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王者-第10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扎儿有了徐达的保证,倒也不怕,便将前日伏击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听萧云跌落万丈悬崖,毛骧、王铭双目圆睁,咬牙切齿,毛骧当下拔出腰间的秀春刀,大叫了声:“狗贼,我杀了你!”
韩扎儿望着徐达,浑然不惧。
“毛将军——?”徐达冷声喝道:“不可无礼!”
“大帅,此贼杀了大哥,如此可恨,岂能轻饶了他?”我要杀了他为大哥报仇!“
“正该如此?“王铭也是一脸怒色,右手握住腰间的大刀,若不是毛骧比他快一步,他也拔出了腰刀。
“他这么做,也是各为其主,况且刚才本帅已经答应过,扰他性命,岂能出尔反尔,这件事怪不得他,等我奏明皇上,在做定夺!“徐达冷声道。语气不容置疑。
不是他不想杀了韩扎儿,他与萧云的交情,不比毛骧、王铭浅,只是在自己的大帐下杀敌方降将,若是传扬了出去,怕引起敌军军心大乱,酿成大变,所以,此时此刻决不能杀韩扎儿。
“大帅——?“毛骧、王铭齐声叫了声。
徐达眉头一挑,眼里两道锋芒一闪,喝道:“怎么,本帅的话,你们——?“
毛骧、王铭抱拳道:“卑职不敢!“
“好了,此事本帅自会处理,萧将军为国捐躯,此事便有毛兄弟速速赶回应天,将这消息送给陛下!”徐达冷声道。
毛骧咬了咬牙,抱拳道:“卑职明白!”
“嗯!“徐达点了点头,从鼻腔里”嗯“了声,忽然喝道:”来人,将韩将军带下去,好生招待!“
门外走进来两人,押着韩扎儿走了出去。
“大帅,你……?”毛骧咬牙道。
徐达呵呵一笑,道:“在大帅帐下,自然不能杀了他,可出了大帐,那就不是本帅所能控制的,此人作恶多端,的确不适合留下来,这事就交给了两位将军了!“
毛骧、王铭微微一愣,随即面露喜色,抱拳道:“卑职明白!“
一些书友问这一战的具体位置在哪儿,资料上显示,沈儿峪即在城关乡西北10里。据西北民院马进武教授翻译,汉藏语均称山谷为峪,沈儿是藏语魔怪之地,沈儿峪即魔峪。
今称大涧沟,沟东西走向,长40华里。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春天,元明数十万大部队在我国西北展开的大规模战役重点争夺之地,《明史》多处详载其战事。当时扩廓分屯兵马于沈儿峪、平西砦(今鲁家沟)、车道岘(今车道岭)及兰州王保保城,严密封锁安定州城北面通往兰州、靖远的交通要冲。明军在沟口南侧筑中山垒以对阵,徐达首先必须攻破第一道防线沈儿峪。因此《明史•;徐达传说》:“隔沟而垒,日数交”;“整兵夺沟,殊死战”。徐达率部队所夺沟,即峪,山谷也。定西县北古道一直沿西侧山脚向北行经巉口去兰州,沈儿峪是古代必经铺递之处。故明清两代多种地方志均详载县北铺递,依次为沈儿峪、烽火岔、大柏林、巉口、杨家坪、北岔口、车道岭。分别见恽应翼《万历新修安定县•;铺递十六》;康熙时张尔介撰《安定县志•;铺递》;《巩昌府志》卷之十《安定县•;铺递》;《巩昌府志》卷之十《安定县•;铺舍》。郭杰三先生《重修定西县志》卷五《古迹》中更确切地说:“今详考地势……沈儿峪口,当即大涧沟也。”另外,万历《安定县志•;烽墩》共载25墩,其烽火岔、沈儿峪两墩比邻;康熙《安定县志》卷二《烽墩》所载同上。更何况烽火岔、沈儿峪两烽燧至今完好保存在福台川西侧山头。但有人说今称钩驿回沟才是真正的沈儿峪;1990年编纂的《定西县志》又说沈儿峪在县城西北32。5公里(今车道岭)附近。搞史学一定要尊重史实,以上两说的笔者请从文献资料引证或实地考察地形以否定沈儿峪不是今日大涧沟。
