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碧空-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凭着晋王对李雪鳞的了解他知道这副挑不出毛病的态度背后肯定有问题。但想来想去还是挑不出毛病。百余亲卫确实也就路上吓吓小毛贼到了守卫森严的京城里根本起不到用处。
“准了。你尽快去安排吧。对了阳朔有一事你可千万注意。”
“恭聆教诲。”
“在燕州做身合适的四品武将官服。朝堂上可不能穿着你那身黑皮子污陛下的眼。”
*注:屯边的政策见于第二卷第四十三章《官场》。
本书***t请来站订阅正版支持作者更新!
&1t;br/》&1t;br/》
………………………………
第五章 启程
李雪鳞人在燕州和大部队隔了近千公里十天里要想准备周全显然是不可能。唯一的方法就是预先料到这种情况在来这儿之前就已经有些安排。
“这一趟出差不比以往暗刀子防不胜防而且还不光是针对着我们的。张彪张松你们就别蹚这趟浑水了。”
张松端上一杯热茶笑道:“王爷您先抖落了头上的雪花再慢慢说吧。”
“这没什么好笑。另外给我记着在一切还没确定前不许在外头造声势。除非你们打算看着我这司令官被绑在京城里凌迟。”
“您说这话谁信啊。”张松撇撇嘴“辽州城北一个旅张家口外一个旅咱们虽说打出了协防的牌子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这千里奔袭本来就是咱们的拿手好戏。”
“那是为了以防万一。妈的真用到他们时老子也差不多被押上法场了。废话少说睡一觉你们两个明天一早就回去。只要咱们自己不出事我在京城里就有底气。”说着李雪鳞下意识地看了张彪一眼。
新任军长对大夏那套很是了解:“虽说受封王爵是件大事也未必一定要进京。你若是怕朝廷那边不好交代打个清剿苏合余孽的旗号就行了。没人会在这个当口硬要你放下手头的事回去。”
“不这一趟我非去不可。”
这些人中只有齐楚知道是怎么回事。天可汗正在为认祖归宗做准备。
“齐楚你和我一起去。把王九郎也叫上让他带一个加强连一百五十人都是游骑兵穿普通士兵的制服。”
“一百五十个游骑兵……您是准备在京城打仗么?”
“别人有这个打算我不做准备岂不是白白当了冤大头?我来之前已经让王九郎率队在辽州外待命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你立刻派人去报信他们用不了十天就能到。对了让他们除了检查一下吃饭的家伙别忘了把那几口箱子也带上。都是性命交关的东西。”
这个时代的三更天大家都应当睡得死沉死沉除了更夫的梆子不会有其他声音。但几位将军都听到驿馆外传来大群人马聚集的嘈杂。在冬天的深夜听来格外刺耳。
李雪鳞他们迅交换了目光:
大夏要捉拿我们?
不不可能。他们不会冒全面战争的风险。
可明显是冲我们来的。
护卫?不像。
人数在一百以上。
怎么办?
怎么办?
李雪鳞冷着脸命令道:“齐楚你在外面布置了暗哨?好。大家把灯熄了。宏哲伦去守住院子那边的通道。齐楚你和我留在这里。我给你的匕还随身带着吗?给我一把。张彪张松去取武器。越短越好。”
李雪鳞接过那把仿制的“丛林之王”在手中掂了掂再次不由自主地想起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事。当时他一无所有尚且要不择手段地活下去现在有了这份事业更不可能那么容易就被人做了。
“笃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齐楚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悄悄走到门板的缝隙边蹲下身往外张望了一会儿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大门。
“砰!”门板被风雪推开撞在驿馆的墙上。冷风夹带着雪花卷进屋内门口三尺被乳白色的水汽笼罩了。
“哎哎哎别动刀子有话好说!是我是我啊!”一个有些嬉皮的声音响了起来。
李雪鳞收起匕笑笑:“仆固德润你总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你留了张纸条说有急事不打招呼就回吐谷浑怎么现在反倒有空半夜敲门?我的暗哨呢?”
回鹘少年从消散的水汽中走了过来掸去皮裘上的雪花仍是那副笑得满不在乎的样子。
“天可汗您的部下实在厉害我们远在两条街之外就被他们堵住了。要不是我们都认得恐怕还靠不到你的门前就被钢弩射穿了脖子。嗯不错。这样我就放心了。”
如果仆固德润的出现还只是让李雪鳞有些吃惊齐楚领进来的人就让他足足愣了几秒钟。
“王九郎中校你怎么来了?”
本书***t请来站订阅正版支持作者更新!
