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过去做家主-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指望上面领导拨款下来,基本不可能了,没钱,是很严重的问题,在街道办自己想办法,捐款也好,借款也好,度过眼前的危机再说。
张大妈就想找铁厂和南汽厂想点办法,可是去过好几次,基本没有效果,两个铁老大自己的日子都不好过啊。他们单位可是有两千人啊,他们又不种粮食,同样为粮食头疼呢。现在头疼是粮食从哪里来呢?
他们这种国家重点企业,以前的供给都是上面拨款,地方上进行配给,都是优先保证他们的供应的,前几天省里开会的时候,省里和他们商量了,现在全省的情况你也知道,农民不上交,大家都没粮食吃,你们是国家重点单位,自己想办法吧?
两个铁老大的领导回去也开会了,给下面的供销员下命令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想办法筹粮食呢。
上面下文件了,让各地政府,各个单位,自己想办法,要自己搞代食品,想解决吃法问题,还有很多地方交流了怎么把一样米,做出更多的饭好办法。
顿时,代食品成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第二章,代食品
粮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天大地大,没有自己的肚子大,吃饱肚子是第一位的。
苏联的欠债可以缓一缓麽,也可以找其他国家进口有点粮食。
要是这个时代的领导还是关心农民的,为了农民的肚子,新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回进口粮食。我国一直都是一个农业超级大国,居然想其他国家进口粮食,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
在粮食有限的情况下来,各地创造出的“粮食食用增量法”五花八门
“先进烧饭法”或“粮食食用增量法”最先是由地方政府创造的。1959年5月,辽宁省黑山县卫星公社三台子管理区副业生产队创造出将“玉米先蒸、后磨、再煮”的“玉米食用增量法”。
报道称,食用了用增量法制作的玉米面后,“群众红光满面,生产劲头十足”。
上海市川沙县推出旨在提高“出饭率”的“先进烧饭法”,将原先粳米一斤的“出饭率”,从2斤提高到2斤8两。
河南省创造出更具科学术语规范性的“粮食食用增量法”一词。具体操作程序是,将原粮煮到六七分熟后,从汤水中捞出,再用水磨将原粮磨成糊状,把酵母放在面糊中,发酵后送入蒸笼蒸熟。其结果是,用传统方法蒸馍,1斤面只能蒸出1斤馍,最多只能蒸出2斤,采用增量法后,1斤面可蒸出5斤馍。河南同志兴奋地将这种馍命名为“跃进馍”,他们甚至创作了一首歌谣,表达对“跃进馍”的喜爱:
“跃进馍真正好,
既顶饥又顶饱,
节约粮食营养多,
利国利民好处多。“【1】
川沙县和河南省的经验分别代表了以食米为主的南方和以食面为主的北方的两种不同的节粮方式。继而,层出不穷的增量法纷纷问世,也都贴上了“营养多、易消化”的宣传标签。其中有:
北京市密云县的“烫面”、“双蒸”、“水磨”做饭法;
辽宁省抚顺市的“油水混合”的“食油食用增量法”,其工艺特点是,“用土超声波使油水乳化”;
湖南省的“一炒、一泡、一蒸做饭法”;
四川省邛崃县、莆江县的“火米(蒸谷子)增量法”、“三开一煮法”;
武汉市的“蒸米做饭法”;
重庆市的“冷水发饭法”;
兰州市的“水发面蒸馍法”;
西安市的“纯面增量法”、和“碗蒸馍增量法”;
河南省鲁山县的“煮后干磨烫面增量法”;
上面都是利用有限的的粮食来做出更多的饭,这是都是治标不治本,粮食就是那多,变来变去还是那么多粮食,又不能多变出一粒粮食,所以关键还是想办法来增加粮食,应该说增加可以塞饱肚子的东西,是不是粮食就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肚子有东西消化,可以让自己坚持活下去,至于有没有营养,那些都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活下去是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大家想到的办法是“低标准”和“瓜菜代”相结合的方针,谷地区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的工作已经广泛地开展起来。目前秋去冬来,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已经收获完毕,秆叶即将干枯,树叶已经开始或者即将枯黄下落。各地必须更大规模地动员群众,抓时机,抢时间,迅速地把那些可以制成代食品的树叶、草叶和野生植物尽可能采集起来(做叶蛋白的要随采集随加工),把那些可以制成代食品的秸秆和植物极尽可能地保存起来,不要都烧掉;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制成各种代食品。
要一把手挂帅,全面动员,全民动手;以食堂为主,工厂为辅;土法为主,洋法为辅。各级单位应当切实加强对这一运动的领导。
地方各级机构也应当仿照中央的办法,结合具体情况,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对这一运动的具体指导。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的群众运动应当包括以下五条战线:
一是农村人民公社的食堂;
二是城市机关、工厂、学校和街道的食堂;
三是城乡的饭馆和旅馆;
四是城乡的有关工厂作坊,包括粮食加工厂、食品厂、屠宰场、造纸厂、酿造厂、制药厂、农产品综合利用厂、某些化学工厂和大大小小的酱园、粉坊、豆腐坊等;
