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王者-第10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说说笑笑,不多时到了城外。二人到时,早已接到了指令的文武百官来了不少,见马车上的徐达,一干人等纷纷上前行礼,徐达如今是太傅,右丞相,魏国公, 掌管兵权,实乃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当官的自然是人精,谁的官大,谁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早已揣摩得通透。
徐达带着萧云一路抱拳拱手,一路下来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下官胡惟庸,拜见徐将军——?“人群里胡惟庸走了上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徐达一躬身,一抱拳,行了一个大礼。
徐达冷哼了声,只是淡淡抱拳回应了声,道:“胡大人行如此大礼 徐某可承受不起啊?你的这些马屁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我靠,这么冲啊?看来徐大哥对胡惟庸一不感冒嘛?难怪皇帝选中做了棋子啊?”萧云笑了笑。
胡惟庸脸色变了变,眼里一丝恨意闪烁一下,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仍旧弓着身子抱拳道:“徐将军教训的是,卑职铭记在心!”
徐达也不理会,从鼻腔里哼了声,领着萧云直接走上了武将的队列中。
明朝的早朝说起来很繁琐,据《明会典》洪武二十八年所定各府部衙门“合奏启事目”,达一百八十四款,除了选举、盘粮、建言、决囚、开设衙门等大事,以及灾异、雨泽、囚数等类奏事项,还有许多像“收买牛支农具”、“追赃不足家属”之类的杂事。凡涉及“军中机密事情及守卫门禁关防等事”,许官旗军人“径奏”;民间词讼,也往往“实封闻奏”。有司所守之事,亦须一一面请,就连守卫皇城官军搜检出被盗内府财物,也要引到朝门,由皇帝亲自发落。可谓“烦渎”至极。但朱元璋登基后,不但坚持早朝,而且事无巨细,他都一一当着满朝文武过问一遍,往日都是有中书省总结一一归纳,自李善长病了后,朱元璋跳过中书省,直接面对六部,如此一来, 政事散于六部,无人总其纲,凡事必面君请旨而后行,于是事无大小便如潮水一般涌到朝会上来了。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臣下蒙蔽,如今他朝堂高坐,事事过目,人人皆至御前,似乎只有这样,就能做到无“欺弊”了。这一方面说明,朱元璋勤于政事,另一方面也看出绕过中书省,直接面对六部,皇帝处理政事的繁琐。
萧云跟着徐达走入武将的队伍,徐达是大明第一名将,官居太傅,右相国,被封为魏国公,站在武将第一位,自然是理所当然,身后是常遇春的儿子徐茂,跟着汤和、邓愈等人,萧云官位不低,刚好站在了邓愈的身后。
两人熟悉,自然无需多言,彼此简单的交代了分开后一些事情,萧云便毫无顾忌的打量今日上早朝的人,队伍分成文武两队,绵延数里,看的萧云暗自惊讶,心道:“这少说也有三四百人吧,这一个早朝,若是一人说一件小事,整个早朝下来,可不要了人命!看来,这什么千古明君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他哪里知道,今日朱元璋有大事要宣布,特意让太监给文武百官送出消息,除了朝参官员,凡奉召来的耆老、人才、学官、儒者等,皆令“随朝观政”,将官子弟年纪稍长也令“随班朝参,以观礼仪”。这才有了今日 “四方来者云拥而林布”的壮观场面。
^^^^^^^^^^^今天月票双倍啊,诸位莫要忘记了手中的月票啊!
………………………………
1812。1769章 :准备看戏
如此等了一阵,城门大开,文臣武将,分两班入朝,文由左掖门,武由右掖门。 入内后,先于金水桥南依品级序立,候鸣鞭,各以次过桥,诣奉天门丹墀,文为左班(东班),武为右班(西班),在大殿上等候。
“萧大哥你说皇上如此兴师动众的着急满朝文武百官早朝,会有什么事情呢?“邓愈扭过头低声对萧云问道。
萧云昨晚一夜奋战,这会儿正累得厉害,刚才进门出门,早就头昏脑胀的,恰好站得位置有一根盘龙柱,见皇帝没来,靠着打瞌睡,听邓愈这么一问,心中也忍不住一动:“是啊,今日文武百官明显比平日里多了何止一倍,就连我这等不上朝的官员都被叫了上来,若说没有大事发生,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可如今的大事,除了北方的王保保还虎视眈眈之外,中原基本上被评定,朱元璋坐上龙椅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民政策,百姓早已安抚,几个不怕死的敢拉张虎皮的早就被朱元璋给干掉了,应该说如今的大明局势慢慢走向稳定,繁荣,用不着出动这么大的场面,除非是大案子?可大胡惟庸、蓝玉两大惊天大案可不是现在啊?”思索了半响,一时半会儿也摸不着头脑。
“会不会北方的鞑子又贼心不死了?“见萧云皱着眉头没说话,邓愈自言自语的问。
萧云摇了摇头,道:“王保保的贼心是一定不会死的,不过绝对不会是北方鞑子出事了?“
“何以见得?“邓愈听得好奇,忍不住问,瞧了一眼四周,见没人注意,干脆转过身来,学着萧云斜靠身子。
“这个嘛——?“萧云故作高深的卖了一个关子。
“好了,别卖关子了,快说吧?“邓愈笑着道。
“这个很简单,昔日鞑子还占领大都,拥有北方大片都城的时候,可曾见过陛下弄出如此大的阵仗?”邓愈低头一想,摇了摇头道:“没有见过!”
萧云道:“这就是了,大都被攻下后,鞑子退出中原,元惠宗据有漠南漠北的蒙古本土,关中还有元将王保保驻守甘肃,此外元廷还有东北与云南行省,兵力有二十多万,你可曾见过陛下如此?”
