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隋末扬旌-第6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年多的改良,高齐的火炮威力更猛,射程也更远了,有效打击范围达到了八百米,这杀伤距离在一千几百年前的古代已经非常夸张了。
  所以齐军根本不必用人命来填,几十门火炮离远一字排开,对着函谷关的关城就是一通狂轰滥炸,而城中的唐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毫无还手之力,因为他们手里根本没有武器能够得着齐军啊。
  函谷关是洛阳平原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靠黄河,人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之曰函谷关。
  函谷关两侧是稠桑原高地,单兵徒手难攀,就更别说大军的车马辎重了,唯一的通道就是一条狭窄的谷道,宽度仅能容一辆车通过,而这段谷道还长达十几里,关城修在谷道的入口处,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另外,函谷关城正面就是弘农河,只有一条桥可以通过,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线,敌人如果想过桥进攻关城,首先就得承受来自关城上的一波箭雨的洗礼。
  然而,这回齐军根本不渡河,只是在河对岸摆出几十门火炮狂轰滥炸,倒是函谷关关城中的唐军每天都得接受齐军火炮的洗礼,经过七八天的轰炸,本来坚固的关城已经被轰得百孔千疮,面目全非了,表面的墙体也被醺成了黑色。
  这一日,滂沱大雨,足足下了一日一夜,黄河水瀑涨,弘农河水也瀑涨,几乎淹到了石桥的桥面,齐军的火炮在雨天便不太好使了,所以这一日暂停了轰击,关城中的唐军总算可以松了口气,获得了喘息之机。
  齐军的中军大帐内,高不凡居中而坐,一众谋臣将领分列两边,只见裴行俨大声道:“皇上,我军火炮轰击函谷关城已经有八天了,城中的唐军噤若寒蝉,城防也遭到极大的破坏了,等雨一停,咱们马上就挥师强攻,一举将关城拿下吧。”
  程咬金一拍大肚皮道:“裴将军言之有理,火炮虽然犀利,但要破城还是得靠人来攻啊。”
  帐内众将也纷纷表示请战,火炮轰了七八天,虽然很爽,但大家都有点憋不住了,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一举把函谷关踏平,然后长驱直进,直取三秦之地,消灭李唐,一统天下。
  高不凡微笑道:“诸位将军稍安勿躁,会有你们用武之地道。”
  “可是末将的战斧已经饥渴难耐了,皇上您说咋办?”程咬金嗡声道。
  “那正好,待会程将军留下给朕劈柴。”高不凡道。
  众人不由哄堂大笑,气氛轻松活跃,可见高齐这一边的心理优势不是一般的大,这就是实力给予的底气啊,论国力、论装备、论士气,高齐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要不是有险关作为倚仗,唐军只怕已经被击溃了。
  老实说,李世民得位不正,弑兄杀弟逼父,对唐军将士的士气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而齐军又打着讨伐李世民的正义旗帜而来,唐军上下心理上无疑是自卑的,再加上齐军一来就是远程火炮犁地,唐军的士气进一步受到打击,虽然还不到一蹶不振的地步,但也极为低落,完全没有战斗的欲望。
  高不凡之以一直只用炮击,一方面自然是为了减少士兵伤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击唐军的士气,让唐军的消极情绪不断发酵,最后再全力发动,一举拿下这座通往关中平原的第一雄关。
