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碧空-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敌人不是几百几百来的而是数万人的大部队共同行动。几万人长途行军居然各个单位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的密集队形没有拉散这在散漫惯了的苏合人看来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那支高举着黑麒麟军旗的队伍确确实实做到了而且他们不过是些夏人、契丹人、突厥人、回鹘人每一个都曾经是苏合精骑践踏的对象。
“那颜等等吧。现在冲上去要么打成混战要么先头部队被黑狼王吃掉。等等吧。”
“等你们就知道等!他们都打过来了还等什么!难道你们不是苏合的男儿不是英雄的后裔?”哈斯巴根愤怒地甩开几个万夫长吼道“叫萨满来!让萨满来占卜我们该像没胆的野兔一样等着还是像骄傲的雄鹰一样去撕碎敌人!”
“那颜您还不知道?”一个万夫长惊讶地说道“萨满早就不在了。黑狼王一出现军中的萨满都逃了。现在儿郎们都很慌张说黑狼王的妖术连萨满都害怕这场仗恐怕赢不了。”
“什么!”
“所以……所以我们最好别主动去招惹黑狼王……”
“废物!”哈斯巴根气得抖拔出腰刀一挥当场将那个万户的脖子抹断。颈中喷出的鲜血随着断头尸的倒地溅在了每个人身上。
“阿木古郎散布谣言扰乱军心!你们也想像他一样?”
几个万户、千户脸色煞白低声回答:“不不敢。”
“奥尔格勒你说为什么萨满都逃了?”哈斯巴根见他欲言又止不耐烦地踹了一脚“我让你说就说!反正你们都知道了。”
“那颜是晃豁坛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那儿的萨满几乎死绝了。虽然很多像是病死的、摔死的、淹死的看不出有人动手但这么短时间里死这么多人还都是分散在各个部落的萨满大家都说是黑狼王的妖术。据说黑狼王召集那些外族时曾把太阳都吞下肚威胁他们如果不服从就永远不给草原光明……”
“够了!”哈斯巴根是个很传统的苏合人表现在他勇敢、粗鲁、好战同时还很迷信。万夫长奥尔格勒所说的黑狼王种种竟让他有了不寒而栗的感觉。
几个苏合人的高级军官面面相觑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道:“那颜请下令。”
哈斯巴根想了半天拿出一个他认为十分稳妥甚至以他的标准而言已经有些保守的计划:“奥尔格勒你的万人队在中间顶住黑狼王的进攻。乌力吉你接替被我惩处的阿木古郎和满都拉图分别率领各自的万人队从两侧包抄。我和三千铁甲军在战场游击。”
哈斯巴根的布置确实非常正统——以对付过往的敌人来说的话。苏合人在战场布置的游击队伍用来对付步兵或者没有严密组织的其他游牧民军队确实效果不错往往能察觉到胜机立刻投入。而对手由于缺乏组织或者来不及调度只能眼睁睁看着口子被一点点撕开输掉整场战斗。
但李雪鳞的国防军如果以组织纪律来说已经是这个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游击部队碰上这样的战争机器就和拿鸡蛋碰石头差不多哪怕这些战场上的游骑穿着西征大军从波斯送来的链甲和板甲。
当然哈斯巴根确实是使了点心机的这一点连李雪鳞都在战后承认了:“那个苏合的白痴好像是叫哈斯巴根吧?还真是会开动脑筋。”中将军长在开班讲课时常举出这个反面教材“他居然把最宝贵的突击力量打散了当游骑用这简直是让‘四号’单车裸奔进斯大林格勒嘛!败家也不带这样的!真他妈是穷惯了没眼界有了重甲骑兵都不知道怎么用。”
相比之下国防军的制式铠甲仍以对弓箭有着良好防护性的皮甲为主在关键部位以铁片补强抵抗穿刺攻击而近身战时容易受伤的部位则以简化的链甲保护——如果螺旋形细铁条也能称之为“铁链”的话。不过虽然不怎么整齐好看综合防护效果却不错。每名国防军骑兵如果全副武装还包括马两匹钢盔一顶骑兵圆盾一面马刀两把木杆骑枪一支弓一副箭六十支。事实上由于没法开矿冶炼生产能有全套装备的人还不到七成。
因此也难怪哈斯巴根在看清离开了拒马堑壕的保护开始向他们逼近的黑衣军团真面目后会出如释重负的嘲笑。
“这简直是一群马贼!没有成套的铠甲居然东拼西凑了一堆垃圾。看来只要一个冲锋就能打垮他们。”
“那颜那我们要不要全部压上去?”
