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过去做家主-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根接了过来认真点了点,然后点了点头,默默推着小车离开啦。
老刀看着二根走了放心了,打了一个手势,两个人影从树林出来,一人背一袋从另一个方向离开了。
少苦看见二根推车过来,都送了一口气,立刻跟上二根回来。一路都没有人说话,到了少苦家,二根把钱递给少苦,少苦数了数40元,没错。
少苦想想真搞笑,紧张兮兮的搞了半天,结果就40元,还不如打一场鱼呢。
少苦看看时间很晚啦,吩咐道:老三,把二根和小石头的东西拿给他,让他们快点回去?
老三马上从房间提出两个袋子,大约5斤的样子,少苦对着两个人说:这些黄豆你们拿回去家吃吧?天晚了,回家小心点、
二根默默的接了过来,恩了一下。
黄石推迟不要,黄石觉得不好意思,最近在少苦这里弄了不少好东西?
上次打渔了分了20元,上次少苦还给他们做了两套衣服。
这次帮点小忙还要黄豆,觉得很不好意思,后来在少苦的强硬下还是收下来,和二根两人连夜回家。
。。。
老刀带着两个兄弟回到家里,打开一看,哇,真饱满的大头,大哥,这次赚大了。
恩,是不错,老刀仔细看了看手心里面的大豆,小伙子没有坑我
这批货尽快脱手,现在想要大豆的太多。老刀心里再想,等这批脱手了在和小伙子联系联系,这小伙子应该还有其他,应该是一条好路子。,
第四章,鸡蛋银行
鸡蛋,在中国50…90年代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要吃鸡蛋。在那个年代,鸡蛋可是硬通货,相当人民币的地位,那时候是禁止买卖的,但是允许交换,鸡蛋便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换什么东西。
那个年代有还有一件硬通货,就是肉,如果鸡蛋是人民币的话,那么肉相当于美金。只有条件的不错才能吃得起肉
那时候,主席曾经为鸡蛋明确了地位:鸡屁股银行
这个年代农村非常穷,年底几乎家家户户向队里交缺粮款。有个多地方,一位大叔年底分红只分了五分钱。当队长高喊他的名字时,同时大声报出:分配五分钱!满场爆发出哄叫欢呼。那个大叔起身,颤巍巍地从队长手中接过当天唯一分配的五分硬币,那枚硬币在他手中竟然闪了一道银光。
那时的农民,一年到头连一分钱现金也见不到。没有现金,家庭的日常开支包括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铅笔、课本、学费、照明用的煤油都成了问题。
那时,农民现金的唯一来源就是鸡屁股。三颗鸡蛋能换1斤盐,四颗鸡蛋能换1斤煤油。一个家庭能有三只生蛋的母鸡,就能应付基本的日常开销。如果不巧,家中的母鸡被黄鼠狼给咬死了,如同你存款的银行倒闭,立马就断了现金来源,出现家庭经济危机,全家人都要伤心好几天。
那时,中国农村,一只生蛋母鸡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决不亚于一个男劳动力。原因就是一个农村家庭的日常支出几乎全靠鸡屁股,因此伟大领袖毛主席给它命名为“鸡屁股银行”。
母鸡产蛋的过程是这样的:她腹中有了生蛋的感觉,会慢慢踱步到鸡栏前,然后奋翅一飞,爬上鸡窝。蹲下来、伏着,或睁眼四处打量、或闭目养精蓄锐,期间还不时发出“咯咯”声。当母鸡张开翅膀,跳下鸡栏、飞跑出去,口中“咯咯”声不绝,说明蛋已产出。走近鸡窝,将蛋掏出,搁在手心,是热乎的。
据说有人亲眼看过这样一幕:一个老太太,60多岁,临近中午要做饭发现没有盐。端着小黑碗来到鸡窝边,耐心等候鸡屁股尽快下出一颗蛋来。鸡使劲,老太太也攥着拳头为鸡加油。鸡蛋终于下出来了,还冒着热气。那只鸡刚想卧下偎一会儿,老太太伸出颤动的手抓起那颗鸡蛋就往村供销社换盐去了。
少苦最近发现有鸡蛋啦,一直没关心养的那些鸡,谁知道一转身,居然都生蛋啦,不知道什么时候生蛋的,在鸡窝里面发现有上百个鸡蛋呢。鸡蛋可是好东西,每个家庭每月才2斤鸡蛋,大概10个的样子,就这个标准还不是月月都能兑现。
少苦在小安目瞪口呆的眼神中放心一篮子鸡蛋很豪气说:每天早上一个人一个,多加一个给二根,没有和我说?