………………………………
1909。1863章 :胡惟庸的动静
应天的皇宫里,朱元璋正在处理这一年来所有的大事,第一件事,是礼部尚书陶凯送上来的宫廷乐章,早在他登基前,他就十分的厌恶前代乐章多用谀词以为荣耀,以至鄙陋不堪,便命礼部尚书陶凯等更制其词。 陶凯奉命制作了数月,直到昨日才送了上来,其中《本太初》、《仰大明》、《民初生》、《品物亨》、《御六龙》、《泰阶平》、《君德行》、《圣道行》、《乐清宁》。他细细诵读了一遍,便令协音律者歌唱。并谕侍臣说;“礼以导敬,乐以宣和,不敬不和,何以为治!元时古乐俱废,惟淫词艳曲,又杂以北方之音,甚至以祀典神祇饰为队舞,谐戏殿廷,殊非所以导中和,崇治体。自今一切流俗喧哓淫亵之乐,全部摒弃!”
第二件事便是评定蜀地,关于武将的赏赐问题。蜀地原为明五珍占据,自立陇蜀王。元至正二十二年即皇帝位于重庆,建国号夏,年号天统。在位五年死,子明升继位。因诸将争权,国势日渐衰弱。朱元璋曾多次招谕,态度暖昧。当朱元璋取得了对蒙古用兵的胜利之后,即于洪武四年二月初三日,决意平定蜀地,命汤和为征西将军,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廖永忠为右副将及杨璟、叶升等率京卫荆襄舟师由瞿塘趋重庆;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顾时为左副将军及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分别出师,由南北向蜀地进发。汤和南路军在瞿塘峡受阻。四月,傅友德率北路军,连破阶州、文州,迅速向四川挺进,再克绵州、汉州,且将攻克城池的情报通报南路军。廖永忠选精兵智入夔州,突破瞿塘天险。汤和与廖永忠分师进取,约会重庆。六月二十二日,汤和至重庆,接受明升投降。七月初十日,傅友德围成都,明军知明升已降,毫无斗志,不战而溃。汤和、傅友德又分别攻取其他州县,蜀地平定,谍报送来,如何定下这份功劳,按照他的心思,这功劳自是汤和第一,但汤和如今声望日深,军中除徐达之外,数他声望最高,若是再行封赏,朱元璋怕到时不免树大难以剪除,一番沉思后,便以傅友德第一,廖永忠第二,汤和不及二人,不予大封赏。
第三件事则是吏部奏报天下府州县数额。这是他最为关心的事情,故而多看了两边,待吏部奏报天下府州县及官员数额为:府一百四十一,官八百八十;州一百九十二,官五百七十二;县一千零一十三,官三千零四十一。通计府州县一千三百四十六,官四千四百九十三。细细核查了一遍,才放下了手中的朱笔来。
身旁的太监云奇急忙送上泡好的茶汤,朱元璋吐了口气,仰起脸,一口气将一碗茶汤喝得干干净净,方才放了茶碗,正想看看还有什么奏折没批阅,门外一个太监弓着身子走了进来,道:“皇上,锦衣卫副指挥使蒋歓在门外求见!“
“让他进来!“朱元璋抬起头,冷声道。
“是!“那太监应了声,走了出去,不多时,蒋歓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行礼后,垂立在一旁。
朱元璋摆了摆手,身后的宫女太监会意,纷纷屏退。
“监视如何?”朱元璋眯着双眼,低声道。
直到这时,蒋歓才抬起头来,扫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朱元璋便是迅速地下了头,抱拳道:“卑职奉命而已监视胡惟庸,此人在杨宪死后,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物不可胜数。他得知大将军徐达对他不满,曾在朱元璋处诬奏其奸行,后竟诱使徐达家的守门人福寿谋害徐元帅——?”
