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吾乃皇太子-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超跟着自己,自己没有任何的机会转移军械。
过了上谷城,那就更加没有机会了。
所以想着来燕京再想办法。
第363章 北齐庙堂
因此侯君山一来到燕京城就来找管乐商议对策。
“这件事情我来想办法,这五万大军的军械决不能交给史硬。”管乐语气凝重的说道。
侯君山和崔施礼俩人从管乐的脸上看得出来事情的严重性。
侯君山也明白过来,这一次他们真的想的太简单了。
驿馆。
“王爷都看过了,没有什么问题!”冯铮从外面走进来,跟周恒说了一句。
虽然崔施礼跟他们介绍过驿馆,他们也看了一眼,但周恒觉得还是自己检查一遍比较稳妥一些。
所以让冯铮带着人把驿馆仔细的检查。
“好!”
周恒点点头。
“王爷,你说北齐会选择和我们结盟吗?”
冯铮还是有些担忧的问道。
“为什么不会?北魏受到重创,这是北齐挣脱北魏束缚的最佳时机,我相信管乐他们一定知道的。”
周恒非常自信的说道。
他们和北齐的联盟在于谁先迈出这一步,只要迈出去,后面的都不是问题。
“那我们什么时候去拜访北齐皇帝?”
“在等等。”
周恒说道,联盟的事情事关重大,他还是需要仔细的思考一下,而且周恒觉得这件事情想要顺利的进行,就必须要先去找北齐的相国管乐。
周恒在驿馆休息了两天时间,白天出去走走,看看燕京城的风景,晚上回到驿馆休息,这两天的时间,周恒算是潇洒惬意。
而在这两天时间里面,最忙活的人便是北齐相国管乐。
管乐知道周恒的来意,因此力主北齐和大周联盟,形成掎角之势,双方一起牵制北魏。
可是北齐朝堂之上仍有不少人觉得放弃北魏和大周联盟不是明智之举。
“皇上,微臣觉得相国此言不妥,大周虽然和北魏一战,战胜了北魏,可是这并不代表北魏会一直衰败下去,一旦北魏再次强大起来,我们今日抛弃北魏,他日定会受到北魏报复,因此微臣主张不和大周联盟。”
从左侧文官之中站出来一个人,兵部尚书胡适之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皇上,微臣也赞同胡大人的话!”
胡适之说完立即有人站出来表示赞同。
“皇上,倘若我们此时放弃北魏,和大周联盟,不单单会遭来北魏的仇视和报复,还会落下欺软怕硬的骂名,实乃不值得。”
支持胡适之的人乃是北齐御史中丞鲁瓦。
此人可是胡适之一手提拔之人。
“皇上,微臣不赞同胡大人和鲁大人的话,北魏现在衰败,日后会不会再次强盛我们无法估计,但是难道我们北齐就不能强大起来吗?难道我们一直要压迫与北魏的淫威之下?只要我们强大起来,北魏自然就不敢轻视我们。”
崔施礼说道。
胡适之和鲁瓦俩人把北魏看得像是无所不能,战无不胜一般,已经被北魏吓破了胆子。
此二人的话,都是一些危言耸听的话。
“而且我们讲究的是强国之道,不是要做圣人,只要能强国,我们何须去听旁人的言语,我们北齐又不是活在别人的眼中。”
崔施礼又补充了一句。
担心别人说北齐?
那里有那么多的担心,如果强大起来了,谁人还敢说他们?
一切的根本就是强国之道。
“皇上我觉得崔大人说的有道理,和大周联盟,不但能帮助我们摆脱北魏的束缚,还能强大起来,甚至我们还可以利用大周来牵制北魏,此举乃是一举多得的好机会,微臣也主张北齐和大周联盟。”
工部尚书沈维庸表示赞成管乐和崔施礼的提议。
“沈大人此言差矣,我北齐和大周虽然是邦交邻国,但是我们版图衔接之地少之又少,和大周联盟,对我等无意义,还不如和北魏联盟,要知道北魏和我北齐疆土衔接数百里之长,从边境情况分析,和北魏联盟才是最佳的选择。”
胡适之继续说道。
纵然管乐,崔施礼,沈维庸三人极力维护主张和大周联盟,胡适之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但是也不能说胡适之的想法是错误的。
如果和大周联盟,胡适之的说辞都是他们要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说的没错,为了边境安危,我等还是和北魏联盟比较好,况且想要利用大周来牵制北魏似乎不妥。”
鲁瓦说道。
“不知道鲁大人为何这样说?”
沈维庸看向鲁瓦,你说出来,总得给出一个理由来,不然无法服众。
“因为大周地理位置,大周位于中原,南下有南梁,南楚,南唐,南方三国并存,南唐和南楚对大周一直都是虎视眈眈,大周北上有北齐,北魏,赵国。大周的位置就像是这个一个沙漏的中间部位。”
“大周想要牵制北魏,就要放弃南边的威胁,南边南唐和南楚随时乘虚而入,大周必然是派兵提防,如此一来大周怎么会还有精力去牵制北魏?”
鲁瓦说出了自己说法的原因。
大周的位置是非常尴尬的位置,前面是三个国家,后面也是三个国家,大周处于中间部位。
一点出现事情,大周必然是首尾难顾。
因此想要依靠大周来牵制北魏,是不可能的事情。
“皇上,鲁大人所言正确,但是不全对!”