  此外,还有第三方面的原因,那就是牵制李唐的兵力,减轻李靖在河东一带的压力,所以高不凡并不急于拿下函谷关,反正大军身后就是洛阳,战线并不长,后勤补给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过来,拼国力,拼消耗,李唐肯定是拼不过高齐的。
  半个时辰后,这次军会议开完了,诸将陆续离开了御帐,程咬金这货则果真留下来劈柴,没办法,皇上金口玉牙,即便是开玩笑也是圣旨口谕,必须得遵守。
  “程将军,多劈点,朕今晚请你吃烤全羊。”高不凡说完便带着杜如晦、长孙无忌等笑着走出了御帐。
  程咬金眼前一亮,舔了舔嘴唇,劈得更卖力了,皇上亲自烤的全羊,他有幸吃过一次,至今回味无穷啊。于是乎,老程抡动双斧,嘿咻嘿咻地劈得更加起劲了。
  ……
  第二日,大雨停了,旭日东升,肆意地释放着盛夏暑热,瀑涨的河水也渐渐回落了。经过一日一夜大雨的冲涮,函谷关关城的外墙被炮弹轰过的地方,剥落得更加严重了,城头上仓促修补的女墙也倒塌了几段,破烂不堪。
  平阳公主李秀宁身披战铠站在函谷关关城的城头上,秀眉紧蹙,面带忧色,其座下的心腹家将马三宝手执铁棍,无声地立在身后,仿佛影子,忠诚而沉默。
  平阳公主李秀宁是李渊的嫡女,由窦氏所生,在女儿中排行第三,是李世民的姐姐,后来嫁给了李世民的发小好友柴绍,李渊入主关中称帝后,李秀宁被封为平阳公主。
  此女巾帼不让须眉,乃李唐赫赫有名的女将,李渊之所以能入主关中,此女功不可没,要不是她在关中拉起一支近十万人的队伍作为内应,李渊未必能顺利入主关中。
  这时,一名混身披挂的将军登上了城头,左右张望一下,目光很快就落在平阳公主的身上,眼神一柔,举步行了过去。
  马三宝立即恭身行礼道:“参见大将军。”
  这名将军不是别个,正是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目前官拜左翊卫大将军,李世民登基后,进封柴绍为霍国公,视之为心腹,并派他统兵镇守函谷关,足见对其的重用。
  齐军强大,十万大军来攻,而且还是齐主高不凡御驾亲征,此子号称将星下凡,出道以来未尝一败,平阳公主担心丈夫柴绍不是对手,所以便随军一道来了函谷关,协助丈夫守关。
  柴绍挥了挥手,马三宝便知趣地退了下去。
  柴绍走到平阳公主身边,后者才回过神来,抱拳施礼道:“见过大将军。”
  柴绍轻咳一声道:“此处没有外人,夫人不必多礼。”说完握着平阳公主的手,柔声问道:“夫人刚才在想什么,竟如此出神?”
  平阳公主心中一柔,他和柴绍青梅竹马,婚后的感情也是极好,轻声道:“妾身在想齐军何时会发动真正的进攻。”
  柴绍闻言,眼中也闪过一丝忧色,齐军火器太厉害了,射程远,威力大,连日来不断地轰炸,不仅麾下将士,就连他这个三军主将都觉得郁闷无比,不过为了安慰妻子,柴绍还是自信地道:“函谷关险要无比,关城固若金汤,高长卿妄想用火器不断轰炸就能破关而入,简直是痴人说梦,而且咱们有守关将士七万,齐军敢来攻城,定教他有来无回,所以夫人不必忧心。”
  平阳公主可不是不谙军事的闺中妇人,她摇了摇头道:“如今我军士气低迷,夫君不要盲目乐观了,而且……”
  柴绍不由脸上微窘,讪道:“而且什么?”
  “而且妾身觉得高长卿似乎并不急于破关。”平阳公主忧心忡忡地道。
  柴绍皱眉道:“为何?”
  平阳公主分析道:“齐军连日来虽然不断地用火炮猛击关城,但如终没有发动攻城战,妾身以为高长卿的本意是在牵制我大唐的兵力。”
  柴绍点了点头道:“有这个可能,但是高长卿亲率十万大军来攻,反过来,咱们不也在牵制高齐的兵力吗,而且还是以少制多。”
  平阳公主苦笑道:“高齐国力和人口比咱们大唐强盛得多,高长卿去年上半年便彻底平定了江南,再无后顾之忧,拼消耗,咱们大唐哪里拼得过人家?”
