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王者-第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众人坐定,朱元璋思索了一番后,道:“眼下陈友谅兵至洪都,依诸位大人所见,眼下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话音一落,参政知事李善长缝隙道:“洪都地处赣北平原,位于赣江下游,由赣江向北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军事地位甚为重要,好在洪都城城池坚固,据城池而守,对付陈友谅也绝非不可能?“
朱元璋点了点头,李善长之言也绝非不可能,只是眼下十万大军正攻打庐州,而金陵城虽还有十万兵马,但谁能保证,陈友谅攻击洪都不是声东击西呢?一旦将金陵城十万兵马调离洪都,一旦陈友谅、张士诚来攻,又作何抵挡呢?“这着实是个头疼的问题,饶是他平日里自认为沉重稳定,此时也不免有些急躁起来。
他环视了一眼大殿,见刘伯温沉默不语,似有话要说。忙道:“军师对此事如何法?”
刘伯温一直沉默不语,直到此时朱元璋询问,他才目光一闪,道:“自龙湾一战、江州一战,陈友谅士气低落,此番来势汹汹,不容小视,原先卑职估计,徐将军兵马在外,金陵城不过十万兵马,兵力虚弱,陈友谅既来围攻,定会偷袭金陵城,想不到此人竟放弃垂手可得金陵城,反而攻打城坚墙厚的洪都城,足见此人打定了注意,一举攻下洪都城,从而攻占江州、安庆、采石、太平,一步一步的攻打金陵城,主公能在龙湾一战,大败此人,洪都一战自也可以?”
朱元璋一听,心头一动,双眼盯着刘伯温道:“军师可有良策?”
刘伯温眯着双眼,似乎像睡着了,又似在沉思,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众人瞧他如此模样,倒也无人敢说话。
一时大殿寂静无声。
过了半响,刘伯温双目一睁,一丝狡黠光芒一闪而过。
朱元璋在眼里,心头一喜,心道:“他有法子了?”
果然,过了片刻,刘伯温的神态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他黏着长须,道:“如今,敌军实力浩大,唯有避其锋芒,据城而守,陈友谅大军舟车而攻,兵马粮草必定不足,大帅只需遣送一员猛将坐镇洪都城,坚守不出,陈友谅大军人多势众,用不了多久,必定兵退,反攻金陵……?“说道这儿,刘伯温瞟了一眼朱元璋道:”到时大帅大可趁其兵卒士气低落,一绝决战与金陵!“
朱元璋一愣,心头一动:“决战来了么?“
见朱元璋领悟,刘伯温赞赏地点了点头,道:“眼下当务之急,是大帅速速遣送一员将领,统帅洪都大大军,为国公立下这第一功!”
众人点了点头,朱元璋也在开始在心中盘算了起来,过一会儿道:“依诸位此人国公该派遣谁去好呢?”
在坐的除了常遇春、冯国用、冯国胜、邓愈、萧云、郭英之外,恐怕难以有合适的人选,但金陵城菲比寻常,常遇春作战勇猛,且领兵有方,留在金陵自有大用,冯国胜、冯国用虽能胜任,但而人擅长的是骑兵进攻,守城且非所长,剩下唯有萧云、邓愈、郭英三人了,朱元璋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扫过,正想下达指令。
忽见萧云站起,走出列班,抱拳道:“国公,微臣保举一人,有此人镇守洪都,洪城城绝无问题?”
朱元璋道:“萧兄弟保举姓谁名谁?”
萧云从后世史记载,洪都一战,朱文正按朱元璋坚壁挫锐的计谋,顽强坚守,抗击陈友谅军。当时,洪都的城墙被攻破多处,守军且战且筑,攻守双方踩着尸体作战,伤亡都很惨重。朱军坚守洪都8天,大量消耗陈军的有生力量,成就了洪都的奇迹。所以心中早已认定了洪都的主帅,此时不过是做一个顺水人情而已。
众人心中同样好奇,目光纷纷集中在萧云身上,萧云猛吸了口气,迎着朱元璋的目光,一字一字地道:“国公侄子朱文正!”
^^^^^^^^^^^^^^^^^^^^^^^^^^^^^^^^^^^^^^^^^^^^^^^^^^^^^^^^^^^^^^^^^^^^^^^^^^^^^^^^^^^^^^^^^^^^^
一点事情耽搁了,所以码字有些晚了,这一章可是小景牺牲中午午休的世间,敲打出来的,不得不说的辛苦,还望诸位多多支持,今晚依旧是四更,万字更新坚持一个半月了,还能坚持下去么,得诸位的支持了……请给点动力吧!
………………………………
893章:心如铁石
此话一出,众人啊的一声,脸色大变,冯国用率先变色道:“国公万万不可,洪都一战,关乎应天安危,朱公子年轻识浅,不足以担当如此大任,何况朱公子骄侈觖望……唯恐有负主公所托啊……?”
“不错,陈友谅亲帅大军六十万,舰队万余艘,对洪都志在不得,这一战势必是一场大战、恶战,朱公子虽有大才,但长年跟随主公,只负责训练兵马,不曾为国公领兵出战,朱公子出战洪都,末将怕未必百度搜索“六夜言情”看最新章节是陈友谅的敌手,况且陈友谅大军六十万,舰队万余艘,兵多将广,若没有一个稳重,能征善战的将帅,只怕不是陈友谅这等久在江南战场厮杀的人物的敌手,若是要选洪都人选,末将以为行省参知政事,上国柱大将常遇春可以担当此职,常将军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况且常将军亲历战场,战事经验丰富,再则,洪都城池虽坚固,但将士不足两万,常将军乃国公第二大将,有他挂帅出征,洪都军心士气,必然大振。对镇守洪都大大有利!“
众人纷纷点头,显然是的认可了冯国胜的建议,只是朱元璋没发号施令,无人敢言语罢了。
朱元璋垂着眼帘,似在思索,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目光一扫,落在了萧云的脸上,道:“冯将军所言,萧兄弟如何看?“
萧云对后世这段文字记忆颇深,知道眼下这帮读书人看不惯朱文正的公子哥行径,就好比是二十一世纪,穷人看不惯高富帅同样的道理,要说服这些人,唯有下一番功夫说动朱元璋!一权压人了!若不然,只怕说上三天三夜,这些书生未必肯答应!
