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爹是大将军-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刚过卯时刚刚过半,正是吃早饭的时候,所以卖早饭的摊贩异常的多。

    “太常大人到了!快,给太常大人让出一条路!”不知道是谁吆喝了一声,人群马上散开,给陶寿的轿子让出一条路来。

    轿子停在文宗祠大门口,陶寿走下轿子,对周围的人群拱拱手。

    “老夫陶寿,今日负责主持太安评才会。”陶寿说完就转过身去,面对文宗祠大门,闭目养神,静静等待。
………………………………

第一百章 评才会开始

    “太常大人来得这么早啊?”文宗祠外的围观群众中有人道。

    “那是当然,太常大人对文学是非常虔诚的,每次评才会都会提前到场。”

    “太常大人真是吾辈楷模啊。”

    陶寿来后不久,一些太安城里的大儒也陆续赶到,自觉的站在陶寿身后,静静等待。

    “诸位仁兄,小生第一次来这评才会,不知这评才会几时开始,流程如何,可否指点小生一二?”围观人群中有个年轻人开口说。

    “好说好说,我给你介绍一下评才会的流程,这评才会开始之前要先进文宗祠祭拜,文宗祠辰时开启,开启之后,由陶太常带领大儒们祭拜。

    首当其冲祭拜文神,冈,就是他创造了文字,天下文学起源于他,之后就是祭拜古来圣贤……”讲解的这人口才还行,就是有些话痨,滔滔不绝的讲着,把文宗祠里供奉的所有圣贤都讲了一遍。

    讲得人昏昏欲睡时,他才开始下一话题,“祭拜完了之后,评才会就正式开始了,看见那边的平台了吗?”

    话痨指着文宗祠外一座圆形平台,什么都不懂的小白点了点头,“看见了。”

    “那叫品文台,只有拥有邀请函的人才可以登上那品文台,请求我北安大儒鉴赏自己的作品,诗词字画都可品鉴,而品鉴总共分为四等,劣,良,优,极……”话痨侃侃而谈。

    “必须要有邀请函才能去吗?我没有啊,而且别处的评才会也没听说必须要有邀请函啊。”小白脸色难看的说。

    “太安乃是国都,这里的评才会能与他处相同吗,这里必须要有邀请函才能上,至于你说没有邀请函能不能上,你看见那边的竹筒了吗?”话痨指着品文台左边的几排架子。

    架子上悬挂着只有一节的细竹筒,数量能有上百。

    “那竹筒是空心的,里面放着一个题目,你要按照题目作诗一首,只要这品文台上三十位大儒,有半数认可你的诗,你也能上台,请大儒们鉴赏自己的作品。

    你可别把这想的太简单,台上的三十位大儒那可不是一般人,想要让他们中的半数认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有些得到邀请函的人都不一定能做到。”话痨说着,见小白有些跃跃欲试,泼了盆冷水。

    小白一脸失望,刚想要说什么,就听到文宗祠外的守卫喊道,“辰时到!文宗开祠!”

    陶寿睁开眼睛,整了整衣衫,带领身后的大儒进入祭拜先贤。

    ……

    “离太安还有多远?”江孙彻勒住缰绳,转头问苏云。

    “还有三十里。”苏云回答道。

    “都是你们俩,耽误了那么多时间。”宋清驾着马车,回头恶狠狠的对毕达民和山贼头子说。

    山贼头子丢了一条手臂,骑马把握不好平衡,让他骑马还不如让他坐车呢,而毕达民不但没了一条手臂,连两条腿都废了,更是不可能骑马,宋清只能驾着马车带着他们,不过马车的速度和单独骑马比可是差了不少,所以到现在都没回到太安城。

    听到宋清的话,两人不约而同的浑身颤抖,颤栗着不敢吭声。

    这两天他们可是见识到了宋清的手段,十几种折磨人,但却不造成实质伤害的毒药,毕达民都尝试过了,才刚刚过了两天,毕达民就已经瘦脱了相。

    江孙彻驾马来到马车旁,“马上就能见到你的叔叔了,有什么想说的吗?”

