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碧空-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银兑1ooo文贬值到一两四钱才能兑一贯。跌跌不休的银价动摇了很多人的信心大户人家和达官贵人开始偷偷抛售存银收购黄金或者铜钱。一来一去市面上银子更加不值钱。

    官府自然是不肯吃亏的。一纸令下市易税的缴付方式一律改为铜钱。但府库里的银子也得想法花出去。一时间朝廷花钱大方了起来。原来官员俸禄中的丝绢米粮统统折合白银放各项采买赈济也是用现银自然七银兑一金一两银换一吊钱的汇率在朝廷这儿仍然适用。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通货之间的差额被中饱私囊而通货膨胀的恶果则被转嫁到了民间。看着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不但老百姓有怨气一些洁身自好的清苦小吏也面临贪污和饿死的两难境地。

    按理说这个时代的通货膨胀对于农村还没有太大威胁。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以物换物的集市交易银价再怎么跌、粮价再怎么高对于农民来说影响并不大——原本应该如此可惜面临无休止的通货膨胀时人们会本能地进行实物投资。从大城附近的农田开始在城里形同粪土的银钱找到了新去处大规模土地兼并开始了。

    “听说现在乡间兼并成风众多农民失地可有此事?”李毅从几个文士朋友那儿听到点风声。

    户部尚书白子晖早就隐约感到牵涉面太广的市易税早晚要出问题而且不会是小问题。但就算是他也没想到一项针对商人的税收政策居然会演变成全国性的经济灾难。对于李毅这个始作俑者白子晖在心里早就杀了他好几百遍但在面子上仍然恭恭敬敬:

    “兼并之事确实有但只是偶尔生。那些没了地的农人要么投奔亲友要么被雇作佃农也不至于没了生计。”

    真要这么太平就好了!白子晖心中暗暗叫苦。各地告急的信件折子如雪片般飞来只不过中书省这些当初拍脑袋的老爷不肯承认现实都压着而已。就他知道的除了中京附近稍太平些许多州县都已经出现了流民组成的盗匪团伙。大部分露了个苗头就被官府调兵剿灭了但也有些越来越壮大。去年冬天为了迎击入侵的苏合人整个北方的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对于一些占山为王的强盗官府根本就不敢剿。其中山东道以钱雄为的一伙已经有了七八万之众占据了方圆数百里的山头。强盗内部等级森严那钱雄俨然一个土皇帝。

    而这股因土地兼并产生的半匪半兵势力距离大夏中京不过八百里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毅是幸福的。沉醉在行使权力的满足感中丝毫没有察觉那些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滑头在私底下玩的勾当也没有察觉到身边燃起的火苗。

    李毅毕竟年轻对于白子晖的回答不是很相信却也没往心里去。点点头道:“我想也是。我朝一向重农轻傜薄赋农家生活理当富足。就算有人想强买他们不卖便是。想必失地之人本已穷苦。得了这点钱好好做个佃户倒也是个活法。”

    张、董两位仆射干咳一声脸上难得泛起了红晕。白子晖则是一口气差点换不上当场便要绝倒。

    公子哥啊这就是公子哥啊!朝廷是轻傜薄赋可下面的官吏一层层加码之后农民辛苦一年能有四五成的收获归自己就是谢天谢地了。富足?靠着三四亩地能富足?也只有李毅这种天生的贵公子能说得出口。

    至于买卖自由的高论若不是知道这位晋王世子眼高手低说话不着边际在座的高官们肯定会以为是在拐着弯骂他们。不卖?容易。只要哪个高官说一声当地衙门罗织个罪名将钉子户关进去生杀予夺尽在掌握。且不说中书省这些大员们自己的家族名下增加了多少土地仅“打招呼”这一项上拿的好处平摊到每个人头上就足有千两黄金珍奇古玩更是不计其数。

    左仆射董尚华总算行事谨慎盘算了一下觉得还是不要把话说死给自己留条退路:

    “唉这农人失地之事虽说一州之地也生不了一两件毕竟也闹得人心惶惶。”董仆射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若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说朝廷不体恤民众不知会生出什么事端来。此事不宜张扬。那些没了田的农人迁到别处再给他们些土地就是。”

    一旁的张仆射暗叫一声高明。那番话不但先把将来有可能上表实奏的官员挤兑成“别有用心”还在轻描淡写之余提出了解决方法。先不说方法是否可行至少听起来这还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需在座诸位张张嘴点个头便能揭过了。不愧是两朝老臣说话真是滴水不漏。

    果然李毅接着话茬问道:“依董大人所见只需将他们迁走便可?这倒也说得过去。只要能垦出荒地来朝廷收上来的税赋也能增加。”

    “嗯虽说如此给破产之人荒地未免于心不忍。这些农人也没储蓄只怕等不及垦荒。”

    “哦?难道还有现成的土地能分给他们?”李毅的胃口被吊起来了。大夏人口虽然比先帝登基之初减了不少也有近两万万之数。若不是人多地少兼并之事在地方上就能解决了也传不到中书省来。

    “土地嘛自然是有的而且是耕过的熟地。”董尚华不紧不慢地说道“之前苏合人侵扰我朝几十年弄得边境十室九空农田自然也抛荒了。但现在我大夏官军不仅守土有余还进占关外数百里收复失地。若是迁些人去屯边充实国土不啻又多了一支大军。将来镇边官兵的粮饷、征丁尽可就地解决。”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c

    这倒实实在在是个好办法!众人眼睛一亮没想到这个整天哼哼唧唧捣糨糊的糟老头也能有神来之笔。在边境局势扭转的现在屯垦不失为增强边防振兴经济的一石二鸟。顺便还能塞些不说朝廷好话的小老百姓。

    右仆射张瑾第一个附和。

    “董大人此策想必已在心中盘桓许久了吧?当真妙计!如此忧国忧民为君分忧实乃人臣楷模!”

