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碧空-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个提前量事先拉开点间距避免碰撞至少可以砍掉四分之一多余的距离。”

    “急停急转很伤马脚。”许福海提醒道。

    “伤了就伤了。以后在备用马匹充足的情况下适当的消耗可以承受。伤了马总胜过伤了人。”

    “明白了我会召集军官们讨论后修改操典相关规定。”

    “还有”李雪鳞看着战场上的形势皱了皱眉“以后一定要强调战术动作规范是没错但不能机械化。敌人在集中起来往东推进黄杨两个旅里那一半从西方转向的不是被拉开差距了?不动脑子!”

    如果哈斯巴根听到李雪鳞的苛刻要求肯定会当场气绝。在他看来敌人的动作简直有如鬼魅。两个五千人的骑兵集群说转向就转向在苏合人侧翼刚显出混乱迹象时就狠狠砸了上来时机拿捏得分毫不差。

    “这就是黑狼王的军队!”哈斯巴根倒抽一口冷气长这么大头一次感到恐惧。在之前的所有战斗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家都在“常识”的框架里打仗。夏人善于据守拙于野战进攻是常识;突厥人、契丹人战术单一习惯拧成一股作战是常识;苏合人在开阔地带能大量驰射杀敌也是常识。但黑狼王的军队好像从不知道“常识”为何物。他们从里到外与这片草原格格不入或者说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你们几个让三支万人队放过正面敌人击溃黑狼王的两翼!”哈斯巴根吼叫着命令道“还有让铁甲游骑都去和敌人厮杀!别傻站着给他们铁甲不是为了让他们老死在毡毯上!”

    “敌人准备主攻五旅和六旅。”一直观察着战场形势的许福海建议道“要不要让黄杨回撤?”

    “不就这么继续打。敌人敢动两翼的脑筋是因为我们正面给的压力不够。告诉张松他最喜欢的强行突击的时间到了。出动一个旅狠狠咬一口但别给敌人粘上了。”

    “让那个旅分两路切斜线?穿过去的部队可以加强到黄杨的两个旅。”

    “可以。另外告诉张疯子他给我原地待命不许偷混到第一波突击部队里!”

    “哎可怜我老张也就这么一个爱好。”接到命令的张松摇摇头无限遗憾但这不妨碍他迅将李雪鳞的命令细化下去“八旅出击!强袭分两路切八字浅层突击。一口气贯通后归入五旅和六旅指挥。”

    李雪鳞将骑兵突击分为了表层、浅层、深层、正面四种。浅层突击意味着突击集群分割敌人后规模较小的那块敌军不过突击兵力的百分之三十。更形象点说就是从敌人的大部队上批下一层。而突击集群在一路横冲直撞的同时向着小股敌人的那一侧会稍加展开看起来像是一柄尖锥后部弯出段镰刀的刀刃将切下的敌人再横扫一遍。

    这项战术动作只是在国防军内部的演练中试过此时第一次被用于战场。但它的威力却震慑了敌我双方。

    这个位于沙哈特西方十多里的交战地点一马平川从哈斯巴根所处的位置看去战场是一维的只有宽度却没法了解纵深情况如何。但部队是受挫还是进攻顺利仍然能从传令兵的反馈和那一处的混乱程度上看得出来。就像现在只看见交战的几万人背后腾起尘烟显然是黑狼王起了攻势。随后尘烟向两侧延伸看起来是要增援两翼至少从烟柱的规模来判断每一侧人数不会过四千起不到分割自己这边主力部队的作用。

    哈斯巴根兴奋地拉过一名传令兵:“告诉儿郎们黑狼王开始投入援军他们的两翼快撑不住了!让奥尔格勒分兵去支援乌力吉和满都拉图中间让给黑狼王也没关系。只要把他们总共一万多人的侧翼击败我们就稳占了优势……等等那是怎么回事?”