    毕达民所在马车里一动都不敢动,他怕了,这两天的生活说是地狱都不为过,他实在没胆子放什么狠话,再说,他都被宋清毒哑了,怎么回答江孙彻啊。

    江孙彻摇了摇头,他本来也没指望毕达民会回答自己,他只是想让毕达民更难受罢了。

    有人说过,世间最残酷的事情不是绝望,而是在绝望中升出希望,可这希望又破灭。

    江孙彻要做的是杀人诛心,在毕达民在看到生的希望时,让他去死,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被毕达民害死的人安息。

    “你确定他会死?”沈青枝走了过来,他没有离开,因为他也痛恨毕达民这样的狗官,他要确保毕达民不会卷土重来。

    “当然。”江孙彻认真的点了点头。

    “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士族权力太大,毕竟你到现在都没告诉我你到底是谁。”沈青枝摊了摊手。

    “你不是猜到了吗?”江孙彻笑了笑。

    “猜测只是猜测,谁知道我猜的对不对。”沈青枝盯着江孙彻的眼睛说。

    “呵呵,你果然对我的身份有所怀疑。”江孙彻呵呵一笑说。

    沈青枝的表情呆滞了一下,“你诈我。”

    他本来还奇怪呢,江孙彻怎么知道自己猜到了他的身份。

    “走吧,解决了毕达民,我还要回去睡觉呢,这两天都没好好睡觉。”

    江孙彻驾马往太安城赶去,他不但要解决毕达民,还要去找老爹,不,是江义泉,要一个答案。

    ……

    卯时,日上三竿。

    陶寿终于带着大儒们完成了祭拜,走上了品文台。

    “读书所为何?通事理,明礼义,晓廉耻,习天道,读书为开智,用以为民祈太平。然,闭门造车,终属下乘,今评才会之际,诸位学子当携手共进,共同探讨学问。好了,就说这么多,评才会一如往例,开始吧。”陶寿说完,坐在了品文台的首座。

    等陶寿坐下,其他大儒也分别坐在他的左右,围成了一个圈。

    等他们都坐下,太常寺下属的一名主簿拿着一本册子走上台去。

    “太安城,梁勤!”主簿中气十足的喊道。

    他刚喊完,一个身穿白袍的年轻人拿着一卷画跑了上来。

    先是对陶寿行礼,之后对着四方大儒行礼,“晚辈梁勤,见过太常大人,见过诸位大儒,晚辈今日有画一幅,请大儒们品鉴!”

    说完,他把画交给主簿,主簿把这幅画,送到了专门品画的大儒面前,大儒打开画卷,上面画的是三根青竹。

    趁着大儒品鉴时,梁勤解说道,“竹,坚韧不拔,宁折不屈,晚辈希望……”

    没过多久那名品画的大儒看过画之后,传阅给周围的人。

    等所有大儒都看过之后,他们又聚集起来讨论了一下。

    梁勤紧张的看着他们,等待着他们给自己的评价。

    最后,那个专门品鉴画作的大儒站了起来,“此画三等,良,你这画看着栩栩如生,然,徒有其表,只画竹其形,未有竹其神。着色甚浓,反失竹之意……”
………………………………