邓愈依旧摇了摇头道:“没见过!”
“如今,山东、河南、大都、山西、甘肃、开平都落入了陛下的手中,北方区区一个王保保,值得陛下弄出如此大的阵仗么?”
邓愈嘻嘻一笑,道:“这么说来也是,王保保纵然勇猛无敌,可也比不过徐元帅,比不过常大哥,如今常大哥是过逝了,可不是还有徐元帅在么,区区一个王保保,的确不值得陛下打出如此大的阵仗?看来,今日的早朝有戏看了!”
萧云点了点头,心中却暗自心道:“戏是一定有得看了,不过看样子与我无关了,今日的早朝,我不过是充个人数而已,我呀,往这边一站,只管听话,什么话儿也不说,什么事情也不管,只管靠着这根柱子迷糊就行,等太监喊散了早朝,老子好回家吃早饭,陪老婆孩子了!”
“我先睡一会儿,待会儿皇上来了,你记着喊我!“萧云对着邓愈说道。
“这个萧大哥,胆子还是真的,金銮殿上睡觉,也不怕惹怒了皇帝!“摇了摇头,道:”你放心睡吧,皇帝了我提醒大哥便是!“
萧云也不客气,耸动了一下身子,靠着便睡。不多时便迷迷糊糊起来。
萧云是忠勇伯,还是北伐先锋大将军,光听这名字,就知道官职也不小,朝堂上六部九院,挤着头皮想捞一个伯爵不计其数,而起还是世袭的,可羡慕了不少人,有心想上前攀个交情,无奈萧大人的声名虽在外,既是军师刘伯温的兄弟,又是大元帅徐达、副元帅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的结义兄弟,如此的大名鼎鼎,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这可怪不得萧大人,实乃当初朱元璋以为他身死,封他为忠勇伯,根本没给他安排任何职位,可以说从当上忠勇伯爵的那天开始,我们的萧大人可从来没正式上过班,人人都听过他的大名,除了徐达、常遇春等人见过他外,其余人当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这会儿见他这么斜靠着柱子上睡觉,还以为是哪家世袭的公子哥,谁会想到是大名鼎鼎的萧大将军,若是知道,那些六部九院里的不少官员只怕是打死也要来打个招呼了!
邓愈见他当真靠着柱子迷糊,心中对他的胆色既佩服,又有些无奈,金銮殿上睡觉,这可是做臣子的恒古唯有!不由得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倒是文官队伍中,不少人见有这么一个奇葩,暗暗点头不止,心道:“如此气定神闲,堪比昔日谢安啊,这小子大有前途,不知是谁家公子,赶快查一查,回家好安排一下家中子女出嫁了!“
像今日如此隆重的早朝,可谓是自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文武百官四百多人,一时也摸不着皇帝今日搞得如此隆重,到底是发生了何事,所以,百官虽站在金銮殿上,少不了一番询问,文官问武将,武将问文官,一来二去,原先还显得寂静的金銮殿上,显得有些吵闹。
大多数是手中抱着折本,散乱的站在一起,三三两两的议论纷纷,好不热闹。
萧云说是睡觉,那也只是装装样子,到了这儿未必真睡得着,眯着双眼四处打量,除了几个熟悉的人之外,大多数都不认识,唯独胡惟庸他却看的真真的,刚才被徐达一番羞辱,这厮没有半分的收敛,此刻正与几个朝臣言谈风生,那模样一会儿开怀大笑,一会儿黏着长须故作高深,更多的时候则是一脸的得意,那模样一看,便知眼下混得不错。
“哼,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萧云冷哼了声,收回了目光。
“对了,这么大的场面,怎么没见到李善长啊?”萧云在人群里搜索了一阵,奇怪的发现人群里并没有看到李善长,这让他隐隐感到有些奇怪。
………………………………
1813。1770章 :八股取仕
“太奇怪了!太奇怪了!“
“莫非——?“猛的脑海里灵光一闪,萧云似乎捕捉到了今日这早朝的用意。
“莫非,今日的早朝便是为了李善长?“这种可能闪入他的脑海里,便更加认定了这种可能。
就在他暗自为自己的大胆的想法感到吃惊之时,忽然听人喊道:“皇上驾到——?“
一阵脚步声响起,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内使二人,一执伞盖,立座上,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正中,朱元璋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着黄色团龙窄袖圆领袍,红色交领衣,胸前的行龙,头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如猫耳、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甚是耀眼。
大殿立即安静了下来,文臣武将重新站好,按照各自的官职大小,爵位大小,先后排列好,一起跪伏在地,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岁!“声响如雷。
萧云正迷迷糊糊间,忽然身子被一个强大的力道拉了下去,不用猜也知道是邓愈了,似模似样的行了跪拜之礼,趁着众人还没站起,萧云抬头往龙椅宝座前看去。一年多不见,这个昔日平易近人的兄长,脸色比起往日苍白了许多,精气神色到时不差,两道眉头虽舒展,但眉头下的双眼扫向群臣时,寒光阵阵,让人不敢与之对视,帝王之威严顷刻间展露无遗。
萧云记得后世流传朱元璋的段子,说经过胡惟庸的大案后,洪武一朝官员如惊弓之鸟,每天都担心自己脑袋不保,有些好事的人就拿这些官员开涮,说朱元璋上朝时如果玉带系在肚皮下面,就是要杀人了,如果玉带在肚皮上代表今天平安无事。这虽只是说笑,但的确也反应了朱元璋当皇帝后喜怒无常,胡乱杀人的秉性。
据《明史》记载,洪武后期,朱元璋对待官员极其严酷,大臣上朝的时候惹他发了火,就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