*************************************************
以晋王的级别要出外办些什么事下头理所当然要准备好排场。还不能小了。像回京报捷这种大事自然要用仅次于皇帝的高规格来办。从刺史府开始一路上士兵们赶开百姓文武官员们则将晋王和李雪鳞夹在当中一路走一路说好似一别之后再也看不到一般。表忠心的表忠心拍马屁的拍马屁整整十里路一个上午居然从未冷场过。李雪鳞算是修炼过嘴皮子功夫也想不到话还能这么说。
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失传了不少东西。
好不容易“十里相送”在一个亭子边结束习惯一日行军一二百里的李雪鳞早已不耐烦到了极限。当然面子上还得挂着笑。
今天是十月初四出时间比预定提前了整整七天这儿没电话也没因特网国防军还没训练军鸽按理说光是快马传话到辽州一来一回也得六天。等这样一支百余人的卫队赶到十天时间不过是勉强够。
晋王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穿着黑色夹克和马裤的护卫笑道:“阳朔你准备得倒周全。”
“说来也巧吐谷浑的王子和我们是旧识路过大营时留守的军官便派了人护送顺便到燕州来听我差遣。”
李雪鳞不知道这个说辞能不能敷衍晋王——基本是不可能——只要是带过兵的人都知道调动军队哪有那么容易。就算在同一系统内都是互不听令更何况一个外国的王子怎么可能将一支精锐卫队从军营里带出来。
但事实偏偏就是如此。王九郎和待命中的一百五十个游骑兵正是被仆固德润带来燕州。
“这次我来是奉王命出使大夏。”
那天晚上李雪鳞一见仆固德润就现回鹘少年的衣着似乎比第一次见到他时更加华贵。
“您注意到了?对家中出了点事……总之我现在是吐谷浑王的儿子了过继的。这次就是代替国王向大夏进贡纳表称臣。既然您已经和大夏达成了默契我们也想借机打点关系。正好在经过辽州时得知您在这儿。顺便来看看——其他的您就问王队长吧。”
王九郎的游骑兵大队在编制上属于张彪的第一军平时也分散到各个单位协同作战。但谁都知道只有李雪鳞才能直接对他们下令。这种情况不多一旦出现游骑兵的集结那必然是国防军的上将司令官有什么极为重要的安排。
因此李雪鳞与其说是疑惑称为震惊更恰当。不该有人能绕过他让王九郎擅离岗位。
顶着司令官让人起鸡皮疙瘩的目光王九郎刚想开口解释什么李雪鳞突然问道:
“王九郎中校是不是有人告诉你说我们这边遇险?”
“您已经知道了?哎难道这儿没事?可是……奇怪了您真的没有察觉到什么?”
直到王九郎将缘由详详细细说出来李雪鳞才恍然大悟继而一身冷汗。拿着菜刀赶来的张彪和张松恰好听到要不是司令官下令让他们回去待着只怕两位将军立刻就要召集士兵起一场战争。
欺人孰能太甚!在老虎嘴里拔牙却没想过会被一口咬死看不起人也得有个限度。
当然个中缘由不能和晋王说。甚至连国防军内部都暂时不该透露。万里之外吐谷浑的情报网居然比一向重视知己知彼的国防军更严密这让李雪鳞极为恼火。但又不能一道命令就把相关人员撤了。这个渐进的过程可能得由张彪来完成。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次和晋王一同回京倒是个最好的选择。仆固德润的使节身份能为他们降低不少风险。以至于连王九郎都做出同样的判断强行将蕾莉安和库斯鲁也一同带来为此险些和认死理的胡芝杭起了冲突。
只有这一次李雪鳞庆幸有人违抗他的命令。现在本该是最平静的辽东却成了风口浪尖。
谁能想到朝中居然有某个人向大夏边军下了道荒唐至极的命令:趁着国防军主力分散每一部都相隔数千里的这个时候偷袭国防军在辽州东北三百里处新建的大营。
李雪鳞能猜到是谁会这么想当然也能猜到这道写满了升官财许诺的命令本该早就送到各个边军将领手中为什么至今没有动静。但理性对欲望的遏制能压得了一时却很难阻止某些看似风险比较小的变通行为。比如说不愿自己动手的人去和昔只兀惕勾结。
这不是一场他所熟悉的战争。不过没关系就像指挥大兵团作战一样最后总有办法解决。
ps:今天撑不住了。明晚再更。
本书***t请来站订阅正版支持作者更新!
………………………………
第六章 官与匪
离开燕州地界的最初三四百里因为沿途有些保护粮道的驻军晋王和李雪鳞等人走在官道上一路上倒也太平。(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这一大群人可以细分成三队。一是李雪鳞和他的护卫骑兵。王九郎擅自前来时和李雪鳞的亲卫队长打了声招呼立刻多出几十人。一百八十名黑气骑兵行走在黄土路上能挤得密密匝匝倒也颇有气势。
另一队是吐谷浑的使团有一百五十余人。仆固德润虽然贵为王子但吐谷浑尚武王家也不例外。因此真正用来照顾起居的也就两个亲随其余按照他的话来说都是些“跟着来见见世面”的。不过王九郎曾在无人处告诉李雪鳞这一百五十人可以随意差遣领头的是个上尉。
看得出来那些回鹘人是绷紧了神经才不至于看到传说中的上将司令官就做出敬礼的动作。仆固德润不说破李雪鳞也乐得藏一支暗兵只是这样一来欠吐谷浑的人情债又得加上一笔了。
还有一队是晋王的排场。他一个军政一把抓的摄政王出门在外总少不了那么些打点生活的、举牌子抬东西的、知会各地官府的还有没事也喜欢往前凑的幕僚。光这些人就有百余。至于护卫人数倒是真不少足有七百。但是除了一百骑兵其余都是步卒。晋王爱兵李雪鳞有意拖点时间同时也不想为难这些穷苦人家的子弟一路都以散步的度走着。这浩浩荡荡千余人不紧不慢地在官道上行进看起来真称得上威武。凭声势就能吓退一些自以为有几千乃至几万乌合之众就可以打劫肥羊的小土匪。
十月初六晚上一行人到了定州。当地刺史带着府衙中的官员自打过午就守在城外候着。当然仅仅口头上说欢迎是不够的。没有点实际行动怎么能显得诚心?于是就有了让李雪鳞感慨万分的景象——
冰天雪地收完麦子的旱地里凭空出现了两座木屋。用作屋顶的松枝还连着针叶很新鲜。木屋显然是刚盖好没多久。作为外墙的那些合抱粗枝都留着树皮和小枝桠颇有天然的野趣。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