管乐站出来说道,鲁瓦说的很对,分析的也非常的透彻,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皇上,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和大周联盟,我们是强国,我们要从根本角度出发,至于大周日后如何,北魏如何,我们管不着,我们只要北齐强大起来,现如今北魏衰败,正是我北齐崛起的时机,而和大周联盟,我们可以利用大周的关系彻底打开南方的市场。”
管乐说道。
只要和大周联盟,他们北齐的商人就可以通过大周的领地南下和南梁,南楚,南唐做生意。
南方之地富庶,物产丰富,有很多北齐需要的东西。
只有这样北齐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发展起来,不然一直偏于一按,一直依靠北魏是不可能的。
北魏怎么可能看着北齐做大。
因此和大周联盟是北齐的必然选择,这件事情上必须要力排众议,必须要朝野一致。
管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文武百官都看向了皇帝,大家想要听一下皇上到底是有何感想。
第364章 北齐皇帝
北齐皇帝看向管乐,在看向文武百官。
“这件事情容朕在想想!”
北齐皇帝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
朝中官员的意见无法统一,他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说的道理是正确的。
因为大家说的都有几分道理。
此时北魏衰败,这个时候北齐放弃北魏,选择和大周联盟,必然是会引来北魏的仇视。
日后北魏定然会报复北齐,到时候他们应当何去何从。
此外他也觉得管乐说的没错。
现在北魏战败,国力衰弱,无法在束缚北齐,倘若北齐能抓住这次机会,真的崛起的话,北魏必然是会奈何不了他们。
但是这样做真的能成功吗?
北齐皇帝在面对未来的时候开始有些彷徨,他无法直接决定决心,因为这一切都关乎到北齐未来。
现在自己的决定,很有可能就是北齐未来的走势。
自己不能请轻而易举的做决定,这件事情上他必须要慎重。
北齐皇帝没有给出一个答复,文武百官也明白皇上心中是有所犹豫,害怕北魏的报复,但是又舍不得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是一种难熬的事情。
早朝退下。
“相国您为何不在劝说一下皇上,我看皇上已经开始犹豫了。”崔施礼问向管乐,这个时候管乐应该给皇上一个决心才对。
“不可。”
管乐摇摇头。
他们是臣子,对面坐的人是皇帝,君臣纲常,不能坏了,如果他们逼迫皇上,岂不是逼宫了。
有些话还是适可而止,说到关键点就可以了。
要是说过了可能会适得其反。
虽然说他们的皇帝性格有些优柔但是在决策上面始终是明智的,只不过是没有雷霆手段罢了。
管乐相信皇上不会让他们失望,相信皇上自己也知道这一次的情况意味着什么。
这是北齐强大起来的机会。
“相国您这是相信皇上?”
崔施礼看着管乐,但是他看上去怎么就那么的不靠谱,皇上像是要放弃和大周联盟。
“当然相信,这么多年了,皇上虽然顾忌很多,做事情无法快速决断,但是皇上还是偏向我们的。”
管乐跟崔施礼说道。
崔施礼点点头,这一点上他还是看得出来的,皇上确实是偏向于他们,不然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在改革北齐,皇上也是一直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在支持他们。
“我们不要让皇上太为难了!”
管乐说道。
如果他们逼的太急,等于是让皇上为难。
御书房。
北齐皇帝回到御书房。
面前是两种奏折,一种是主张还是和北魏联盟,如果此时继续和北魏联盟,北魏必然是会感激北齐,日后定然不会对北齐实施压迫,另一个这是说北魏那是虎狼之国,不可相信,趁此时机必须要和北魏断开关系,北齐另谋出路。
一旦北齐强大起来,北魏必然不敢再冒犯。
两种奏折都有自己的道理。
“去把相国管乐叫过来!”
北齐皇帝立即命人把管乐叫过来,自己要好好的和管乐谈一下。
“遵旨!”
御书房中的小太监立即退出了御书房。
北齐皇帝看着面前的奏折,虽然这两天看了无数遍,可还是再一次拿起来仔细的看。
每一份奏折北齐皇帝读的都非常的认真。
管乐来到皇宫门口,就要离开,被宫里的人拦截了下来。
“相国大人,皇上有请!”
“皇上?”
“没错,皇上此时在御书房等候相国大人。”小太监来到管乐面前低声说道。
“看来皇上一定是遇到了重要的事情,相国大人您还是赶紧过去看看,切莫让皇上等着急了。”崔施礼说道。
这早朝结束还没有一刻钟的时间,这个时候召见管乐,恐怕就是为了这联盟的事情。
“好。”
管乐点点头。
来到御书房。
“微臣管乐,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管乐来到御书房,立即叩拜皇上。
“相国请起。”
北齐皇帝立即让管乐起身,顺便命人给管乐找来了一个椅子坐下来。
“不知道皇上召见微臣有何事情啊?”
管乐虽然心中猜到几分,但是这客气的话还是要说的。
“相国何必明知故问,朕叫你来是为了联盟的事情,这是这几天呈上来的奏折,相国您看看把!”
北齐皇帝将奏折递给管乐。
管乐也不客气,将奏折一个个的看了一遍。
“你们双方说的都有自己的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