哈斯巴根看了看那面红得像在滴血的黑麒麟军旗说:“那到底是黑狼王的军队还是分兵包抄吧。”
他半空甩个响遍吼声悠长如虎啸:“苏合的好汉子们冲啊!”
“敌人动了军长。”
“信号给黄杨该他的二师表现了。”
“嘀嘀——”曾成为另一个世界中联合国军噩梦的铜喇叭声响起在十三世纪的蒙古大草原上。
少将师长黄杨已经黝黑粗壮得一点都看不出曾是个功名在身的秀才。一接到命令往日文绉绉的样子立刻不见。他杀气四溢地一举马刀:“军长有令弟兄们冲啊!四旅原地小范围运动据守五旅向东北六旅向东南包抄敌军两翼!”
国防军的战场指挥体系很分明。军指挥师的信号和师指挥旅旅指挥团的都不一样。而且命令的传达会同时经由铜喇叭的声音、军旗的旗语、传令兵的口信这三道程序。只要不是陷入重围和大部队隔绝命令往来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性相当小。
自黄杨开始每一级指挥官将接到的指令细化后下达给所属单位不到半分钟二师的队形在战马快奔驰中漂亮地展开了——正面的四旅各部逐渐拉开间距减少接触敌军时可能造成的伤亡在运动中完成阻击。而五旅和六旅变成了两个尖端前伸的菱形既有能够撕开敌人的锥头也有可以挤压敌人的侧边足以应对乱哄哄压上来的苏合骑兵。
观察着整个战场的李雪鳞点点头:“传令张松的三师压上给四旅做后盾!”
一万六千整装待的骑兵排成冲锋队形缓步走到还没接战的四旅正后方。正一直线冲来的苏合万夫长奥尔格勒看到刺眼的太阳底下原本单薄透光的敌人队形竟然变得密不透风心中一紧冲锋的度不知不觉间慢了下来。
他这一慢两个不管战场变化只是试图包抄的万人队一下子成了突出部。跟着五旅的黄杨看得分明赶紧下令:“五旅六旅将敌人压向正中!”