这么多鸡蛋这么处理,盐咸蛋??先送人再说吧,对了,在逮点鸡和猪才对,空间里面玉米和红薯实在太多了,有多少???反正大片大片的,这玩笑玩意产量又高,又好种,少苦种的更多,实在没有力气去收啦。喂鸡和喂猪把!
这么多鸡蛋啊?哎呦,这鸡蛋好大个啊!张大妈感慨道:都是给我的啊?行,那谢谢小五了,回头和你算钱。下次还有的话记得帮大妈留点?张大妈看着那么大个的鸡蛋,非常激动。
二根看着手里的鸡蛋感动啊,眼泪噗噗的往下掉,鸡蛋啊,从记事起就没吃过,还是小五好啊,这么好的事情记得我,真好吃啊。
二根,现在天这么冷了你还住牛棚冷不冷啊???少苦看见二根突然想起到
不冷啊,牛棚缓和呢,有稻草,我还有很被子呢?二根安慰少苦到
少苦想了想是不是去下乡盖个房子,狡兔三窟啊。
二根,等会你去周老三和薛老四家里,每家送30个鸡蛋去?少苦有好事情不忘记周胜利他们。
少苦和老三提了一篮子鸡蛋去了蒋公安家里,听说蒋公安老婆怀孕了,送点鸡蛋也不错,多走动走动,蒋公安不在,她老婆在家,看见少苦提来篮子鸡蛋,非要给钱,一分钱一个,少苦收了2块钱,多的算送的。
正几天少苦天天收鸡蛋,每天都有30多个,打算留着给谢工呢,
谢工的请调已经批了,这几天要搬走了,上次看见少苦家的鸡蛋那个大个,非常激动,全部要了下去,留着带着儿媳妇吃呢,听说上海的供给听紧张,鸡蛋都难吃到。
。。。
少苦听见敲门声一看,一个小孩隔壁家的,很纳闷,好像没有来往,那个小孩看见少苦开口道:有个叔叔给我一个糖,让我告诉你他在西门转盘等你。说完开开心心的走啦。
少苦很奇怪,谁这么神秘,一个人晃晃悠悠的到了西门转盘,只见老刀在远处对少苦摆了摆手,对着边上的角落指了指。
等少苦等到了角落,老刀递了几颗糖过来:小哥,给?
我晕,少苦看着几颗糖,觉得真把自己当孩子,郁闷的想,摆摆手“咋的啦,找上门了??
别误会。老刀急忙解释道,有事情请小哥帮忙
哦,啥事?少苦有点明白什么事情故意问道
冬天马上到了,想买点东西熬熬冬年?请小五哥帮帮忙??有什么不用的匀点?老刀十分客气道:如果小五哥有什么需要,我老刀看看能不能帮点忙?