  柴绍皱眉道:“说的也是,但齐军强大,装备精良,据险而守咱们还守得住,若是正面野战,定不是对手,主动权在对方手上,为之奈何?但愿皇上能在河东尽快击败李靖吧。”
  平阳公主暗叹了口气,如果是以前,他还对自己二弟李世民有信心,但是现在就拿不准了,以前的二弟战功赫赫,深得人心,而这次通过兵变杀兄夺位,终究是伤了太多人的心啊,特别是那些忠于大哥李建成的人,如今大唐内部人心不齐,要战胜李靖怕是很难了。
  一念及大哥李建成,以及四弟李元吉的惨死,平阳公主便禁不住心中一阵刺痛,俏脸煞白,捂住小嘴猛烈咳嗽起来。


第843章 函谷关之战(中)
  柴绍轻轻抚拍着平阳公主的后背,一边关心地道:“城头风大,夫人还是回屋里歇着吧,这里有为夫看着便行了。”
  平阳公主渐渐平复下来,轻摇了摇头道:“只是偶感风寒罢了,妾身的身子骨还算可以,料也无妨。”
  柴绍深知妻子的性情,便也不再多说了,体贴地解下水囊递了过去的道:“那夫人喝点水吧。”
  平阳公主眼神一柔,接过水囊喝了两口,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夫君可觉得世民现在变了很多?”
  柴绍神色有点不自然地道:“世民……皇上这次发动兵变也是迫不得已,事已至此,无可挽回,夫人便不必再耿耿于怀了。”
  平阳公主黯然道:“妾身不是说那件事,也不想再提起。”
  “噢,那夫人指的是哪方面?”柴绍微窘问道。
  平阳公主望向远处,沉默了数息才道:“妾身也不清楚具体是哪方面,反正觉得世民变了,在他面前,妾身只感觉到陌生和冷漠,世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世民了。”
  柴绍犹豫道:“世民现在是九五至尊,很多时候要顾及皇帝的威仪,的确没有以前亲近了。”
  平阳公主却是摇头道:“不仅仅是这个。”
  柴绍茫然道:“会不会是夫人你太敏感了?”
  “也许吧。”平阳公主叹了口气,世民把元吉的五个儿子都杀了,可以理解为铲草除根,但把元吉的王妃杨氏也据为己有,实在太过了,大大出乎她所料。
  一时间,夫妇两人都沉默了,似乎各怀心事,而这个时候,城外齐军的阵营中却奔出来一乘马,直向弘农河上的石桥而来。
  柴绍和平阳公主不由心中一紧,只以为齐军要发动进攻了,结果仔细一看又不太像,因为齐军营中并未见到兵马调动,只有单骑前来,倒像是传信的居多。
  果然,只见那匹齐骑不紧不慢地来到弘农可边的石桥头,一边向着城头挥手示意,一边大声吆喝道:“城头上的唐军将士听好了,本人奉了大齐皇帝之命前来传话,千万不要放箭。”
  此人声音洪亮,城头上的唐军都听到了,柴绍夫妇自然也听清了,相互对视一眼。
  “高长卿这小子到底打什么鬼主意?”柴绍疑惑道。
  平阳公主李秀宁淡道:“管他打什么主意,我自不变应万变,先听听那人怎么说。”
  柴绍点了点头,打手势示意来人上前,河对面那人见状便策马过了石桥,不过显然并不放心,左手还举着盾牌以防万一。
  终于,这名齐骑慢吞吞地来到关城前,此时柴绍却认出来了,脱口道:“程咬金!”
  原来这名齐骑不是别个,正是程咬金那货,只见他胯下的枣红马膘肥体壮,肚子吃得圆滚滚的,而其本人也挺着圆滚滚的大肚腩,正是有其马必有其主,背后还背着一双板斧,十分好认。
  程咬金这时终于放下了盾牌,瞪着一双绿豆眼往城头上打量,一边粗声粗气地高声道:“敢问城头上的两位将军如何称呼?”
  柴绍冷冷地道:“在将乃大唐左翊卫大将军,霍国公柴绍,这位乃大唐平阳公主。”
  程咬金眼前一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