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王者-第9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扎儿嘿嘿一笑,道:“好消息,好消息大帅,汤和攻下了泽州,竟胆大包天,还想一举攻下大帅镇守的山西,嘿嘿,如今已经率领五万兵马出了泽州城池?”
“当真!”王保保惊喜的丢掉了手中的湖笔,抬头满脸喜悦的盯着韩扎儿问道。
韩扎儿也是一脸的喜色,对着王保保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千真万确,卑职已经让前方斥候三次打探,这一次绝不会有错?”
王保保神情喜悦,这个可是千难逢的机会,也是他一直等待的机会,自从南蛮子朱元璋趁着朝廷北方内乱,先后剿灭陈友谅、张士诚、 方国珍挥军北伐,一路占领山东,河南,大都,如今便是连自己所在的山西也不放过,一次一次的失败,让昔日的成吉思汗的子孙见了姓朱的南蛮子,就闻风而逃以至于大好的河山尽数落到了朱元璋的手中,现在的他很需要一场胜利,汤和在南蛮子军中威望虽不及徐达、常遇春,冯胜,但也是一等一的厉害人物,打败了他不但能打击南蛮子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能让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恢复昔日的血腥,要让他们知道,南蛮子不可怕!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韩扎儿望着陷入深思的王保保,一脸敬意,一言不发的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直到王保保抬起头来,重重的吐了一口,昔日脸上的颓废之色一扫而光,他才叫了声:“将军——?“
王保保点了点头,道:“你传本帅号令,着令毛义率领马步兵一万来攻夺泽州,平章杨璟、参政张斌各自五千人马前往增援,务必将敌军团团围住在韩店一带,然后以号角为信号,一举消灭汤和大军!”
“是!”韩扎儿应了声,立即闪身而去。
灯光下,王保保背负着双手,望着窗外,姓徐、姓萧的,这一次我王保保让你们有来无回!“
^^^^^^^^^^^^^^^^^^^^^^^^^^^^^^^^^^^^^^^^^^^^^^^^^^^^^^^^^^^^^^^^^^^^^^^^^^^^^^^^^^^第三更了,今晚就这么多了,有月票的书友们莫要忘记了你们的手中的月票啊,记着送上啊。
另外推荐好友的文文《书生传奇》喜欢的书友们可以去看看,也可以收藏,推荐哦,一本很不错的文文,目前已经养肥了。
………………………………
1674章 :但驱还北
前两天发了有关徐达的章节,对于故事中,徐达对萧云,常遇春说的那番故意放走元惠帝的话是不是真的,还有就是故事中的常遇春到底有没有密保给朱元璋。
对于这个问题好多人在问, 更有的书友说徐达后来,患有背疽,忌吃河鹅,朱元璋偏赐蒸鹅全宴予徐(中国民间传说鹅为“发物”),明朝规定赐宴必须即时食、全食。徐达知朱元璋的意思,流着眼泪把鹅肉吃完,不久毒发而亡,并不是因为朱元璋忌惮徐达的功劳盖主,就是因为常遇春告密徐达放走了元惠帝,心生反意为朱元璋所忌惮,因此被杀!