国防军两个各由五千骑兵组成的菱形侧边缓缓磕上了扎堆冲来的两个苏合万人队。一瞬间双方前面的三十多排人已经交错而过混到敌人阵里。而错马之前国防军和苏合军都已经放了几轮向半空散射的箭雨。相比苏合士兵简单的自备皮袍国防军的防护明显更胜一筹。但即使人没有中箭一旦目标更大的战马被射中滚落在地的骑手基本没有生还可能。一瞬间的交锋国防军扔下了四百多具尸体挤成一堆的苏合人在国防军弹道集中的箭雨下损失更大有一千人从战斗序列中被永久抹消了。
一瞬间的交锋一瞬间的优劣之分决定了黄杨的两个旅能够压着苏合人两个万人队向着中心慢慢靠过去或者按照李雪鳞的话说:“挤压!把他们挤碎、挤乱让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方向。”
本书***t请来站订阅支持作者更新。
*注:“四号”即二战德军的四号坦克。因为“虎”工艺复杂产量不高无敌的“虎王”更是以月产一辆的记录只装备了一个营(好像是党卫军5o3营战斗力相当于两个团)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仍是稍显落后的四号坦克。
………………………………
第六十四章 骑兵突击
黄杨的两个旅一接战就显示出强悍的战斗力。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那些和苏合人一样在草原上长大从小摸着弓箭当玩具的战士只要加以训练让他们能劲往一处使确实当者披靡。
“传令五旅和六旅松开些再进攻!张弛有度敌乱我不乱!”黄杨在几十万只马蹄扬起的轰鸣中大声对副官叫道。
立刻相当有穿透力的高频号声从铜喇叭里传遍整个战场。正拼了死命抵挡黑衣军团攻势的乌力吉和满都拉图两个万人队骤然感到压力一轻。当面的敌人居然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逐渐后撤带的苏合军正在交战的前锋也跟着一起冲了过去。因为一直搭不上手在后面急得干跳脚的几千苏合骑兵正按习惯向两侧展开面对突然空出来的战场又再次习惯性地转为正面推进。
万夫长乌力吉本能地感到国防军的后撤有问题但在这种时候他不能也不敢下命令让士兵们停止追击。苏合军队很勇敢勇敢到个人的战斗或求生欲望远远凌驾于命令的约束。这种普遍问题会造成两个极端现象——得胜追击时停不住失败溃退时也停不住。在经历了最初的惊惶和挫折后突然莫名其妙地从猎物升格为捕猎者陡然膨胀的求胜心理一不可收拾。苏合军以斩论功因此人人都希望赶在同袍前头砍死几个回去当个什长乃至百夫长。
可惜这个很符合常理的愿望在这儿行不通。国防军后撤时不断回射箭雨掩护。虽然从马上转身拉弓准头和射都大打折扣但威慑力不弱苏合人追是追了却也不敢过分逼近。即便如此仍不断有戴着皮帽的追兵摔下马来而看似落荒而逃的却损失轻微——道理非常简单由于两支军队都在马上快运动后面的就像是自己撞到箭头上而前面的则是和拼命克服重力与空气阻力做功的苏合制箭支赛跑。一点微不足道的差别却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回来!让他们都回来!敌人想引开我们让大部队去对付奥尔格勒!传我命令所有人都向中军的万人队靠拢!”乌力吉声嘶力竭地叫道将一个又一个传令兵赶到前头“通知满都拉图也这么做!我们先帮着奥尔格勒击败敌人的大部队!”
在笨拙低效的命令传达手段下苏合人的两个万人队开始不情不愿地和国防军脱离接触。缺乏层级分明的协调进攻时犀利万分的苏合军队在战术转换时却显得像一群乌合之众散乱不堪。基层部队的成员虽然损失不大但建制却乱作一团。百人队成了五个十人队加五十个散兵一名千夫长能直接指挥到三四个百人队已经属于运气极好。招呼部下的、寻找上级的怒骂的、无奈的各种声音充斥在一起。(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幸好敌人正回撤没那么快打过来。”乌力吉心有余悸地朝正做着“放松运动”的国防军望了眼却看到了令他终身难忘的景象。
“就是现在压上去打!”黄杨等的就是苏合人在战场环境急剧变化时自乱阵脚的这一刻。
随着他的命令在后撤时也大致保持了菱形队形的两个旅完美地从中间一分为二所有士兵像是有人在耳边喊口令一样本能地向一侧拨转马头。在苏合人的常识里这种规模的部队原本要跑出近三四里才能完成转向。但已经不止一次颠覆了旧有观念的国防军用实际行动明明白白告诉他们——一支训练极其有素的骑兵军团所有人可以在几乎同一时刻完成转向动作转弯半径只有三百米。
“嗯不错有点样子。”李雪鳞对于这个在乌力吉看来只能用“神迹”来形容的战术动作给了个及格“但是转弯半径还是有点大。如果命令有个提前量事先拉开点间距避免碰撞至少可以砍掉四分之一多余的距离。”
“急停急转很伤马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