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姿态,悍然撕毁和约,趁着李唐内部不稳大举来犯了。
明明是高齐背信弃义,却发出这样一份大义凛然的讨伐檄文,把自己骂得体无完肤,李世民自然愤怒无比,但也只能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毕竟弑兄夺位的事他的确干了,无论怎么洗也洗不掉的。
当然,即便洗不掉也要洗,舆论阵地就在那里,你若放弃了,敌人就会毫不犹豫地占据,所以李世民也找来了笔杆子,写了一份诏书公告天下,说明自己发动玄武门兵变是被动反击,是为了自保,而且得到太上皇李渊的支持,同时,诏书中又痛骂高不凡阴险狡诈,背信弃义,落井下石等,反正把高不凡回骂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卑鄙小人就是了。
不过两国交兵,靠打嘴仗是打不赢的,最终还是得看谁的拳头硬,于是乎李世民也调兵遣将,在河东和函谷关与齐军对砍,唐军的精锐几乎都调到这两处了,总算堪堪敌住了齐军的攻势。
然而,李世民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一条极为不妙的消息传来了,颉利可汗和突利二可汗竟然率着二十万突厥骑兵攻破了萧关,又打破了豳州,直扑渭河上游的武功县。
如此一来,整座长安城都震动了,一时间人人自危,因为武功县距离长安已经不足两百里了,二十万突厥骑兵近在咫尺,谁不害怕?
李世民又惊又怒,猛一拍御案厉声道:“李瑗和张谨这两个乱臣贼子误国误朕啊,不杀不足以平朕心头之恨也。”
话说突厥大军若要南下攻打关中,必须得翻越黄土高原,其中只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先打灵州,然后沿清水河南下,过萧关,走回中道或豳(bīn)州,再到武功县,最后顺渭水而下到长安,这条路是最好走的,因为清水河谷道路宽阔平坦,牧草也茂盛,适合骑兵快速突进。
然而这次颉利可汗出乎意料的绕到了会州,即如今的甘肃靖远,再折回清水河南下,一路狂奔千余里,“出其不意”地攻破了萧关,又越过了豳州,短短二十天时间竟然就打到了武功县,简直像闪电一般,打了李世民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萧关和豳州都是天险之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