对于这个解释,我只能苦笑不得,徐达不得善终这个结论是出自明朝学者徐祯卿所著的笔记小说《翦胜野闻》,后为清朝赵翼名作《廿二史札记》所误用,遂广为流传,造成了一些书友的误解。
首先我要说的是,《翦胜野闻》多记明朝初年掌故。《明史》记徐达死于背疽,但无朱元璋派人赐食一说。《翦胜野闻》才有“忽赐膳”的记。《翦胜野闻》又:“时太后既崩,临葬日,大风雨震雷电,太祖甚不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翦胜野闻》“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并不可靠。郎瑛亦曾以朱元璋撰成的《朱氏世德碑》考证《翦胜野闻》的错误。所以并不可信。
就好比 徐祯卿在他的《翦胜野闻》里说:徐达追击元帝,眼瞅着就要追上了,忽然传令班师。常遇春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大怒,纵马回京向朱元璋汇报,说:“徐达要造反了,已经追到顺帝了,他给放了,他的阴谋已经不能逆转了。”徐达猜度常遇春回京,必然生变,就留下部队镇守北平,自己带着卫队回京。驻舟在江浦,自己手持宝剑去见朱元璋。朱元璋那会儿正生气呢,睡觉前就告诉值班的警卫,说:“徐达来了别让他进来。”话音刚落徐达就到了,见不着朱元璋,就起了疑心,拔剑砍死了值班警卫,夺门而出。朱元璋一看事情闹大了,就悄悄派人去找徐达,说不治你罪,你来见我。徐达不肯来。
于是朱元璋就出了皇宫,亲征到徐达的船上去看他。徐达对朱元璋说:“我要是有二心,能拖到今天吗?现在说虽然已经晚了,然而我临江指挥着劲旅,也能占据江淮。但我不这样做。而我为什么不擒元帝呢?这也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元顺帝如今虽然很卑微,但是他曾经做皇帝而统治中国,我把他抓来,怎么处置呢?天命在上,我自己知道。我是什么人,敢自外于你朱元璋?”朱元璋听了很有感悟,于是两人起誓,修好如故。“
这一番话明显有了问题,首先不得不承认,上面的一番话,徐达肯定是说了,根据《明史》记徐达,的确说过“吾之不擒元帝,亦筹之熟矣,彼虽微也,亦尝南御中国,我执以归,将曷治焉?“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我不生擒元朝皇帝是早就计划好的。元朝皇帝虽然已经很微小了,但他毕竟南面为王统治过中国,我把他抓回来,怎么处理呢?“对于这句话,明人陆深的《玉堂漫笔》也有类似的记。不过,陆深的《玉堂漫笔》误认为徐达放走元顺帝的事是发生于开平之战,实际上徐达并没有参加开平之战。开平之战是常遇春领导的战役,可见此处有误。
清人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里专门对《翦胜野闻》一类野史所述徐达放走元顺帝之事做了详尽的考证——洪武元年,徐达、常遇春兵至通州,在八月庚午攻克元都,顺帝已于七月丙寅开健德门北走,所以根本没有故意放走元顺帝之事。第二年春天,徐达正在陕西与巩昌、临洮、庆阳等地的元军作战,常遇春说通州有一个元丞相,要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即与李文忠还师北平,打败了元军以后,又追击到开平。这时顺帝已经北走沙漠,常遇春归途中在柳河死去。所以开平之战,徐达并不在场。常遇春也根本没有回南京当面向朱元璋揭发徐达谋反之事。而且徐达其人小心谨慎,恭谨有礼,当年在平江与张士诚作战时,有事便派人回京请示朱元璋。朱元璋赞许其忠诚,以“将在外,君不御”勉之。将军胡德跟着他远征扩廓帖木儿,战败,徐达下令说:“致使战役失败,应当斩首。”但因其为功臣胡大海之子,所以带着戒具送到京师。朱元璋说:“徐达将军是效仿卫青不斩苏建,今天不用姑息。”由此也能看出徐达遇事不敢擅自决定。更何况消灭一个国家这样的大事,他哪儿敢故意放走元顺帝呢?“
对于这一点,徐祯卿在《剪胜野闻》中已经指出:“(朱元璋)获元后妃孙子不行献俘礼及元宗室皆封以官,此我太祖忠厚之道,兴灭继绝之仁,度越前代者也。”而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的考证亦指出:“明史谓:上幸汴梁时,达密请于帝,谓‘元帝若北走,将穷追之乎?’帝曰‘元运衰矣!行自澌灭,出塞之后,慎固封守可也。’” 加上朱元璋于洪武七年将在应昌之役被俘虏的“元主嫡孙买的里八剌”遣返回蒙古,以及朱元璋甚至还扬言要遣返在应昌之役被俘虏的元明宗的皇后,说明朱元璋似乎是不会强烈反对放走元顺帝的。 更何况,明人严从简在《殊域周咨录》中记朱元璋祭祀历代帝王时,用手指着元世祖的画像说:“痴达子,痴达子!汝何人,入主中国,可谓幸矣。今不革去者,以尔亦一代之王。朕今天命人归,奄有天下,于汝子孙不加杀戮,但驱还北。则朕之待胜国亦可谓有恩矣!汝何恨耶?毋再啼哭!” 其中“于汝子孙不加杀戮,但驱还北”,这一句话正好暴露了朱元璋对元顺帝去留的真实态度。可见,徐达说了这一番话不假,但绝对是与常大将军毫无干系, 同时对于朱元璋让徐达吃烧鹅一事,是不是因为这个,小景就不知道了,留给诸位去遐想了!