    哈斯巴根的判断应验了一半。烟尘向两侧延伸的结果是视野中出现了两队黑衣骑兵汇入到敌人正继续玩着猫捉老鼠游戏的侧翼。但有一个情况出乎他的意料——随同黑狼王援军出现的还有几千己方的溃兵。

    “他们居然在向我们起进攻?就这么些人!还让他们得手了?”哈斯巴根自认也算是打过大小上百场仗的老将唯独看不懂眼前的景象。要说黑狼王那四五千援军是直奔侧翼去吧为什么会带出那么多溃兵?如果是一路冲杀怎么能来得这么快?从尘烟来看他们也几乎没停下过难道这些人都是传说中黑狼王率领的妖魔真的所向无敌?

    哈斯巴根的猜测又只是应验了一半。那些被国防军八旅带出来的溃兵稍后会告诉他他们遇上的是比妖魔还凶狠的活人。

    当八旅以楔形的突击队形直冲而来时当面的奥尔格勒虽然也只能看到正面的一百多人却从马蹄声和扬起的尘土上判断出来袭部队规模在五千人左右。他有些迷惑:就凭这样的人数再骁勇的战士也只会被消耗在远甚于己的苏合大军里。

    奥尔格勒下意识地做出了判断。叫过副手:“小心敌人要玩花样!呼和你也带五千人去迎击别让他们靠近大部队!”

    还没等呼和领命而去敌人当真在他眼前玩出了花样——五千人的一个旅像被正当中切了一刀分开成两半直奔稍微突出了一点的奥尔格勒万人队两侧而去。

    乌力罕的运气很不好。他率领的千人队正好位于奥尔格勒部的西北角上当其冲被八旅搅了个稀里哗啦。

    排成楔形的国防军突击部队正面人数不多也就没有做出放箭这种效果不大的举动。锥头是几十个身穿简化版重甲的铁骑尤其是人和马的背上披了由小钢片缀成的护甲苏合人射中他们的箭头只迸出了点火星便不知弹落到了哪儿。比起敌人的刀枪不入更让乌力罕胆寒的是那些紧贴在马上冲锋的铁甲骑士平端起了有一丈长手臂粗细的铁头木枪。

    乌力罕曾见识过夏人守城时用的床弩那种用树干削成的弩箭就和这个差不多。再勇悍的苏合战士也经不起床弩在五百步之外的一击直接被带飞两三丈后连同箭杆一起钉在地上。如果距离近了那支由四五个人上弦后才能射的弩箭可以直接穿过人的身子留下碗大个洞。命中胸口倒也罢了。若是穿过了腹部内脏会在体内压力的作用下从大口子里喷出来。见到这种骇人的场景在自己面前上演的人整场战斗都不会再有斗志了。

    如果说弩箭是死的骑兵会不会被打中运气的成分很大。那么国防军突击部队尖兵们手持的大号骑枪就是长了眼睛的床弩箭矢。如果乌力罕也是个穿越者他一定会联想到自动制导导弹。

    只来得及射出一轮箭锥头的重甲枪骑兵已经撞进了乌力罕的千人队里。骑枪刺入人体时被筋腱和骨骼阻挠瞬间将一百多斤重人体加到和奔马类似的巨大冲量通过枪杆传到重骑兵手上。绝大多数人都按照训练要求及时放开了武器少数几个晚了一步撒手的闷哼一声手臂软软地垂了下来。

    重骑兵们的战马在胸前挂了块钢甲上面横着铆接了块厚底薄刃的铁片。只一眨眼的功夫几乎每匹战马胸前的铁刃都涂满了鲜血。绝大多数来自于苏合人的马匹也有些是掉落了一地的断腿贡献的。

    乌力罕在千钧一之际避过重骑兵的长枪还没来得及庆幸就觉得左腿被狠狠砸了下随即整个人失去了平衡向一侧滑落。完全凭借着从小养成的条件反射拉缰绳、磕马腹战马跳了一下将他重新颠回马背上。

    乌力罕奇怪地低头一看这才觉自己的左腿已经齐膝而断断面冒出白森森的骨茬就连膝盖后的牛皮马鞍都被削去一块。从腿部大动脉喷出的鲜血随着心脏的舒张和收缩有节律地飚射到战马上、戈壁滩上。

