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过去做家主-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晴妈妈没吃的,就在许晴和周少立面前叫苦。许晴妈妈一直都不是多么有主见的女人,尝到甜头的王家孩子,亲妈亲妈喊几句,许晴妈妈顿时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剩下只有一个念头,我女儿和女婿是铁厂的干部,有的就是钱,天天盯着许晴要这个要那个。
林小思看不下去了,合计周家的都是你许晴一个人说了算吧?少苦让你许晴当家,不是让你许晴卖家。谁没有娘家啊?林小思娘家的人更多,凭什么你许晴拿着周家东西那么照顾你娘家?
林小思和许晴吵了好几次了,刚开始还克制,后来越吵越厉害,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王红非常自觉摆明不参合,他们家和少苦他们是两家人,可是朱萱萱也跑过来凑热闹,周小梅和周小美也不是省油的灯,周家吵得更加热闹了。
周小梅和周小美都自诩周家的女儿,对许晴也有意见,你养你妈妈,大家都没有意见,周家也在乎这点吃的,可是养活王家那就不行了,我们周家听到姓王的就不爽,坚决反对许晴的做法。
许晴也有苦衷啊,她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她心里清楚的很,你送过一个鸡蛋,她妈妈肯定吃不到嘴,她妈妈是高龄产妇,搞不好一尸两命。
周家吵得比较欢呢,周少立还是对许晴言听计从,许晴想干什么,周少立都是支持,所以周家人拿许晴也没有办法,周少立和许晴都是有工资的人,花自己的工资,你能怎么办啊?
哎,少苦对这种事情早有心里准备,没有想到这天来的这么快,许晴妈妈只是一个导火索,周家早晚都是要分家。
少苦把王家赶回老家之后,周家的命运就注定了,以前有王大美和王家他们在一边虎视眈眈,像一条毒蛇一样盯着周家,所以周家比较团结,团结一致对外。
可是王家被打倒了,周家的外部忧患没有了,内部的矛盾就要爆发了,这个很正常啊,谁不想当家做主啊?就像当年联合抗日一样,鬼子打来了,兄弟团结起来,鬼子打跑了,兄弟又闹起来了。
既然这样就分家吧,各过各的,林小思和许晴之间的矛盾没有办法调和,不能总是压着吧?再说,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家事,头疼啊。
分家好啊,少苦现在的敌人太多了,万一不小心,还连累家人,既然如此,各过各的吧?
第35章,危机
现在马上过年了,很多城里的人都回来过年了,城市里面越来越热闹了。农场的那帮小伙子,虽然户口不在西门口了,可是房子和家人都在西门口啊,过年的时候都回来了,而且都是带着粮食和工资回来的,西门口变得非常热闹,很多人家对少苦充满了感激。
整个西门口最近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帮小伙子冲来冲去,一副得意兴奋的劲头,忙着买给家人,给自己买东西呢,却不知道自己这帮人,给城市增加好大负担啊。
城市里面萧条了大半年了,按道理快过年了吧,城市里面应该热闹点吧。可是商店和供销社,还是空荡荡的,稍微有一点商品上架,大家跟抢劫一样,抢的精光,就是一双鞋子,一包糖果,都被抢光了。
南都是南都军区所在地,每次过年的时候,大批的军人或者军官都要回老家,每次回老家,总不能空着手吧,都要买东西吧?
城市里面的很多工人和干部想要回老家或者回乡下过年,回家肯定不能空着手啊,肯定要想买很多东西带回家吧?
乡下的那帮人,也一样要过年了,乡下基本买不到东西了,大家都是一大早进城来买东西,看到好东西,拼命也要买。
中国的人命不值钱,干啥事都要拼命,不拼命,啥都干不了啊?挣钱也拼命挣,不拼命,毛都挣不到;花钱也要拼命花,你不拼命,有钱都买不到东西,拿着钱饿肚子,饿死拉倒。
今年城市里面的日子不好过,年底的时候大家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前几年是粮食紧张,今年不但粮食紧张,而且其他什么物资都非常紧张。
副食品紧张大家都能理解,可是随着工厂大量的关门,生活用品也非常紧,最简单布料也紧张,想买点布料给孩子做个新衣服都不行。供销社里面根本没布料买,偶尔有点布料,还是当初国家制定的高价政策,把很多商品的价格,都定的高的要死,现在很多市民买不起啊?
悲哀的事情是:你买不起,你还要拼命买,不拼命,没得买。买到的人气的流泪,买不到的人也气的流泪。
当初国家的政策是好的,可是政策永远都有滞后性,当初为了缓解粮食紧张问题,上面出文件,实施高价商品,把大家的精力,从粮食上引开,用生活用品,来弥补粮食问题,这个办法是对的。
可是你不能只涨价不降价吧,事实就这么搞笑,只涨价,不降价,价格是上面制定的,是统一价格,供销社和商店,是没有权力降价的,只能执行上面制定的价格。
饱暖思银+欲,现在大家吃饱肚子了,就要想其他的东西了,可是这时候大家,自己手里的钱实在太可怜了,购买力严重不足,以前可以买到两间衣服的钱,现在只能买到一件衣服。而且你还要抢着买,不买就没有了。
那些想要结婚的小年轻倒霉了,发现手里的钱太不经花了,东西还没有买到,钱都花光了,没钱还怎么结婚啊?
