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隋末扬旌-第6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德彝连道不敢,从袖筒里抖出一叠书稿,恭敬地逞给李渊道:“请太上皇斧正。”
  李渊接过书稿翻看起来,一边看一边惹无其事地问:“朕已经很久没出宫了,如今国内可还安稳,百姓过得还好?”
  封德彝目光一闪,犹豫道:“这个……”
  李渊抬起头,皱眉道:“德彝何故吞吞吐吐?”
  封德彝支吾支吾的,李渊心中一动,淡道:“你这篇文章写得倒还行,不过有几处谬误的地方,到朕书房中细谈吧。”
  李渊站起身,带着封德彝进了书房关上门,后者这才面带忧色地道:“大唐和高齐全面开战了。”
  李渊沉声道:“这个朕知道,也早有预料了,如今战况如何?”
  “不太妙。”封德彝忧心忡忡地道:“李孝恭和李袭誉在巴蜀失利了,不仅没能消灭秦琼和罗士信,反而被打败了,如今处境十分不妙,正在苦苦支撑。”
  李渊皱眉道:“以李孝恭之能,又手握十万大军,怎会不是秦琼和罗士信二人的对手呢?”
  封德彝道:“徐世绩早就秘密潜入巴蜀主持了,李郡王在他手上吃了亏。”
  “果然如此。”李渊叹了口气,高齐的杰出人才太多了,一个李靖就够让人头疼的,结果还出了个徐世绩。
  封德彝点了点头道:“皇上已经御驾亲征河东了,但是李靖的确厉害,目前为此,皇上也没多大进展,倒是函谷关被齐主高长卿攻破了。”
  李渊大骇,霍然站了起来,失声道:“什么时候的事?”
  “昨日刚收到的八百里加急,应该前日的事了。”封德彝答道。
  李渊面色变幻,忽然醒起一件事,急问道:“是何人守关?”
  “霍国公柴绍,平阳公主也随同一道镇守函谷关。”
  李渊失了失神,吃惊地问道:“那平阳公主和驸马如今如何?”
  封德彝忙道:“太皇上放心,平阳公主和驸马都安好,如今已经撤到潼关了。”
  李渊闻言略松了口气,又颓然跌坐回座位上道:“那潼关以东……”
  “已然尽数落入齐军之手,如今举国震动,整个关中的百姓人心惶惶,甚至……甚至有人提出让太皇上重新出来掌事,以挽救大唐的社稷江山。”封德彝说到最后有意压低了声音。
  李渊面色微变,有点不自然地道:“朕老了,精力大不如前,皇上乃英明之君,相信他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颉利率二十万骑兵打到泾阳,离长安近在咫尺,还不是让皇上顺利化解了,所以德彝你不必惊慌。”
  封德彝闻言陪笑道:“太上皇所言极是,其实臣对皇上也是信心十足的,只是如今皇上御驾亲征河东,京中无人主持大局,臣担心会出乱子,所以才告知太皇上,希望太上皇这个时候能出面安抚民心。”
  李渊淡道:“不必了,相信皇上会处理好。”
  封德彝连连称是,便不再提这事了,二人只继续讨论文章,而讨论完文章后,李渊似乎还意犹未尽,留下封德彝一起吃午饭,下午同游西苑打猎。
  ……
  中书省,房玄龄面色凝重,忧心忡忡,连日来的消息对大唐极为不利。首先,李孝恭和李袭誉在先下手为强的情况竟然没有消灭巴蜀的齐军,反而被对方击败,如今正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情况极为不利;其次,皇上御驾亲征河东,唐军精锐尽出,均没能在李靖手中讨到便宜;第三,也是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柴绍竟然丢了函谷关。
  这下可麻烦大了,关中乃四塞之地,号称天府之国,八百里秦川四周都被极为险要的关卡保护着,函谷关正是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如今被齐军打破,长安危矣!
