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王者-第8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墙、广积粮、缓称王、金陵之地积存了不少粮草,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后,我金陵地盘扩张到江淮一带,江南、江淮以及巴蜀等地气候温和,粮食获得大丰收,加上这些年,殿下勤俭节约,金陵米价一直是全国最低,现在太仓存粮二百六十万石,国库钱财还有一百万,武库,藏有兵器二十六万件,战马八万匹,以及大量绢五十万匹,依微臣看,足够应付殿下北伐战事?“
李善长为右相国以来,一直是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调兵转饷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对他的话,朱元璋深信不疑,一听还有这么多钱,刚刚还提起的心,顿时放了下来,长长松口气笑道:“相国这些年,安定后方,调兵转饷无乏,孤王铭记在心,今日得知国库还有余粮,孤王深爱宽慰,这一场大战有相国粮草、钱财支持,孤王相信一定能打下这场硬仗!“
^^^^^^^^^^^^^^^^^^^^^^^^^^^^^^^^^^^^^^^^^^^^^^^^^^^^^^^^^^^^^^^^^^^^^^^^^^^^^^^^^^^^^^^^^^^^^
第一更送上,请诸位多多支持!
………………………………
1542章 :北伐
“吴王万岁万万岁!”众人受朱元璋气氛感染,人人跪拜行礼。请使用访问本站。高呼万岁。
朱元璋点了点头,忽然长叹了声,道:“自孤王起兵一来,辗转二十余载,每日每日无不想着有朝一日,能把鞑子赶回大漠,恢复我汉人百姓的江山,还我百姓的太平盛世,为了这个愿望,孤王无不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走错了一步,从而断送了心中这份念想,辜负了诸位爱卿对孤王的信任,以及天下数百万还在受苦受难的无辜百姓对孤王的期望,所以孤王不敢走错一步,怕这一步走错了,便是万劫不复之地,好在孤王有诸位的爱卿的辅佐,一步一步的走来,时至今日,孤王打败了陈友谅,灭了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之流,也被孤王打得不得不四处逃离,偌大的江南,孤王总算是统一了,这一切少不了诸位爱卿的鼎力相助,如今鞑子无道,正是我汉人光伏江山的大好时机,孤王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所以,孤王要出兵,如果这一次能一举将鞑子赶出中原,解救我汉人百姓与水火,这岂不是一等一的好事,大事,青史留名指日可待,不知诸位可有信心与孤王一试?“
“誓死追随殿下!“
整个大殿一遍呼喝声,声响如雷,响彻吴王行宫内外。
朱元璋陡然升起了一股豪气,叫了声“好!“,待众人安静了下来,朗声道:”如果这一次北伐能打败鞑子,并将鞑子赶出中原,孤王就顺应天意,在这金陵之地,开国立邦,当他一国开国之君,与诸位爱卿共同治理这天下,还我汉人百姓一个清明世界,朗朗乾坤!诸位意下如何?“
“吴王英明!吴王万岁!”
又是一阵欢呼。朱元璋再一次摆了摆手,众人重新恢复了安静。
朱元璋目光扫向刘伯温道:“先生对孤王想法意下如何?”
刘伯温心悦诚服的道:“殿下深谋远虑,臣深为赞同。”
“军师所言极是,殿下胸怀大志,这些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灭陈友谅,伐张士诚,抚方国珍,走到今日方才有了这半壁的江山,如果这一次北伐成功,殿下之功绩,比昔日唐宗宋祖毫不逊色,只是微臣——?“李善长说到此处下意识的瞟了朱元璋一眼,停止说下去的话头。
朱元璋似乎看穿了李善长的心思,道:“相国有话不妨直说?“
“谢殿下!”李善长抱拳称了声谢,沉吟了一番后,说道:“微臣担心,北方鞑子虽连年内斗不知,但实力犹在,若贸然进军,只怕重蹈当年刘福通覆辙啊?”
当年刘福通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从砀山夹河迎至亳州称帝,国号大宋,改元龙凤。又利用“明王出世”的宣传效果,称韩林儿为“小明王”。中原各地的红巾军一时都接受了大宋政权的领导。至正十七年),刘福通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分兵三路北伐,兵锋直指大都。红巾军军旗上更书写“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但由于力量分散,后方空虚,一事无成。结果,被鞑子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等开始大举反攻。加上当时三路北伐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造成兵力分散,陷汴梁于无援之地。次年五月,汴梁被围。八月,汴梁城破,刘福通护韩林儿冲出重围,逃奔安丰,林儿妻及诸官员家属数万人、官兵五千人被俘,符玺、印章、官库被夺,“大宋”也彻底崩溃,李善长怕朱元璋一时得意忘形,走了刘福通当年的老路,这可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朱元璋从鼻腔里“嗯”了声,点头道:“相国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鞑子实力犹存,若没有万无一失的计划,贸然行动,难免会失败,因此这一战,要打,须得万无一失的计划!这便是今日早朝,孤王召集诸位前来的用意!”
李善长听朱元璋有了周全的计划,略感放心。点头道:“若是殿下有了万无一失的计划,微臣便放心了,只是这大都鞑子实力尚存,想要一举拿下大都只怕不易啊?”