朱元璋默默的听着,当听到胡惟庸的种种不法之事,他竟没有丝毫的怒火,反而微微一笑,只是在
听到末尾处,喃喃说了据:“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声音不大,但蒋歓却听得分明,身子陡然一震,有些惊异的看了一眼朱元璋,此时此刻,他才知道眼前的这个皇帝的可怕,一股惧意从心里缓缓涌起。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冷冷的声音再一次响起:“胡惟庸可有见过李善长?”
杨宪死后,众人都因为这一次皇帝一定会启用李善长,但皇帝并没有这么干,而是让六部将每日的奏折,奏章送到胡惟庸的手中,然后由他呈上来,这样一个信号,众人如何不知,眼下的胡惟庸虽没被正式任命为何丞相,却俨然是丞相之姿了。
蒋歓道:“杨宪出事前与李善长见过一面,此后,多有见面,不过胡惟庸与李大人的管家走的十分亲近!”
“哦”朱元璋点了点头:“他还见过什么人?”
这蒋歓掌管锦衣卫,被朱元璋派遣监视群臣的一举一动,最近则专门负责监视李善长、胡惟庸两人,不用监视群臣,只负责两人,对他来说自然是简单了许多,人手派遣的极为合理,监视的自然是滴水不露。
听朱元璋询问,忙道:“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
朱元璋默默的听着,听到最后双眼里开始露出了杀气:“看来,胡惟庸这是拉人了?会拉李善长么?”
朱元璋摆了摆手,蒋歓松了一口气,知趣的退了出去。
朱元璋眯着双眼段坐在龙座上没有动,胡惟庸如此动作,看来是想在朝中拉帮结派了,李善长在朝中影响巨大,胡惟庸是他一手提拔的,看来胡惟庸是不去放过了李善长了。
“也好,朕便连你一块解决了?”朱元璋眯着的双眼忽然睁开,射出一股杀气,刹那间宫殿里杀气腾腾。
………………………………
1910。1864章 :大明公主
按照明朝宫廷制度来讲,幼年公主一般都随各自的生母居住,住在生母宫殿的西殿,等大一些,为了避讳,会移居其他宫殿,这个就看受宠程度了,出嫁了就不用说了,随夫居住,不过一般都是居正殿正室。
西殿的后面有一座花园,花园南北分隔成四进院落,每一院的布局各具特色,十分得体,山石树木、亭台楼阁经营有绪。屋顶类型力求变化,色彩丰富,有黄、绿、蓝、紫、翠蓝等色,梁枋彩绘大量使用了金线苏式彩画。中轴线布置有变化,后半部轴线略东移。整座花园既有私家园林玲珑秀巧的风貌,又与皇宫华贵富丽的氛围相协调。
此时的一处水池旁,两个女子在不断的走动,身后的一干丫鬟,目光盯着那两个女子,不时的有人大胆的帮忙数着数。
“一、二、三……?“
这两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的大女儿,二女儿,临安公主和宁国公主,临安公主为成穆贵妃所生,这成穆贵妃孙氏虽非是皇后,却也是元帅马世熊义女。十八岁的时候,被朱元璋纳为妾。洪武初年,册封为贵妃,位众妃之上。
孙氏敏慧聪颖,端庄秀美,娴于礼法,中规中矩,马皇后曾经向朱元璋称赞孙氏是少有的贤女。孙氏佐助马皇后管理六宫,马后以慈,孙氏以法,相济得治。深受朱元璋宠爱,所生四女之中,临安公主身为长女,且为人聪明活泼可爱,尚未出嫁便册封为临安公主。
在明朝公主地位虽尊贵,但无法与皇子相比。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