改一下

    昨天喝酒了,脑袋不是很清醒,写错了,竹筒里不是猜谜,是写诗,已经改过来了,对不起诸位读者大爷了。
………………………………

第一百零一章 江孙彻回来了

    文宗祠不远处的茶楼二层,一间雅间中,除了姜妙语之外,江孙彻的六位夫人都在这里。

    “你们要来,拉着我干嘛?我还要练武呢。”黄美玉无聊的坐在椅子上。

    “你整天练武,都快练成男人了,出来放松一下不好吗,再说,这可是评才会,来这见识见识,学习一下知识多好啊。”齐灵巧兴致勃勃的看着下面的评才会。

    “说得好像你是来学习似的,还不是来看热闹的。”黄美玉右手托腮,左手指在桌子上来回敲打。

    “我当然是来学习的,你看不出来我有一颗好学之心吗?”齐灵巧嘿嘿一笑。

    “你们别聊了,快来帮我看着点啊,美玉姐,你不是说今天的评才会江孙彻肯定会回来的吗?怎么到现在都不见人啊。”顾金铃趴在二楼的围栏上,在楼下的人群中来回扫视。

    “别着急,他肯定会回来的。”黄美玉上去安慰了一下她。

    “蹬蹬噔。”

    雅间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推门进来一个丫鬟,正是陶幼琴的侍女,雁儿。

    “小姐,他们的诗句都在这了。”雁儿把抄录的诗句交给陶幼琴。

    陶幼琴查看的时候,齐灵巧也凑过来看,不一会儿,她就撇撇嘴离开了,“什么呀,写的这么烂也好意思上品文台。”

    “确实是中规中矩了些。”陶幼琴点了点头。

    “幼琴姐姐,你就别帮他们说话了,哪有什么中规中矩,就是奇烂无比,亏得这些家伙还是士族子弟,白白浪费家里那么多藏书。”齐灵巧坐在椅子上说。

    “对了,幼琴姐,陶伯伯邀请柳佳意了吗?他这个太安第一才子来了,今天还能有趣些。”齐灵巧问道。

    陶幼琴摇了摇头,“他带几个好友外出云游去了,不过就算他在,应该也不会来今天的评才会,毕竟他都参加过好多次了。”

    “那今天有些无聊了。”齐灵巧瘪着嘴巴说。

    齐灵巧正要继续说话的时候,顾金铃看见一人走上品文台,咦了一声,“咦,这不是那个周平俊吗?他居然还在太安城?”

    她还以为这周平俊害怕江孙彻的报复,早就离开太安城了呢。

    “太安的评才会是增加名气的好地方,只要不是拿到四等的劣,无论是谁都能名声大涨,这么好的机会他能错过吗。”齐灵巧随口回答。

    “也对。”顾金铃想了想。

    “四等!劣!我就没见过这么狗屁不通的东西!你给我滚!不要侮辱这品文台!”品文台上的一个大儒对周平俊怒吼着,离品文台十几米远的茶楼里都能听到他声音。

    “额……柳子石这是怎么了?”齐灵巧傻傻的看着那个大儒。

    “被你一语成谶,说中了,得了个四等,应该还是四等中的四等,不然一般烂的东西,柳老头都不会发这么大的火。”黄美玉淡淡的说。

    齐灵巧挠了挠头,招呼丫鬟去调查一下是怎么回事。

    没一会儿,丫鬟回来禀报,说周平俊的诗句,被人掉包了,换成了一首烂诗。

    “我说的嘛,这周平俊能拿到邀请函,怎么也不可能写出把柳子石气的火冒三丈的东西啊,不过这周平俊也真是够傻的,上台之前居然都不检查一下。”齐灵巧说道。

    “咚咚咚……”

    一阵鼓声吸引了几位夫人。

    夫人们向下看去,一个身穿锦袍的英俊青年站在竹筒架旁,敲响了那里的大鼓。

    他见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后,放下鼓槌,对远处陶寿拱手行礼,“晚辈薪国范童,也有意参加今次太安评才会,特来鸣鼓。”

    在品文台上唱名的主簿,转头询问陶寿。

    “评才会主旨交流学习,不分国界,你若想参加只要能够写处让我等心悦诚服的诗作,自然可以上台来。”陶寿起身回答。

    “多谢太常。”范童再次行礼。

    在茶楼上的黄美玉见状,“薪国的人?他怎么在这?”

    “你整天只知道练武,你能知道什么事,前几天薪国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