  不过好在,函谷关后面还有潼关,要不然齐军便长驱直入,兵临长安城下了。
  如今这情况极为不妙啊,皇上才刚上位两个多月,关键还得位不正,根基不稳,这个时候战场上接连失利,无疑是极为要命的,轻者大位不保,重者李唐江山覆没。
  这时,一名亲信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低声禀报道:“禀中书令大人,太上皇刚才离开了太极宫,去了西苑打猎。”
  自从玄武门兵变后,房玄龄被李世民任命为中书令,并册封刑国公,而李世民这次亲征河东,房玄龄则负责留守京城,其中一个任务就是监视太上皇,免得出乱子。
  所以一听李渊离开了太极宫,房玄龄便警惕起来,忙问:“太上皇可是携美人们出行?”
  亲信摇了摇头道:“并没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今日入宫向太上皇请安,太上皇留他吃午饭,下午还邀封大人一起到西苑打猎。”
  房玄龄目光一闪,皱眉自语道:“封德彝?”
  沉吟了片刻,房玄龄才挥了挥手淡道:“知道了,命何郎将确保太上皇的安全,若有个闪失,皇上追究起来可不好办。”
  亲信应诺一声便退了出去,房玄龄紧皱双眉,太上皇这个时候出宫打猎,有点反常,莫非……
  房玄龄暗叹了一口气,但愿自己猜测有误吧,大唐真的经不起折腾了,若太上皇有意复僻,即便最后镇压下来,对皇上,对大唐江山都极为不利。


第849章 决战河东(上)
  临汾郡,霍邑县。
  李世民亲率十五万唐军背城结阵,与李靖所率的十万齐军对峙,战云密布,山河失色。河东地区目前是高齐和李唐之间的主战场,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河东是双方决战的关键所在,而对李唐来说尤其重要,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李世民才登基月余便不惜御驾亲征。
  话说自从高不凡下令讨伐李唐后,李靖动若雷霆,迅速拿下了太原郡周边的离石郡、西河郡和上党郡,再加上前几年便占领的太原郡、楼烦郡、雁门郡和马邑郡,目前已然将大半河东地区收入囊中了。
  当李世民亲率大军赶到时,李靖正沿着汾河谷道西进,攻打临汾郡,双方大军狭路相逢于霍邑县。
  霍邑这个地方对李世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当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沿着汾河谷道迅速突进,所打的第一场硬仗就在霍邑,也是李唐命运的转折点。
  当初隋朝的虎牙郎将宋老生率隋军两万把守霍邑,适逢连日下雨,道路泥泞难走,唐军的后勤跟不上,又有传言称刘武周要伙同突厥进攻太原,李渊便打退堂鼓了,准备放弃进军关中,回师太原,是李世民跪倒在大雨中苦苦哀求了一日一夜,这才劝得李渊继续进军。
  此后,唐军斩杀虎牙郎将宋老牙,顺利占领了霍邑,一路高歌猛进,杀到了河东郡,又在河东郡成功渡过黄河,进军关中平原,一举拿下长安。
  所以说,当年如果李渊没有听取李世民的意见,而是回师太原,定然会错失入主关中的良机,也就没有后来的李唐了。
  因此,霍邑这个地方是李唐命运的转折点,对李世民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巧合的是,如今李世民又在霍邑这个地方对上了李靖所率的十万齐军,只不过攻守方已经逆转,唯一不变的是,这一战同样关乎李唐的命运,同样是李唐命运的一个转折点,若打赢了,可继续与高齐争锋,若打输了,那么李唐可能就要玩完了。
  当年,命运无疑是垂青李世民的,但是这次,气运还会站在他这一边吗?