朱元璋满意的对李善长点了一下头,道:“相国大人所言极是,孤王刚刚得到了消息,鞑子皇帝与皇太子内斗,如今鞑子皇帝削了王保保的兵权,王保保大怒之下,如今率领大军已经赶往太远,关中的,貊高与李思齐合力,讨伐王保保;三人征战激烈异常,孤王以为这三人无论是谁赢了这场大战,都是无关紧要,孤王要的就是他们内斗,而孤王疼打落水狗,所以孤王才决定出兵北伐。”
众人知道朱元璋的话还没说话,徐达、常遇春、李文忠三人各自望了一眼,眼里满是喜悦,北伐,这对任何武将来说,都是梦寐一求的大事,胜则青史留名名,败则一无所有!“
“只是,这完全之策,还需诸位爱卿集思广益才成?“朱元璋目光闪烁。
话音一落,常遇春上前抱拳道:“如今陈友谅、张士诚已死,台州方国珍、陈友定不足为虑,末将不才,请主公授我十万大军,末将亲自杀往大都,活捉了那鞑子皇帝,还我汉人江山?“
“常将军所言甚是,眼下江南平定,金陵兵卒有三十万,相国粮草齐备,无有后顾之忧。倘若乘胜长驱大都,一举荡平鞑子江山也不无不可?末将不才,愿为殿下领兵十万,直捣黄龙!”徐达接着常遇春的话头说道。
大殿上本就武将多,一听徐达,常遇春二人纷纷请命,不少人也吆喝着请命,一时大殿热闹非凡。
^^^^^^^^^^^^^^^^^^^^^^^^^^^^^^^^^^^^^^^^^^^^^^^^^^^^^^^^^^^^^^^^^^^^^^^^^^^^^^^^^^^^^^^^^^^^^
第二更了,还有两更了,今晚加更哦,月底了,诸位的订阅都要送上哦!
………………………………
1543章 良策
朱元璋只是笑了笑,直捣黄龙不是不可以,但金陵与大都战线太长,粮草、战马难以运行,粮草一旦跟不上,难免冒大风险,在者,山东有王宣据守,河南有王保保,关陇则有李思齐,这些地方都离大都不远,要救大都也是极为容易的,一旦鞑子的几路大军融合,想要攻取大都就没那么容易了?“
朱元璋并没有立即应声,而是将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扫,见刘伯温嘴角带笑,笑而不语。忙道:“先生面带微笑,莫非有良策?“
刘伯温其实早已看出朱元璋欲取山东的心思,否则,也不会将山东,河南,关中的局势打探得如此清楚,再说,刘伯温也觉得从金陵直取大都不可取,一来战线过长,孤军深入北方,若是粮草出了问题,难免陷入了危险之地,鞑子如今虽忙于内斗,可一旦大军威胁大都,难免不会出现几个察罕帖木二,那时取胜不得,想退回来可就难了?
听朱元璋问话,思索了一下,做了一辑,道:“徐将军、常将军之言也不无道理,陈友谅、张士诚已身死,剩下的方国珍、陈友定之流不足为虑,江南大军已定,此时调遣大军攻打鞑子大都,也不是不可,只是,大都乃鞑子的根基所在,一旦被我大军威胁,关中各路大军必然会回救,王保保、李思齐等人善于用兵,只怕不易对付?”
刘伯温话音一落,不少人点了点头,便是徐达、常遇春也暗自点头。
“依先生之言,我金陵大军该如何是好呢?“朱元璋目光一闪,盯着刘伯温问。
刘伯温没看到朱元璋眼里闪过的易色,想了想道:“依微臣看,我金陵大军欲取大都,应先取山东,山东是大都的屏障,一旦山东被破,即可动摇河南,又可趁势攻取大都,再者,山东城池坚固,进可攻大都,退可守,攻下山东对我金陵大军实乃百利而无一害!”
徐达、常遇春、李善长、李文忠都是识货之人,一听刘伯温这话,常遇春率先叫了起来:“不错,山东一破,大都不足为虑,大都一破,我金陵大军便有了根基,云贵、蜀地、福建便唾手可得,军师此计比末将方才之计高明的多?”
朱元璋等的了就是这一番话,见众人附和,忙点头道:“先生之言,乃孤王心中所想,大都乃鞑子的根基所在,守备必然坚固,且大都城池早已是固若金汤,我金陵大军若孤军深入,倘若粮饷不继,鞑子各路大军返回大都,以王保保、李思齐之能,未必不能保卫大都,到那时我大军无根基所在,鞑子只需断我粮草,我大军必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朱元璋继续道:“孤王认同先生之言,要取大都,必先取山东,去其屏障,再趁势攻打河南,破其外援,再次攻占陕西潼关,扼其门户。中原一破,再进兵大都,此时,大都必势孤,难以救援,不战自败。大都一破,天下可定也?“
众人都是识货之人,此等完美无缺的计划,自是人人拥护,便是刘伯温也点头不止。
朱元璋见众人附和,心中大为高兴,站起身来,目光一扫,朗声喝道:“徐达、常遇春上前听奉?”
徐达、常遇春二人相识一望,两人心中大喜,忙上前抱拳道:“末将徐达,末将常遇春听奉?”
“孤王任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河进入,北取中原。不得有误?“
徐达、常遇春心中大喜,忙齐齐抱拳道:“末将领命!“
诸将齐声大呼,多有羡慕之色。
朱元璋目光又是一扫,再一次喝道:“胡廷瑞、何文辉何在?“
从武将队伍里走出来两个身影,胡廷瑞、何文辉双双抱拳朗声道:“末将胡廷瑞、末将何文辉听殿下号令!“
朱元璋道:“我奉你二人为我征南将军、副将,与徐将军、常将军二十五万大军,校场集合,听孤王号令,发兵福建!活捉陈友定!“
“末将领旨!“
连番指令下达,大殿之上,原先的人数少了不少,朱元璋显得心情极好,重现坐在了龙椅之上,目光缓缓扫来一眼,沉吟了片刻,道:“此次征战,粮草一事事关金陵大军能否夺取中原之大任,所以孤王,要派遣一个文武兼备的盖世人才来完成粮草押送一事?诸位爱卿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