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碧空-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爷。
不等他近前晋王已走出凉亭相迎:“张将军一路辛苦!从北海边转战万里到此一路破敌比之霍骠姚不遑多让!水酒一盏为将军接风洗尘!”
张松双手接过酒盏一口灌进喉咙抹了抹嘴将酒盏交由一旁的仆役收了道:“这怎么好意思。你们是主我们是客来这儿已经沿途叨扰了不少再这么客气我老张可吃不消。”
刘大山虽然早就见识过这支军队和纪律成反比的放肆言行却也没想到一个将军居然敢对品的摄政王如此没大没小——在他看来如果准将相当于大夏正五品的游击将军张松也不过是个从四品的骁骑将军而已。
晋王显然并没有计较笑着仔细打量了张松捶了他的胸口一拳:“果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虽说李阳朔善炼兵没想到他几十骑去了辽东居然拉起了让苏合人畏之(^更新最快)如虎的大军奇哉、壮哉!张将军听口音当是大夏百姓不知出身何处?可是那数十骑之一?”
张松脸色丝毫没变向晋王行了个国防军的捶胸礼朗声道:“帝国国防军第一军第三师少将师长张松向大夏各位大人致敬!我是有家无国之人后来家破人亡。在此期间我没有为大夏尽过义务大夏也没有对我尽过义务所以我应当不算是夏人。”
张松是从父亲那辈被流放到辽东的汉人小时候居住在辽州城北去二百里的村庄。那儿属于三不管地区朝廷不敢派官员对中原尚存忌惮的游牧民也不敢轻易出手百姓胡汉混居日子过得很安逸。直到村庄被苏合人的打草谷彻底毁灭。
一同被掳去的两百多人只有他一个硬是挺到了李雪鳞的到来。
权利与义务的观念自然也是被21世纪青年洗脑的结果。为了让士兵和军官们意识到这支军队的与众不同李雪鳞很强调个人对全体的义务与全体对个人的义务同样重要。所以国防军不但有着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战地急救系统还有从伤残补助到烈属抚恤的一整套后续解决方案。一个肢体残疾的军人可以在军中担任参谋拿工资也可以到后勤部门做调度和管理工作这样的军队没法不让人卖命。(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但是在晋王等人的观念中百姓有纳税的义务也有吃饱穿暖的权利但义务是天生的权利的获得却有着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对于“刁民”就该流放吃不饱穿不暖也是正常。至于从中央政府开始各级官员侵占了多少百姓本该获得的权利从古早开始就是糊涂账没人去计较过。
说到底李雪鳞破天荒地在给官兵们灌输绝对服从的军人准则时也向他们普及了“天赋人权”的公民概念。虽然还很模糊但这已经足以决定了数万官兵不可能单方面屈服于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权力之下。张松自然也不例外。
晋王对于张松的回答很意外也很费解但他本能地感到这事绝不适合在现场讨论便转了个话题:“此处不是说话之地来来来孤王已为张将军和其他几位备下接风宴大军的驻地也已安顿好咱们边走边说。”
“驻地?”张松随口问了句“该不会是在城里吧?”
“当然在城里。有城墙护着总比野外保险不是?辽州从苏合人手中夺回后万事又要从头来过这几天总算收拾出能供万人居住的屋舍便委屈一下士卒们挤几天。”
“不不这可不行!”
张松见晋王脸上微变知道对方领会错了自己的意思忙解释:“我们军长曾再三关照来到大夏后不许扰民不许侵占居民财物哪怕是无主的。所以我们一路上向百姓采买东西时都要付足银钱。这些供我们居住的民宅也是百姓的房产如果要住就必须付房租可草原上没什么产出这不消几天我们非穷得揭不开锅不可。王爷不用操心我军已经习惯了野外宿营。只要选处地势平坦开阔的荒地供我们搭起营帐就行。”
这支继承了李雪鳞古怪风格的军队在大夏境内一路撒钱的传闻早已传进晋王耳中看到张松紧张的样子他才真信了心中既好奇又有些不安。
晋王李衍笑道:“要说荒地这附近放眼都是。如果晚上个两年光复辽州城都会被苏合人拆成片荒地因此说这些民宅的主人早就不在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孤王慷一下皇帝家的慨张将军坦然受了便是。如此推脱莫不是嫌我大夏招待不周?”
张松却没有顺着台阶往下跳正色道:“王爷我可不是和您开玩笑。军长说不准侵占民宅就算天上下刀子我们也得野外扎营。不然我这个主官得第一个去军法官那儿报到挨鞭子。抱歉您不属于我军的命令体系因此我必须优先执行军长布置的准则。到赴宴时我再向您赔罪。”
“既然张将军如此坚持孤王也不便强求。若是缺什么了让人说一声就是。”晋王从一开始就看到了刘大山指了指他说道“刘校尉一路上陪着你们看起来也挺谈得拢。在我大夏逗留时就由他招待各位吧。天色不早了我们这就回城。张将军意下如何?”
张松向几个准将吩咐两句后对晋王点点头:“王爷请!”
“怎么?他们不跟着来?”晋王惊讶地看着在几个将军带领下离开官道向西北方行军的骑兵们。走那个方向明显是想绕过辽州。他原本还指望着这支军队作为辽州城的一道防御力量在城下驻扎一阵。
“他们先去寻找宿营地了。再晚就会误了吃饭时间天下万事吃饭最大。”
晋王吃不准张松这话到底是不是故意说的含含糊糊一点头道:“从午前到现在虽是骑马行军到底也很辛苦确实该先安顿了再说。”
“午前?哦您说的是一天两餐?难道贵军一天只供应两餐?!”张松只记得小时候村中汉人大多有这个习惯没想到连中原的军队都在被动节食。军队是用来打仗的吃不饱没力气一场败仗的损失远比节省下的军粮大得多。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们都不懂?