  连日来,唐军和齐军已经短兵相接数战,彼此互有输赢,但伤亡都不算大,还处于相互试探的阶段,均没有使出全力。
  李世民身经百战,这些年来更是越发的娴熟高明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所面对的李靖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所以丝毫也不敢小瞧,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恐一着不慎,导致满盘皆输。
  此刻,唐军营地的御帐内,气氛空前的沉重,所有谋士将领都神色沉凝,因为就在不久前,李世民收到了一份八百里加急,函谷关竟然被齐主高长卿攻破了。
  这无疑于一记晴天霹雳,劈在帐内每个人的头顶上,震得半天没回过神来,随即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霾。
  李世民面色冷沉如万年玄冰,关中平原以东有函谷关和潼关这两处关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尽管得知高不凡亲率大军来攻,李世民都不太担心,只是安排了发小好友柴绍负责把守,而他自己则御驾亲征河东。
  岂料正是他最放心的函谷关,竟然短短一个月不到就被高不凡攻破了,柴绍虽然不出众,但有姐姐平阳公主辅助,怎么会如此轻易就把函谷关给丢了呢?
  其实不仅李世民想不通,就连长孙顺德和张公谨等人都想不通,平阳公主巾帼不让须眉,领兵的才能绝对不弱,麾下又有七万唐军,竟然守不住函谷关一个月?
  “皇上,时不宜迟,立即分兵回防潼关吧,迟则恐生变。”谋士唐俭建议道。
  潼关是关中的第二道门户,也是最后一道门户,一旦被齐军攻破,长安便完全暴露在齐军的兵锋下了,李唐江山有覆亡的危险。
  李世民却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道:“分兵回防看似稳妥,却是取死之道,李靖巴不得朕这个时候分兵他顾。”
  唐俭皱眉道:“可是潼关若被攻破……”
  李世民打断道:“吃一亏长一堑,柴绍再如何不堪,潼关至少也能守个把月时间。”
  长孙顺德点头道:“皇上所言极是,咱们现在分兵他顾极为不妥,以李靖此人的敏锐,肯定会趁机来攻,若河东失利,关中同样不保,还不如全力击败李靖再回救潼关。”
  李世民眼底闪过一丝疯狂,斩钉截铁地道:“传令下去,明日——决战!!”
  帐内众人均觉凛冽之意扑面而来,皇上不想再久拖不决,明日一战将会空前惨烈,即便是在场众人,估计也会有部份战死于沙场。
  会议结束,李世民严令众将,不许将函谷关失陷的消息在军中传播,以免动摇军心,然后便回到寝帐,掀起帘子走了进去,当他看到跪伏在地毯上的杨氏时,脸上的冷硬和萧煞顿时柔和了些许。
  “贱妾叩见皇上。”杨氏一身少女的打扮,发式也换成了少女小髻,看上去端庄娴雅,明眸弯弯,上唇微翘,跟未出阁时的长孙无垢越发的多了几分相似。
  “谁让你打扮成这样的?”李世民冷冷地问道。
  杨氏微微一颤,吃吃地道:“贱妾……以为皇上喜欢,贱妾这就换回来。”
  “不必了!”李世民举步上前,伸手按在杨氏的头上,后者顿时便心领神会,撩起长衫的袍脚便埋头钻了进去。
  李世民拄刀而立,合上了双眼。
  ……
  长孙顺德往嘴里灌了一口酒,看着夜空中的星河出神。侯君集皱眉道:“杨氏是个不祥的妇人,自从皇上迷恋上此女,国内诸事不顺,明日就要决战了,皇上还耽于情欲,于战极为不利,不如趁早杀掉。”
  长孙顺德摇了摇头道:“苦命人罢了,何必害她性命,明日瞒着皇上秘密送回长安即可。”
  侯君集冷道:“明日送走,皇上后日又接回,非解决之法,长孙将军既不想作这个恶人,那便由本将来作这个恶好了。”说完转身往李世民的寝帐行去。
  “君集不可鲁莽!”长孙顺德忙道。
  侯君集置若罔闻,反而加快地脚步,长孙顺德皱了皱眉,连忙追上去。
  “皇上可在此间?”侯君集赶到李世民的寝帐外,对着守卫沉声问道。
  守卫还没来得及回答,帐帘已经被掀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