现在城市大精简,工厂大面积关门和合并,很多生产线都停产了,工厂的开工严重不足,工业产品严重缺少,很多城市实行对很多商品都是拼票供应,现在买一辆自行车,不但要也自行车票,还有工业票,光有自行车票还不行,还有一定数量的工业卷,加上一份现金,才能把一辆自行车买不回家,非常麻烦,很多人家庭想买一辆自行车和手表之内的,都要好几个家庭帮忙才能凑够。
而且很多情况是买东西要靠抢的,有票有劵也是白扯,因为没有商品,这是城市大精简的后遗症显现出来了。一旦供销社或者商店有某种紧俏的商品了,那绝对要靠抢的,跑的慢的那肯定买不到。
有关系比较可靠的,有内部消息的,才能先下手为强,否者你想买任何一样紧俏的物品,等到头发白了都买不到。
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懂城市建设,做什么事情都是一腔热情,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当年为了赶超英美,为了快速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国家开展五年工业计划,各个城市疯狂的建工厂,几个手工业者,召集一大批农民,就能组合成一家工厂,整个城市都处于高速膨胀的阶段,把农民呼呼的让城里赶。
结果没几年,结果风向又变了,为了粮食问题,又疯狂把城市里面的人往农村赶,一下子基本把40%的城市人口赶回农村,城市的基本设施一下子就瘫痪,工厂一下都歇工了。
城市离开农村的支持,那还叫什么城市呢?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真的直线下降了,城市里面副食品没有了,生活用品也严重缩水了。
货物紧缺,供不应求,钱不经花,黑市猖狂,计划内的物资严重不够,很多都走关系,开后门,想办法搞点计划外的东西,来换掉紧俏物资。
少苦回到城市的时候,正事城市钱荒最严重的时候,市民辛辛苦苦一个月的工资21元,买几包钱,在买点点心就花光了,一个月的工资一瓶茅台都买不到。
这些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拿着钱,买不东西,就是想买两瓶酒,还能托关系,走后门,或者只能去黑市上买,黑市上那就是钱遭殃了,黑市上一瓶茅台要30元,谁买得起呢?
现在结婚流行多少条腿,可是双职工家庭,也准备不了那么多条腿了,别说手表和缝纫机之类的大件了。
城市危机表现的最严重的就是物资方面,你虽然买不起,可是你要抢着买,动作稍微慢点,有钱也买不到,只能有去黑市花更高的价格买了。
这个时候,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领导还是比较开心的,供不应求,而且是高价供不应求,同样的产品,价格高了,国家赚的钱多了。大家丝毫没有意识到,价格高了,买不到了,把城市的市民给坑哭了,很多家庭都是砸锅卖铁的买东西啊。
大家连生活用品都要用抢的方式要购买了,而且是严重的缺少,抢到抢不到啊,你让大家的日子怎么过。就连周家都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了。周家现在有几个孕妇,周小梅和周小美都怀孕,好不容易等到徐峰和陆明回家了,想去买点东西过年,结果拼命排队,拼命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买到。
少苦看着周小美欲言又止的样子,直接问道:“怎么了?你有事情就直说,吞吞吐吐想干么啊?”
周小美鼓足勇气说道:“小五,你能不能把明哥调回来啊?你看看我挺个大肚子,一个人不方便?”
少苦看了看周小美一脸幸福的样子,周小梅也是一脸期望的样子,自己怀孕了,当然希望男人在身边啊,特备是周小梅,女儿都那么大了,已经很多年没有怀孕了,这次怀孕了特别期待,希望生个儿子,有了儿子,周小梅才能在徐家扬眉吐气的生活。
少苦想了想说道:“可以啊,过了年我就把徐峰和陆明留在南都,就在食品厂上班好了。不过厂长的职位没有了啊?”
陆明有点不甘心,可是儿子最重要,点头说道:“谢谢周厂长,只要能照顾小美就行了。”
少苦提醒的说道:“现在城市里面的事情比较多,你就好好在工厂里面呆着,不要参合外面的事情啊?”
陆明点头说道:“我明白了,现在小美最重要,你放心吧。”
周小美继续问道:“小五,能不能搞点布料和棉花给我啊?我想给孩子做几套衣服,大姐的孩子也要啊?我和大姐等了几个月都没有买到,商店告诉我们总是缺货?”
少苦吃惊的问道:“不是吧?城里的物资紧张到这个地步了?”
周小梅也帮忙说道:“是啊,商店很多东西都缺货,难得有点货,不上柜台,都被关系户抢走了。”
许晴也开口说道:“是挺难买到棉花的,我妈妈结婚,我想送两床新被子,都没有买到棉花。听说这几年已经不种棉花了。”
这几年粮食危机,大家肚子都吃不饱,凡是土地基本都是种粮食,谁还有去种棉花,所以城市里面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棉花供应了,现在结婚的时候,有一床新棉被,比一辆新的自行车都稀罕。,
许晴现在已经回到铁厂上班了,精简的风头过来,许晴安安心心的上班了,随着少苦水涨船高,许晴在铁厂待遇也不一样,上次去工会打听棉花的事情,多多少少都得到不少消息,就连铁厂都搞不到棉花了,稍微有点棉花,都是做医疗器材了,剩下一部分都是军用物资了,民用的基本没有。
少苦让许晴把家人需要的东西列个清单,物资再缺,周家也不能缺物资啊。周家的人打着少苦的旗帜,很多东西都买不到,城市里面其他人的生活可想而知。
少苦刚到家没有多久,首先上门的就是老刀,老刀年纪大了,没有跟着少苦出海,一直在家呆着呢,据说已经操控了南都的黑市生意。
老刀有天生的优势,背靠农场,物资充足,和公安局的关系比较好,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得到消息,短短一年时间,把黑市做的风生水起呢。
城市的畸形发展,造就了南都的黑市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