五是林区和渔场。
在这五条战线中,主要是发动城乡大小食堂,土法为主,自己动手,自做自吃。代食品的采集和制造,应当成为每个食堂的一项经常工作。
同时,各地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筹划在林区、渔场、草原、热带区、亚热带区,有重点地建立若干机械化、半机械化或土法的工厂,在粮食加工、食品、酿造、制糖、榨油、造纸、制药等工厂中建立专门车间,发展叶蛋白、人造肉精等代食品和饲料的生产。
这些工厂和专门车间的产品应当由国家粮食、商业部门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起来,供应灾区和市场的需要。在上述所有各个方面都要做好思想工作,大鼓干劲,把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动员起来,开展轰轰烈烈而又扎扎实实的大办代食品的群众运动。
于是,少苦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粮食大会战呢,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大会战,各级单位哪有敢忽视的,张大妈没事的也在动员街道那些人去江边去寻找一些能利用的上的植物,拿回来交给区里的食品厂换粮食呢。
这种大会战,就是把一些可以能吃的,比如说树叶,野菜,野花,还有一些植物的杆子之类,只要在理论上可以吃,利用现代化的机器,全部打碎,还原成基本的单位,氮磷钾之内,人体可以消化吸收,来制造食物。
按照这个理论,植物界九成以上的东西都是可以吃的,就看你的消化能力啦。年轻的可能还好点,可是年老的和孩子,对于他们的胃,那真的是巨大的考验了。
剩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城里人的供给基本就是代食品和粗粮五五开,以前的玉米和红薯,现在就划到细粮的范畴了,大米和白面,已经消失了,就是市领导干部,也很少可以到大米和白面了。
至于肉类和鸡蛋,大家都别指望了,一个厅级干部,一个月都分不到半斤鸡蛋,那些省级干部,一个月勉强一斤鸡蛋,肉类供应,一个月两三斤肉的样子,他们也不能保重百分百的细粮,期待的大米和白面,不到五成,剩下的五成也就是红薯玉米之类的粗粮,这种粗粮,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那是想买都买不到的细粮。
南都市都成立好几家食品工厂,西城区就有一家,鼓励大家把去江边和山上捡一些植物回来,然后交到食品厂去换代食品。
为了粮食,地方的保护主义出现了,西城和南城的地方干部,基本都是自己顾自己的份,都想办法解决自己辖区的代食品问题呢,至于别的辖区,谁也帮不了谁。
周全胜最近忙的焦头烂额呢,一把手挂帅,周全胜也是副手,他主管工业,责任重大,特别是秋收之后,城里没有得到想象的上交,城里的粮食显得更加紧张,他和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比较忙了,要发现那里的粮食有富余,马上组织运输队去买粮食。
关键是要组建代食品的工人,这个就是周全胜亲自主抓的,所有能制造食品的东西都拉到食品厂来制造食品。
制造的代食品出来,周全胜还要带头吃,周全胜吃了之后,突然觉得自己的肚子不饿了,一点没有自己想象的饿,他那时候只想一件事情,少苦怎么还不回来
第三章,香饽饽
张大妈和少苦抱怨了半天,依依不舍的走了,张大妈走的时候非常开心,少苦回来了,这个苦日子算是熬到头了,前一段时间张大妈身为街道办主任,也要带头去吃代食品啊,不吃不行啊,以后粮票的标准就是代食品了。
目前的南都的情况还算不错,粮食和代食品是五五开,以后这个这个代食品比例越来越大,你没有选择啊,没有粮食给你。很多老人想到这个吓得直哆嗦。
胡子一直在少苦的家门口猫着呢,看到张大妈走了,就急忙进来了。胡子很久没有见到少苦,觉得特备想念。
四十多天不见,少苦觉得胡子好像成熟很多,因为胡子看起来更稳重更干练了,有大将风度了。
少苦笑呵呵说道:“怎么了?胡子,你的变化好大啊?”
胡子乐呵呵的说道:“五哥,你不在的日子发生了很多事情,你回来大家都放心了?”
少苦没好气说道:“你该不会要结婚了吧?我在不在你还不是那样啊?地球离了谁都能转,你的黑市不做啦?”
胡子摇摇头说:“周市长让我们不要做了,最近风声紧,市里也重点打击黑市上倒买倒卖,我们都不做啦?”
胡子给少苦解释一下,今年的粮食不是紧张吗?关键是农民兄弟手里的粮食多了,粮食比往年多了,可是粮食多了就有点别的想法了,于是就想办法把粮食换成钱,去哪里换?肯定不是去粮站,粮站的价格低的令人发指。
粮站收购粮食的价格肯定严格按照国家定的标准,国家的标准是什么?一斤粗粮两分钱,一斤细粮六毛钱,黑市收的粮食是什么价格呢?一斤粗粮一毛钱,一斤细粮一块钱,要是粮食多点,这个价格还能商量点。你要是直接拿到黑市上卖给买家的话,这个价格还要翻一倍
农民兄弟虽然憨厚老实,但是有着农民自己的智慧,用屁股想想,就知道他们怎么选择。很多农民兄弟就把粮食拿到黑市去卖了,趁着粮食紧张,卖个好价钱,要是往年,肯定没有这个价格啊。
粮站收不到粮食,城里人就没粮食吃啊,特别是那些拥有权力的人,让他们去买高价粮,肯定不愿意,于是各级单位都开始严防死堵,严重打击黑市交易。
周全胜知道胡子经常干黑市生意,就和胡子打了招呼,胡子和老刀就只能收手不干了,万一被抓住了,据说是要坐牢的。
胡子和老刀的黑市虽然不做了,但是他们这支团队却变成香饽饽了,很多人想把这支队伍给收编了。
铁厂的杨书记近水楼台先得月,胡子和老刀一直挂名在他们铁厂呢,而且这一年来,大家的合作都比较愉快,胡子和老刀帮铁厂解决不少继续的粮食问题和肉类问题。
铁厂的其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