    汉制左仆射有权纠弹百官地位高于右仆射。但在夏制中两者不分轩轾。张瑾这番马屁拍得实在肉麻饶是在座都是面皮比城墙厚的官油子也觉得有些过分都暗暗皱起了眉头。

    董尚华捻须微笑。他只有五十七岁这个位子再坐上十年都不成问题能将基础打扎实些自然没什么坏处。

    李毅想了想没现董尚华提出的屯边政策有什么不妥。便当场拍了板。

    “董大人所献之策便转尚书省吧尽快推行下去。另外”他有意顿了顿见众人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才继续说道“今上天纵奇才对政务颇有见解。董大人明日有空不如一同进宫面圣让陛下也了解些大夏近况。”

    众官心中大震不由得重新审视这个年轻的权贵。李毅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借着晋王名头换取百官的敷衍开始实实在在经营自己的政治资本了。虽然左右仆射本身就有随时进宫向皇帝汇报的资格但李毅刚才的一番话显然有弦外之音。

    “我怎么忘了他是皇帝家的西宾今上的第一个幕臣啊!”董尚华浑浊的眯缝眼闪过一道精光。

    张瑾是打定主意要在右仆射的位子上再赖十年的此时更是懊悔不迭:“大家伙只记着皇上年纪小不懂事没想过把政事也让皇上知道一些显得我们做人臣的挺卖力。要是照李毅那小子所说皇上聪明着呢不趁现在巴结上过个几年肯定会被小皇帝提拔的亲信顶替了。嗯……更可能是晋王家小子的亲信……”

    各人有各人的念头一时间气氛竟紧绷起来显得有些尴尬。

    白子晖这个户部尚书因为最近一连串的经济事故被推在风口浪尖上早就被朝中上下认定失势只是个把月的事弄得他现在见了人都没底气打招呼。原本屯边这么大的事少不了人口、土地、税赋方面的细节汇报就算面圣也得他这个户部尚书跟着的。可李毅没提他更不敢自告奋勇去报名。

    物价飞涨、银价下跌、土地兼并、民变四起这能怨我嘛!一时间白子晖只觉一股窝囊气憋得鼻子有些酸。也没注意何时散的会等他回过神来已经灰溜溜地走在了廊下。

    董尚华那双眯缝眼扫了扫户部尚书有些佝偻的背影冷笑一声。他放慢脚步等着李毅走到身边。

    “董大人刚才谈的都是公事还没来得及问问文华兄近况。他的咳嗽可好些了?”

    “犬子贱体有劳世子挂怀。托世子的福最近找刘太医重新开了个方子吃过几帖后好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文华兄才略远胜于我等调养好身子他这个翰林也该回来为君分忧了。前几日我说起文华兄被先帝从十一名进士破格点为榜眼的事今上大感兴趣说无论如何都要见一见。”

    董尚华怎会听不出李毅话中的举荐之意大喜过望施了一个长揖。李毅侧身避过还了礼道:“董大人乃是长辈又位极人臣在下如何当得起。被别人看到就不好了。董大人回家让文华兄好好调养身子骨最重要面圣的机会倒是随时都有。对了最近物价腾贵银子又不值钱弄得朝廷很为难。户部那边董大人也注意一下。”

    如果说刚才李毅举荐董尚华的儿子让他又惊又喜那么现在这位左仆射就是又喜又忧。户部尚书要作为替罪羊在民怨沸腾时为政策失误负责这是大家的共识。可用什么手段让白子晖下台又由谁来递补这个空缺则是各方势力角逐之下的未知数。从李毅刚才的话里看来居然已经有了对策还暗示会让户部落入董尚华这一派的手中。

    天上掉的馅饼险些将董尚华砸晕了。但他几十年的从政经验本能地嗅出几分危险。

    “唉户部最近确实不像话问题一个接一个。老夫身为左仆射自然会去督促看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不过好好一条富国强兵的计策居然糜烂至此也不单是户部那边办事不力。咱们还是慢慢来慢慢来。”

    李毅没想到这头老狐狸居然没吞饵不禁有些焦躁还有些失望。户部是个肥得流油的地方但眼下形势不对这当口去的人多半没有好下场。要是再出现什么问题可以把责任推给上一任也可以成为政敌的杀手锏其中利害关系实在太复杂太微妙。

    董尚华是政坛老手一转念间就将以上关节都考虑到了谁知李毅倒没想那么多只是单纯认为屯边之策是董尚华提出把户部给了他也能让政策施行更顺畅些。既然要依靠左仆射一派的政治力量不妨在卖他一个举荐儿子的人情之后再送份礼先把双方的关系敲定了。

    谁也不知道晋王什么时候心血来潮就回来了。等这个无所不能的老爹一到自己就会被彻底笼罩在光环下所做的一切也都归入“晋王”这个名号至少在他荫袭王爵前是彻底无缘了。

    这些整天压在头上的阴云让李毅行事也急了起来。

    董尚华隐约猜到了一些。年轻人嘛总是希望什么事都是一夜之间就成了。其实哪有这么容易。玩政治就靠一个字熬。不犯错不站错队等同一批出仕的因为或大或小的失误迟缓了脚步熬出头的日子就到了。他这个左仆射就是这么来的。

    “世子比起户部其实还有个地方更值得注意。”

    “哦?什么地方?”

    董尚华向北遥遥一指:“那个新晋的骠骑将军蓟县伯。虽然屯边只是在我大夏边境但战事如何进展却与他息息相关。更何况若是与他打理好关系军功簿上也有一笔关键时刻说不定还能以此扳回一局。就算他兵败责任先也是兵部扛着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