晋王也愣了一下:“难道你们不是?”
“当然不是。我们分日常配给和野战配给两种。日常配给大多供应给在低强度训练和行军一天三餐早餐是牛羊奶、面饼、腌肉午餐和晚餐外加奶茶、烤肉和蔬菜有时还额外供应烤鱼和煎蛋。野战配给在这基础上增加牛油、肉干、蜜糖、干酪粉这些便于携带和就地食用的东西供士兵们在高强度训练和行军作战中保持体力。根据需要有时野战配给会达到一日四份。”
晋王和一干高官听得矫舌不下。太奢侈了!这样一支军队的后勤供应简直是噩梦!这得用去多少金贵的肉食还一天三到四餐。不客气地说一个国防军士兵的消耗用来养三个夏兵都绰绰有余。天天吃肉夏军的中低级军官都未必有这么好的待遇!
但是看过了彪悍壮实的黑衣骑兵没人会怀疑这一万国防军可以轻松击败三四万夏军。李雪鳞和中原王朝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这一点甚至从部下们的吃食上都能体现出来。
“既如此想必张将军平日里也口福不浅。”有个游击将军想活跃一下气氛却成了冷笑话。
“口福?我老张哪来的口福。”张松指指跟在后面的几位准将“无论日常配给还是野战配给全军都一样包括我们军长吃的都和二等兵没有区别。不信你问他们。我们几个都是将官除了多件大衣和几颗金星吃穿用度和士兵一个样。要吃好的除非当伤号。野战医院有专门的特供餐是根据恢复需要做的人参当萝卜用。”
这军官还有什么当头——几乎所有的夏军将领们都是这个反应有的当场就把不屑一顾挂在了脸上。
说到底谁不是为了权和钱才当的官。往小里说吃空饷、克扣士兵家里的房子和田地就能蹭蹭看着它长等告老还乡了下半辈子过得悠哉游哉。往大里说有钱好送礼送礼好升官升了官有了权不但一人享福全家也跟着鸡犬升天连刚出生的娃娃都能荫袭个官爵。就算再怎么没出息的想法至少也会考虑到当了军官后吃得好穿得好在战场上活下去的概率总比小兵要高得多。
张松向齐楚投去询问的眼神得到的回答是带着几分鄙夷的耸肩。他想了想说道:
“这么说吧。虽然我们这些当将军的过的也是苦哈哈的日子可大家心里舒坦。为什么?因为连军长这么了不起的人物都和我们吃一样的饭过一样的日子。我们军中官兵平等大家凭本事挣军功升官。只要能把兵带好会打仗除了军长自己这个位子准将、少将都是上不封顶。我老张就是最好的例子。到了其他地方会有让奴隶当将军的?”
晋王觉得今天有些像是在鸡同鸭讲大家说的都是一样的语言怎么就是听不明白其中的逻辑呢?
“平等?孤王记得阳朔炼兵极严令必行禁必止怎的又有平等一说了?”晋王不好意思直接问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怎么被搬进了军中只好找个由头。
“我们军中分得很明白上下级在命令体系中是绝对的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但我们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打仗。除了作战以外大家就是用平等的身份在交往。所以我们军长有个习惯:就算对方是二等兵只要帮了他的忙比如说递文件、问个好他都会说‘谢谢’。我们这几万人被军长亲口道过谢的也有好几千了。”
“这……蓟县伯此举不是自堕威严嘛!”
张松见又是那个游击将军有些怜悯地叹了口气:“这事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尊重知道吗?我们军中任人唯贤所以无论上下级对你都是自内心的尊重。军长道谢没人会觉得他掉价。因为我们这个军是他一手带起来的一个个胜仗是在他指挥下打出来的大家平时都尊敬他能和他说话连高兴都来不及。至于其他军官比如这位耶律明准将他在部下中的人望是不用说了我老张知道他能胜任自己的职务见了他也总会想‘哎耶律明干得挺不错啊少了这契丹人可真是个损失’。这尊重的味道在我们军中可能不觉得但到了外面一对比才现有多重要。怎么说呢……能让你觉得很舒服觉得自己是有人在乎的能在世上干出些事的。这位军官你想想如果大夏皇帝向你道了谢会是怎样?”
那个游击自作聪明地点点头:“原来如此蓟县伯果然御人有道。这赏识又不花钱却能鼓动士卒奋勇。当真是好办法。”
张松没像李雪鳞那样学过组织行为学自然不会用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来进行解释。虽然他解释了大家都没怎么听懂。或者说在致力于抹杀个人价值的传统统治体制下包括晋王在内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被群体认同会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
但在国防军中却有几十个在下达死命令的同时也会以平等身份向你道谢还你个一模一样军礼的将军。就像张松说的在这种环境下大家过得很舒服。
张松没有意识到被他贫乏的表述能力所掩盖的是多么惊世骇俗的内容。大夏高官们的注意力完全被他最后那句隐隐将李雪鳞与皇帝比肩的话吸引过去没人细想之前那些看似莫名其妙的逻辑。
就连李雪鳞本人都没意识到他完全出于长久以来的习惯或者说出于自己的懒惰希望周围环境向着他所适应的方向改变而大多在无意间做的事却成为撼动这个时代最深刻的变革的开端——他在自己支配的这个独立王国中正普及着本该六百年后才出现的公民权概念。
晋王自然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