    乌力罕煞白的脸色一半是因为失血另一半是因为愤怒。他不能忍受不明不白的失败正当他想组织部下从侧面截断敌人与大部队汇合他这一生中所看到的最后一幕生了。

    原本是长三角形纵队的敌军突击群不知何时后队已经横向展开。那些竟然在战马极飞奔中完成整队的黑衣骑兵都平端起了酒杯口粗细装着三棱柳叶枪头的骑枪像是一道死亡之墙平推过来。

    突击集群中不断有人被人马尸体绊倒或者被流箭命中从马上摔下淹没在战友们的铁蹄下。而那些举着长枪挥舞着马刀或是向空中散射箭矢的黑衣骑兵没人停下脚步以最快的度从敌我双方尸体铺成的道路上呼啸而过留下满地不能辨认原来形状的有机物。

    其中的一滩在几分钟前是个名叫乌力罕的男子。三棱柳叶形枪头借助马匹的冲击力直接切开胸骨将他的心脏平均分成了三块。

    李雪鳞对战场上每小时以吨来计算的出血量视而不见马鞭一挥:“传令让黄杨的两个旅向外侧运动将敌人拉散!张松剩下的两个旅排成密集队形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扫荡作战!”

    “五旅六旅向东快回缩脱离接触!”黄杨在马上一边像普通士兵那样作战一边吼叫着下令。双方交战的时间有点太长了敌我渗透到一起现在他这个原本应当在亲卫队保护下身处阵形中后方的少将师长身边居然也冒出了敌人。

    黄杨刚用马刀卸下一个苏合骑兵的脑袋正回头眼前一暗。只见一名亲卫握着插在喉咙上的箭杆从马上栽倒。

    回过神来他这才现不知什么时候有一队苏合人居然不要命地突到了自己附近赶来救援的国防军士兵们被他们以一命换一命的方式顶了回去。

    黄杨反倒定下神来仰天笑道:“大丈夫马革裹尸快哉快哉!”

    “他***你想死没那么容易!”

    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荡涤战场一群骑兵掠过他身边将来不及反应的苏合人在几乎同一时刻砍翻在地。

    “是你!”

    “当然是我!黄杨老子救你一命这账你可有得还了!”来着正是三师师长有着张疯子绰号的突击狂。

    如同身处血海的鲨鱼两眼都兴奋得放光的张松一举大剑:“不说了这回过瘾!弟兄们杀!”

    本书***t请来站订阅支持作者更新。
………………………………

第六十五章 乱中取胜

    最后投入的两个旅是李雪鳞的预备队也是整个战场上双方仅剩的生力军。当黄杨的二师一分为三将苏合人军队拉得稀散这支万人突击力量就成了一举奠定战局的杀手锏。

    李雪鳞给张松的命令是集中力量扫荡一股敌人。下意识地张疯子选择了黄杨所在的五旅恰巧救下了这位少将一命。与国防军两个旅缠斗良久的满都拉图和乌力吉这两万人早就疲惫不堪而且指挥体系全都乱了士兵们只是凭着本能在坚持作战。缺少了配合苏合人的单打独斗根本无法面对张松突击的锋芒。国防军密集的冲锋队形使得他们在正面始终保持了三比一左右的人数优势。当一个苏合骑兵要面对三支骑枪的同时攻击每一支无论命中何处都足以造成致命伤那战斗已经变得毫无悬念可言。

    不过对于李雪鳞来说他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让牺牲最小化、胜利最大化。中将军长并不算个很苛刻的人但一涉及到他最喜欢的战争确实会显得过于完美主义。

    “传令”李雪鳞的语气有些兴味索然的感觉“黄杨先期投入的两个旅撤到外围逐步后撤到这儿休整兼防守。那个一直原地待命的四旅去小范围迂回抄敌人的大将顺便把碍眼的铁甲游骑猎杀了。另外通知张松他的师就尽情撒欢吧但兵力不能分散另外伤亡一旦过百分之十必须给我停下。”

    许福海一一记了交给部下去传达。他看着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