………………………………
1675章 :深夜中计
泽州离韩店不远,经过一番打探,汤和得到了准确的消息,鞑子主帅王保保并不在太原,因为上一次攻打大都时,受了重伤在此养伤,而让他下定决心,没得到大元帅徐达的许可擅自出兵的最大原因,是他得知,王保保在韩店,身边的兵马不过五千人,正是这个让他有了出兵的胆色,五万兵马对抗五千,十比一,只要不是一个傻子,这一场大战怎么也不会输,他汤和当然不是傻子,更不是赵括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废柴,他汤和是在滁州、和州(今安徽和县)、太平(今安徽当涂)、镇江、平江(今江苏苏州)、浙东、福州、漳州、泉州等战役中屡建奇功。此后克延平(今福建南平),俘陈友定,迫方国珍投诚, 如今更是拿下泽州城的北伐先锋大将军,王保保虽可怕,但他汤和也不是弱者,五万兵马擒获王保保足矣。
汤和一脸的自信,大军从泽州城出来,五万大军所到之处没碰见任何的抵挡,甚至一些鞑子,一听他的名号,就打开城门投降,这一夜泽州四周的城池无不是落入了他的手中。
“将军,斥候回来了?“副将汤信勒住马缰抱拳道。
汤和坐在马上的身躯微微一颤,紧张的道:“前面是什么地方?“
汤信道:“回禀将军,前方便是韩店!“
汤和问:“有多少敌军?”
汤信道:“据斥候打探,不足 五千兵马?”
汤和松了一口,点了点头又问道:“王保保可在?”
汤信道:“在,听说受伤不轻, 大帐四周都被鞑子严密防守!”
一连串的询问,得知了消息让汤和彻底放心了,他眯着双眼望了一眼前方,前方就长治县,攻下了这里活捉王保保,山西第一功非他汤和莫属。
“听我号令,三军火速赶往韩店,活捉王保保!”汤和坐在马上沉声下达指令。
“三军火速前进!“汤信勒住马缰对着身后五万兵马下达指令。
夜色寂静无声,大帐内王保保耐心的等待着前方斥候的送来的消息,这一战至关重要,容不得他有半点马虎,各路人马已经全都埋伏好了,只等汤和的五万大军进入韩店内就足以一举擒杀,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朝廷各方面的士气,更主要是他知道,这一次徐达大军还在榆次,就算是知道了这五万大军被围,也不及解救,所以这一次他绝不能错过上天送给他这么好的一次机会。
门外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韩扎儿闪身走了进来。
王保保立即站了起来,压低声音问道:“情况如何,汤和可来了?“
韩扎儿点了点头,道:“汤和五万大军已经来韩店,埋伏的各路人马都已经形成包围之势,将其包围。这一次让鞑子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王保保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继续用低沉的声音道:“传令下去,号角声响起,便看厮杀!”
“卑职明白!“韩扎儿抱了抱拳,正要转身出去,忽然想起了什么,停下脚步又转过身来,对王保保道:”元帅,太子殿下派人送来了旨意,说陛下在上都住着不太习惯,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