当下抱拳道:“没看到大宋亡国的那一刻,谁知道昔日生活奢华的文天祥,有一颗铮铮傲骨呢?陈汤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奈何父死不奔丧,可见为人不单只看表面,而忽视其内在的才华。朱公子为人虽浮夸,常常流连风月场所,但为人能习练兵卒,自然能征善战,众位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将,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么,依末将看,这洪都一战,非朱公子不可守!”
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对于自己这个侄儿有多少能耐,他实比任何人都清楚,眼下洪都一战,唯一能让他放心,唯有三人而已,常遇春、萧云、朱文正,常遇春对自己忠心耿耿,为人作战勇猛有谋略,深得上下将士爱戴,本是最佳人选,但眼下的金陵城,是片刻离不开他,莫说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随时来攻,就单说张士诚虎视眈眈,就不可小视,如果放走了常遇春,势必影响金陵城的军心士气,所以常遇春是万万离开不得的。
萧云虽是自己的结义兄弟,多有谋略,颇有帅才,但为人对性子随和,有太多怜悯之心,这是战场大忌,洪都一战,事关重大,他需要的是一位只要是对战争不利的,就是该除去的,至于是非正邪,根本不会,也不用去考虑。他的心,只能我战争而变,这无疑是要一颗能如铁石一般的心,自己的侄儿朱文正无疑是拥有这样的条件,父亲的早死百度搜索“海天中文”看最新章节,战场的杀戮,早已让他当初的那点怜悯,磨练得心如铁石,更何况朱文正是自己的侄子,为人狡猾多志,野心也小,自然比其他将领更加可靠,想到这里他赞赏地望了一眼萧云,心道:“还是萧兄弟知道我的心意!“
恰好萧云也向他望来,二人这么一对视,自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萧云微微一笑,心道:“鬼才知道你心里想些什么呢?我不过是借着历史潮流,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而已!”
略一沉吟,朱元璋便做出了决定,目光巡视四周,以无以质疑的口吻道:“本帅已经决定:”就依萧兄弟所奏,拜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
……………………
金陵城左哨军副帅府邸的后院的书房里,洪都副帅萧云与邓愈对立而坐,自得知了朱元璋的决定,邓愈还有些缓不过神来,所以一时也没开口说话,二人就这么对视而坐。
许久,邓愈放下手中的茶杯,瞟了一眼萧云,轻声道:“萧大哥,朱文正自来了金陵城就留恋情怀河畔,整日饮酒百度搜索“第五文学”看最新章节作乐,小弟在军中听闻,其带领金陵禁卫军,许多手下对他行为极为不满,身为将帅得不到将士的忠心拥护,这本就是身为主帅的兵家大忌,如今主公让他执掌洪都大都督,且节制中外诸军事,此消息一出,整个金陵城为之一震,满朝文武,无不摇头惋惜,只是碍于他是主公的侄子,才无人啃声而已。
这次,陈友谅挥兵六十万,无敌舰队万余艘,起雷霆之势,早已对洪都志在必得,小弟以为朱文正虽能训练兵卒,且在主公随军渡江时,攻下集庆路之时,立下战功,但不足以担当镇守洪都大都督之职啊?萧大哥昨日执意推荐朱文正,且自愿担当副帅,这是摆明了要力挺朱文正了,小弟虽不知萧大哥何以如此,但这次洪都人选,小弟恐怕萧大哥要大受牵连啊……?“
萧云哈哈一笑,同样放下手中的茶杯,后世留下的文字早已给了他结果,对于朱文正能镇守洪都,眼下整个金陵城,恐怕除了自己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相信之外,唯一能相信他的唯一应天府的朱元璋了。想到这些他不免有些得意,侧过脸瞟了一眼邓愈,笑道:“我原以为邓兄弟,目光比朝中的鼠目寸光之辈,要远的许多,想不到……?”
邓愈被他这么一说,俏脸微微有些脸红,萧云性情跟他相投,所以平日里两人除了常遇春、刘伯温之外,二人关系最为要好,他对于萧云的识人之准,手段之奇,所见只广由衷的佩服,昨日大殿上,他见萧云不顾裙撑反对,执意推荐朱文正,心中已经隐隐约约的觉得萧云定有自己的看法,所以趁着夜色来到了府上想问个明白,此时被萧云这么一说,神情顿时颇为难为情起来。
萧云瞟了他一眼,道:“当年朱文正跟随主公攻下应天之时,邓兄弟可知他对主公说了什么”?
^^^^^^^^^^^^^^^^^^^^^^第三更了,还有一更,请多多支持!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
第894章 :光环的背后
邓愈一愣,随即脑海里想起了那在金陵流传的那一幕来。
因为朱文正之父早亡朱兴隆,朱兴隆的妻子王氏带着儿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
朱元璋便把朱文正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朱文正勇猛善战,随军渡江时,攻下集庆路。因屡立战功被擢升为枢密院同敛,朱元璋问:“想当什么官?”文正对曰:“叔父成了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何以服众!”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常常将此事在军中与将士舒说起,所以整个金陵城池,对于这对叔侄的这一段对话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