哦,小五哥?少苦明白,老刀把自己的情况打听清楚啦,自己的名字也知道了。
哦。刀叔找错人啦,我可什么都没有???少苦拒绝道。
没事,请小五哥传传话,有事情到北城火车站那里找我,就说找老刀就可以啦,麻烦小五哥?老刀十分客气道。
行,我问问你啊?老刀,你都收一些什么啊??少苦问道。
吃的住的用的,只要用得上都要。老刀模糊的说。
花生呢??少苦问道。
要,肯定要,给你一个好价格,老刀来了精神。
玉米呢?少苦小心问道。
那个粗粮,肯定要啦,不过价格不高。老刀实话实说。
甘蔗要吗?少苦担心问道。
甘蔗??老刀疑惑了。
吧?要,这可是好东西,越多越好。老刀十分肯定到
西瓜呢?少苦又好奇的问。
西瓜/已经过季了的把??要,你不是逗我玩吧?老大脸色不怎么好。
红薯呢?少苦继续问道
要,不过价格很低,这玩意太多。老刀如实解释啦。
南瓜和冬瓜呢?少苦不甘心问道
要啊,南瓜价格不高,冬瓜价格可以。老刀觉得自己是不是遇到傻子了。
只要吃得都要?老刀抢先回答,
估计被少苦问的烦啦,
觉得少苦问的都是废话
呵呵,可惜我都没有,不耽误你的时间,再见啊。少苦摆摆手无奈的样子
小五哥,我的话你记得就行,那打搅你啦。老刀拱拱手离开了
第五章,风生水起
谢工终于搬走啦,昨天少苦和老三帮忙把谢工送到车站。
少苦送给谢工一大筐鸡蛋还有一只下蛋的母鸡,加上一条大草鱼,把谢工乐的眉开眼笑,还特意留了上海的地址,让少苦有空去上海家里玩。
清早,周少立骑车带着少苦去了胡棚子,本来打算直接去红山大队的,想了想先去一下胡棚子又没有损失,无非一个两个西瓜的事情,反正空间西瓜多,
胡支书可是土霸王,以后还要让胡琏多照顾二根,少苦打算在胡棚子帮二根安个家呢,狡兔三窟麽。
少苦这次直接去了胡琏家里,胡琏不在家,去大队部啦。
现在农村好啊,吃饭不要钱,吃饭不定量,放开肚皮吃,吃饱搞生产,家家户户老的老小的小全部去大食堂放开肚皮吃,也是农村为数不多可以全家吃饱肚子的日子。
少苦去看了看二根的牛棚,墙上一个大洞,不过被人用木头稻草和泥巴糊住啦,出了没门,房子还不错,不过味道就难闻啦,也服了二根找了一个离牛比较远的还比较干燥地方做个窝。
为什么叫一个窝呢,应该就是一个窝,用几个木头靠着墙斜撑着,上面盖了一个稻草和塑料纸,和后世的狗窝差不多,可能连狗窝都不如。两面是墙,一面是稻草帘子,还有一个门,稻草抱住几个木片,就是门,也不担心小偷,不过也不会有小偷光顾的。
二根不在,少苦通知了他今天要来,也不知道去哪里啦,估计上山打猎去了,和少苦学了好几个月打石子,可水平不怎么样。
上次听二根牛棚有个坏分子,可是也没见到,不过牛棚的另一个角落明显还有一个窝,不过比二根还不如就是一堆稻草帘子,顶上盖一些稻草,下面还铺厚厚稻草说狗窝还是名副其实。
少苦等了一会,看见二根浑身湿湿回来,手上拿着野鸡,满脸笑容的看着自己,看来对自己今天的收获很满意。
听说少苦今天要来,一大早特意去了芦苇荡,想打只野鸡给少苦做烧鸡呢,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逮到一只。
二根,你说的那个坏分子/少苦问到
去干活了,劳动改造?二根学会了新名词。
那为什么被打为坏分子啊??少苦好奇问道
听说好像是中医,看病看死啦,宣传封建迷信,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二根记得挺全,真为难他啦。
去哪里干活的???少苦问道
跟着收粪队去收粪啦。晚上才回来?二根知道少苦想了解坏分子的情况,这几天特意问的很清楚。
少苦带着二根一起去了大队部,这时候胡支书肯定在大队部。胡琏看见少苦很热情,看到少苦拿出两个西瓜和几根甘蔗的时候眼睛都绿啦,甘蔗还好 ,别的生产队也种,经常见到但是西瓜,这个季节的西瓜可真是见不到啦,态度更热情啦。加上两瓶好酒,少苦说了说二根事情。
胡支书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不就是批一块宅基地吗。何况二根的户口还在他们村,到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